惠州做好「山」文章打開發展空間

2021-01-09 南方新聞網

翻開惠州版圖,羅浮山、南崑山等青山逶迤,境內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共13座,惠州森林覆蓋率達62.34%,是國家森林城市,一道道綠色屏障不僅為城市帶來優質的生態環境,其豐富的自然、旅遊資源也成為惠州不可多得的綠色家底。

在近日召開的全市經濟工作會議上,惠州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李貽偉強調,山和海是惠州最大的資源和優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關鍵在於怎麼用,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這需要打開思維,學習國內外一流經驗,在保護好山水的同時,以超前眼光和戰略謀劃做好「山海文章」。

惠州擁有山區、沿江和沿海三大片區,特別是山區佔地面積大,然而發展相對落後,這幾年山區面貌發生變化,比如以生態為本,將特色農業做強做大、產業融合,「旅遊+養生」產業劍指大健康藍海,傳承紅色基因、推動老區振興,昔日山區成為紅色教育高地。

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背景下,坐擁豐富山水資源的惠州,在建設國內一流城市的過程中,需要進一步打開思維,念好「山」字經,做好「山文章」。

南方日報記者 林文通 烏天宇 謝志清

1 綠色經濟推動山區振興發展

驅車來到惠東白盆珠水庫附近,拐入彎彎曲曲的山路,越過幾座山後,一大片茶樹鬱鬱蔥蔥展現在眼前,外人不知道,這片人跡罕至的山區正在發生著變化。

3年前,朱文開退休回到老家白盆珠山區。在縣城工作了大半輩子,他一直有個願望,就是在老家山區裡找到綠色致富道路。回到老家後,他包下了一片山地,開始種植惠東仙人茶,沒想到,種出的仙人茶得到了省級茶葉專家的讚賞。

「專家說,因為山區的土好、水好、空氣好,才能種出這樣好的仙人茶。」今年,他組織成立了仙人茶種植合作社,設計製作了惠東仙人茶包裝,統一品牌向外銷售,受到市場熱捧,他告訴記者,根據不同茶葉採收規格、不同炒制手法,他的仙人茶每斤可以賣到幾百到上千元不等。

不起眼的山地,畝經濟效益竟然高達上萬元,這樣的事同樣發生在幾百公裡外的龍門縣平陵鎮光鎮村的大山中。

在光鎮村的龍門縣神草種植專業合作社,一棵棵老樹的樹幹上,布滿了鮮嫩的綠色枝條,有些還開出了秀氣的小花。合作社負責人李莉告訴記者,這些植物是鐵皮石斛,原本是野生在大山深處的寶貝,其具有滋陰補虛的顯著效果,被列為中華九大仙草之首,經濟價值高,但人工種植很困難,且藥用價值也會大打折扣。

幾年前,李莉找到了仿生種植的辦法,模擬其生長環境,培養出了品質高更加綠色環保的鐵皮石斛,並延伸開發出了石斛乾粉、茶品、觀賞盆栽、浸酒等深加工產品。李莉說,她的仿生種植思路來自大山,但這只是第一步,她計劃還要承包幾座山林,讓石斛生長回到最初的原始環境,到時產生的經濟效益會更佳。

作為振興山區經濟的必由之路,仙人茶、南藥等特色生態農業產業發展,在惠州已卓有成效,是該市山區綠色經濟騰飛的縮影。

近年來,惠州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從山區特有的資源、環境稟賦出發,大力推動山區鄉村振興,發展生態農業、現代農業,讓綠水青山成為競爭力、生產力。今年1月,博羅南藥現代農業產業園項目獲得省級批准,將圍繞中草藥種植、加工、銷售等全產業鏈條對中草藥產業發展予以提升;前不久,龍門也確定了到2023年建成「萬畝南藥」現代農業種植基地的目標,計劃通過引進外資、提供資金和政策扶持等舉措,帶動山區群眾致富奔小康。

2 瞄準大健康藍海,推進產業深度融合

當前惠州正在構建「2+1」現代產業體系,其中的「1」指的是生命健康產業,惠州優質的山林生態資源,為發展生命健康產業奠定了基礎。在此背景下,充分發掘惠州豐富的生態資源,讓旅遊與新興的中醫藥產業相融合,就可以在大山中孕育出養生保健、健康旅遊等大健康產業,如果再加以引導扶持,極有可能成為新的經濟增長引擎,釋放生態紅利。

從「先天優勢」來看,惠州坐擁廣東四大名山之一的羅浮山,擁有北回歸線上的「天然氧吧」南崑山,優質的「山」資源已經成為當地旅遊產業「金字招牌」之一,兩大景區每年接待遊客量已超過1000萬人次。

以龍門縣為例,2018年,當地接待1200萬人次遊客中,就有約720萬人次是由康養旅遊主體的景區接待,約佔接待總人次60%;在旅遊總收入80億元中,溫泉景區貢獻56.8億元,佔總收入比重的71%。

面對潛力巨大的健康養生旅遊市場,龍門縣已經開始行動。當地籌劃將南崑山區域作為主陣地,整合縣內森林資源、溫泉資源、土地資源,探索建立新型中藥醫養生保健服務模式,促進現有中醫藥養生保健服務產業升級。同時,鼓勵和支持社會資本參與其中,推動中醫藥醫療保健、旅遊醫療度假、心靈療養於一體的高端旅遊醫療服務業創新發展,推動旅遊地產與醫養融合發展。

在博羅縣,關於羅浮山區域康養產業的發展計劃更為詳細。日前,大力發展生命健康產業,以此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容,已被寫入博羅縣委十三屆七次全會報告。

2019年,博羅縣將啟動平安羅浮山中醫康養產業一期項目和博羅羅浮山生命科學產業項目等重點項目建設。其中,平安羅浮山中醫康養產業一期項目計劃投資30億元,計劃5月份動工,總規劃面積約528畝,主要包括中醫藥產業項目、葛洪中醫院、高端體檢中心、國際度假酒店及相關配套設施等,擬打造成中醫藥一體化產業鏈。

事實上,除了龍門縣和博羅縣,惠東縣同樣擁有大量優質的康養旅遊資源等待開發,有望在康養旅遊市場佔據一席之地。

在惠東縣安墩鎮,就有豐富的溫泉資源,還有惠東蓮花山白盆珠自然保護區,層巒疊嶂,雲霧繚繞,區內西來古剎和蓮花山寺歷史悠久,遠近聞名。目前,惠東縣計劃依託生態資源,支持和引導山區建設休閒山莊、鄉村旅遊等項目,打造出一批集鄉村旅遊觀光、休閒農業為一體的健康養生旅遊基地。

3 傳承紅色基因,打造紅色教育高地

翻閱惠州的發展史會發現,紅色基因早已融入城市血脈。惠東高潭是全國第一批蘇維埃政府誕生地之一;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東江縱隊指揮部所在地是惠州;葉挺將軍誕生於惠州,民主革命先驅廖仲愷、農工黨創始人鄧演達的故鄉在惠州……

弘揚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惠東縣高潭革命老區迎來發展黃金期。依託紅色文化,高潭革命老區成為備受歡迎的旅遊打卡勝地。今年4月,惠州城市職業學院的黨員幹部再次來到高潭,開展為期數天的紅色教育活動。實際上,該校已連續3年選擇高潭作為紅色教育實踐點。

7月的高潭熱情似火,這裡正迎來紅色旅遊出行高峰。在中洞革命紀念廣場、馬克思列寧街等紅色景點,身穿紅軍裝的遊客,重走紅軍路,品嘗紅軍茶……紅色旅遊帶火了當地的民宿、農莊、餐館、特色農茶品,當地村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據統計,2018年高潭鎮共開展紅色教育培訓班72期,累計培訓3590人次。全年共接待遊客超過46萬人,增長53.3%,實現旅遊總收入1.8億元。當前高潭正大力推進紅色旅遊與特色農業、生態建設、教育培訓、傳統文化、鄉村旅遊融合發展,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紅色旅遊+」發展模式。

與高潭一樣,藏在大山深處的低冚村同樣有著豐富的紅色資源,吸引大批黨員幹部前來「打卡」,接受革命教育。低冚「紅色村」是龍門縣首個革命傳統教育和鄉村振興戰略實踐基地,總投入4350萬元,歷時10個月建成。惠州紅色革命遺址星羅棋布。去年,惠州核查了全市革命遺址460多處,梳理革命遺址史實,推薦市「紅色村」12個。

在這片紅色熱土上,越來越多的紅色故事正在被發現和挖掘。博羅縣計劃開展「環羅浮山紅色旅遊線路」調研,在挖掘搶救保護基礎上,努力建設和培育「紅色旅遊經典景點」,精心策劃和經營「紅色旅遊精品線路」,使紅色旅遊景點成為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教育和中共黨史教育的重要基地。

相關焦點

  • 民宿發展應做好「公」文章
    近年來惠州民宿持續發展,帶動了旅遊業發展和周邊村民致富。 作為私人資本、資源利用的一種方式,惠州民宿發展勢頭迅猛,市場潛力非常大。
  • 捷運破局 打開深圳更大發展空間
    據媒體報導,深圳東進又有大動作了,惠州南站至深圳福田中心的捷運列車於近期開通,屆時,僅需49分鐘,就可從惠州南直達福田中心。此外,深圳至汕尾捷運化列車運營編組方案也已確定。開通城際通勤交通功能的軌道線有利促進深圳、惠州與汕尾三市經濟社會一體化進程。 加之去年9月1日開通的深圳北站至深圳坪山站高鐵捷運線,可以說,深圳正走進交通捷運化,而交通捷運化也將深刻改變深圳!
  • 做好文化旅遊融合發展大文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在此背景下,做好文化旅遊融合發展的大文章,是更好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的題中應有之義。2018年,我國居民人均GDP接近1萬美元,恩格爾係數已降至28.4%,法定假日為115天,帶薪休假制度逐步落實,為文化旅遊融合發展提供了機遇、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我們需牢牢抓住這一契機,做好文化旅遊融合發展大文章。一是做好區域合作發展的文章。需發揮各地資源的比較優勢,挖掘各地獨特的發展潛能,以深化區域合作推動文化旅遊融合發展。
  • 灣區時代看惠州:「萬有引力」打開魔方世界
    我們必須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夯牢經濟發展基礎,激發內生發展活力。惠州,越是艱險越向前:——領風氣之先,全面開放。驀然回首,我們發現,惠州年初提出的「修路抓項目,提效抓隊伍」重點工作,和中央最新提出的「統籌推進現代物流交通體系建設,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撐」重要精神高度一致。惠州下好手先手棋,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率先作為、勇於擔當。
  • 灣區時代看惠州! 「萬有引力」打開魔方世界!
    我們必須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夯牢經濟發展基礎,激發內生發展活力。在惠州,這裡是打開腦洞放飛夢想的創意工廠……分析人士指出,萬有惠州項目是一個創新項目,是一個有「溫度」的項目,將給惠州帶來「乘數效應」,給世界帶來「歡樂頌」,極大提升惠州城市能級和生活品質,極大提升惠州國際知名度和城市吸引力。
  • 灣區時代看惠州! 「萬有引力」打開魔方世界!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勇於開頂風船,善於轉危為機,努力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當今新冠肺炎大疫之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我們必須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夯牢經濟發展基礎,激發內生發展活力。
  • 世界級文旅項目,打開惠州新想像
    但,惠州考慮的遠不只是這個產業。在當天的籤約儀式上,惠州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李貽偉滿懷期待地說,萬有項目是一個創新項目,是一個有「溫度」的項目,將為惠州發展帶來「乘數效應」,進一步提升城市形象品質,給惠州發展帶來質的變化。也就是說,在惠州主政者的考慮中,它不僅僅是一個文旅產業,還應該成為一個助推惠州實現產、城、人融合的項目,讓人休閒放鬆,甚至給人帶來創新的靈感。
  • 修文:做好「產」的文章 高質量發展開新局
    據悉,「十三五」期間,首鋼貴陽特殊鋼這個「老字號」國企利用搬遷到修文工業園區的機遇盤活資源,順利打開發展新局面,實現了「浴火重生」。「十三五」期間,修文縣搶抓貴陽市實現「一品一業、百業富貴」產業願景的新機遇,推進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做優做強實體經濟,全面做好「產」的文章,奮力跑出了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加速度。
  • 重大項目為惠州高質量發展「蓄能」
    加速推進重大項目建設,是惠東轉換縣域經濟發展新動能的縮影。除了這個項目,廣東太平嶺核電項目、港口海上風電項目、LNG接收站項目等大項目的建設,也將成為拉動當地經濟發展的「火車頭」。惠州市委、市政府強調各縣區各部門都要強化抓項目的意識,有山的地方抓山區項目,有海的地方抓濱海項目。這意味著各地要立足發展定位抓好更具潛力的項目。
  • 念好山字經 做好山文章
    大份子村委會從生態化產業發展入手,立足大份子村自身資源優勢,著力打造「一村一品」的綠色產業,大力發展以獼猴桃為主的支柱產業,引進以烏克蘭大櫻桃、黃金百香果等「短平快」示範產業,構建以林下砂仁種植和生態家禽養殖相融合的多元化產業鏈,實現種植獼猴桃470畝、烏克蘭大櫻桃600畝、黃金百香果100餘畝,發展特色產業種植大戶5戶。
  • 惠州大亞灣公園山-大亞灣西區房價瘋漲
    基本能夠滿足業主日常生活所需和業餘時間休閒鍛鍊,項目地處中心主軸發展的城市中心居住區,本項目距離深圳地鐵16號線厚福站僅800米距離。在空間形態上有利於整體的通風採光條件,在空間形態上有利於整體的通風採光條件。北師大卓越附小等國內名校已落戶大亞灣;公立學校,往南就是以比亞迪為首的西區電子產業園區!
  • 作為環深城市的惠州—其樓市哪個片區未來的發展空間大?
    很多外地客戶在考慮投資一座陌生城市房產投資的時候,也許最大的疑慮就是兩點:1.這座城市的房價未來幾年會不會上漲;2.房價有一定的獲利空間後轉手套現是否容易。
  • 挖掘開州特色景點 做好融合發展文章
    (記者 張媛)4月13日,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任顯智主持召開全區文旅融合發展專題調研會。區政府副區長楊玉書出席會議。相關部門要提高認識,努力推動研學發展,將研學旅行工作落實落地。要加強研判,針對現階段管理不嚴、層次不高等問題,加強引導、規範和管理。要明確定位,以劉伯承同志紀念館、開州舉子園、漢豐湖國家溼地公園、盛山植物園為重點,做好整體推進方案。
  • 今天終於去惠州看樓-公園山如何
    惠州大亞灣公園山項目位於石化大道西與龍山六路的交匯處。近幾年大亞灣經濟開發區發展迅速,公園山在這個時候落戶深圳東大亞灣區具發展潛力的片區,在售戶型建面為66-80-85-115平方米的二至四房!預計銷售均價11900--12800元,康體養生等旅遊相關項目的開發建設。康體養生等旅遊相關項目的開發建設,與惠灣亞公頂森林公園並稱為自然氧吧。
  • 惠州「錦鯉附體」的縣,擁有「嶺南第一山」,且經濟發展越來越好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一直注重於經濟發展,現在我國已成為了世界上的第二大經濟體,祖國的強大是我們肉眼可見的,從前的吃飽穿暖變成了,現在的吃好喝好,社會的發展提高了我們的生活水平。惠州市轄縣博羅市,被惠州市,東莞,增城,龍門,河源,博深高速公路,濟廣高速公路,長深高速公路以及貫穿河源的京九鐵路所包圍,梅州必須經過廣州和深圳,未來,廣汕高速鐵路將在羅陽鎮和羅浮山設立車站,贛深高速鐵路將在麻陂鎮設立車站,這可以說是重要的交通道路,大多數博羅人講客家話,但粵語是東莞的石灣、園洲的主要語言,其中,風景名勝羅浮山聚集了道教和佛教的一座山,是嶺南的第一座山
  • 惠州公園山很垃圾-惠州公園山那年拿地
    項目內配備多個主題式中心花園,幾乎只有南面一側採光,在空間形態上有利於整體的通風採光條件,大亞灣公園山樓盤位於大亞灣西區片區,由此可快速通達深圳和惠東沿海地區。公園山項目的開發商為惠州大亞灣新創建實業有限公司,公園山項目周邊兩公裡範圍內,由惠州大亞灣新創建實業有限公司開發,世紀MOMO等多個已入住樓盤,大亞灣公園山樓盤周邊配套,羽毛球嘗籃球嘗兒童樂園等,三大因素決定大亞灣未來常住人口並將是新區中心,說明生活在這裡還是比較方便,位於樓棟南側內側位置,惠州公園山很垃圾
  • 惠州新圩益守壹山湖怎麼樣-惠州大亞灣規劃發展
    惠州新圩益守壹山湖怎麼樣-惠州大亞灣規劃發展        B戶型:建築面積約105平米。目前已建設到10層左右,盡享雙城規劃與發展利好。壹山湖引入物業管家。壹山湖項目位於龍崗大道延長線,目前已建設到10層左右。該企業成立於2013年,項目步行5分鐘即享新圩繁華中心。兒童樂園和老年人活動空間。
  • 惠州惠東發展前景-惠陽發展規劃
    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發展介紹    粵港澳大灣區是指由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和廣東省的廣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東莞、肇慶、江門、惠州等九市組成的城市群,是國家建設城市群和參與全球競爭的重要空間載體,與美國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和日本東京灣區比肩的世界四大灣區之一
  • 賓陽縣做好農文旅融合發展大文章
    【原標題】賓陽縣做好農文旅融合發展大文章 強根基 顯特色 樹品牌  每逢節假日、休息日,國內外的遊客會來到賓陽縣體驗別樣的「風光」,這裡不僅有古辣鎮大陸村的巨型稻田藝術畫作、武陵鎮綠留村的百畝香水蓮等景點,還有露圩鎮壯族優秀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陳平鎮名山村的旅遊登山梅花節等特色活動,為遊客奉上農文旅融合的全新體驗。
  • 「天眼時評」做好「旅遊+多產業」融合發展文章
    省委全會十二屆八次會議提出大力推進全域旅遊提質升級,進一步做好「旅遊+多產業」融合發展文章,為全省旅遊業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徑。  「旅遊+多產業」融合發展是深入推進旅遊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