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賓陽縣做好農文旅融合發展大文章 強根基 顯特色 樹品牌
每逢節假日、休息日,國內外的遊客會來到賓陽縣體驗別樣的「風光」,這裡不僅有古辣鎮大陸村的巨型稻田藝術畫作、武陵鎮綠留村的百畝香水蓮等景點,還有露圩鎮壯族優秀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陳平鎮名山村的旅遊登山梅花節等特色活動,為遊客奉上農文旅融合的全新體驗。
賓陽縣農業生產的自然條件優越,農業資源豐富,是首批「國家商品糧基地縣」、廣西糧源基地縣、國家農業產業融合發展試點示範縣,兩度榮獲「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稱號。
隨著第三產業發展持續升溫,特別是旅遊業發展勢頭強勁,賓陽縣主動搶抓發展機遇,充分利用現有的農業和文化資源,做好農文旅融合發展大文章,形成了「以農促旅、以旅帶農」和「以文興旅、以旅護文」的良性發展格局,推動了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和農業現代化,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探索出了一條促農增收致富路。
2016年開始,古辣鎮依託香米種植優勢,整合大陸村、水麗村、南陽村等新農村建設資源及蔡氏書香古院國家3A級景區的旅遊資源,以休閒觀光為主題,大力發展生態休閒旅遊業。
經過幾年的努力和推廣,稻田藝術文化美名遠播,不僅打響了大陸村的知名度,還對當地農民引進新稻種影響深遠,「古辣香米」備受市場追捧,稻花香飄萬裡。
「沒想到在稻田裡也能淘到『金子』。」古辣鎮劉村村委的屈吉新喜滋滋地告訴記者。現如今,景區的高人氣促進了村民增收,大家嘗到了農文旅融合發展帶來的甜頭,當地群眾也跟著吃上了「旅遊飯」,大批村民搭上了這趟「旅遊列車」。
古辣鎮大陸村只是賓陽縣農文旅融合發展的一個縮影。賓陽縣的許多村莊紛紛利用自身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優美的自然環境,在「農」字基礎上,做足「文旅」特色。
2019年,賓陽縣文化旅遊產業發展迅猛,鄉村旅遊方興未艾。全年全縣國內旅遊接待總量為532.3萬人次,同比增長25.7%,實現國內旅遊總收入56.56億元,同比增長32.9%。其中,古辣稻花香裡旅遊區獲評國家4A級景區,露圩思源休閒農業示範區獲評廣西三星級鄉村旅遊區,陳平鎮的陳平名山景區、品綠留香休閒農業示範區建設等也取得了顯著成效,賓陽縣農業、文化、旅遊產業融合步入快速發展階段。(下轉2版)(上接1版)隨著鄉村振興戰略深入實施,賓陽縣的鄉村面貌日新月異,旅遊業發展如火如荼,大批「土字號」「鄉字號」特色農產品打開了一片新天地,帶動了地方文化產業、精品農業產業、農家樂餐飲業等新興產業的發展壯大,打造了古辣香米、武陵品綠留香、黎塘新埠江、大陸村稻田藝術、鄒圩花海、陳平梅花、和吉葡萄、甘棠扣肉等休閒農業品牌。
在建設示範村、示範區的進程中,賓陽縣注重從鄉土民俗特色、農耕文化、農家小吃等方面著手,引進企業開展農業生態項目建設,積極發展特色農業。在推進鄉村旅遊業態開發的進程中,賓陽縣積極引導文化和旅遊產業融合發展,輻射帶動周邊鄉村發展旅遊業,助力鄉村振興。
賓陽縣將繼續加大對全縣農文旅融合產業的挖掘與開發力度,著力打造賓陽香米、製糖業等一批旅遊名產品,進一步挖掘和展示賓陽旅遊資源的文化內涵,打造賓陽農文旅融合產業品牌,推動鄉村振興。(記者郭少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