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福建,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莆田和廈門,一個比較適合買鞋,一個比較適合旅行,但是來到福建不得不去的就是福建土樓,福建土樓飽含無限歷史,其中最古老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裕昌樓,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正是屹立700年不倒的中華第一奇樓,福建裕昌樓。
裕昌樓,位於漳州市南靖縣書洋鎮下版村,建於元末明初時期,是目前已知最古老又是最大的代表性圓樓。整個樓高5層,每層有房間54間,共有大小房270間,佔地兩千多平方米,總建築面積六千多平方米,採用土木結構,地面磚石砌成,整棟樓通廊式的結構;樓內牆體都是以杉木建造,歷經風雨,完好如初。坐西朝東,採光通風,特別適合居住。
來到這裡你會發現特別親切,土樓的生活是極具代表性的,閩南地區的建築風格和生活習俗在這裡都非常明顯,大家一起生活在土樓裡,是典型的小聚居式的生活方式。
裕昌樓帶給遊客的首先是震撼,經過風霜雨雪,造成三樓四樓迴廊支柱朝東傾斜,五樓迴廊支柱又朝西傾斜,其中最大的傾角能達到15度,仿佛只要有一陣風吹過來,它們就會轟然倒下。但是裕昌樓已經建成近700年,經歷過多次地震,經歷無數風雨,安然無恙。因此,有"東歪西斜樓"的稱號,更是被譽為東方"比薩斜塔"。
裕昌樓為5層結構,每層有54間內寬外窄大小一樣的房間,底層作為廚房,家家廚房有一口水井,井水清冽甘甜,做飯時直接取水就可使用,經過多年的演變,這裡變得非常適宜居住。
該土樓現仍住著十幾戶人家,大家生活在一起和諧自然,歷經幾百年的風吹雨打,日曬煙燻,樓內的柱子樓梯早已經變成暗金色,古色古香十足。樓內的各家各戶相處自然,也努力的保護著這一壯觀的人文奇景。
土樓是古時先輩勤勞智慧的結晶,其中凝聚了幾代人的心血,在飛速發展的當今社會,怎麼樣才能更好保護好前輩們留下的寶貴財富,是我們青年人需要思考和做出行動的。相比其他的土樓,裕昌樓整體佔地面積廣,房間多,但這裡房間和其他地方相比都比較小,其中肯定也有多住一些人的考慮。根據當地人介紹說,土樓的房間數,朝向、大小都是有講究的。
裕昌樓祖堂共有三個門:分別是正門為喜門,喜事、祈神由此出入;左邊為生門,祈願孩子平安有作為,由此出入;右邊為死門,辦喪事由此出入。祖堂前面用河卵石巧妙的鋪成一個大圓圈,根據金木水火土等分五份,形狀不一,很是好看。
今天相信大家看了這麼多的介紹,大家對於這個神奇的土樓也有了自己的了解,有機會可以帶上孩子去住一晚,真正的體會一下700年的老住宅是什麼樣了~
(本文圖片均來自於網際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