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00 字詳解:寫作和賺錢的 4 個關係!看完你一定會忍不住想開始寫

2020-12-11 多元思維Hack

前段時間,社群裡一個朋友找我聊天,說他想積累賺錢能力,問我該做啥?我讓他去練習寫作。他說好,也確實在練習。

昨天他找到我說,明白,我覺得寫作對我肯定有幫助,但現在的問題是,我發現寫作和賺錢離的比較遠。我看到別人做一些賺錢的事情,心裡總痒痒的,覺得自己總在學習、寫作,但沒有賺到錢,會比較著急。當然,我也知道別人做的那些賺錢事情,我去做也做不好,因為我能力不夠。但我心裡總是有一個東西卡著,我覺得寫作看起來很遙遠,我不知道它對我賺錢是否真的有幫助。我想了很久,還是在自己以前的思考圈裡打轉。也就是,我的認知不足以讓我想清楚這個問題,你幫我理一下思緒吧。

我說,好。

今天就來分享一下,寫作和賺錢之間的關係。

這篇文章,你不會看到我鼓吹「寫作能賺錢」,我會從長期視角,從個人成長角度出發,用邏輯梳理一下 ——

以寫作為起點,

以賺錢為終點。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會獲得哪些能力?

這些能力對賺錢有哪些幫助?

如何更有效的刻意練習?

練習寫作和做賺錢的事情,是否衝突?

希望這篇文章,能帶給你一些思考,讓你對寫作重視起來。

1.寫作能帶給你 4 個賺錢能力

文章開頭那個朋友說,他知道別人做的賺錢事情,他去做也做不好,因為能力不夠。

他說的「能力不夠」,是指什麼能力?

其實做不同的賺錢事情,需要的能力不一樣。

比如,

做淘寶客,需要會引流、會溝通、能研究清楚平臺規則等。

做新媒體,需要會寫作、會運營、懂產品等。

做知乎好物,需要會寫作,會選品,會數據分析等。

這些能力,都屬於細分能力,也就是做不同事情,就需要去根據業務來變通。

在這些能力之下,還有一些更基礎的能力。

基礎能力優秀的人,無論做任何事情,都能快速拓展出細分能力,做好這些事情。這類人就像一個變形金剛,無論是陸地、天空、海洋、沼澤、沙漠,它都可以進化出不同的形態,來很好的應對。

而基礎能力不行的人,他是無法拓展出細分能力的。這時候,無論讓他做什麼事情,他都做不好。

比如,我有一個朋友,他寫文章能力不錯,但他做知乎好物就沒成功,他說是因為自己不會選品,或者對平臺不熟悉。

其實是他基礎能力不行,所以他無法根據場景來變通出細分能力。

那哪些能力是基礎能力?具體有 4 種——

1 學習能力2 思考能力3 用戶視角4 傳遞感知

當你有了這 4 種能力,隨便一個事情,你都能挖掘出需求,做出解決方案,賺到錢。

真正做到萬物皆有需求,萬物皆可賺錢。

寫作,就是一個能同時鍛鍊這 4 種能力的事情。就目前而言,我沒有發現其他一個事情,能同時達到這 4 個目的。或者說,對普通人而言,寫作是積累這 4 種能力成本最低、最方便、最高效的手段。

昨天的文章《讀書最大的 1 個好處:幫你偷時間!》說,讀書是在成長過程中,向時間套利。

而寫作,就是在積累賺錢能力的過程中,向時間套利。

換句話說,我們練習這 4 種能力,如果用其他方案,可能需要做 4 件事情,就需要花 4 倍的時間。

我們練習寫作,只用花 1 次時間,就能同時鍛鍊出 4 種能力。更何況,那些表達技巧、複製時間、影響力之類的好處,都還沒算在內呢,這簡直是佔大便宜啊。

下面就具體分析一下,為什麼這 4 種能力對賺錢很重要,以及該如何通過寫作練習這些能力。

2.學習能力

什麼是學習能力?

我們無論做任何事情,都會遇到未知、或者不懂的東西,這時候就需要自己從 0 到 1 學會、搞懂它,這樣才能繼續下一步。

而且,即便是我們在熟悉的領域中做事,也難免會碰到一些奇怪的問題、障礙,這時候也需要自己去學習、搜索、研究,解決掉問題,才能繼續下一步。

更常見的,我們按照別人教程、方法,也一定會碰到問題。因為世界上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人。不同人的知識積累不同, 性格不同,能力不同, 環境不同, 見識不同,……

同樣一個知識,不同人可能會有不同的理解;

同樣一個步驟,不同人做可能會有不同的結果;

同樣一個點子,不同人可能會想到不同的方向。

這就導致,同樣一個方法,不同人會遇到不同的問題。

因為這個世界上,任何一個教程都不會和自己的實際操作完全一致。

這些問題,都需要我們通過學習、研究、摸索,解決掉,才能把這個方法變成現實。

如果學習能力不夠,任何方法、技巧,對我們來說都只是知道,無法做到。

比如我那個朋友,他會寫文章,但他做不了知乎好物,他說是因為自己不會選品,或者對平臺不熟悉。

其實是他學習能力不足,他沒法根據現有的信息,學會一些未知的東西。

學習能力不夠,在賺錢路上就寸步難行。

所以,我們要想做賺錢的事情,先要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

而寫作,就是提升學習能力最有效的手段。

為什麼?

來看一個圖片——

這是一個學習金字塔,也是大家常聽到的費曼學習法。

從圖片裡能看出,我們平時最常用的聽課、讀書的學習效果是最差的,而教授給他人的學習效果是最好的。

大家可能也聽過這句話:教是最好的學。

也就是,我們如果想更快學會一個知識,最好的方式,是把它教給別人,如果別人聽懂了,那說明你真的理解、吸收了這個知識。

而寫作,就是這樣一個過程。

你要寫一篇文章,分享一個知識、觀點、產品,那就要自己先搞明白。於是,你就需要讀書、查資料,或者請教別人,用盡各種方法,搞懂這個知識,這樣才能寫明白、講清楚。

在寫的過程中,你可能還會發現一些未知、或者模糊的地方,於是,你要去查漏補缺。

而且,這種方式是有反饋的。用戶會通過評論、留言,或者其他方式告訴你,他們是否真的聽懂。如果聽懂,就表明你確實學會了。如果沒聽懂,那就說明自己沒真的學會。於是我們就能針對性的改進。這和自己一個人學習,但不知道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你每寫一篇文章,就是「教別人」一次。長期鍛鍊,你自己的學習能力會不斷提升。

寫一篇文章,我們需要不斷學習,給讀者講明白。

做一件賺錢的事情,我們需要不斷學習,解決掉遇到的問題。

這 2 個過程中的思路是相同的。

所以,我們通過寫作提升學習能力,學習能力變強後,再去做一些賺錢的事情,就會更容易,因為你能更容易解決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這其實就是在提升賺錢能力。

3.思考能力

思考能力,也叫做邏輯能力。

就是面對一個問題,能從表面深入到原理,從不同角度、不同條件分析,根據不同情況提出假設、驗證,最終得出結論。

比如,我們學到一個知識,就需要思考——

它為什么正確?怎麼推導出來的?影響因素有哪些?適用於什麼場景?還有哪些事情也能用這個解釋?我的那些行為,能用這個改進?

或者,我們看到別人說寫作能賺錢。就需要思考——

寫作真的能賺錢嗎?他為什麼這麼說?他說的賺錢需要哪些條件?還有哪些人靠寫作賺到錢?他們是怎麼做到的?需要哪些條件?我如果要靠寫作賺錢,能滿足這些條件嗎?需要提高哪些能力?

這幾個問題思考清楚,這件事情才算想清楚。

人的一切行為,都是思考的表現。

我們的思考能力,決定了我們對一件事情,能否做出更準確的分析、判斷。

比如 ——

同樣一個問題,別人當做抱怨,你能看出用戶需求,這是思考的優勢。

同樣一個問題,大家都能看出用戶需求,你能知道如何把需求開發成產品,滿足這個需求,這是思考的優勢。

同樣一個產品,大家都做出來了,你能知道如何更好的吸引用戶,這是思考的優勢。

同樣一個產品,大家都能吸引到用戶,你能知道如果更好的打動用戶付費,這是思考的優勢。

同樣一個產品,大家都能賣出去,你能賣的更多更貴,這是思考的優勢。

你能思考的更深入,更全面,你就能做出更好的決定。

而寫作,就能有效提升思考能力。

比如,你要寫一篇文章,分享一個知識、觀點、產品,你就要思考 ——

我要說的是什麼概念?這個概念為什麼重要?這個概念普遍被如何誤解?這個概念實際上是怎麼回事兒?正解這個概念有什麼意義?如何正確使用這個概念?錯誤使用這個概念有什麼可怕之處?這個概念與什麼其他重要的概念有重要的聯繫?……

上面這 8 個問題,來自李笑來老師。把「概念」換成自己的主題,比如知識、觀點、產品、案例等,就是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

一篇好的文章,既要思考豐富、還要思考深入,更要思考全面。

做一件賺錢的事情也一樣,既要思考深入,也要思考全面。

寫一篇文章的思考過程,和做一件賺錢事情的思考過程,思路是相同的。

而且,做一件賺錢的事情,思考清楚是做成事情的前提。

思考不清楚,那做的過程中,一定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讓人手忙腳亂,也大概率會失敗。

所以,通過寫作提升思考能力,其實就是在提升賺錢能力。

4.用戶視角

什麼是用戶視角?

經濟學裡說,需求決定價值。

只有找到真正的用戶需求,做出解決方案,用戶才可能願意付費,我們才能賺到錢。否則就會白費力氣。

我們無論是寫文章、還是做課程、服務、產品,第一件事情就是找到用戶需求。

那什麼是用戶需求?就是用戶會遇到哪些真實問題?

如何知道用戶會遇到哪些問題?

這就需要我們有用戶視角,能站在用戶的角度思考問題。

這不是簡單說一句「我要站在用戶角度思考問題」,就能做到、做好的。

「用戶視角」不是方法、不是技巧、不是技能,而是經驗、是了解、是長期和真實用戶的交流、是「有意識」觀察的積累。

比如,我的爬蟲課做了 3 期,從第 1 期開始,我就在群裡和用戶聊天,給用戶答疑。所以,我在這方面積累了大量經驗。

於是,在新版課程的群裡,我就能做到不用花太多時間。因為用戶會遇到的問題,我都知道。於是,我在課程裡就把解決方案都寫好了。甚至是,用戶在群裡提了一個問題,他只說了一個開頭,我就知道他要問什麼,然後告訴他如何解決,幾乎每次都能命中。

有人會說,你在爬蟲課積累的用戶視角,是不是只能用在爬蟲課上,到其他地方就無效了?

不是。

因為用戶視角也可以「觸類旁通」:在一個領域有了用戶視角,就能根據經驗分析出原理,拓展到其他領域。

比如,我通過課程答疑,觀察、了解爬蟲課的用戶,知道了他們的一些想法、問題、心理。慢慢的,我再去觀察、了解其他的用戶群體。如果某些想法、問題、心理相同,說明這是用戶的共同屬性,而不是某個細分群體。

這樣刻意練習時間越多,觀察的用戶群體就更廣泛,我的這種用戶視角就更強。

於是,我再做一些其他事情,比如寫文章、寫作課、訓練營,我就很容易知道:用戶的真實需求是什麼?真實問題是什麼?也就能幫用戶更好的解決問題。價值足夠,自然就能獲得不錯的收益。

所以,無論我們是寫文章、還是做課程、服務、產品,用戶視角都是一個需要長期鍛鍊的能力。

而寫作,就能有效提升用戶視角。

我們寫一篇文章,需要知道——

我寫的東西,讀者願意看嗎?哪些信息,是他已經知道的?哪些信息,是他不知道的?他關心什麼?擔心什麼?他以前是怎麼解決這個問題的?他看完後,會有哪些疑問?我如何表達,能讓他更好的理解?……

每篇文章,我們都需要花大量時間來琢磨讀者,才能寫出真正有價值的文章。

然後,讀者的留言、點讚、轉發、讚賞,都是給我們的反饋。

我們根據反饋,來進一步了解讀者,讓自己的用戶視角加強。

然後,繼續寫文章,繼續接受反饋,繼續加強用戶視角……

寫一篇文章的過程中,我們需要從用戶視角思考問題,

做一件賺錢事情的過程中,我們也需要從用戶視角思考問題。

這 2 個過程的思路是相同的。

所以,我們通過寫作提升用戶視角,用戶視角變強後,再去做一些賺錢的事情,就會更容易,因為你能更容易知道用戶的真實需求,這其實就是在提升賺錢能力。

5.傳遞感知

什麼是傳遞感知?

比如,你做了一個產品,現在要賣出去賺錢。

或者,你要分銷別人的產品賺錢。

這裡的關鍵,不在於產品有多好,價值有多大。而要看 2 點——

1 產品是否滿足用戶需求(上面第 3 點)2 你是否能讓用戶感知到產品價值

注意:「產品有價值」和「用戶能感知到產品價值」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

舉個例子,我的爬蟲課,能幫用戶從公開信息中,找到賺錢思路。

我認為,我的課程有價值,這個價值是「幫用戶找到賺錢思路」。而我又認為:「每個人都想找到賺錢思路」。

所以,我覺得:我的課程對每個人都有價值。於是,我的預期中:所有人都會來買我的課。

那實際情況呢?只有一部分用戶會買這個課程。

為什麼?因為這部分用戶「感知到了產品價值」。

他們通過課程詳情頁,課程大綱,文章介紹等等,感知到了課程價值。其他沒買課程的用戶,可能就是沒感知到課程價值。

因為我們是產品的作者,所以我們往往主觀的認為,我們的產品有價值,用戶就能感受到產品的價值。

但這不對,產品價值,需要我們自己通過一些「信息」,向用戶傳達。

這是一種能力,一種需要長期培養的能力。

而寫作,就能有效提升這種傳遞感知的能力。

我們寫一篇文章,其實就是在賣一個產品。

賣什麼?

賣文章裡寫的知識、觀點、產品、案例等。

讀者看完文章,數據反饋好,說明我們成功讓讀者感知到了文章價值。

讀者看完文章,數據反饋差,說明我們沒有讓讀者感知到了文章價值。

這需要大量練習。

比如——

你寫了一段介紹,發現沒人反饋,你就知道,自己沒寫明白。

你改進了一下,發現用戶的關注點和你寫的不一樣,你就知道,自己寫偏了。

你又改進了一下,發現用戶總是問另一個問題,你就知道,用戶關注的是另一個點。

你不斷寫,不斷根據反饋改進,這樣不斷練習過程中,你對產品,對用戶的了解,傳遞感知的能力就會比別人高一大截。

如果一個人連自己的觀點,都不能清楚的傳達給別人,那怎麼可能把一個需要對方掏錢的事情做成呢?後者的難度,比前者要大很多倍。

寫一篇文章的過程中,我們需要讓讀者感知到文章價值。

做一件賺錢事情的過程中,我們也需要讓用戶感知到產品價值。

這 2 個過程的思路是相同的。

所以,我們通過寫作提升傳遞感知的能力,這種能力變強後,再去做一些賺錢的事情,就會更容易,因為你能更容易讓用戶感知到產品價值,這其實就是在提升賺錢能力。

6.寫作和賺錢的關係

我們在做一件賺錢的事情前,其實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賺錢方向。

事實上,當我們堅持寫作一段時間,學習能力、思考能力慢慢提高後,慢慢就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賺錢方向。

為什麼?

因為找到適合自己的賺錢方向這件事,本身就需要學習能力、思考能力。

如果學習能力、思考能力不提高,就算看 100 篇文章、案例,也沒法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向。

即便這 100 個案例裡,有適合我們的方向,但學習能力、思考能力不夠,自己也辨別不出來。

退一步講,就算憑藉模糊的認知,找到一個事情,但也會因為學習能力、思考能力不夠,沒法持續解決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一定會遇到各種各樣問題的,這是一定的),也大概率會半途而廢。

所以,如果你不知道做什麼,很迷茫,很無助,或者試了很多事情都失敗了。那說明是自己的這 4 個賺錢基礎能力不夠。可以從寫作開始,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思考能力、用戶視角、傳遞感知的能力。

慢慢的,自己成長了,就自然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向,也能把事情做好。

這 4 個基礎能力提升後,我們以後做任何事情,都會更輕鬆。

而且,大家認為寫作能帶來的流量、影響力、廣告變現,其實都是學習能力、思考能力、用戶視角、傳遞感知能力足夠後,自然而然的結果。切勿本末倒置。

那該如何寫?很簡單,看這篇文章《普通人如何練習寫作,寫出 10w+?看這一篇就夠了》

當然,也可以去聽一些寫作課,比如粥左羅老師、李笑來老師、L 先生,或者我的寫作課(開發中)。

但要注意的是:自己多寫、多練習,才是關鍵。方法固然重要,但和自己多寫相比,方法的效用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最後的話

曹大前段時間發了一個帖子——

我理解曹大說的「輸出」,就是指寫作,這也能說明寫作的重要性。

有人會說,這是他的主觀判斷,不一定對。

什麼是主觀?主觀就是當事人憑藉自己的認知、經驗做出的判斷。

這個人的認知越高、經驗越豐富,那他的主觀可靠性就越大。

曹大人稱「網際網路百曉生」,從這個名字就能看到,他的認知、經驗是很厲害的。

而且,他推薦的一些牛人,比如亦仁、粥左羅、stormzhang、顧小北、半佛仙人……都是寫作高手。

事實上,我認識的絕大部分賺錢高手,都是經常寫作的。

所以,我也想推薦你,開始寫作。

··················END··················

相關焦點

  • 想靠寫作賺錢?請謹慎進入
    總有人疑惑於我的高齡追星行為,那我乾脆碼個幾千字道一道其中奧義,讓別人知曉,也讓自己明了。所以自打開號起,在下就已經確定了第一篇的主題——「有些人哪兒哪兒都好,我巴不得讓全世界都知道知道」。以上,從根本原因到導火索,沒一個點是跟賺錢有關係的。所以假使你問我;「靠寫東西怎樣賺錢?」我自然是懵的。
  • 普通人能不能別學寫作了?不能!
    01別廢話,直接開始寫很多人都想寫作,卻往往還沒開始就結束了,這源於 「不會寫」和「寫不好怕丟臉」的兩種心態沒有調整好。有時候免不了手癢,會寫上一點讀後感。但寫作就是這麼奇怪,越是不寫就越不會寫,後來讀後感都寫不出來了,就此徹底放棄寫作的念頭。但命運輪迴,我現在又開始撿起筆來,硬著頭皮寫東西。真不會寫嗎?開始確實是這樣,三五百字就難為死自己了,而且一開始寫得真是差啊。
  • 想學寫作卻寫不出?掌握這個寫作方法,讓你從無話可寫到滔滔不絕
    每次都不知道寫什麼選題,寫得慢,完不成,寫三五百字都抓心撓肝……直到今年四月份,一次偶然的機會我看到了秋葉大叔的《寫作7堂課》,這本書徹底刷新了我對寫作的認知,原來我一直缺的不是各種寫作技巧,而是寫作的系統思維。比起寫作變現,更重要的是養成好的寫作習慣。
  • 《寫你想讀的文章》簡潔的佛系寫作法
    在寫作之初,給自己定位在了娛樂情感領域,每天不斷的瀏覽資訊和收集明星信息,也寫過爆款(因為重新定位寫作方向,這類文章刪除了),但是寫著寫著我發現這根本不是我寫作初衷。追逐熱點帶來的流量讓我一時興奮,可過後我連自己都不想再重讀這樣的文章。就在我迷茫不知寫作方向的時候,我讀到了這本書--《寫你想讀的文章》。
  • 寫作的黃金圈規則:為什麼,寫什麼,怎麼寫《寫作7堂課》秋葉
    寫作技巧,就像閱讀能力一樣,從我們學會讀和寫起就一直是如影隨形。從開始寫段落、日記、隨筆,到後來寫說明文、議論文,甚至大學的學術論文、下班後的公文這期間,有人寫得開心,有人寫得痛苦,有人寫得敷衍,還有人和我一樣,寫得隨意。是的,自從三年前我恢復了閱讀的習慣,我就開始嘗試事後思考和書評的輸出,以鞏固信息和知識的輸入。
  • 一篇文章告訴你:為什麼越是想賺錢的人,越是賺不到錢
    是不是看完之後心裡特別著急,特別想快速的賺到錢?特想一步登天,然後吃喝玩樂?其實,這些文章和視頻利用的就是人的「浮躁」和「愛比較」的天性,人為什麼會浮躁?所有的浮躁都來自於「急」,無論做什麼事情,總是希望快速的看到成果,快速的得到回報,看到曾經一起長大的朋友、曾經親密的夥伴如今事業有成,自己就想快速的超越他;看到別人寫文章賺錢,就想快速的學會寫作;疫情無奈失業了,每天瘋狂的投簡歷,就想快速的找到工作。
  • 2000字乾貨|寫作3年,從新手小白到籤約作者,我總結了幾條經驗
    我寫作的最初目的,就是為了賺錢。4年前,我的工資大概是3000元1個月,雖然一個女孩子花不了多少錢,但我還是覺得收入太低了。那時候我就在想,除了本職工作我還能做些什麼?後來看到很多雞湯文說寫作門檻低,還聽到有人通過寫作一年收益一二十萬的故事,我就心動了。
  • 寫作的黃金圈法則:為什麼寫,寫什麼,如何寫|秋葉《寫作7堂課》
    是的,自從三年前重拾閱讀習慣後,我又開始嘗試讀後感和書評的輸出,想以此來鞏固信息和知識的輸入。但始終還是少了點刻意練習,寫作方向終究還是過於自嗨。直到今年 4 月重啟頭條號寫作後,雖然經過官方的培訓營,讓我意識到了自己在寫作方面的一些誤解,也下了決心要重新認識寫作這件事兒。
  • 10年老作者強烈推薦,新人怎樣獲得快速籤約,想寫小說賺錢的進
    之前我們介紹了新手寫作的一些技巧,寫好小說,接下來一般就是投稿獲取籤約了。所以我們今天就談談籤約這件事兒。一、為什麼要籤約如果你寫文只是純屬興趣愛好,只是寫來自己看的,就沒必要忙著去籤約了,畢竟跟網站籤約後,你的寫作就不再是完全個人化自由化的了,要按時更新,要去迎合讀者,要去維護與讀者、編輯的關係...
  • 學習從寫字開始,寫好字讀好書,這樣的人生不會差
    但在現實中,有不少人想讀書、想學習、想提高自己,又不知道從哪裡入手?而感到很苦惱,要解決這個問題很簡單,學習從寫好字開始,一個人只要喜歡提筆寫字了,也就會慢慢地愛上學習,喜歡讀書,喜歡思考了,有了這些好的習慣,就會與學習結緣,這樣的人生也就不會差。1、做人要有將字練好的情趣和志向。
  • 《成為作家》:克服寫作的4種困難,普通人也可以寫作
    在2020年,想要get到寫作這項技能,所以搜羅了很多關於寫作的書,並且已經著手看了。前兩天剛看完《成為作家》,這本書讓人耳目一新。它不僅提供了很多練習寫作的方法,還為寫作初期會遇到的4種困難提供了解決之道,最重要的是它為有寫作夢想的普通人點燃了希望。
  • 如何寫好高考作文?這5個寫作技巧,高三學生應該知道
    寫好高考作文,首先要從練字著手。因為字在高考作文中非常重要,是考生給閱卷老師的第一印象,如果字寫得好,而且乾淨整潔,那麼整個高考下來,包括所有科目,即使兩張試卷的答案一摸一樣,字寫得好與字寫得差的試卷之間,很可能會有幾十分的差距。
  • 看完一個寫作號的全部文章,分享故事類文章的幾個寫作要點
    2.懂懂懂懂是從2006年開始寫QQ空間日記的,到今年2019年,每天一篇文章,七千到一萬字,堅持寫了12年,內容也是每日的心得感悟。我去搜幾篇看了下,的確每篇看完都有一點收穫。懂懂說,別看我文筆就這樣兒,但這也是我12年練習的結果,你要想超越我,起碼也得12年的時間,別想走捷徑。我想如果能夠堅持12年,每天都能有所得,都能寫下來分享給大家,不僅是日行一善,自己也會受益良多。我開始寫作只有一個月,從開始的無從下筆,到現在的不怕寫文章,也是自覺很得意的一個進步。
  • 自媒體寫作兩年,我的真實感受就是八個字:流淚撒種,歡呼收割!
    從來沒有想過,不想當公務員,不想到公司裡朝九晚五,不想和領導同事相互傾軋,不想被約束的我,在經歷多次職場失敗之後,居然找到了自媒體寫作的歸宿,原來連想都不敢想,時至今日周圍也有很多人以為,寫東西是賺不到錢的,是不能養活自己的。
  • 周振興:寫文章賺錢,需要經歷的3個提升階段
    第三階段:專注一個領域寫文章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賺錢,所以,你最終的寫作都是專注一個領域內,寫行業內的文章為主。但指導實踐的方法只有一個,後面我會通過寫文章的方式分享。因為喜歡,所以會花時間去研究,在研究的過程中就會有所收穫,有所感想,這是很好寫作素材。就像我這篇早起的文章《一個行之有效的早起方式,我已經開始了!》就是結合工具和方法寫成的。
  • 分享這6個寫作賺錢平臺幫你實現財務自由
    2.簡書簡書是一個非常棒的寫作平臺。首先,簡書註冊流程非常簡單,不需要提交各種身份證明。另外,每天發文篇數沒有限制,題材方面也不需垂直,想寫什麼就寫什麼。只要你的作品有潛力,更文速度快,文章有較明顯的垂直度,或早或晚都能實現出書夢想。像我在簡書寫作4個月時,就收到8家出版社的出書邀請,主打雞湯文。其中一家北京的出版社還為簡書作者十三夜出版過一本勵志讀物。
  • 因為寫作的事情被誤解,我哭了
    老公已經回來,我讓老公幫我疊衣服,在他疊衣服的過程中,我和他談到:「我感覺自己的時間不夠用。」本來想要問問他的意見,結果他說著說著,說到:「不報課程前,你的時間還夠用,這次你報這一個,你怎麼又抱怨?」在我看來,首先寫作就是用文字表達自己的心情,與自己對話的過程。這個過程中,你能夠通過文字,還原自己最真實的感受,靠近最真實的自己。你還可以,分析自己的心理變化,理解自己的所思所想。學長還講到寫作是一種基本技能,它可以和其他技能結合,擴大其他技能的影響力。
  • 吳虹飛:我忍不住寫了一首歌
    吳虹飛:史景遷的《前朝夢憶》,寫的是晚明大詩人,散文家張岱的一生。我是史景遷的粉絲了,那本書做得也很漂亮,看完後忍不住就寫了一首歌叫《前朝的花朵》。其實和書無關了,但也是感慨世事的凌亂,世人不再重視美和音樂,反不如前朝了。餘世存的《老子傳》,順便想知道老子想些什麼呢。裡面寫了一段老子的愛情,我都笑了。
  • 小學生作文「倒黴的一天」,老師批註字太少,爸媽看完忍不住笑
    今天小編就帶各位看幾篇小學生的作文,爸媽看完也會忍不住笑出來。小學生作文「倒黴的一天」,老師批註字少了,爸媽看完忍不住笑這篇腦洞很大的《洗碗》作文,老師只給了一個中等成績,並且批註文章字數少了,下次要多看書提高寫作能力。
  • 介紹一個寫作練習方法——井字寫作法
    前幾天在公眾號上發了一篇名為雪花創作法的文章,效果出乎我的意料,很多派友表示對寫大綱很有幫助,於是我又在網上搜尋了一番,看是否有更多寫作上的「旁門左道」。大家從標題上肯定看出來了,今天給大家介紹的就是這個所謂的「井字寫作法」井字寫作法,據說來源於曼陀羅寫作法,曼陀羅是一種藏傳佛教術語,來自梵語,意為」圓「,曼陀羅是圓形的圖騰,除了應用於宗教,還被用來幫助人思考,冥想,以促進自我成長。比如:曼陀羅思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