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8年 臺灣北港朝天宮完成第3代祖媽轎傳承神轎工藝

2020-12-18 華夏經緯網藝術

華夏經緯網10月8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北港朝天宮第3代祖媽鸞轎歷經8年多建造,7日舉辦竣工典禮,此鸞轎斥資上千萬元(新臺幣),其雕工細緻紋飾繁複,以神仙飛龍、神獸水族為主題,並記載聖母成聖及顯聖事跡,傳承媽祖文化與鑾轎工藝供後世永續保存。

北港朝天宮斥資千萬元,打造第3代祖媽鑾轎。(張朝欣攝)

北港朝天宮祖媽鸞轎竣工圓造典禮,7日由朝天宮董事長蔡詠鎝率全體董監事共同主持,隨後由法師誦經灑淨祈福,吸引眾多信眾先睹為快、合影留念。

北港朝天宮為臺灣島內外媽祖信仰重鎮,祖媽至六媽均有轎班會,其中祖媽轎班會金順盛鑾儀衛,為最早成立的轎班會之一,其第1、2代鑾轎雕梁畫棟,充分展現宗教文物的藝術之美。

朝天宮董事長蔡詠鎝表示,第1代祖媽鑾轎由知名木匠師傅陳應彬製作,1912年完工,目前典藏在朝天宮文物館內,第2代祖媽鑾轎1964年啟用,歷經半世紀即將功成身退;第3代祖媽鑾轎由10餘名工藝師日月雕鑿8年多,是耗費最多時間建造的祖媽鑾轎。

北港朝天宮第3代祖媽鸞轎歷經8年多建造。(張朝欣攝)

祖媽會會長吳俊彥表示,第3代祖媽鑾轎興建事宜由前會長蔡正旺發起,並聘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蔡侑華士參與整體設計,經董監事、工藝師群策群力,其藝術性、實用性、安全性更加完善,細看之下可發現許多巧思安排。

北港朝天宮第3代祖媽鸞轎雕工細緻紋飾繁複,傳承神轎工藝。(張朝欣攝)

吳俊彥指出,轎頂飛獸象徵天空,寶珠為燈指引眾生;轎中間象徵陸地,金水兩將軍、四海龍王、八仙環繞,欞部內懸《歷朝皇帝褒封聖母》匾共64字;轎腳象徵海洋,為鰲魚懷珠造型,四側水族環繞,代表四海安瀾、盛世太平。

相關焦點

  • 一幅匾額牽起40餘年前桃園、雲林的神轎情緣
    華夏經緯網8月20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1幅匾額牽起40餘年前的情緣!桃園市大溪興安社保存1頂製作精美的神轎,卻無法確定是何者所製作,經北港鎮文史工作者吳登興發現神轎大師許澤南住家《巧奪天工》匾額落款「大溪興安社」,證實神轎為許澤南作品,為桃園、雲林的神轎情緣留下歷史紀錄。1幅匾額,牽起40餘年前雲林工藝師許澤南(左四)與桃園興安社的神轎情緣。
  • 北港朝天宮,臺灣媽祖總廟
    每年農曆三月十九這天,北港家家戶戶都會辦桌請遠方來的親友共同享用美食。在媽祖繞境時,會準備大量的鞭炮置於媽祖的鳳輦神轎下,稱為「犁炮炸轎」。它與臺東炸寒單、鹽水蜂炮並稱「臺灣三大炮」。在廟口的繞境隊伍出發後,北港街頭鞭炮聲四起,人們即知道媽祖繞境隊伍出巡了。這就是北港朝天宮的年度盛會「三月瘋媽祖」。
  • 臺灣北港朝天宮媽祖分身周莊出巡 吸引上千遊人
    臺灣北港朝天宮媽祖分身周莊出巡 吸引上千遊人     5月19日,「中國第一水鄉」周莊臺灣老街舉行媽祖出巡繞境活動,信眾與遊人依次列隊跪地鑽轎底,祈求媽祖保佑。
  • 「神轎」木匠四代傳承 結緣金門創新作品形態
    來自翔安馬巷的木匠方躍欽,四代傳承做木工,從打造房屋木結構、家具、閩南傳統用品「神轎」再到閩南民居模型等,堅守木工傳統的卯榫結構做木製品的創新。方躍欽做出的木工作品遠近聞名,其中以「神轎」最為出名,在廈門、漳州、泉州、金門等地有不少「神轎」就出自他手。
  • 花蓮港天宮力邀北港朝天宮媽祖「雙媽會」 將進行祈福繞境
    華夏經緯網11月17日訊: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繼去年邀苗慄白沙屯拱天宮媽祖,到花蓮縣繞境祈福,花蓮港天宮37年宮慶,今年將邀請北港朝天宮媽祖與港天宮馬祖「雙媽會」,12月11日起一連三天,一同巡安祈福繞境,這也是北港朝天宮媽祖300年來第一次東巡。
  • 300多年頭一遭 臺灣北港朝天宮媽祖出巡活動今年停辦
    【來源:中國臺灣網】臺灣北港朝天宮媽祖出巡活動停辦。(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中國臺灣網3月10日訊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雲林縣北港朝天宮農曆3月19、20日媽祖出巡是島內第1個被列為重要民俗的宗教活動,每年吸引成千上萬人潮迎神賽會。今年受疫情影響,朝天宮董監事會昨天(9日)開會一致通過停辦1年,也是朝天宮創廟300多年首次停辦。
  • 松山媽訪朝天宮 萬人簇擁
    臺北市「松山媽」在眾人簇擁下,進入雲林縣北港朝天宮駐駕。東南網3月22日訊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北市松山慈佑宮萬人進香團昨晚浩浩蕩蕩,抵達雲林縣北港朝天宮進香,萬頭攢動人潮把廟前大街擠得水洩不通,「松山媽」入廟後展開萬人團拜,場面壯觀。龐大進香團在慈佑宮董事長陳玉峰帶領下,昨天傍晚抵達北港朝天宮,不僅人多、神像也多,陣頭更多,隊伍延綿長達約2公裡。
  • 翔安匠人造「神轎」不用一顆釘子!全靠這個...
    " 欽仔 " 原名方躍欽,他不僅是位做 " 神轎 " 的高手,追溯到他的祖輩,也都是翔安有名的做 " 神轎 " 的木匠,到他這一代已經是第四代了。今年 44 歲的方躍欽從小跟在父親身後打下手,對 " 神轎 " 製作工藝有濃厚的興趣。14 歲那年,他正式進入這一行,邊學邊做。
  • 昨苗慄通霄拱天宮白沙屯媽祖抵達北港朝天宮
    據臺灣媒體報導,苗慄通霄拱天宮白沙屯媽祖往北港朝天宮進香,今天抵達,隊伍浩蕩,人潮滾滾,鞭炮響徹雲霄。  有170多年歷史的白沙屯媽祖到朝天宮進香,21日起駕,跨過苗慄、臺中、彰化、雲林4縣市,徒步50小時、經200多公裡,上午抵達北港。
  • 臺灣八日遊-參訪臺灣雲林北港朝天宮
    北港朝天宮舊稱天妃廟或天后宮,為了紀念分靈自湄洲祖廟──朝天閣,才改名為朝天宮。清康熙年間,臨濟宗禪師樹壁奉湄洲祖廟媽祖神像來臺,登陸笨港北岸,經街民議留以供膜拜,遂於康熙39年(1700年)於現址建廟奉祀,因神跡靈驗,已成為臺灣媽祖信仰的龍頭大廟!
  • 北港媽祖遶境 臺日藝閣展演吸睛
    北港媽祖遶境藝陣雲集,有如臺灣宗教嘉年華。(張朝欣攝)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雲林縣北港朝天宮媽祖遶境活動已由臺灣文化部門列為「臺當局指定重要民俗無形文化資產」,23日展開農曆3月19、20日媽祖遶境,今年特別增加「臺日創意藝閣展演」,來自島內外的神轎與藝陣綿延數公裡,是最具臺灣特色的宗教嘉年華。
  • 白沙屯媽祖北港徒步進香
    苗慄通霄拱天宮白沙屯媽祖往北港朝天宮進香,是臺灣路程最長的媽祖進香活動,進香時間約八、九天,往返路程將近四百公裡,其進香特色在於路線是由媽祖決定,並無固定之行程,而且每年停駕、駐駕、行走路線均不同,過程充滿驚奇。
  • 大甲媽起轎 9天300萬人瘋媽祖
    大甲媽展開遶境,昨天馬英九(中)請媽祖神像上轎。記者於志旭/攝影     臺中大甲鎮瀾宮媽祖遶境活動昨子夜起駕,馬英九下午五時恭請媽祖上鑾轎,並祈求風調雨順、四時無災。預估今年有三百萬人投入「三月瘋媽祖」。
  • 「媽祖,是全臺灣人的媽媽!」| 卓越兄
    媽,是媽;祖,是媽;婆,也是媽。所以媽祖是全臺灣人的媽媽!發起於臺中大甲鎮鎮瀾宮的「大甲媽祖繞境」被譽為世界第三大宗教活動之一,每年的九天八夜聖行,行程累計三四百公裡,吸引上百萬的信眾步步緊跟。當泉州人和莆田人為媽祖文化究竟從哪裡起源爭得喋喋不休的時候,臺灣人說,都靠邊,我們對媽最照起工,的確在臺灣,媽祖是第一大神!土地公二號、觀音三號,耶穌貌似排不上號。每年元宵節過後,臺灣人就進入了三月所謂的「痟媽祖」季節,媽祖神像被鑾轎抬著,招搖過市,信眾或拜或跪或鑽,對媽祖表現出五體投地的赤誠。
  • 柯文哲:彰化搶轎都是黑道
    東南網5月4日訊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北市長柯文哲2日晚間參加「內湖媽祖煙火藝文祭」,談到曾參加大甲媽繞境,原本穿著警察背心的警員,在神轎進入彰化後,就會換成「刑警」背心,因為「彰化都是黑道」。臺上主持人更虧他「臺下的彰化同鄉會在抗議了」。
  • 【點滴記錄】潮汕神轎製作過程
    民眾的信念,當地的文化無不集中體現在神轎等各種神器上。       相信對於很多人來說,神轎(這裡指文轎)這一神器充滿了神秘色彩,既是因為它是高高在上神明出行的交通工具,又是因為神轎製作工藝複雜,使人眼花繚亂。
  • 【潮風潮俗】潮汕神轎淺析
    神轎沒有統一的尺寸,根據神像的具體大小而製作,一般神轎(這裡指文轎)結構大致相同,分別由轎圍屏、交圍椅、中盤、踏板和底座等部分組成。       因為是神轎的正面顯眼位置,是神轎木雕的重頭戲,一般巧用圓雕通雕,層層疊疊,使屏頭杆面面可觀。▼保存完好的清代神轎,屏頭杆雕刻十分精細
  • 【媽祖】臺灣過年「躦轎腳」
    臺灣的民間有個躦神轎來祈福的習俗,這個習俗一般都僅見於臺灣當地的媽祖信仰活動才有,而且這種信仰活動大多是出現在媽祖出巡遶境的時候,但是臺灣新北市板橋區的媽祖廟「慈惠宮」除了在媽祖繞境的時候會有外,在過年的時候也會舉辦這種
  • 兩岸媽祖信仰交流 臺灣富麗神轎嚇壞大陸信徒
    湄洲媽祖廟春秋兩祭時的擺盤方式,有部分是向臺灣學習的。  據臺灣《旺報》報導,兩岸媽祖信仰交流,曾帶給湄洲人很大的文化衝擊。一位福建省官員回憶說,1996年,當他們第一次看到臺灣人把富麗堂皇的神轎扛到大陸時,都嚇壞了。  因為很多大陸民眾沒看過那麼華麗的神轎,神轎周邊還裝飾發亮的霓虹燈;再加上從前上湄洲島看潮汐,得選在退潮時靠岸,再把大轎子扛上碼頭,不僅累人還很危險。
  • 市民神轎和提燈隊列首次登場「水戶黃門祭」
    兩百人抬著「故鄉神轎」在水戶市內巡遊(照片由水戶黃門祭執行委員會提供)水戶黃門是德川御三家水戶藩的第二代藩主德川光圀的別名。在講述其隱居後帶著家臣阿助(佐佐木助三郎〉和阿格(渥美格之進)到日本各地漫遊的故事中,水戶黃門被打造成故事的主人公,並以此為契機,拍攝了一系列人氣電影,水戶黃門作為主人公受到了眾多日本國民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