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經緯網10月8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北港朝天宮第3代祖媽鸞轎歷經8年多建造,7日舉辦竣工典禮,此鸞轎斥資上千萬元(新臺幣),其雕工細緻紋飾繁複,以神仙飛龍、神獸水族為主題,並記載聖母成聖及顯聖事跡,傳承媽祖文化與鑾轎工藝供後世永續保存。
北港朝天宮斥資千萬元,打造第3代祖媽鑾轎。(張朝欣攝)
北港朝天宮祖媽鸞轎竣工圓造典禮,7日由朝天宮董事長蔡詠鎝率全體董監事共同主持,隨後由法師誦經灑淨祈福,吸引眾多信眾先睹為快、合影留念。
北港朝天宮為臺灣島內外媽祖信仰重鎮,祖媽至六媽均有轎班會,其中祖媽轎班會金順盛鑾儀衛,為最早成立的轎班會之一,其第1、2代鑾轎雕梁畫棟,充分展現宗教文物的藝術之美。
朝天宮董事長蔡詠鎝表示,第1代祖媽鑾轎由知名木匠師傅陳應彬製作,1912年完工,目前典藏在朝天宮文物館內,第2代祖媽鑾轎1964年啟用,歷經半世紀即將功成身退;第3代祖媽鑾轎由10餘名工藝師日月雕鑿8年多,是耗費最多時間建造的祖媽鑾轎。
北港朝天宮第3代祖媽鸞轎歷經8年多建造。(張朝欣攝)
祖媽會會長吳俊彥表示,第3代祖媽鑾轎興建事宜由前會長蔡正旺發起,並聘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蔡侑華士參與整體設計,經董監事、工藝師群策群力,其藝術性、實用性、安全性更加完善,細看之下可發現許多巧思安排。
北港朝天宮第3代祖媽鸞轎雕工細緻紋飾繁複,傳承神轎工藝。(張朝欣攝)
吳俊彥指出,轎頂飛獸象徵天空,寶珠為燈指引眾生;轎中間象徵陸地,金水兩將軍、四海龍王、八仙環繞,欞部內懸《歷朝皇帝褒封聖母》匾共64字;轎腳象徵海洋,為鰲魚懷珠造型,四側水族環繞,代表四海安瀾、盛世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