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地處西南,本屬於南方地區,為何四川話會被列入北方方言

2021-01-10 騰訊網

中國一般在地理學上以秦嶺淮河作為南北分界線,四川在秦嶺以南,屬於南方。按語系來說,西南官話都屬於北方語系。清朝時四川因為戰亂災荒,皇帝下了道湖廣填四川的詔令大規模移民,語言自然偏北方。湖廣填四川,湖廣地區的人只佔了百分之三十,其他地區百分之七十,因為太分散所以就叫湖廣填四川。還有大批甘肅,陝西為主的北方移民。川北地區,綿陽,廣元大量祖籍北方的人。兩廣地區移民集中在川南,湖南湖北江西移民集中在川東地區。四川北部和陝西接壤,因此川北受北方飲食習慣影響,川南和雲南接壤,川南有大量彝族,飲食習慣較為混雜,川西為藏族聚居地,生活習慣自然偏遊牧民族。

官話以前舊稱叫北方方言,現在已經不這麼說了,標準就稱官話。山西北部和內蒙古部分地區說的是晉語,有入聲,在語言上有很多特徵所以並不屬於北方官話,而且差別很大,所以是一種獨立的方言。南方從雲貴川渝,甚至是湖南和廣西的部分地區,反倒是有西南官話的分布區,所以官話是一種中國分布最廣的漢語。官話就是以北方話為基礎的,只要稱為官話的,都是北方話的變種,比如江淮官話,西南官話等,雖然地理上都是南方。這種話的特徵就是北方人也七七八八能聽懂,而真正的南方方言可能一一二二都聽不懂。學術界現在基本上都是用官話方言這樣的說法取代了所謂北方方言的說法,因為要從方言起名一開始就是從地理上來劃分的。

1240-1277年,四川被蒙古人屠了一次又一次(因為與宋軍反覆爭奪),而元末明初,江淮一帶的人遷到四川,這便形成了今天的川南話,而成渝片主要是明末張獻忠屠四川後又有清朝的湖廣填四川而形成的。岷江流域川北許多方言也是明代四川話後代,準確的說應該是明代中前期成都話的後代。還有,成都話和重慶話都是清代進入四川的。但來源似乎不同,表面相似,實際音系彼此差異很大。四川話和南方話(如兩廣)相比較,語法規則還是北方的,也包括一些詞的使用。

眾所周知,古代中國雖然沒有語同音,但秦始皇早已做到書同文,四川話中依然保留很多古文的含義,比如:行(走路)返(回來)食(吃)淨(只有)卒之(終於),諸如此類,太多太多。而且四川話中的一些文字,明明在今天依然很常用,卻因為普通話不用,被打上了「生僻字」的標籤,比如這個字:鑊,這個字可不是「鍋」的繁體,繁體「鍋」另有寫法,它是一種古代烹飪器具,現代的意思就是大型的鍋。

鑊不僅在四川話裡有,客家話、溫州話也有。在四川話中,「大鑊啦」意思是「糟糕了」「闖禍了」,是非常常用的詞語。而古人的口語和文言文的差別是很小的,所以從文字來看,四川話的存古性還是相當高。另外,有些字的讀音,全國各地的方言都是統一的,只是聲調可能有些區別。比如鞋(hai)街(gai),不只是四川這麼讀,而是幾乎所有有方言的地區,都是這種發音,偏偏所謂的普通話與眾不同。

中華民族最危險的時候,國民政府遷都重慶,四川盆地成了全國的大後方。在之前歷朝歷代,秦漢因為有巴蜀地區才能統一全國,劉備據有巴蜀成功給漢朝續命,唐朝皇帝去巴蜀逃難多次。南宋守住了四川,臨安才安全。要不是在長江嘉陵江流域修築軍事堡壘,蒙古人應該早就順江而下,不用去攻打襄陽。底蘊不是靠一時的成敗來論的,而是一個地區獨特的文化、生活方式、習俗、吃穿住行、甚至是共同心理認知,這些也都是文化底蘊的一部分。四川確實在經濟上比不上上海、深圳等地,在政治地位上也比不了北京,但是在文化底蘊上不輸於任何地方。

四川自古就是南北交界之地,同時也是南北融合之地,兼容了南方北方的文化,所以四川人常常具有一統天下的的胸懷和氣概,雄主英才輩出。既有擔當天下的英雄,又有治國理政的能臣,所以說四川真是一個神奇的地方,它的底蘊和潛力都不可估量,對引領中國的未來,四川人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相關焦點

  • 四川地處西南,本屬於南方地區,為何四川話會被列入北方方言
    中國一般在地理學上以秦嶺淮河作為南北分界線,四川在秦嶺以南,屬於南方。按語系來說,西南官話都屬於北方語系。清朝時四川因為戰亂災荒,皇帝下了道湖廣填四川的詔令大規模移民,語言自然偏北方。湖廣填四川,湖廣地區的人只佔了百分之三十,其他地區百分之七十,因為太分散所以就叫湖廣填四川。還有大批甘肅,陝西為主的北方移民。
  • 明明位於我國南方地區,為什麼有人會認為「四川」屬於北方地區?
    四川主要就是指四川省,是我國的一個省級行政單位,從經緯度位置來看四川省地處東經97°至109°之間,北緯26°至北緯34°之間,主要位於我國的第二級階梯,四川盆地和橫斷山脈是主要的地形單元。從三大自然區的角度來看,四川省的川西地區位於我國的青藏高寒區,而川東地區位於我國東部季風區,由於川西地區人口較少,我們一般熟悉的四川主要是指四川的東部地區。如果以秦嶺淮河為界把我國東部季風區劃分為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來看,四川省的川東地區毫無疑問位於我國的「南方地區」,也就是說四川省基本上沒有位於我國北方地區的區域。
  • 明明位於我國南方地區,為什麼有人會認為「四川」屬於北方地區?
    四川盆地從東南西北方位來表述四川省位於我國版圖中的地理位置,是一種相對位置,準確的來說,四川省位於我國的「西南地區」,屬於我國西部地區(經濟地理劃分)。從三大自然區的角度來看,四川省的川西地區位於我國的青藏高寒區,而川東地區位於我國東部季風區,由於川西地區人口較少,我們一般熟悉的四川主要是指四川的東部地區。如果以秦嶺淮河為界把我國東部季風區劃分為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來看,四川省的川東地區毫無疑問位於我國的「南方地區」,也就是說四川省基本上沒有位於我國北方地區的區域。
  • 西川風物:今天的四川話不是方言,大量四川人說的其實是北方話
    西川風物:今天的四川話不是方言,大量四川人說的其實是北方話。故鄉在人們心中是一個符號,一個烙印進血脈和生命的符號。當人在異鄉,偶然聽得家鄉語言,必定倍感親切或至淚眼潸然。近年來,川話在影視劇中時常出現,因其語調抑揚誇張,口語頗接地氣而自帶了幾分幽默。然而如今的川話事實上並非川地土著語言,而是在明末清楚脫胎於北方方言,方言學上稱為西南官話。在川西平原就因為古老程度不同而存在幾種不同的方言。
  • 漢族北方方言,為何使用人數多在西南片區,西南官話從何而來
    漢族北方方言,為何使用人數多在西南片區,西南官話從何而來我國漢族由於人口分布幾乎全國各地,因此也形成了豐富多彩的方言,一般來說漢族的方言被劃分為八個大的片區,在這八個片區中,以和普通話溝通最無障礙的官話方言區使用的人數最多,分布地區最廣。
  • 四川方言和湖北方言到底多相似?四川人:湖北話和四川話沒區別!
    首先我們來講講四川方言大體的現狀吧吧。四川方言,其實指的就是四川盆地內居民的官方語言。它雖然種類繁多,但幾乎是每縣一口音。而關於四川方言的標準音,川東主要是以重慶話為標準音,川西則主要是以成都話為標準音。
  • 大部分地區都喜歡說四川話,為什麼近年四川話普遍受歡迎?
    大部分地區都喜歡說四川話,為什麼近年四川話普遍受歡迎?四川話是中國最早的普通話。這是定論,只是專家學者悟不及此。為何有此定論一說?因為四川人口來源主要是移民(清初就有廣東,廣西,雲南,貴州,福建,江西,湖南,湖北,河南,陝西,山西等省大量移民奉旨填川)。
  • 現在的四川方言是湖廣填四川時傳入的湖北話嗎
    受地理阻隔、人口遷徙等因素影響使各方言區內部也存在語言差異。官話區是漢語方言區中分布地域最廣的,如今大約73%的漢族人口使用的是官話方言。所謂官話方言是指古代以洛陽為中心的北方方言向各地擴散形成的:長江以北除山西外的漢族聚居區、長江下遊鎮江、南京北部及皖南部分沿江地帶、除東南角以外的湖北大部、西南地區的漢族聚居區大多屬於官話區的範疇。
  • 網友總結十種最難懂方言:四川話東北話入選
    網友總結>  四川話入選十大最難懂方言  日前,有網友在微博上發布了一份《中國十大最難懂方言》排行榜,其中溫州話排名第一,廣東話緊隨其後,之後依次是蘇州話、閩南話、陝西話、長沙話、四川話、山東話、天津話、東北話。
  • 【方志四川 方言志音頻】《四川方言的來龍去脈》第19集:內江話
    內江市的威遠縣有兩大漢語方言:一是屬於官話的威遠話,以縣人民政府駐地嚴陵鎮為代表,是現在全縣普遍通行的方言;二是屬於客家方言的「廣東腔」,原來流行於新鄉(包括榮勝鄉和石坪鄉),不過這個客家方言和資中縣的客家方言島鐵佛場相鄰,現在正逐漸走向消亡,除了個別老年人偶爾講講外,中青年人大多數已經不會講了。
  • 中國方言的歷史起源,種種融合形成七大方言
    ,也能聽懂四川話,因為四川話屬於西南官話。再比如,北方遊牧民族內遷,導致了北方官話語音的變化。所以,每一種方言的形成都有它背後的歷史原因。 湖北宜昌的朋友就常說,他們在外地說話總被認為是四川人。四川話是西南官話的代表,西南官話是雲、貴、川、渝等地的方言,湖北也有一部分地區使用西南官話。 為什麼湖北人要講四川話呢?
  • 說湖北沒有統一的方言,湖北人聽不懂湖北話,在這騙誰
    眾所周知,中國南方那個省方言統一了?那個地區能聽懂別的城市方言?在這騙小孩?下面我來說說湖北方言吧,湖北方言大致如下。80西南官話,20贛語。黃孝是贛語結合的西南官話。鹹寧是純的贛語。荊州地區包括武漢是正宗湖北話。而襄陽地南人北方,歷史上北方河南來的說的河南話這大家都知道。
  • 「四川方言大賽」火熱開動 重慶網友喊話想參加
    四川方言大賽參賽的5名選手漢語方言超千種,但消亡速度也很驚人。為保護方言,阿里巴巴公布了一個方言保護計劃。不僅對外招募方言「聲音模特」,還投入1億元進行方言保護。5月28日,阿里宣布即日起面向全川重啟「四川方言大賽」報名,只要會說四川話,不限年齡、性別、地區口音,均可以通過手機淘寶搜索「天貓精靈方言大賽」,或下載天貓精靈APP進行報名。比賽選出最後3強,與此前第一次招募的「五強」選手同臺PK,角逐冠軍。
  • 為什麼北方方言能聽懂,南方方言連南方人都聽不懂?
    當我知道這種方言不但外國人聽不懂,北方人聽不懂,連溫州之外的南方人也經常聽不懂的時候,心裡平衡多了。▲圖片來源:百度貼吧 同在南方,四川人甚至能把溫州人講話當日語聽。真不是因為四川離得遠,就連溫州本地的縣與縣、鎮與鎮之間想好好聊個天都費勁。
  • 四川話 純正官話氤氳下的自家慰藉
    在顏之推著名的《顏氏家訓·音辭篇》裡說:「南方水土柔和,其音清舉而切詣,失在膚淺,其辭多鄙俗。北方山水深厚,其音沉濁而訛鈍,得其質直,其辭多古音。」將地理環境解釋為方言差異的原因,雖然令人感覺耳目一新,卻未必合乎實際。儘管我們習慣上是按照方言通行的地區給它起名字,但地域性對語言或方言的本質和發展並不是主要的。
  • 「扯把子」的四川方言近日開課了,四川話到底有多魔性?
    回顧近些年,四川方言似乎越來越受到人們關注和喜愛。上到電影電視劇,下到日常交流,只要在普通話的閒談中,突然竄一兩句四川方言就會博人開心一陣。於是問題來了,為何四川方言越來越受歡迎?簡介:四川話,又稱巴蜀方言,屬漢語西南官話。
  • 【方志四川 方言志音頻】《四川方言的來龍去脈》第19集:內江話
    內江市的威遠縣有兩大漢語方言:一是屬於官話的威遠話,以縣人民政府駐地嚴陵鎮為代表,是現在全縣普遍通行的方言;二是屬於客家方言的「廣東腔」,原來流行於新鄉(包括榮勝鄉和石坪鄉),不過這個客家方言和資中縣的客家方言島鐵佛場相鄰,現在正逐漸走向消亡,除了個別老年人偶爾講講外,中青年人大多數已經不會講了。
  • 當年選普通話時,北京話、粵語、四川話,哪種方言差一票落選?
    有傳聞說辛亥革命之後,民國政府為了選出國家通用語言,讓議員們以投票的形式決定,粵語因一票落選於北京話。但四川人對此提出了異議,有人說在1955年,召開了全國文字改革會議,大會同樣採取投票的方式選出官方語言,北京話獲得52票,四川話獲得51票,四川話也一票落選了。
  • 當年選普通話時,北京話、粵語、四川話,哪種方言差一票落選?
    有傳聞說辛亥革命之後,民國政府為了選出國家通用語言,讓議員們以投票的形式決定,粵語因一票落選於北京話。但四川人對此提出了異議,有人說在1955年,召開了全國文字改革會議,大會同樣採取投票的方式選出官方語言,北京話獲得52票,四川話獲得51票,四川話也一票落選了。
  • 談談中國百花齊放的方言文化:為什麼南方的許多地區也講官話?
    關於方言,還有一個有意思的事:抗戰時期,部隊會用講溫州話的人傳遞軍情,因為溫州話太過難懂,不會溫州話的人聽了也不懂。 而目前的漢語基本可以分為七大方言體系。即官話、粵語、吳語、客家語、閩語、湘語和贛語。每一種方言下面又可分為若干次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