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我非日本車不買,這輩子只能開日本車了!開其他車是不可能的了!
也有人說,德國車才叫車,操縱好,動力好,開著舒適有樂趣。
其實,大家都不用想太多,你的車,基本上都是國內生產的。除了少量進口車,其他的,都在國內生產。說中國造不行的,要麼是無知,要麼是壞!
無知的很多,壞的也不少!
其實,大家最好的選擇,還是國產車,也是最現實的選擇。
所謂的日系德系美系,其實都是國內生產的中國貨,沒什麼大區別的。如果你真要裝,這些貨,你都可以統稱為合資貨!這樣會高大上一點,你掏錢的時候,心裡也會平衡一點的!
汽車的幾大塊,我們來分析一下。
一是發動機。
現在的發動機,生產製造都是用加工中心來做了,零件質量大家是沒有什麼差別的。老的廠,舊設備多,磨損大,可能還沒有後面建的廠零件質量好。
而發動機的組裝方面,基本上也實現了自動化,特別是氣門蓋方面,以前有差異,現在大部分都是自動化組裝,精度非常高。大家可以看看長安的發動機生產線,氣門蓋就是自動化組裝的,沾的是福特的光。所以,長安耐開省油。可惜小毛病不少。
公差配合方面,德系追求性能,公差略微放大了點,其實也差不了多少。
關鍵是這些年,國內車企用力過猛,花了很多大錢搞設備,建的都是高大上的自動化工廠,機器人一大堆,亮瞎狗眼!其中,四川的綿陽新晨動力都開始為寶馬造發動機。
現在是渦輪增壓時代,這是歐洲人的強項,國產車其實做得也不錯的。
二是變速箱。
以前萬年愛信,6AT萬歲。但這東西,誰用誰知道,也沒有多神的東西來的。DCT一出來,小日的先慌了,AT是死活比不過DCT的,無論是油耗,還是換擋速度,最後還有結構成本,任一樣都能秒殺AT的。
如果等到DCT徹底成熟了,那麼AT就沒多少活路了。所以,小日的趕快開路,找了個CVT救命。
CVT是啥東西?就是鋼帶去摩擦傳動,一個拉伸力,一個摩擦力,就很好玩了。大家小時候玩過折鐵絲都知道,不斷拉伸彎折,鐵絲就斷了。而摩擦這東西,你說沒有磨損,那是誆小孩子的話。如果你去廣州陳村,那裡的CVT變速箱,幾天拖一車去廢鐵場,能嚇死你。當然,抖音上有不少CVT拆機後倒出鐵碎的視頻,你還能淡定嗎?
不過,CVT除了這個致命缺點,還有起步肉,不適合性能車大排量車之外。在省油和造價方面,確實能跟DCT平坐的。
所以說,CVT這條路啊,同行人看,十有八九是一條作死之路。小日也是想賭上個時間差,順利度過燃油車到電動車的時間差,然後換個姿勢再去混。
以前,國產車用德國和日本的變速箱發動機,國產車什麼也不是;現在,當然也用日本和德國的變速箱,不過更多的是自己造的變速箱,不過,國產車也什麼都不是。
DCT變速箱,現在是越來越成熟,慢慢地歐洲的高端車也普及了。
市場是關鍵,在這些年的龐大需求下,DCT突飛猛進,成熟度性能都是今非昔比了!巨大的銷量,也造就了DCT,反過來,也促進了銷量。
目前,國內玩DCT的,利益於新技術支持,新設備的投入,以及歐洲人才的加入,長城吉利長安都是高手,玩得也不錯,業已成為一個重要的力量。
三是底盤。
這是老歐洲的強項,以法德瑞典為最強。日系方面,就三菱還過得去。國產車方面,可能比較好的是長城和吉利了。
四是焊接。
這是歐洲人的強項,雷射焊接。日韓都是用膠條混日子。當然,高端車豪華車還是要雷射焊接的。國產車用膠條的,用雷射焊接的都有,反正目前也沒聽說誰漏水了的。但車身強度方面,肯定是雷射焊接有保證了。
五是高強度鋼材料。
這種材料,大家基本上都差不多,畢竟能產這東西的鋼企不多。關鍵是使用量的多少了。日系較精,用補丁大法,混得風生水起的。最有名的就是飛度了,號稱補丁大王,確實有一把刷子,難怪人家能把一輛QQ級的小車賣出A級車的價錢來。
六是電子設備。
這方面,國產車跟歐洲車美國車是同級的,用的都是德國貨,反而日韓就差多了。
七是設計方面。
現在國內是大師雲集,全世界的高手大師都來了。所以,國產車越來越漂亮,這是很自然的事了。但關鍵是利益於超級計算機發展和龐大而完整的風洞群,用超算仿真,用風洞優化,這些高大上的東西,在我國業已白菜化了。
當然,日韓美國也是來我們這裡吹的風洞,還有用超算仿真的。
八是龐大的技術人才。
每年海量的工科人才,以及幾十年來累積的汽車為人才,正在慢慢從量變轉為質變。
九是軸承方面。
國內車企都在用瑞典和德國的軸承,性能優異,不是日韓可比的。以前的哈軸確實沒法跟人比,這是實況。而且,軸承對於汽車性能,那是影響非常大的。耐開好開,首先就是軸承質量問題。
當然,上面只是一部分,經過幾十年的歷練,中國汽車業已經慢慢成長起來了!
國產車現在慢慢向世界進軍,這是趨勢,也是必然。國產的特斯拉都拉到歐洲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