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觀是北宋後期的一位婉約派詞人,他受到柳永的影響,創作了大量的慢詞,並在柳永的基礎上將小令中蘊含的縝密韻味帶入慢詞中,使慢詞更加跌宕有致。秦觀的詞作造詣極高,善於描摹悽冷孤寂的傷感意境,詞風獨樹一幟,追求華美凝練的用字,詞境卻不顯輕浮,反而厚重含蓄。
秦觀一生所作的詩詞當中,愛情詩佔據大部分,而且史書野記中的秦觀好似一個風流才子,詩詞中的大部分女主人公都是青樓女子。錢鍾書更是在《宋詞選注》的序言裡直言秦觀的詩詞為「公然走私的愛情」。
詞寫七夕佳節,借用牛郎織女的故事便是正常,秦觀也不例外。在他所寫的《鵲橋仙·纖雲弄巧》中,有一句千古流傳的愛情佳句「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所表達出來的愛情觀,普遍認為遠超古代其它作品。
鵲橋仙·纖雲弄巧
宋代·秦觀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詞的上闕寫牛郎織女被銀河分離的場景。通過「纖雲」與「飛星」來傳遞離愁別恨,「迢迢」二字將銀漢的寬廣呈現出來,「暗度」將時間點明,此時是七夕佳節,故此他們今夜相聚。最後兩句中用「金風玉露」來體現牛郎織女之間愛情的純潔高尚,這相逢的一顆,足以比得上人世間無數的夫妻。秦觀這裡要傳達的是一種美好聖潔的永恆愛情觀。
詞的上闕中短暫的相聚,很快就過渡到下闋裡的離別愁緒。美好的相聚總是短暫的,如夢幻般而逝,「忍顧」二字透出無限的心酸無奈。詞中的最後一句「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是一個神轉折,本來別離之後,應該低沉悲涼,但是秦觀卻站在人生的高度,來讚嘆忠貞的情感。強調愛情應該兩情長久,而非在意朝朝暮暮的相守。
對於這首《鵲橋仙》的來歷,網上存在眾多猜測,有些人都認為這是秦觀寫給一名青樓女子的分手詞。結合秦觀一路的風流歷程,這種可能性還是比較大的。但是不否認最後一句對高潔、忠貞愛情的讚頌,讓人豔羨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