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顯示,秦觀名列宋代「十大詞人排行榜」第五,歷代詞選名次為第八。大數據證明,秦觀在詞壇有著不可動搖的歷史地位。秦觀(1049~1100)字太虛,後改字少遊。史稱馬少遊淡泊名利,知足能安,宋代視其為無意功名、不求仕進的楷模。秦觀改字,與其心慕前賢馬少遊有關。
秦觀存世詞作有一個鮮明特點,幾乎每首詞都充斥著憂、恨、愁、苦、悲、怨這些負面情緒,惟一例外的是《鵲橋仙》: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河迢迢暗渡。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自從牛郎織女愛情傳奇故事誕生以來,歷代便不乏吟詠之作。但要細究起來,當得起「久負盛名、膾炙人口」八字的,無過於秦觀的這首《鵲橋仙》了。
秦觀一掃骨子裡的憂鬱之情,熱情謳歌了牛郎、織女堅貞不渝的愛情,被譽為積極向上、格調明朗,是秦觀詞中難得的佳構。但「飛星傳恨」、「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字裡行間仍流露出一種揮之不去的哀怨與感傷,讀秦觀的詞,就等於徜徉於愛與哀愁的感情長廊。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一」所以會超越「無數」,完全是因為對愛的執著。「金風」就是秋風,「玉露」就是白露,「金風玉露」正是七月七時的景象。牛郎、織女聚少離多,只有到了金風玉露的七夕時候才能鵲橋會。儘管如此,秦觀仍認為這種短暫的團圓,遠勝那些日夜廝守的感情。
相見時難別亦難,一年一度的團聚,佳期如夢、長夜苦短,惟有長久的別離才會更加珍惜短暫的相聚。離別越久、相思越深,世間異地戀,何曾有如牛郎、織女一樣的堅韌與真摯?「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秦觀高度評價了牛郎織女之間的愛情。忠貞的愛情並不於是否形影不離,真正的愛情自然會超越時空、跨越地域的阻隔。
秦觀認為「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真的愛不需要「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的虛偽誓盟。無疑,這是男人對愛情的理解。然而,比他略晚的女詞人朱淑真卻不作此想。她特意作了一首《鵲橋仙-七夕》與前輩詞人秦觀展開了隔空探討:巧雲妝晚,西風罷暑,小雨翻空月墜。牽牛織女幾經秋,尚多少、離腸恨淚。 微涼入袂,幽歡生座,天上人間滿意。何如暮暮與朝朝,更改卻年年歲歲。
女詞人要的偏偏是暮暮與朝朝,她不希罕什麼「金風玉露一相逢」。。既然決定了生死不渝白首不分離,那為什麼不能長相廝守?偏偏一年一會,聽任紅顏在歲月中蹉跎,慢慢凋零?男人與女人對待愛情迥異的態度,註定是不可調和的矛盾。愛情需要考驗,但愛情也需要廝守,更需要朝朝暮暮的灌溉。一些所謂的愛情,已經完全經不得考驗。
你以為——全部家當為一頭老牛、兩間草舍的牛郎鵲渡銀河、踏月而來,織女還會投懷送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