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觀《鵲橋仙》膾炙人口,被譽為史上最美七夕詞,一女子表示不服

2020-12-25 唐風宋月

資料顯示,秦觀名列宋代「十大詞人排行榜」第五,歷代詞選名次為第八。大數據證明,秦觀在詞壇有著不可動搖的歷史地位。秦觀(1049~1100)字太虛,後改字少遊。史稱馬少遊淡泊名利,知足能安,宋代視其為無意功名、不求仕進的楷模。秦觀改字,與其心慕前賢馬少遊有關。

秦觀存世詞作有一個鮮明特點,幾乎每首詞都充斥著憂、恨、愁、苦、悲、怨這些負面情緒,惟一例外的是《鵲橋仙》: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河迢迢暗渡。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自從牛郎織女愛情傳奇故事誕生以來,歷代便不乏吟詠之作。但要細究起來,當得起「久負盛名、膾炙人口」八字的,無過於秦觀的這首《鵲橋仙》了。

秦觀一掃骨子裡的憂鬱之情,熱情謳歌了牛郎、織女堅貞不渝的愛情,被譽為積極向上、格調明朗,是秦觀詞中難得的佳構。但「飛星傳恨」、「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字裡行間仍流露出一種揮之不去的哀怨與感傷,讀秦觀的詞,就等於徜徉於愛與哀愁的感情長廊。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一」所以會超越「無數」,完全是因為對愛的執著。「金風」就是秋風,「玉露」就是白露,「金風玉露」正是七月七時的景象。牛郎、織女聚少離多,只有到了金風玉露的七夕時候才能鵲橋會。儘管如此,秦觀仍認為這種短暫的團圓,遠勝那些日夜廝守的感情。

相見時難別亦難,一年一度的團聚,佳期如夢、長夜苦短,惟有長久的別離才會更加珍惜短暫的相聚。離別越久、相思越深,世間異地戀,何曾有如牛郎、織女一樣的堅韌與真摯?「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秦觀高度評價了牛郎織女之間的愛情。忠貞的愛情並不於是否形影不離,真正的愛情自然會超越時空、跨越地域的阻隔。

秦觀認為「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真的愛不需要「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的虛偽誓盟。無疑,這是男人對愛情的理解。然而,比他略晚的女詞人朱淑真卻不作此想。她特意作了一首《鵲橋仙-七夕》與前輩詞人秦觀展開了隔空探討:巧雲妝晚,西風罷暑,小雨翻空月墜。牽牛織女幾經秋,尚多少、離腸恨淚。 微涼入袂,幽歡生座,天上人間滿意。何如暮暮與朝朝,更改卻年年歲歲。

女詞人要的偏偏是暮暮與朝朝,她不希罕什麼「金風玉露一相逢」。。既然決定了生死不渝白首不分離,那為什麼不能長相廝守?偏偏一年一會,聽任紅顏在歲月中蹉跎,慢慢凋零?男人與女人對待愛情迥異的態度,註定是不可調和的矛盾。愛情需要考驗,但愛情也需要廝守,更需要朝朝暮暮的灌溉。一些所謂的愛情,已經完全經不得考驗。

你以為——全部家當為一頭老牛、兩間草舍的牛郎鵲渡銀河、踏月而來,織女還會投懷送抱嗎?

相關焦點

  • 秦觀《鵲橋仙》中的千古名句
    這兩句名言出自北宋詞人秦觀的詞《鵲橋仙》。詞的原文是: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詞的大意是:纖薄的雲彩變幻著精妙的圖案,飛馳的流星傳遞出精心的恨憾。牛郎和織女悄然無言,各自橫越過漫長的銀漢。秋風白露中的相會雖然短暫,卻勝過人間無數尋常的白天夜晚。繾綣的柔情像流水般綿綿不斷,重逢的約會如夢影般縹緲虛幻,鵲橋上怎忍心把歸路回看。
  • 《鵲橋仙 秦觀》:一種領先於時代的愛情觀
    自古以來,詩詞歌賦便是人們公認的文學作品中最美的存在之一,它之所以美,不僅僅是因為它簡潔含蓄的形式美,而且它的內容也是十分優秀的——或深刻、或優美、或創新。今天我想談一談北宋詩人秦觀的《鵲橋仙》,這首詩中所表達的詩人的愛情觀,已經遠超了當時那個朝代人們的普遍觀念。
  • 秦觀最經典的《鵲橋仙》,流傳千古的愛情名句,是為分手而作?
    秦觀一生所作的詩詞當中,愛情詩佔據大部分,而且史書野記中的秦觀好似一個風流才子,詩詞中的大部分女主人公都是青樓女子。錢鍾書更是在《宋詞選注》的序言裡直言秦觀的詩詞為「公然走私的愛情」。詞寫七夕佳節,借用牛郎織女的故事便是正常,秦觀也不例外。
  • 詩詞中的故事:鵲橋仙
    鵲橋仙宋代:秦觀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從字面而言很容易便可以看出這是一首愛情題材的詞,愛情類詩詞也同樣是秦觀特別擅長的一個領域。這首詞是秦觀贈與自己所鍾情的女子的。然而這位女子到底是那一個卻有很多不一樣的說法。有人說是贈給秦觀的妻子徐文美的,因為當年的秦觀四處遊歷時常不能與妻子相處一處,於是便寫下這首詞送於妻子以表安慰與相思。
  • 秦觀的《鵲橋仙》,其愛情觀有別於眾多寫牛郎織女的作品
    但有一首詞,卻成功的為這個神話故事翻案,那就是宋代秦觀的詞《鵲橋仙》。原文: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 七夕鵲橋會,在古詩中是怎樣的呢?
    一年一度的七夕又到了,在這個浪漫的節日背後,流傳著牛郎織女悽美的愛情故事,不僅打動了我們,也是很多詩人筆下的常用題材。同樣是鵲橋相會,在不同的古詩中卻起著不同的作用,訴說著不同的感情。今天我們就來欣賞3首七夕有關的詩詞,看看古詩中的鵲橋會吧!
  • 一輪秋月,一晨寒雨,誰在鳳凰城住?(鵲橋仙/原創詞四闋)
    鵲橋仙/七夕憶(步宋朝/辛棄疾 韻)詞/v會飛的魚v淺秋寒雨,七夕又憶,星月會儂情軟。香風吻柳笑談聊,不管得、蟬鳴夜斷。家國小業,車房依在,惟有郎君未見。鵲橋仙/(步宋朝/秦觀 韻)詞/v會飛的魚v秋風送巧,青眉凝恨,長夜痴痴淚度。七夕月下難重逢,斷了百思情無數。芳顏玉水,春心纏夢,翹首郎君歸路。兩鴛落在枝梢時,愛可在朝朝暮暮。
  • 牛郎與織女的愛情故事,被秦觀一首鵲橋仙,展現出愛情的悲歡離合
    秦觀這一首詠七夕的節序詞,借牛郎織女的故事,以超脫人間的方式表現人間的悲歡離合。秦觀此詞格調哀婉,悽楚,相比歐陽修蘇軾等人的這一題材,堪稱獨出機杼,立意高遠。《鵲橋仙纖雲弄巧》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河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 佳期如夢——讀秦觀《鵲橋仙》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北宋秦觀《鵲橋仙》文/陸燈山七夕佳令臥看牽牛織女,鵲橋相會的故事傳誦千年。無數文人墨客都曾提筆寫過這段纏綿悽婉的愛情故事,但最為人津津樂道的,還當屬少遊的一闕《鵲橋仙》。寫七夕夜景者常有,諸如「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一道鵲橋橫渺渺,千聲玉佩過玲玲」,美則美矣,卻終究不如少遊開篇的「傳恨」二字來得悽切。
  • 七夕讀最美宋詞:《鵲橋仙》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七夕,浪漫嘻嘻,甜蜜兮兮。詠七夕的詩詞,講牛郎織女的故事,古亦有之,如《古詩十九首》的:「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還有李商隱的《辛未七夕》:「恐是仙家好別離,故教迢遞作佳期。由來碧落銀河畔,可要金風玉露時。」鵲橋相會,這個漢魏以來就流傳著的美麗神話,以超人間的方式來表現人間的愛恨聚散。
  • 10首經典《鵲橋仙》詞,相逢一醉是前緣
    鵲橋仙,常用詞牌名之一,正體為雙調五十六字,也有五十八字的變體。該詞牌名源自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神話故事,名取自歐陽修詞「鵲迎橋路接天津」句,佳篇無數……一、《鵲橋仙·七夕》(北宋·蘇軾)緱山仙子,高清雲渺,不學痴牛騃女。鳳簫聲斷月明中,舉手謝時人慾去。客槎曾犯,銀河波浪,尚帶天風海雨。相逢一醉是前緣,風雨散、飄然何處?
  • 七夕詩詞:鵲橋仙·迷花醉月
    鵲橋仙·迷花醉月(作者:丁丁哥哥DSS詩詞)迷花醉月,痴情幾世,化作銀河萬裡。人間歲歲有七夕,浪漫日、千般愛意。流年染指,青絲落雪,莫嘆朱顏易逝。【注】鵲橋仙,詞牌名,又名「鵲橋仙令」「憶人人」「金風玉露相逢曲」「廣寒秋」等。始於宋代,流行於宋代。以歐陽修《鵲橋仙·月波清霽》為正體,雙調五十六字,前後段各五句、兩仄韻。另有雙調五十六字,前後段各五句、三仄韻;雙調五十八字,前後段各五句、兩仄韻等變體。代表作品有蘇軾《鵲橋仙·七夕》、秦觀《鵲橋仙·纖雲弄巧》等。
  •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七夕節,最美不過《鵲橋仙》
    在七夕節這樣一個專屬於愛情的節日,從來不缺少文人墨客的潤色。關於七夕的詩詞,我讀過漢代不知名人士的「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唐杜牧的「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宋李清照的「正人間,天上愁濃」;清顧貞觀的「玉纖暗數佳期近,已到也、忽生幽恨。」
  • 白香詞譜丨40:秦觀《鵲橋仙·七夕》
    【注釋】  1、鵲橋仙:詞牌名,又名「鵲橋仙令」「憶人人」「金風玉露相逢曲」「廣寒秋」等。雙調五十六字,前後段各五句、兩仄韻。在秋風白露的七夕相會,就勝過塵世間那些長相廝守卻貌合神離的夫妻。  繾綣的柔情像流水般綿綿不斷,重逢的約會如夢影般縹緲虛幻,分別之時不忍去看那鵲橋路。只要兩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貪求卿卿我我的朝歡暮樂呢。
  • 七夕佳節。六首《鵲橋仙》:鳳簫聲斷月明中,相逢一醉是前緣
    六首《鵲橋仙》:鵲橋傳音,聲聲多情;秋水依依,愛意濃濃。《鵲橋仙·七夕》:緱山仙子,高清雲渺,不學痴牛騃女。鳳簫聲斷月明中,舉手謝時人慾去。客槎曾犯,銀河波浪,尚帶天風海雨。相逢一醉是前緣,風雨散、飄然何處?這是北宋大文豪蘇軾的一篇七夕詞作,格調飄逸超曠、清晰明快。
  • 20歲的李清照被攆出夫家,寫下的這首七夕詞,媲美秦觀《鵲橋仙》
    每天陪你讀最美的宋詞,品最真的宋朝。愛過才知情重,醉過方知酒濃。被譽為千古第一才女的李清照,她的一生總是被人們區分出三個人生階段:少年的幸福時光,青年的愛情美滿,暮年的顛沛流離。一說到她的青蔥歲月,人們就會想到「沉醉不知歸路」的懵懂、「黃昏疏雨溼鞦韆」的慵懶和「湖光山色與人親」的明媚;一提到她的婚後生活,人們就會想起「讀書贏得潑茶香」的恣意、十年相伴著書的甜美;一提到她的的暮年流離,人們就會想到「悽悽慘慘戚戚」的寂寞、「傷心枕上三更雨」的刻骨。實際上,沒有哪個人的人生能夠如此清晰地切割成塊。
  • 秦觀最經典的一首詞,描寫民間愛情故事,堪稱愛情詞中的絕唱!
    在古詩詞中描寫七夕的作品很多,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秦觀的這一首《鵲橋仙·纖雲弄巧》: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 《天上的街市》課後詩歌《秋夕》《七夕》《鵲橋仙》1課時教案
    學習內容:課外詩歌鑑賞《秋夕》《七夕》《鵲橋仙》課型:課外詩詞講析學習目標:1、朗讀感知:理解詩歌主要內容,把握情感。四、《鵲橋仙》(秦觀)1、請簡要分析「忍顧鵲橋歸路」的「忍」字的表達效果。答案: 「忍」:怎忍,豈忍;全句意思是:怎麼忍心回頭看那從鵲橋回去的路呢?
  • 七夕·鵲橋·朝朝暮暮
    《鵲橋仙·纖雲弄巧》宋·秦觀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一、七夕的神話故事 「牛郎」和「織女」本來是天上「二十八宿」裡面的兩顆星。民間有很多喜聞樂見的神話故事傳說,而牛郎與織女的故事就一直被人津津樂道。話說這牛郎有一對兇惡的兄嫂,經常虐待牛郎,讓他乾重活,還只給他餿飯吃。
  •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鵲橋仙》
    《鵲橋仙》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其中,秦觀的這首[鵲橋仙]乃是上乘之作。這首詞的上下兩片,均採用三句敘事、兩句議論的對稱結構。上片寫相會,下片寫別離。「纖雲弄巧,飛星傳恨」二句寫景,同時又交代了七夕相會的背景。詞中的「巧」,指巧趣。謂七夕之夜的夜空,輕柔的彩雲不時變換著圖形、逗出種種巧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