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鵲橋·朝朝暮暮

2020-12-17 古物今緣之博物

《鵲橋仙·纖雲弄巧》

宋·秦觀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一、七夕的神話故事

「牛郎」和「織女」本來是天上「二十八宿」裡面的兩顆星。民間有很多喜聞樂見的神話故事傳說,而牛郎與織女的故事就一直被人津津樂道。

話說這牛郎有一對兇惡的兄嫂,經常虐待牛郎,讓他乾重活,還只給他餿飯吃。後來兄弟分家,牛郎只得到一頭牛。牛郎日日和老牛相伴,把心裡話都跟老牛訴說,似乎老牛也能聽懂牛郎的話,並給他指引,這一次在老牛的指引下,牛郎看到從南天門飛來的一群鴿子,鴿子落在河邊,變成了一個個美女。牛郎按照老牛的吩咐,偷了末梢女子的衣服,那個女子便是織女。牛郎把織女的衣服藏在一個隱蔽的地方,不讓織女離開。織女沒有衣服,飛不回天上,於是做了牛郎的妻子。後來二人生下一女一男兩個孩子。可是,好景不長,這件事情還是被天上的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知道了,王母娘娘震怒,於是抓了織女回來,牛郎想念織女,看著可憐的孩子,於是決定上天找妻子回來。這一天牛郎把自己的想法和老牛說了,老牛讓牛郎割下自己的牛皮披在身上,就可以飛上天庭,牛郎偷偷的潛入天庭,和織女見了面,哭訴著思念,正在緊要關頭,王母娘娘來了,拔下頭頂的金簪一揮,結果,身後出現一道天河,牛郎和織女生生的被分開,一個在河東邊,一個在河西邊。織女和牛郎遙遙相望,哭訴不已,奈何不能在一起。好心的雀兒見了他們的遭遇,不忍夫妻二人日日分離,便決定搭起一座橋,讓他們能夠見上一面,這一日便是七月七日。

二、七夕節的別稱:

一是雙七,由於七夕這天的月、.日皆為七,故稱,同時也稱為重七。

二是香日,俗傳七夕牛女相會,織女要梳妝打扮、塗脂抹粉,以至滿天飄香,故稱。

三是星期,牛郎和織女二星所在的方位特別,一年才能一相遇,故稱這一日為星期。

四是巧夕,因七夕有乞巧的風俗,故稱。

五是女節,七夕節以少女拜仙及乞巧、賽巧等為主要節俗活動,故稱女節,亦稱女兒節、少女節。

六是蘭夜,農曆七月古時候稱為「蘭月」,故七夕又稱「蘭夜」

七是小兒節,因為乞巧、乞文等俗多由少女、童子為之,故稱之。

八是穿針節,因為這天有穿針的習俗,故稱。

相關焦點

  • 七夕讀最美宋詞:《鵲橋仙》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七夕,浪漫嘻嘻,甜蜜兮兮。詠七夕的詩詞,講牛郎織女的故事,古亦有之,如《古詩十九首》的:「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鵲橋仙,詞牌名,又名"鵲橋仙令"、"憶人人"、"金風玉露相逢曲"、"廣寒秋"等。雙調五十六字,前後段各五句、兩仄韻。秦觀的這首是這一詞牌中的代表作。
  • 唱一曲秦觀《鵲橋仙·纖雲弄巧》,從此朝朝暮暮都是你
    朝朝暮暮都是你【宋代】秦觀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在秋風白露的七夕相會,就勝過塵世間那些長相廝守卻貌合神離的夫妻。繾綣的柔情像流水般綿綿不斷,重逢的約會如夢影般縹緲虛幻,分別之時不忍去看那鵲橋路。只要兩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貪求卿卿我我的朝歡暮樂呢。
  • 一曲鵲橋仙玉成了七夕節
    鵲橋仙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秦觀的一曲鵲橋仙,玉成了七夕節,它成為愛情的經典。天宮裡,所有的人都在莫名興奮忙碌著,隆重歡迎一年一度的七夕夜宴這一盛大節日的到來。織女盛裝打扮,早早穿上今年最流行的精美晚裝,梳理好雲鬢,然後是四名化妝師分別在前後左右地伺候著。寂寞的月宮仙子嫦娥懷抱玉兔,飛過來看熱鬧,看到此時刻美如天仙的織女,心裡狠狠地痛了起來,暗自嘆息:「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 七夕鵲橋會,在古詩中是怎樣的呢?
    一年一度的七夕又到了,在這個浪漫的節日背後,流傳著牛郎織女悽美的愛情故事,不僅打動了我們,也是很多詩人筆下的常用題材。同樣是鵲橋相會,在不同的古詩中卻起著不同的作用,訴說著不同的感情。今天我們就來欣賞3首七夕有關的詩詞,看看古詩中的鵲橋會吧!
  •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七夕節為啥又被稱為乞巧節
    今天是農曆七月初七,也就是在民間流傳很廣的「七夕節」。七夕節也叫「七巧節」或者「乞巧節」。他們的誠心感到了天上的喜鵲,成千上萬隻喜鵲在七月初七這天都匯攏到天河上,搭起一座鵲橋,讓這對苦命的夫妻在橋上得以團聚。王母娘娘聽說後,也就大發慈悲,答應他們在每年七夕這天,在鵲橋上相會一次,這就是「七夕節」的由來。七夕節這天,民間有很多習俗。
  • 秦觀《鵲橋仙》膾炙人口,被譽為史上最美七夕詞,一女子表示不服
    秦觀存世詞作有一個鮮明特點,幾乎每首詞都充斥著憂、恨、愁、苦、悲、怨這些負面情緒,惟一例外的是《鵲橋仙》: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河迢迢暗渡。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自從牛郎織女愛情傳奇故事誕生以來,歷代便不乏吟詠之作。但要細究起來,當得起「久負盛名、膾炙人口」八字的,無過於秦觀的這首《鵲橋仙》了。
  • 《七夕》原創詩詞48首,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七夕》原創詩詞48首1.鵲橋仙·雙星恨(詞林正韻)作者:鄭玉玲(廣東)佳期如至,鵲橋依舊,七夕銀河再渡。人間天上路迢迢,別離恨、今宵盡訴。鵲橋仙·七夕(詞林正韻)作者:陳新元(湖北黃岡)故生俗世,平庸依舊,多少古今之最。鵲橋天上又輪迴,七夕節,追風欽佩。牛郎織女,橋中相會,一載擁君無悔。
  • 緣定三生,鵲橋仙·情待七夕
    鵲橋仙賦鵲橋仙秦觀(宋)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有古人秦觀者,借七夕抒情,歌頌了愛情的偉大與美好。據傳,【七夕節】記錄的是牽牛星與金牛星,因涉嫌情愛糾葛,犯了天規,而致雙雙被貶下凡。牽牛星轉世牛郎,金牛投胎為他家有靈性的老黃牛,一人一牛相依為命。
  • 佳期如夢——讀秦觀《鵲橋仙》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北宋秦觀《鵲橋仙》文/陸燈山七夕佳令臥看牽牛織女,鵲橋相會的故事傳誦千年。無數文人墨客都曾提筆寫過這段纏綿悽婉的愛情故事,但最為人津津樂道的,還當屬少遊的一闕《鵲橋仙》。寫七夕夜景者常有,諸如「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一道鵲橋橫渺渺,千聲玉佩過玲玲」,美則美矣,卻終究不如少遊開篇的「傳恨」二字來得悽切。
  • 七夕節的愛情:兩情若是長久時,應是朝朝暮暮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宋朝秦觀《鵲橋仙》詩文漫讀:這是一首耳熟能詳的愛情詩,裡面的名句有。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寫的是什麼呢?是歌詠牛郎織女的相會。
  •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七夕節,最美不過《鵲橋仙》
    在七夕節這樣一個專屬於愛情的節日,從來不缺少文人墨客的潤色。關於七夕的詩詞,我讀過漢代不知名人士的「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唐杜牧的「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宋李清照的「正人間,天上愁濃」;清顧貞觀的「玉纖暗數佳期近,已到也、忽生幽恨。」
  • 七夕佳節。六首《鵲橋仙》:鳳簫聲斷月明中,相逢一醉是前緣
    六首《鵲橋仙》:鵲橋傳音,聲聲多情;秋水依依,愛意濃濃。《鵲橋仙·七夕》:緱山仙子,高清雲渺,不學痴牛騃女。鳳簫聲斷月明中,舉手謝時人慾去。客槎曾犯,銀河波浪,尚帶天風海雨。相逢一醉是前緣,風雨散、飄然何處?這是北宋大文豪蘇軾的一篇七夕詞作,格調飄逸超曠、清晰明快。
  • 昨日七夕,廣東這一地天空上演現實版「鵲橋」,美輪美奐
    昨日是農曆七月初七,一年一度的七夕節,七夕節的由來與一個美麗的神話傳說有關。這一天剛好是農曆的七月初七,於是就有了七夕節的由來,給牛郎織女搭橋鋪路的喜鵲就成為了美麗的鵲橋,昨日在廣東樂昌的天空上演了現實版「鵲橋」,美輪美奐,吸引眾多路人駐足觀賞。昨天下午五點四十五分左右雨後的樂昌在天邊出現了罕見的雙彩虹奇景。
  • 秦觀《鵲橋仙》中的千古名句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這是千古傳誦的名句,它出自哪位詩人呢?又出自詩人的哪篇文章呢?這兩句名言出自北宋詞人秦觀的詞《鵲橋仙》。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詞的大意是:纖薄的雲彩變幻著精妙的圖案,飛馳的流星傳遞出精心的恨憾。牛郎和織女悄然無言,各自橫越過漫長的銀漢。秋風白露中的相會雖然短暫,卻勝過人間無數尋常的白天夜晚。
  • 鄖西開發七夕文化觀察:浪漫與現實「鵲橋會」
    她創作的《鵲橋相會》、《夫妻趕集》、《哺乳》等10餘幅剪紙作品,廣受讚譽。  土門鎮雙廟村農民女畫家鮑立平,創作了上百幅圖畫,人稱「農民百樂圖」。  女畫家、女剪紙家、女雕刻家、女刺繡手,鄖西有一群心靈手巧的「織女」。  走進鄖西縣城的大街小巷,賞石、根雕、字畫等地方特色工藝門店,隨處可見。
  • 七夕將至,25首「鵲橋仙」祝福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
    七夕節由星宿崇拜衍化而來,為傳統意義上的七姐誕,因拜祭「七姐」活動在七月七晩上舉行,故名「七夕」。鵲橋仙問月老 文/鍾靈毓秀狂風驟起,烏雲密布,大雨滂沱如注。鵲橋仙七夕 文/霞夢希綺雲天杳漫,星河洶湧,織女牛郎難渡。雙星兩岸不相逢,意切切,無人傾訴。山盟海誓,天荒地老,終得鵲橋相顧。只憐一夜寸金時,別離恨,朝朝暮暮。
  • 秦觀的《鵲橋仙》,其愛情觀有別於眾多寫牛郎織女的作品
    但有一首詞,卻成功的為這個神話故事翻案,那就是宋代秦觀的詞《鵲橋仙》。原文: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 白香詞譜丨40:秦觀《鵲橋仙·七夕》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  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  又豈在朝朝暮暮。    9、朝朝暮暮:指朝夕相聚。語出宋玉《高唐賦》。  【譯文】  纖薄的雲彩在天空中變幻多端,天上的流星傳遞著相思的愁怨,遙遠無垠的銀河今夜我悄悄渡過。在秋風白露的七夕相會,就勝過塵世間那些長相廝守卻貌合神離的夫妻。
  • 《閃耀暖暖》七夕時裝鵲橋怎麼獲取 七夕時裝鵲橋獲取方法介紹
    導 讀 最近玩閃耀暖暖這個遊戲的玩家都在問,遊戲裡面的七夕時裝鵲橋怎麼得?閃耀暖暖將於七夕節當天開啟蘭夜鵲影活動,玩家們完成設計師委託就能獲取超多獎勵。
  • 七夕故事廣為人知,但你知道牛郎織女為什麼通過鵲橋相會嗎?
    引言:在《淮南子》(《歲時廣記》引)中有「鳥鵲填河成橋而渡織女」的描述,《風俗通》(《歲華紀麗》引)中亦有「織女七夕當渡河, 使鵲為橋」的記載,由此可知在漢朝民間已形成完整的鵲橋相會故事。但通過閱讀漢魏兩晉南北朝的詩歌,不難發現鵲橋這一意象並未完全為主流文化所認同。直到唐朝,鵲橋意象才被確立為七夕詩中的核心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