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方佛,又名五智如來。為金剛界五智所成的五如來。五智,本是如來一生所具的福智,為引攝眾生,從本體出生四方四佛,而以法界體性智住於本位,成為中央大日如來。法界體性就是地、水、火、風、空、識六大。就大同華嚴寺的五方如來佛(大殿五尊主像)來看,自右至左(由北至南)依次是:東方阿閦佛,南方寶生佛,中央毗盧佛,西方阿彌陀佛,北方不空成就佛。那麼華嚴寺五方佛座次是否符合《華嚴經》的教義呢?下面首先介紹一下五方佛
大日如來(灌頂部),又名毗盧遮那佛,是轉奄摩羅識為法界體性智所成。此佛雙手結智拳印,坐大鵬寶座,住華藏世界教化眾生,主方便究竟之德,肋侍為準提菩薩,中央大佛。
阿(chu音處)如來(金剛部),又名金剛薩埵(duo音多)不動佛,是轉阿賴耶識(類似信息倉庫)為大圓鏡智所成,即成就顯現法界萬象猶如大圓鏡之智。此佛雙手結觸地印(右手垂觸地)坐獅子寶座,住香積世界教化眾生,主發菩提心之德,代表覺性,肋侍為文殊菩薩,主東方。
寶生如來(寶部),是轉末那識(類似信息傳遞器,即執著心)為平等性智所成,即成就諸法平等作用之智。此佛雙手結施願印(仰右手掌),坐大象寶座,住歡喜世界教化眾生,主修行之德,代表福德,肋侍為普賢菩薩,主南方。
無量光如來(蓮華部),又名阿彌陀佛,是轉意識(類似信息處理器,即分別心)為妙觀察智所成,即成就分別好妙諸法、觀察眾生根機、說法斷疑之智。此佛雙手結三摩地印(舒右手五指安於左掌上),坐寶馬寶座,住安樂世界教化眾生,生成菩提之德,代表智慧,肋侍為觀音菩薩,主西方。
不空成就如來(羯磨部),是轉眼、耳、鼻、舌、身五識(類似信息接收器)為成所作智所成,即成就自利利他妙業之智。此佛雙手結羯磨印,坐孔雀寶座,住莊嚴世界教化眾生,主涅槃之德,代表事業,肋侍為地藏菩薩。(羯jie音潔)主北方。
學佛的人都知道,華嚴寺供養五方佛是符合《華嚴經》教義的,用密宗的五方佛號也說得過去。釋迦牟尼佛與不空成就佛有「同體異名」之說,可以替換;毗盧遮那佛與阿佛都有報身佛之稱,也可以替換;,北面的那一尊是東方阿閦佛,南面的那一尊是南方寶生佛。由此面論,大雄寶殿的五方如來,應該南方、北方佛、中央佛、西方佛、東方佛」這樣的。
「五方」座位(這是在殿內自南而北的排列,也是正視圖)這種座次排列,用密教的「五智轉識」的「因果說」解釋,是屬東因說」的「外向內轉」者。即起首的「發心位(東方)和第二的「修行位」(南方)在外圍;而漸次升位的「菩提位」(西方)和「涅槃」(北方),則進入內泉圈,與最高的「果位」貼近。這正是「禪僧」們用普度眾生的觀念詮釋的「五方佛」。不過這種」中座為主、昭穆排列」,畢竟是中國式的,與印度佛教文化的一字排列總是格格不入的。
對此,各位讀者有何看法和高見,歡迎留言指正。行文至此告一段落,筆者就用一首五律來結束此文:「好善樂蘭若,乘閒午後臨。蓮開多色相,木老盡禪心。問佛僧高趣,聽經鳥伴吟。祖庭參一悟,人淨日沈沈。」
張夢章:中華詩詞學會會員 中國散文學會會員 山西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 大同作家協會會員 大同周易研究協會常務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