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行:拜謁大同華嚴寺

2020-12-25 三峽孬張

大同西南隅,遼金宗廟聳。 華嚴崇佛久,寺闊塔樓雄。

華嚴寺位於大同古城內西南隅,始建於遼重熙七年(公元1038年),依據佛教經典《華嚴經》而命名。兼具遼國皇室宗廟性質,地位顯赫。後毀於戰爭,金天眷三年(1140年)重建。

寺院坐西向東,山門、普光明殿、大雄寶殿、薄伽教藏殿、華嚴寶塔等30餘座單體建築分別排列在南北兩條主軸線上,布局嚴謹。

華嚴寺佔地面積達66000平方米,是中國現存年代較早、保存較完整的一座遼金寺廟建築群。196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下華嚴寺:位於上寺的東南側,以薄伽教藏殿為中心,有遼代塑像、石經幢、樓閣式藏經櫃和天宮樓閣等。

上華嚴寺:以大雄寶殿為中心,分為兩院,有山門、過殿、觀音閣、地藏閣及兩廂廊廡,布局嚴整,高低錯落。

大雄寶殿,竟沒國內其它寺廟雄偉。

大雄寶殿正門

大雄寶殿內供奉的佛像

華嚴寶塔:木塔平面呈方形,包括塔剎在內總高43.5米,為三層四簷純木榫卯結構,每層面寬、進深各為三間,均按遼金時期建築手法營造。塔內分層供奉著香檀木雕刻的釋迦牟尼佛、觀世音菩薩、交腳菩薩像。

華嚴寶塔:是繼應縣木塔之後全國第二大純木榫卯結構的方形木塔,上景金盤,下承蓮池,特別是塔下近500平方米的千佛地宮,採用100噸純銅打造而成,內供高僧舍利及千尊佛像,金碧輝煌,全國唯一,乃傳統與現實完美結合的典範之作。

此乃觀音殿,在上華嚴寺大殿後側。

觀音殿內千手觀音塑像

相關焦點

  • 華嚴寺 《山西大同》
    第N次來大同,也第3次來看華嚴寺大廟了,它是我記憶中的第一個「遼金」,一抹鞭影,已逾多年。沒有相機的時代,眼睛中的影像遠不如照片來的穩固。 此行大同掃幾個從未涉足的國保和重溫遼金經典。大同變了,形同陌路,所謂的「古城」外表光鮮,背後卻拖著破街爛巷的影子,有點像張愛玲說的,一襲華麗的袍子裡面爬滿了蝨子。 華嚴寺是屬於早晨的,因為其方位坐西朝東。進去才知華嚴寺早已今非昔比,大量的耿氏作品充斥其中,山門、普光明殿、藥師殿、彌陀殿、藏經閣、木塔、鐘鼓樓、文殊閣等。
  • 探尋海內孤品~山西大同華嚴寺
    著名的遼金古剎大同華嚴寺,原稱「大華嚴寺」,位於山西省大同市城區下寺坡街北段西側。其大雄寶殿是現存古代木構建築中體型最大的木殿,殿內還有優美的遼代塑像。下華嚴寺內的天宮樓閣是一座佛經圖書館,有中國現存最古老的書櫥,也是海內孤品。中國古建築的美不僅在於全貌的恢宏大氣,也在於移步換景中的精巧,細節美凝聚了國風與傳統文化的精髓。
  • 山西大同華嚴寺,醋禮首選蘭桂興
    來大同旅遊,帶什麼禮品,當然是四大名醋之首的山西醋,而蘭桂興則是醋禮首選。清光緒年間,在古城大同下寺坡街的熱鬧的集市,一家名為蘭桂興醋坊的小店生意頗為興隆,集市之餘,掌柜靠肩挑走巷方便著周邊百姓的日常生活,並無償為上下華嚴寺提供食醋,廣受好評且功德無量。
  • 大同華嚴寺,上下華嚴寺
    大同華嚴寺大同市,老爸說他上次來時已是五十多年前的事了,再次來大同眼前已是滄海巨變,往日的同學早已故去,就連老同學家的舊址也已不復往昔,看著他在那感嘆不已,我建議還是抓緊時間去大同古城的華嚴寺去看看,畢竟這次只是路過大同,時間短暫啊。
  • 山西大同華嚴寺還原木塔 打造全國唯一純銅地宮
    新華網太原10月1日電(記者王學濤)經過兩年多時間精心打造的山西大同市華嚴寺木塔在「國慶節」期間正式對遊人開放。該木塔高43.5米,是繼應縣木塔之後全國第二高的純木質結構寶塔。
  • 大同之行(三)——九龍壁、華嚴寺
    逛完北嶽恆山之後,坐著大巴,兩個小時不到的時間,返回了大同。在東關客運站下車後,坐27路公交車,目的地:九龍壁。慣例,先介紹一下大同九龍壁的大概情況:這塊九龍壁,建於明代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 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三子朱桂代王府邸前照壁,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
  • 「七絕」大同華嚴寺的前世與今生
    是年十二月,道宗臨西京大同駐蹕時,敕令在大同薄伽教藏殿北建大華嚴寺,一是要把這些經書藏放於寺內,二是把寺院建好後弘揚華嚴宗派,大華嚴寺由此開始大規模創建。在西京大同就有四座之多,大同西南的華嚴寺,大同古城東關的華嚴寺,暖泉的華嚴寺,懷仁(現歸朔州市)清涼山的華嚴寺。
  • 山西大同華嚴寺,一座眾多建築都很驚豔的寺院!
    如果非要列出山西著名寺院排名,位於大同古城內西南隅的華嚴寺,應毫無懸念地可以進入前五,就連佛教聖地五臺山諸多名寺跟它相比,也略顯遜色。30餘座形態各異的單體建築,足以讓國內眾多寺院難望其項背。華嚴寺始建於遼重熙七年(公元1038年),依據佛教經典《華嚴經》而命名。
  • 遊山西大同華嚴寺之上華嚴寺,看我國遼金時期最大的大雄寶殿
    山西大同華嚴寺,始建於我國的遼代重熙七年(1038年),因遼代時佛教華嚴宗盛行,特在大同地區建設了華嚴寺。遼末時因戰爭局部被毀壞,金代時重新修建,因大同當時是遼金的陪都,所以華嚴寺一開始就得到了皇家的重視,修建規格很高。
  • 山西大同之行·穿越千年的邂逅
    大同作為山西第二大城市給我的總體印象就是一座都城,一座古都城。畢竟在北魏時期鮮卑族的拓跋珪來到了大同定都且在大同稱帝開始,北魏王朝就一直在此統治了九十八年。而且北魏時期的人都崇尚佛教,所以目前大同依然保存著許多古寺廟古建築,再加上明朝時期大同又是北方一個非常重要的軍事要地,也留下了不少的古城樓以及古建築,因此大同的文物古蹟那是相當的多!
  • 中國最古老的寺院之一:大同華嚴寺,觸手可及的千年歷史
    提到山西,可能很多人第第一印象就是煤炭,就是環境很差,空氣也不好。提到大同,有些人可能會記得這裡是中國的煤都,有的人壓根可能就不知道這座城市。作為新中國第一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大同不光在能源貢獻方面全國領先,其厚重的歷史文化更是大同轉型發展煥發新生機的堅實基礎。
  • 大同華嚴寺免費一日遊(內含預約流程)
    山西大同華嚴寺,AAAA級風景區。建成至今1000餘年。遼金寺廟建築群,坐西向東。為什麼呢?有知道的小夥伴,留言講一下。山西七月中旬,出臺免費政策。還不約起來,周一到周五遊起來。一,預約流程首先,關注{大同華嚴寺景區}微信公眾號,點擊中間部位【遊覽華嚴】——【門票預約】填寫相應信息後提交,顯示預約成功。
  • 《中國建築史》讀記:跟著梁思成去旅行之山西大同華嚴寺
    山西大同華嚴寺,位於城內西南隅,始建於遼重熙七年(公元1038年),依據佛教經典《華嚴經》命名。因其是遼國皇室宗廟,地位顯赫。後毀於戰爭,金天眷三年(1140年)重建。以後有多次毀、建。明中葉以後,華嚴寺分為上、下二寺。
  • 雲崗石窟、九龍壁、華嚴寺,大同古城、鳳臨閣燒賣,超爽了
    第一期探訪5000年華夏文明起源地,第二期泥河灣東方人類起源,第三期來到歷史文化名城大同,第四期山西蘆芽山尋找水源頭。早上8:00京藏高速【官廳服務區】出發,上午11:00抵達【大同土林】,午餐自備,遊玩2小時,下午抵達酒店辦理入住,然後遊覽【華嚴寺】【鼓樓】【四牌樓】【九龍壁】,鳳臨閣晚餐。
  • 山西大同華嚴寺,既不燒香也不收香油錢,佛在心中心誠則靈
    今天小編要介紹的華嚴寺,它不燒香、也不讓捐錢,還原了佛教初心——「佛在心中,心誠則靈」。此寺院坐落於大同古城內,初始建造於公元1038年,也就是遼重熙七年。之後不幸被毀於戰爭,雖然戰爭破壞了多處文明的「記錄者」,但根基仍存。在1140年,因佛教的傳頌需重建,因而華嚴寺得以重生。
  • 山西大同華嚴寺及大雄寶殿
    華嚴寺在山西大同市西邊,殿宇嵯峨,氣勢雄偉壯觀,是遼金時期我國華嚴宗重要寺廟之一。華嚴寺始建於遼,遼代佛教華嚴宗盛行,道宗亦曾親撰《華嚴經隨品贊》十卷,故云中(即雲中郡,在今呼和浩特託克託縣境內),特建華嚴禪寺。
  • 「東方維納斯」,藏在山西大同古城的古寺裡,我們把她找出來
    接著分享我的山西行。大同是我此次山西行的第一站,一共停留了5天,我對大同有著的「中國煤都」固有印象,沒想到這裡旅遊資源如此豐富且有特點,還有那麼多垂涎欲滴美食,大同之行太值了。是大同古城內一座著名的寺廟,始建於遼重熙七年,距今已經有了1000多年的歷史,華嚴寺是依據佛教經典《華嚴經》而命名。
  • 山西大同華嚴寺
    華嚴寺位於山西省大同市中心的大西街,是依據佛教的七大宗之一——華嚴宗的經典《華嚴經》而修建的,故名華嚴寺。
  • 「遊山西讀歷史」大同篇:暢遊古都 品味歷史
    黃河新聞網大同訊(記者胡雁)大同,以歷史悠久與宏偉壯麗而著稱。要問華夏歷史之名城,就看平城大同之底蘊。山西大同,古稱「雲州」、「代京」,遼金時代成為遼國的陪都,稱為西京大同府,後簡稱「大同」,沿用至今。大同有著眾多的歷史遺蹟,是一個探究中國歷史,遊覽古蹟,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好地方。
  • 走進山西——天下大同
    大同,對很多人來說就是一座煤都,其實不然,大同,古稱雲中,曾是「北魏帝都」「遼金京華」「明清重鎮」,歷史上這裡還是漢人與各族人雜居融合的中心,印證了天下大同的理念。作為被忽略已久的旅遊城市,大同更是一個天然的避暑勝地,在這裡完全沒有了夏日裡該有的煩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