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航因選座費被罰款:選座費違法

2020-12-24 光明時評

  【閱讀提示中國聯航收取選座費被定違法罰款44萬元

  光明網評論員:今天(7月21日)有媒體報導說,北京市發改委公布了一則行政處罰決定書。該處罰決定書認定中國聯合航空公司收取乘客選座費屬於自立收費項目,為此,北京市發改委要求中國聯航立即改正「收取選座費」的行為,並對其所有違法所得予以沒收,處以443210元罰款。

  航空公司收取選座費的做法最先興起於國外廉價航空公司。廉價航空公司的航班,由於運營成本所控,除個別航班安排一兩排寬大座椅外,幾乎都沒有頭等艙和商務艙的設置,其所選用的座椅型號小於普通航班,且座椅間距也都小於一般客機。因此,在飛機座艙的安全門附近等因安全規定而必須留出超過其他座椅間距的座位,廉價航空公司雖對此錙銖必較,但也大都以低於普通航班市場價的價格出售,而出售這些座位的方法就是所謂「選座費」。

  不過,即使是廉價航空公司推出的選座費,也並非是強制消費項目。在所有人都不為此付費的情況下,這些「特殊」座位最後當然不會空置,而是隨機安排給「幸運」的乘客。對廉價航空公司推出選座費的賺錢方法,在競爭充分的市場上,跟進者並不多。顯然,在競爭激烈的航線上,貿然推行選座費的做法,其結果很可能不僅沒有賺到錢,反而把乘客推上競爭對手的航班。

  當然,選座費之所以沒有流行起來的最重要因素,就是廉價航空公司的選座費項目,其賺錢的效果也並不如意。在航空公司與乘客的市場博弈中,那些推出選座費的航空公司,可以說是既沒有多賺錢,同時也損害了名聲,由此導致部分乘客流失。因此,即使在國外,選座費實際上也是處於名存實亡的狀態。在此,乘客與航空公司的博弈方法很簡單,其做法就是「消極」地不作為——既然航空公司出售的不是站票,那座位就由航空公司分配好了——航空公司總不能單設座椅票吧,航空公司總不至於因隨機安排座位而收費吧!

  當然,乘客消極不作為的博弈方法,導致的是乘客與航空公司零和甚至雙輸的結果。航空公司設立選座費,實際上是取消了對那些早訂機票乘客的「自然獎勵」。不僅如此,正是在此意義上,選座費也不啻是對這部分乘客的一種不當「懲罰」。對航空公司而言,這些早訂機票的乘客,是形成市場緊俏消費心理的基礎,也是航空公司縮小邊際成本、增加邊際效益的基礎。早訂機票與晚訂機票一個樣,其所形成的消費心理變化,必然體現在航空公司的業績當中。

  不出意料的是,選座費這種賺錢方法不失時機地被國內航空公司「接軌」過來了。然而,在競爭不充分的市場上,選座費成為強制性消費的結果也同樣不令人意外。並且,「接軌」過來之後,國內一些航空公司還根據市場競爭不充分的「國情」將選座費項目的內容有所「發展」,其推出或準備推出的選座費,不僅限於座艙頭排或安全門附近座椅,而是只要選擇座位就收費。這樣,在推出選座費的航線或航班上,每個班次都增加了靠窗、靠過道等更多可以為航空公司賺錢的座位。

  在選座費項目推出之時,曾有航空公司人士稱,選座費是國家民航總局許可的差異化服務,只要在民航總局備案就屬於合理收費。現在看來,北京市發改委對中國聯合航空公司收取乘客選座費屬於自立收費項目的認定,實際上是對航空公司相關人士上述說法的否定。這份依法作出對中國聯合航空公司收取乘客選座費的行政處罰決定書,為各地處理相同事項開出了先例。

  (轉載請註明來源「光明網」,作者「光明網評論員」)

  【上一篇從制度上確保刑事偵查工作的智力性 更多

[責任編輯:劉冰雅]

相關焦點

  • 同是「選座費」為什麼被罰的是中聯航?
    同是「選座費」為什麼被罰的是中聯航?我認為,之所以被稱之為「選座費」收款項目被罰的是中聯航,完全是該收費違反了價格法的規定。  我們可以看到北京市發改委的處罰是根據,「2015年3月29日至12月23日期間,中國聯航按照經濟艙31排到第一個安全出口座位(不含)為止,每人每次20元,安全出口之後的各排座位,每人每次10元的標準自立收費項目收取選座費,共計向71條政府指導價管理的航線乘客26853人,收取了443210元選座費。
  • 中聯航收選座費被罰 低成本航空遭遇嚴格管制
    中國聯合航空公司(以下簡稱「中聯航」)轉型低成本航空的道路註定不會平坦,一筆44餘萬元的罰款把這家航空公司推向風口浪尖。近期,中聯航由於自立收費項目,收取乘客選座費44萬餘元,被北京市發改委予以行政處罰,沒收其違法所得,並處以443210元的罰款。
  • 中聯航被罰取消選座費 相關付費服務目前都已暫停
    近兩天,一篇《中國聯航違法收44萬餘元選座費被罰44萬元》的報導引起公眾熱議。昨日記者獲悉,中聯航已取消了相關選座費。據悉,北京市發改委認為中國聯航在政府指導價管理的航線上收取選座費行為違反了相關規定,並構成「自立收費項目收費」的價格違法行為,以行政處罰的形式要求中聯航立即改正並沒收其選座費所得443210元。
  • 【一周熱點】你的選座費,我的天花板 鬧哪樣?
    熱點一中聯航,你的選座費「違法」了!  一聲吶喊:我委屈,為神馬罰這麼多錢?  這兩天,業內各大圈子都在閒談「中聯航選座費收了44萬被罰了44萬」新聞,很多網友評論說,哎呀,收支平衡,不虧本。但是也有網友說,同是「選座費」為啥不罰南航不罰國航呢?難道只撿軟柿子捏?  「同是選座費為什麼被罰的是中聯航?」民航資源網專家王疆民說,想了解事情始末且細細聽我道來。
  • 中聯航被罰44萬元背後:選座費到底該不該收?
    最近兩天,北京市發改委公布的一則行政處罰決定書,引起了航空業內的熱議,稱「中國聯合航空公司由於自立收費項目,收取乘客選座費44萬餘元被罰」。北京市發改委要求中國聯航立即改正「收取選座費」行為,並沒收其所有違法所得,處以443210元罰款。
  • 中聯航收「選座費」吃44萬元罰單
    原標題:中聯航收「選座費」吃44萬元罰單   近日,北京市發改委對中聯航「選座費」開出行政處罰決定書,引發航空業內的熱議。這張「罰單」內容顯示,中國聯合航空公司由於自立收費項目、收取乘客選座費,被北京市發改委要求立即改正「收取選座費」行為,並沒收其所有違法所得,處以443210元罰款。
  • 中聯航因選座費被罰 國內航線停收國際航線照收
    ­  一度引起旅客不滿的航班選座費,屢被叫停但又屢次「重啟」。不過,記者昨日獲悉,隨著中聯航因為收取選座費被北京市發改委處罰,主流航企的國內航線付費選座業務已紛紛被叫停,但部分國際航線還在以此創收。­  從2014年開始,國內航空公司在國際長程航線上針對經濟艙乘客推出付費選座服務,曾引起不小爭議。
  • 北京市發改委:中聯航因選座費被罰44萬餘元
    近日,北京市發改委網站發布了一則行政處罰決定書,對中聯航在去年3月29日到12月23日收取航班選座費的行為進行處罰,不僅沒收其收取的44萬餘元選座費,還開出同等金額的罰單。此前,被戲稱為「伸腿費」的選座費一直飽受爭議,北京開出的這筆罰單則警示航空公司,附加費用不能任性收。記者昨日調查發現,近期主流航企的國內航線付費選座業務已紛紛叫停,但部分國際航線還在以此創收。
  • 國航海航航班選座費被叫停 春秋航空選座仍收費
    記者昨天獲悉,近日引發關注的航班「選座費」已被民航局口頭叫停,涉及該業務的國航、海航兩大航空公司相關產品均已停止預訂。而廉價航空公司春秋航空表示,旗下國內航班的「付費選座」業務屬合理範疇,未被叫停。
  • 國航選座費:服務創新還是變相提價?
    選座服務並不是新鮮事物,通常座位選擇是先到先得,提早辦理登機牌的旅客可以選到相對較好的座位。一些機票銷售電子平臺也為旅客提供了座位預訂的服務。比如,攜程網絕大多數國內航線、部分國內航空公司飛北京的國際航線以及部分國外航空公司航線,都可以提前兩三個月鎖定座位,而這項選座服務是免費的。選座費公布後,很多網友認為國航開始變相提價。
  • [早安山東]中聯航因「選座費」被罰44萬
    [早安山東]中聯航因「選座費」被罰44萬 中聯航因「選座費」被罰44萬。
  • 大韓航空緊急出口座位擬收選座費
    【新華社微特稿】大韓航空公司7日說,明年起將對國際航班緊急出口座位收選座費。韓聯社援引大韓航空消息報導,自2021年1月14日起,大韓航空將對經濟艙靠近緊急出口的整排座位收選座費。這些座位前方空間更大,乘坐較舒適。
  • 飛機「選座費」:想說愛你不容易
    不過,此前國內航司也在國內航線上嘗試過「選座費」,最終卻引發廣泛爭議。據僑報網近日報導,有海外分析師估計,大型航空公司每年的座位選擇費能帶來5億美元左右的收入。航空諮詢公司IdeaWorks總裁Jay Sorensen表示,過去兩年中選座費的應用速度驚人,航空公司的座位類費用已經成為緊隨行李費之後的第二大收費項目。
  • 一人多座、定製餐食、選座費、行李託運費……航空公司收費「花樣...
    原標題:航空公司收費「花樣」多   想坐得舒服,您不僅可以付費選座,還能一人乘機卻買下多個座位;飛機餐也可以按口味定製了……如今,除了機票本身,航空公司推出了很多個性化服務,坐趟飛機可額外花錢的地方越來越多。但選座、行李託運等也要額外收費的舉措,則被消費者吐槽「為了創收航空公司手段太『奇葩』」。
  • 國航推「有償選座」將經濟艙分3檔 選座費最高600元
    新華網上海8月15日新媒體專電(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賈遠琨 王琳琳)國航於今年6月宣布推出100元選座費,遭到輿論「炮轟」,原本已漸漸淡出消費者視線的選座費爭議,卻於近日出現了「升級版」。國航將經濟艙座位分成三檔,選座費標準各有不同,最高費用達到600元。選座費是否合理?是增值服務還是變相漲價?  付費選座是否「變相提價」?
  • 國內多家航空公司收取「選座費」 被質疑變相漲價
    選座費  老是坐不上飛機靠窗的位置?以後可能只要多花幾十塊人民幣就能提前訂座。今年有國內航空公司在「選座費」的推廣上小試牛刀,引起了市場廣泛關注。羊城晚報記者近日調查發現,在國外,航空公司幾年前就已開始推行付費訂座,經濟艙的第一排和安全出口等優質座位被列為付費預訂對象。
  • 國內多家航空公司收取選座費 費用最高600元
    廉價機票 東方IC供圖  記者調查發現,國內多家航空公司收取「選座費」,至少10家外航在涉華航線推行付費選座  選座費  老是坐不上飛機靠窗的位置?  國外航空公司收費更貴  不過,對於習慣了免費選座的中國旅客來說,「選座費」還是一項新鮮事物。有人不理解,為什麼以往可以免費預訂的飛機座位突然轉向收費?  對此,航空公司人士稱,「選座費」其實是國際慣例,是航空公司市場化發展到一定階段後提供差異化服務的一種,國外很多大牌的航空公司以及香港的航空公司早就開始推行有償選座。
  • 選座費在國內"水土不服" 成為美國航司第二大收費項目
    隨著美聯航等美國航空公司紛紛推行「選座費」,有分析師預測,大型航空公司每年的該項費用能帶來約5億美元的收入。輔助收入的提升,將有效改善航司的毛利水平。不過,此前國內航司也在國內航線上嘗試過「選座費」,最終卻引發廣泛爭議。
  • 四大航在福州不收選座費 廉價航空仍然收費
    國航的「選座費」引起了軒然大波,實際上,「選座費」早有先例。記者從業內獲悉,海航從去年5月就開始推行國際航線付費選座,可選座位僅限於經濟艙第一排和緊急出口區域的十幾個座位,乘坐空間較大,旅客需要多掏500元的「伸腿」費。春秋航空的國際航線,櫃檯選座也需要支付50元至150元人民幣或等值外幣,網上選座20元至130元人民幣或等值外幣。
  • 國內多家航空公司收取"選座費" 50元到600元
    記者調查發現,國內多家航空公司收取「選座費」,至少10家外航在涉華航線推行付費選座  選座費  老是坐不上飛機靠窗的位置?「選座費」能不能流行起來,就看市場供需之間的博弈了。  觀察  航空公司試水「選座費」  今年上半年,海航等兩家國內航空公司試行機上收費選座,涉及的航線主要是國際長航線,供有償選擇的座位包括經濟艙部分第一排座位、緊急出口處座位以及部分過道或靠窗的座位,都是旅客一向熱衷選擇的「心水」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