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口袋妖怪》最新作《口袋妖怪:太陽/月亮》成為系列20年來首款確定中文化的遊戲,且包含簡體和繁體雙中文版本。
【騰訊遊戲頻道出品,轉載請註明!】
作者:時光箭
2016年2月份的夜晚相信無數任天堂的玩家都格外難忘。《口袋妖怪》最新作《口袋妖怪:太陽/月亮》成為系列20年來首款確定中文化的遊戲,且包含簡體和繁體雙中文版本。相信任天堂這背後的考量並非僅僅是《口袋妖怪》這一款遊戲,而是作為中文化市場的試水,這款遊戲在20年地位跟現在LOL一樣,都是70、80後記憶。
其實「精靈寶可夢」早在2009年就確認為中國大陸Pokémon的官方名稱,「寶可夢」是Pokémon的音譯,寫作寶可夢,讀作Pokémon。這是Pokémon公司全球譯名統一的祈願,無論是神奇寶貝,還是寵物小精靈,或是口袋妖怪,都是早年代理商或民間漢化的用語。Pokémon官方致力於全球譯名統一,就和「哆啦A夢」一樣。現在已經越來越少的人說機器貓或小叮噹了,都說哆啦A夢,相信「精靈寶可夢」也一定會逐漸被玩家認可,因為只有這個才是官方的中文版遊戲。
說到早年寶可夢的中文都是代理商或民間漢化,你一定會想到最早中文版為什麼不是官方漢化,而是早年代理商和民間漢化。任天堂為什麼不出《口袋妖怪》的中文語言版本?
目前官方沒有給出答案(這是廢話),但筆者個人是這樣理解:任天堂屬於典型的日企,他們是不見魚不撒誘餌。因此,口袋妖怪的發布銷售就跟發布地區有關係。從2003年到2013年10年間,NDS在除了日本外、七國銷售都是很好,所以就有七國語言,特別是義大利中地位還是很獨特的。但是中文地區的數據幾乎沒有。
而且幾大廠商中任天堂對中國市場的看法是最負面的。任天堂是最早站出來指責中國人盜版習慣的公司,在90年代為這個事情在臺灣和香港下了很多功夫,在大陸因為種種原因沒有辦法下功夫,但是一直在譴責中國人是玩的遊戲都是海賊版。
09年神遊進入大陸,所以任天堂願意以神遊代理的方式試一下。另外,中國地區的正版市場有很大一部分都是依靠80後90後老玩家,這些人是靠盜版成長起來的,現在普遍有買正版支持任天堂的責任感。然而現在呼聲最高的漢化遊戲是口袋妖怪,主要客戶群體是未成年玩家,未成年玩家恰好是對盜版最無所謂的一個群體,為他們製作漢化版,最後也只是便宜了盜版商而已。所以,愛玩玩,不玩滾。
在筆者看來是盜版是影響任天堂不出中文版的原因,我花大把精力給你漢化,那麼我能賣出多少呢?遊戲公司是不會在意你童年不童年,回憶不回憶的,有錢賺才是真的。所以早期口袋妖怪漢化真的是便宜那些代理商,但也正因為盜版商的功勞,在口耳相傳年代,口袋妖怪真正是靠口碑火了起來。
雖然筆者剛開始玩兒的時候還沒什麼漢化,但是後來寶可夢就再也不缺中文了。翻譯成「口袋精靈」或者「怪獸」的香港D商漢化在現在看來,可以算是寶可夢遊戲中文化的第一代推手,在「阿金」聽了「精靈」一遍又一遍「哭」之後,野生的「肥大」「跳出來」,然後是「奇奇獸」和「古拉怪」開始了陸地與海洋的爭奪。高一有一部分同學玩的是D商漢化,但聯機過來卻是亂碼。名字和遼藝版耳熟能詳的名字完全不同,但是咱們玩家不在意啊,「口袋妖怪」、「神奇寶貝」、「寵物小精靈」三足鼎立的兵荒馬亂時期不也這麼過來了麼,不管是「皮卡丘」還是「貝加超」我們都照單全收。
後來才知道早期都是盜版商自己組織人漢化的,沒怎麼參考過雜誌和坊間的通行說法。效果拔群的梗也是這裡來的規範化是民間成立漢化組以後的事了。
筆者小學的時候買了金銀版的GBA卡帶,全部都是中文版的,後來玩熟悉以後不滿中文版排版的那些錯字各種bug,就去南寧民族商場電玩老闆找日文版,剛好他剩下一塊金版的日文版賣不出去,低價賣給我60元,我也正好要,就買了。
後來聽說很多比我大的哥哥其實玩的都是日文版,他們都不屑玩中文的,因為中文很多bug,稍有不慎,例如中文版和日文版傳輸精靈的話,很容易會BUG導致遊戲無法玩,因為金銀版沒有黃版的比卡丘和超夢夢(微博)抓,所以在沒有金手指的情況下只能傳輸,而我朋友玩的恰是黃版的日文版,我好不容易軟磨硬泡說傳輸過來以後複製完了再傳回去給他,但是傳輸完了以後,他和我的遊戲都中毒了,記錄統統消失了,所以才會想著買日文版。
2001年發售的GBA在登場之前就已經被洩露了硬體代碼,讓GBA遊戲的破解和漢化得以快速展開,大大小小的漢化組如雨後春筍,這也使得寶可夢的中文化進入了漢化組時代。可以說,從GB紅寶石/藍寶石時代開始一直到NDS平臺,中國玩家就沒再缺過高質量的中文寶可夢遊戲,從yyjoy到ACG和口袋群星SP,這些不求回報的先驅們為了讓中文玩家可以跨越語言的壁壘,在沒有官方翻譯的地區完成了一作又一作漢化遊戲,這些盛況在地球上任何一個其他國家和地區,都是從未出現的。
2013年6月18日,對於中國玩家來說是不能忘記的一天。《口袋妖怪 X・Y》包含七種語言,繁體中文不包含在內。官方用中文寫出了「中文不含在內」,讓中國玩家感到了極大的不滿。這樣的事,如果發生在2000年,玩家肯定不會感覺到如此的不滿。正是在極為特殊的歷史時期出現了這樣的結果,才會讓「七國語言」成為了眾矢之的甚至笑柄。
2016年口袋妖怪被炸出來!八國語言終於有中文!!!炸裂!和我一起去冒險!鋼鐵啞鈴、袋龍、皮神。這種莫名的感動[淚]想起十多年前我拿到自己用壓歲錢偷偷買的GBA拿著不知道什麼的磁帶外表的卡帶,打開的新世界的大門,從此一入遊戲深似海,至今都還記得真新鎮的那個帽子上紅紅的主角,紫苑鎮的鬼魂,歲月啊!老任你終於也出簡體中文的遊戲了啊~終於等到你,可惜我已經長大~真是羨慕現在的孩子啊
20年了,寶可夢在全球風靡,而第一批中國寶可夢玩家們卻在「Mega」和「百萬」,在「關都」和「關東」,在「口袋妖怪」和「精靈寶可夢」的抉擇中不知不覺已為人父母。20年了,當年上小學的孩子現在也已經是奔三的人了。
但是筆者認為再怎麼努力,口袋妖怪和掌機終究是一小圈子人的事,小圈子人再怎麼折騰都不會大幅影響手遊銷量。只能說現在的小孩子可真幸福,當年生記指令加腦補,大冬天流著鼻涕拎著根兒聯機線在外面和小夥伴交換怪物的情形還歷歷在目。前151號的圖鑑那時候幾乎都背得出來。隨著年齡增長和生活變化,已經好多作沒有再玩過了。這次新作中文化一定支持一把。
謝謝小時候做漢化的盜版卡帶商們,謝謝後來無數的漢化組,謝謝藍綠兩個陣營在遊戲中文化方面做出的做出的貢獻,謝謝為了中文版而請願的成員們,也謝謝各位多多支持一下正版,別再沒嚷嚷沒中文不買正版了,也謝謝各位以後別再因為正/盜吵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