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長久預熱、發布延期後,備受關注的大眾純電動平臺ID產品終於在國內發布,其首款車型是#大眾id.4#,定位為中型SUV,分別由一汽大眾、上汽大眾引入生產,在外觀略有區別,其中上汽已經率先公布了其中文命名為「光荷4 X」,一汽方面還未有消息露出、仍在使用ID.4 CROZZ的英文名。
和以往油改電的大眾電動車不一樣,ID.4系列兩款車型採用專為電動車設計MEB平臺打造,車身規格4592x1852x1629mm,軸距為2765 mm,可實現長軸距、短前後懸的車內空間,和50:50的車身配重。
從外觀上,兩者都是封閉式的前臉搭配發光的大眾logo,雖然明顯年輕科技化了許多,但ID.4還是能讓你一眼看出這是大眾的產品。兩個版本不同的地方是,一汽版ID.4 CROZZ造型與海外版基本保持一致,上汽版光荷4 X的大燈眼角更往側面延伸、保險槓是貫穿樣式,看個人口味不同了。
車尾兩個車型都是貫穿式尾燈設計,只是造型風格上略微不同。
內飾方面兩款車型的差別就很小了,基本就是配色上略有不同。都採用了液晶儀錶盤配懸浮式12寸中控屏的規格,但儀錶盤尺寸確實小了點、而且邊框還很粗,看起來沒有其他品牌的大雙聯屏時尚,作為一款20多萬的車型確實有點寒磣。
好在豐富的車內氛圍燈和更多的皮質包裹,多少提高了一些車內檔次感。另外1280x815mm的超大玻璃車頂還是很有視覺衝擊力地,不知道是否是全系標配。
動力和續航方面,目前已知一汽的版本是採用150kW功率的後置電機,峰值扭矩310N·m;而上汽方面會有功率更低的入門版本。搭配84.8kwh電池和BMS能量管理系統,NEDC綜合工況續航裡程550km左右,考慮到它中型SUV的定位,這個成績還算不錯。
售價方面還沒有詳細信息,官方只是宣稱555km的長續航版本補貼後售價不超過25萬,那中低配版車型有望下探至20萬左右,明年初正式上市。
而該車發布後,大家議論最大的點就是其竟然使用了和飛度這種入門車型一樣的後輪鼓剎,別說是售價20多萬的SUV,即便是10多萬的A級轎車也很少有品牌使用,雖然大眾宣稱其「重新發明了鼓剎」,並給出了「單靠電機就足以減速,電動車大部分用前軸進行剎車」「鼓式剎車有外殼保護更加堅固、抗腐蝕性更強、維護成本更低」的解釋,但大家明顯不太買帳,指出鼓剎比盤剎容易過熱,大眾只是出於省成本的原因才使用鼓剎。
不論大眾的解釋合不合理,但這種行為明顯給其他對手留下口實,也讓潛在客戶心有餘悸,後續市場接受度如何,消費者自會用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