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有不少朋友去展廳看車的時候會看到一個小細節 ,尤其是10萬塊錢上下的車子特別容易看見,這後輪的這個剎車的樣子和前輪完全是不一樣的。
問了下銷售,這個叫做「前盤後鼓」,或者叫「前碟後鼓」。前面是盤剎的,後面呢是圓圓的一個黑不溜秋的也不知道是什麼東西。
然後看呢低配是這樣的,高配呢就是前後完全是一樣的,是盤剎的,而這好像就是減配的代名詞嘛。
前輪用盤剎,後輪用鼓剎有什麼門道嗎?它到底靠不靠譜?
1、車廠是為了省錢
這個車廠在低配上面給我們換上鼓剎,其實最主要的原因它就是為了省錢, 和我們想像當中的確是一樣。
那一兩十萬塊錢左右的家用車,它實際的鋼板塑料什麼的原料成本呢,大概只有3萬塊錢左右。
2、一個配件可以省上一千塊錢左右
那這個後輪從盤剎換成鼓剎,它做了多少貢獻呢?一個配件可以省上一千塊錢左右。
成本相差很多了,一千塊錢如果它賣了10萬臺車子,大家乘一乘,不小的一筆數目。
那麼成本相差這麼多,那鼓剎和盤剎是不是效果也相差很多?
1、便宜鼓剎的反而剎車力更大
鼓剎產生的制動力其實是遠遠大於同尺寸的盤剎的,這個和我們想像中不太一樣,便宜的反而剎車力更大。
做個比較粗糙的比喻 ,相同尺寸的盤剎和鼓剎它其實都是用兩塊剎車片來制動。
盤剎呢就好像是你雙手合十這麼一拍手,中間要夾住一個盤子不讓它掉下來。
那麼這個盤子實際被夾住的面積呢就是和我們的手掌的大小是一樣的,夾的時間長,手還會比較酸。
那這個後輪的鼓剎呢,它長得有點像臉盆,相當於呢我們兩個手把它伸到這個臉盆凹進去的那個部分,對著它的側面這麼一撐,把這個臉盆給頂住了,它也不會掉下來。
那麼實際上這個頂住臉盆的面積是一個整整的一個大圓圈對吧,那是比兩個手掌的面積還要大。
所以你看這種大型的貨車客車基本上都是用氣動鼓剎來制動的,反而是小車,這種看看很貴的盤剎基本上都是不用的。
2、鼓剎散熱比較差
但是鼓剎也是有缺點的,散熱比較差,它制動力是比較大,但是這個鼓剎真的裝到車上去呢,那不是一個臉盆,它是兩個臉盆把它密封罩在了一起, 散熱就會比較差。
因為這個剎車本身相當於是把動能轉化成了熱能,土話說就是摩擦生熱嘛,剎車不斷地起作用,然後你這個剎車部件本身就會變得越來越熱。
3、鼓剎在山上開穩定性會有問題
那好了,如果你從山上往下開,連續的剎車或者是長距離的剎車,這個剎車力道就越來越差,溫度一高了,剎車軟掉了, 所以說它這個衰退會比較明顯。
城市裡面開沒有什麼太大問題,山上面開有可能就穩定性會有問題了。
那前面講的呢是鼓剎有鼓剎的好,盤剎有盤剎的厲害,然後呢成本相差很多也是實實在在放在那邊的。
節省成本之後換成了鼓剎,對我車子有沒有安全性的影響?
1、對於有ABS的車子來說是沒有影響的
如果這個車子只有輪胎和剎車的話,會有影響的。
但是我們現在的車子基本上起起碼碼ABS還是有的,加了一個ABS之後對我們實際開車剎車制動這個「前碟後鼓」還是「雙碟剎」都是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了。
2、後剎車的貢獻率比較小,效果沒什麼差距
而且呢車子在剎車的時候,尤其是急剎車,車輛的重心都是大幅度的往前面衝往前面移,基本上70%的重量和負荷全部都是在前輪。
再加上最終的發動機一般也都是放在前面,後輪它其實對這個剎車制動的貢獻率大概也就是30%不到一點。
所以說本身作用不大,加上又有ABS,基本上和前後都是盤剎,效果是沒有什麼太大的差距的。
後輪換成了鼓剎是不是廠家想要省錢?的確是想要省錢。對我們實際使用有沒有影響?如果有ABS的車子基本上就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1、再高配的車子影響更小
再高級點有ESP的車子呢一般來說鼓剎也就看不到了,這就變成第二個新的糾結的點了。
一個呢我們前面在看,後面鼓剎的車子我們能不能買?沒問題,有ABS就是可以。
那過了這一個階段或者車子再貴一點新的問題就來了,我這個低配沒有ESP,高配它是有ESP的相差個1萬多塊錢,一般是這麼個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