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阮錦程
後輪轉向,或者有人稱為四輪轉向技術。但嚴格來說四輪轉向是轉向角度比較大的,已經廣泛使用在商用車上。而我們日常所見用在大型豪華轎車和SUV上的後輪轉向技術,它的轉向角度非常小。
但這正是這小小的後輪轉向角度,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對車輛的操控效果是立竿見影。
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本田Prelude轎車、馬自達929轎車最早採用類似技術,它們的廣告宣傳片中展示了後輪轉向,可以進出非常狹窄的車位。但最終這一技術因為成本和可靠性問題還是退出了市場。
事隔十多年後,歐洲豪華車開始看上後輪轉向技術。但所不同的是,如今的後輪轉向技術結構更加成熟,而且介入工作時讓你感覺不到絲毫的突兀,但它是大大提升了大車的操控靈活性。
那麼後輪轉向技術是怎麼工作呢?我們以現款大眾途銳為例:
當時速不超過37公裡/小時,後輪會自動轉向與前輪相反的方向,車輛的轉彎直徑從12.19米減少到11.19米(只比A級車型的高爾夫多29釐米)。
而當速度超過37公裡/小時,後輪會自動轉向與前輪相同的方向,這使得行駛變得更加平穩。
大家或許都看到了,後輪轉向技術只用在尺寸大、軸距長的豪華車上,所以如果不準備買大車的朋友,是不是沒機會接觸到這一選擇技術了?
在純電動車快速普及的年代,後輪轉向技術可能會迅速地大眾化。一方面後輪轉向技術基於電氣操作,在純電平臺上更容易實現。但另一個特點是決定性的——純電平臺的電動車普遍的特點就是軸距較長,因為必須把電池放在前後軸之間。
軸距長會增加轉彎半徑,如今的電動車普通比燃油車操控靈活性更差,所以軸距長的電動車會考慮在後軸上增加轉向電機,通過後輪轉向技術提高靈活性。
後輪轉向絕對是一項值得讓你付出的技術,如果你選購的車型某些配置有後輪轉向,儘管價格會稍高,但建議一定要選擇它。下面,列出一些裝備後輪轉向技術的主流車型:
寶馬750Li
寶馬7系是最早應用後輪轉向技術的車型之一,目前在750Li及以上是標配,740Li選配價格是14000元。
我還記得2008年在海外試駕中第一次駕駛上一代寶馬7系750Li,在德勒斯登郊外那些鋪裝良好的雙向兩車道鄉村路時,迎面而來的許多農用拖拉機並不會為了減速。但你會發現這輛車長超過5.2米的大車開起來如小車般靈活。
如此優秀的表現一半功勞就是後輪主動轉向系統的幫助有關,這套由伺服馬達控制的系統,最大可令後輪作3度的轉向,只是它何時介入工作你根本覺察不了。
奧迪Q7、Q8
既然大眾途銳都裝備了後輪轉向技術,那麼奧迪就必須的。奧迪SUV中最早是Q7裝備,後來很快出現在新出的Q8上面。
全新奧迪Q8把後輪轉向技術稱為「動態全輪轉向系統」:當車速不高於60公裡/小時,後輪與前輪轉向方向相反,減小轉彎半徑;車速高於60公裡/小時,後軸轉向與前輪轉動方向相同,從而提高直線行駛和軌道穩定性。
保時捷Panamera/Cayenne
保時捷稱為Rear axle steering後輪主動轉向系統,已經搭載在許多車型上,包括高性能的911 Turbo上。自從第二代保時捷Panamera加長軸距後,也讓後輪轉向變得很有實用價值,停車泊位和高速轉彎時非常有幫助。
保時捷也把這項技術作為選裝件,所以選擇Panamera/Cayenne你也可以把這項技術作為選裝項(Panamera Turbo S才是標配),例如在Panamera選裝這項配置只需27600元,非常超值。要知道選裝一個銀色的運動排氣管都索價12700元。
大眾途銳3.0TSI尊銳版
售價82.18萬元大眾途銳頂配3.0TSI尊銳版上有此技術。2018年在北非懸崖邊試駕全新一代途銳,途銳的後輪轉向技術就極大地幫助到我們——在那些N連髮夾彎掉頭的時候,多數時候途銳都是一把方向就轉過來了,後輪轉向在越野中遇到掉頭彎非常好用。
當時速不超過37公裡/小時,後輪會自動轉向與前輪相反的方向,車輛的轉彎直徑從12.19米減少到11.19米(只比A級車型的高爾夫多29釐米)。而當速度超過37公裡/小時,後輪會自動轉向與前輪相同的方向,這使得行駛變得更加平穩。
廣汽謳歌TLX-L
ACURA 把自家後輪轉向PAWS稱為「四輪精準轉向」,意思是除了前輪能轉向,後輪也能轉動一定角度去幫助前輪轉向,這些真的是上百萬的寶馬、保時捷才擁有的科技,現在在20多萬的TLX-L就可以擁有。
而且ACURA這套系統還多了一個功能,就是高速剎車時後輪會呈內「八字」角度,以增加高速剎車的穩定性。
蘭博基尼Urus
這是後輪轉向技術提高駕駛性能的典型代表。Urus在全速範圍內,沿用了AventadorS上的後輪轉向技術。根據不同的車速和所選駕駛模式,後輪轉向角度範圍為正負3度:低速行駛時,後輪轉向角度與前輪相反。
看到這篇文章花了300多萬買了蘭博基尼Urus的同學,一定要聯繫我,我們做個朋友。
下期預告:三缸引擎的優缺點,有哪些車型能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