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地球同齡 45億歲的火流星隕石亮相浙江自然博物館

2020-12-12 浙報融媒體

2018-06-16 07:44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俞吉吉 攝影 魏志陽 通訊員 蘭國英 呂璐嘉

芥子可以納須彌,隕石中有大乾坤。

「來自星星的你——隕石特展」自6月1日在浙江自然博物館開展以來,受到了觀眾的熱捧。本次展覽共展出各類隕石展品300餘件,總重量達3.5噸,涵蓋國內外各類罕見珍稀隕石。6月15日,展覽又添一位剛從天外來到地球的「新客人」。它的年齡與地球幾乎同歲,已經有45億歲了。

這位「新客人」是誰?這個展覽又是一個怎樣的展覽呢?6月15日,記者來到浙江自然博物館,探訪了這場別樣的「隕石特展」,也聽本次展覽的策展人之一劉宗賽介紹了當天亮相展覽的「新客人」和本次展覽。

「新客人」是來自雲南西雙版納的火流星隕石

火流星隕石

在展覽末尾,記者見到了這位神秘的「新客人」。這位「新客人」就是6月1日,於本次展覽開展當天墜落在雲南省西雙版納州勐海縣勐遮鎮附近的火流星隕石。根據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於6月12日權威發布的信息,這次的隕石雨事件中的大多數隕石為普通球粒隕石,L5~L6型。在科學儀器中,可以看到它的切片表面有「圓球」,呈不規則分布,這叫做球粒。它是地球上的巖石沒有的物質,也是隕石中特有的成分。這些球粒物質形成要追溯到45億年前,那時太陽還是一朵超大的星雲,由氣體和灰塵組成,星雲中有時會出現閃電和雷擊,瞬間的高溫熔化了塵埃顆粒,形成一個個小小的液滴,在太空沒有重力的情況下,液滴凝固成了圓形的球粒,和其他塵埃顆粒凝聚在一起形成為天體,這些天體在發生碰撞後,會有一些石塊拋落在太空中,直到有一天這些石塊闖入地球的引力場,被拉入大氣層,墜落到地球上就成為了隕石。所以說,這次墜落的隕石和地球幾乎同歲,已經45億歲了。由於這些隕石十分新鮮,沒有被地球上物質風化,原汁原味地保留了太陽系小行星上的各種信息,所以極具科學研究的價值。這件隕石就是其中的一員。

據策展人之一的劉宗賽介紹,這件隕石是6月14日晚上從雲南來到浙江自然博物館的,所以可以說是「新鮮出爐」。

展覽讓觀眾零距離接觸珍稀隕石

隕石從哪裡來?是怎麼形成的?隕石有哪些類別?它們含有哪些成分又如何鑑別真偽?隕石與地球上的生命關係如何?它有哪些科研價值?隕石可以製作成哪些工藝品……?

這些隕石的秘密,都可以在本次展覽裡得到解答。

展出中的隕石

「來自星星的你——隕石特展」由「星星的墜落——隕石的形成」、「星星的樣子——隕石的分類與鑑別」、「星星的力量——隕石與地球上的生命」和「星星的禮物——隕石互動體驗」四個單元組成,較為全面系統地反映了當代隕石研究與收藏的大致面貌,揭示了隕石的來源、形成、墜落過程,隕石的分類與鑑別,隕石與地球上生命的關係等各方面的知識。同時展區還設置了隕石互動體驗區,觀眾可以零距離接觸隕石展品,並在顯微鏡下觀察隕石的礦物組成,使觀眾對隕石有更為直觀的認識,是一個趣味科普展。

除了這位新的天外來客,展覽中也不乏珍稀隕石種類。100公斤以上的隕石共有9塊,最大的一塊來自廣西南丹,重達800公斤,也有來自摩洛哥的火星隕石、月球隕石和灶神星隕石等珍貴品種。

後為重達800公斤的南丹隕石

月球隕石

南丹鐵隕石(火星人)

隕石,也稱隕星。主要來自於太陽系以內,它們中的絕大多數來自於火星與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這些小行星在自己的軌道上隕星,並不斷地發生著碰撞,有時就會被撞出軌道奔向地球。在進入大氣層時,與之摩擦發出光熱便是流星。流星進入大氣層時,產生的高溫、高壓與內部不平衡,便發生爆炸,形成隕石雨。

事實上,大部分流星在大氣層中就燃燒殆盡了。只有極少數的流星得以隕落在地球上,也即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隕石」。對此現象,中國古代文獻有過不少記載。早在兩千多年前,司馬遷就曾在《史記·天官書》中寫道:「星墜至地則石也」。

玻璃隕石

據悉,展覽將持續至10月7日。本次展覽是收費展,票價為成人30元/人,兒童20元/人。感興趣的朋友不妨去展覽裡感悟和領略宇宙的絢麗多彩。

【浙江新聞+】端午期間杭城其他展覽

浙江省博物館

展覽名稱:《金石書畫》系列展覽第三期

展覽地點:浙江省博物館武林館區三樓書畫廳

展覽名稱:越地寶藏·100件文物講述浙江故事

展覽地點:浙江省博物館孤山館區浙江西湖美術館

展覽時間:6月8日——10月8日

展覽名稱:山海匠意·象山古今工藝精萃

展覽地點:浙江省博物館武林館區地下一層臨時展廳

展覽名稱:青出於藍·2018龍泉青瓷傳承與創新展

展覽地點:浙江省博物館孤山館區精品館

展覽名稱:以木築夢·高敏黃楊木雕藝術展

展覽地點:浙江省博物館武林館區二樓臨時展廳

中國絲綢博物館

神機妙算——世界織機與織造藝術

地點:時裝館一層臨展廳

杭州工藝美術博物館

展覽名稱:「剪取春風第一枝---剪刀文化展」

展覽地點:杭州工藝美術博物館二樓臨展廳(小河路334號)

展覽名稱:「潘多拉的盒子---兩依藏20世紀歐洲化妝盒手袋藝術展」

展覽地點:杭州工藝美術博物館一樓臨展廳(小河路334號)

杭州西湖博物館

展覽名稱:「100個西湖光影瞬間」暨「首屆西湖攝影師大賽」作品展

展覽時間:6月9日——9月9日

展覽地點:杭州西湖博物館地上一層展廳

杭州南宋官窯博物館

展覽名稱:長安春——走進「一帶一路」中的大唐盛世

展覽時間:4月3日——7月8日

相關焦點

  • 浙江自然博物館來了一位最老的新客人 它有45億歲
    浙江自然博物館「來自星星的你——隕石特展」自6月1日開展以來,一直受到觀眾熱捧。昨天,展館裡又來了位「新客人」。它只有拳頭大小,672克。別看它個頭小,年紀卻已有45億歲了。它的名字叫「L5型普通球粒隕石」。今年兒童節那天剛從外太空來到地球,像是外太空給地球上的孩子們送的特別禮物。
  • 一顆火流星照亮夜空!紫金山天文臺專家:很可能有隕石
    紫金山天文臺研究員徐偉彪稱很可能有隕石墜落據艾山天文臺全國流星監測網(CMMO)消息,2020 年 8 月 16 日 22 點 59 分左右,艾山天文臺全國流星監測網(CMMO)多臺站記錄到一顆綠色爆裂火流星。
  • 科學家確認青海火流星來自小行星帶,與滅絕恐龍的那顆隕石同源!
    在六千多萬年前一顆直徑約10公裡的小行星撞擊到了地球上,導致地球發生了第五次生物大滅絕事件,科學家後來確認這顆小行星是來自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在這片狹小的區域裡至少有4000顆差不多質量的小天體,這些小天體會偶然脫離小行星帶闖入地球,我國的地質學家認為12月23日青海玉樹境內的火流星就是來自小行星帶
  • 火流星砸中小鎮,一塊84克隕石村民開價20萬!
    李世傑告知,這次勐遮發現的隕石並不屬於少見的月球或者火星隕石,只是相對普通的球粒隕石。  對於6月1日在西雙版納發生的這次天文現象,雲南天文臺科普中心常務副主任張興祥確認是典型的「火流星」現象。「但所發現的疑似隕石,還需要權威機構進一步鑑定。」
  • 隕石撞擊日本砸壞屋頂,科學證實是45億年大隕石的一部分
    作者:文/羅兆春宇宙之中可以說有無數個我們想不到的,或者是無法去確定的小行星或隕石,它們一直在自己的運行軌道上進行環繞,當然也存在部分的隕石出現了變動,脫離了自己的軌道,最後「撞擊」到了我們地球上,由於在所有的「隕石」進入到我們的地球之上之前
  • 45億年隕石從天而降,日本一民宅屋頂被砸壞
    不說不知,其實地球每年都吸引數以百計的隕石撞擊,但大部分不是已在進入大氣層期間燒毀,就是掉落海上或完全無人發現的地方,只有很少數會掉在地上被人們目擊或發現。但是也有例外,日本一間民宅9月26日遭一塊細小的隕石擊中,幸無造成傷亡或嚴重損失,經化驗後證實它是45億年前形成。日本愛知縣小牧市一間民宅,在9月26日發生了驚奇事件:晚上10時左右,突然「轟隆──!」一聲,全屋震動。正當一家人以為地震之際,跑出屋外又好像沒有發生什麼事。
  • 青海玉樹12月23號火流星主體疑似10頓左右的鎳鐵隕石,降落地點已經確定
    俄專家稱青海火流星是個「飛船大的物體」,能量堪比萬噸炸藥爆炸俄專家稱青海火流星是個「飛船大的物體」,能量堪比萬噸炸藥爆炸有消息稱在火流星降落之前,已有天文觀測雷達觀測到這個小行星,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在韓國慶熙大學任教的俄羅斯隕石專家葉夫根尼∙祖布科稱在中國青海省墜落的一類似隕石的不明飛行物是一個「飛船般大」的太空物體,其直徑
  • 浙江自然博物館
    浙江自然博物館在西湖文化廣場這裡匯集了文化 娛樂 展覽 購物等諸多的文化單位和商業單位浙江省博物館武林館區也在這兒
  • LIFE MARK | 來自45億年前的天外隕石,驚現廈門國際石材展
    本屆廈門國際石材展,英良·五號倉庫「一石一SHI」展廳首設「博物館長廊」,首次展出英良·石材自然歷史博物館部分館藏珍品。「博物館長廊」以時間軸的形式講述著石頭46億年的故事,掀起一場科學的求知熱潮。五號倉庫「一石一SHI」展廳之「博物館長廊」陳列著距今45.67億年的太陽系最古老的的隕石、地球上目前一發現的最古老的巖石、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形式所沉澱的疊層石、迄今所知地球上最早的舊石器之一、距今約6500萬年的恐龍蛋,以及中國佛教造像藝術的頂峰之作「東方的蒙娜麗莎」等計15件博物館珍藏,以科學、風趣的語言,為來訪觀眾講述著亙古悠遠的石頭故事。
  • 青海不明飛行物疑為火流星:或是近7年規模最大的小行星事件
    從眾多網友的分享來看,今天凌晨青海玉樹上空出現的景象應該就是火流星。可以看到,火流星霎那間點亮天空,短暫絢爛之後,劃破蒼穹,悄然墜落。果殼網主筆虞駿介紹,火流星從外太空高速闖入地球大氣層,受熱分解碎裂,灑下很多碎渣,被陽光照亮後形成火流星餘跡,之後會像雲一樣消散。虞駿說,這可能是2013年之後規模最大的一次小行星撞擊地球事件。
  • 玉樹「火流星」證實為阿波羅近地小行星,重約430噸,值多少錢?
    我們先了解一下什麼是火流星,從嚴格意義上來說火流星就是流星體和大氣劇烈摩擦產生光亮。火流星的星體質量很大,進入地球大氣後來不及在高空燃盡而繼續闖入稠密的低層大氣,最後以最快速度和地球大氣產生劇烈摩擦,出現刺眼的連光。玉樹天空出現了如火球一般不明物體,天空被照亮,這與火流星極其吻合。如果說天空中出現的流星雨是一種正常的天文現象,那麼火流星就是非正常現象。
  • 全世界最貴的手槍,原材料是45億年前的隕石,比金子還貴重
    原來這把槍的原材料是45億年前的隕石,自然是比金子還貴重。這把槍由美國卡博特槍械公司製作,原型是M1911手槍。選用的原料是一塊35公斤的隕石,後來根據科學家們的推測,這塊隕石的年齡至少有45億年。一些科學家還在隕石墜落地附近,發現有百姓用以製作勞動工具,很可能50萬年前就來到了地球。
  • 專家談疑似火流星飛過青海:或是近7年內規模最大的小行星撞地球事件
    12月23日,有網友爆料:青海玉樹囊謙縣疑有隕石墜落。監控視頻顯示,一聲巨響後,天空中划過一個火球,宛如白晝。「感覺像天亮了」,當地公安局工作人員表示,看到不明飛行物時,伴有震感。從火流星墜落時與大氣層劇烈摩擦持續燃燒的持續時間來看,這顆地外天體原本的尺寸可能不小,至少應該是和2013年發生在俄羅斯車里雅賓斯克地區的流星體尺寸相當。目前可以基本排除人造天體太空垃圾再入大氣的可能。
  • 1月11日俄羅斯出現火流星,移動過程中發生爆炸,今年要發財?
    地球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在運轉,宇宙中的環境過於危險,誰也不知道地外來物會不會影響人類的正常生活,在6500萬年以前,一顆隕石到來導致統治1.6億年的恐龍從地球上滅絕了,人類看到這種情況後,開始利用衛星觀測地球上方的一舉一動,害怕小行星到來後影響人類生存,實際上在2020年底我國青海出現了「火流星
  • 雲南火流星墜落引擔憂:小行星撞地球並非「未來威脅」
    原標題:雲南火流星墜落引擔憂:小行星撞地球並非「未來威脅」  雲南迪慶火流星墜落事件引發擔憂  「小行星撞地球」並非「未來威脅」  今年的中秋之夜,雲南迪慶發生了一起火流星墜落事件。  小行星撞地球不可避免  北京天文館館長朱進介紹,小行星是太陽系內類似行星環繞太陽運動,但體積和質量比行星小得多的天體。小行星和地球一樣,一直在繞著太陽旋轉。還有一類比小行星更小的太陽系天體,當它們在天上飛的時候,叫流星體;當它們進入地球大氣層,會產生發光的現象,就叫流星;如果沒燒完,落到地面上就叫做隕石。
  • 沒有人見證過地球何時誕生,專家憑什麼說地球年齡是45億年?
    然而,想要知道地球的年齡,對於人類而言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這是因為在地球剛剛誕生之初,地球上沒有任何生命,自然也沒有留下任何痕跡和記載,以至於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關於地球年齡的說法眾說紛紜。而現如今,科學家們通過一系列的計算發現,地球誕生於45.5億年前,宇宙誕生於138億年前,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沒有一個人從地球誕生一直活到現在,科學家就敢斷定地球已經有45.5億年的歷史。
  • 今天是英仙座流星雨極大值,能撿到隕石嗎?聽說加拿大隕石落地了
    2019年7月24日凌晨,一顆火流星划過加拿大安大略省上空,其亮度約與滿月相當,這即便是在流星雨期間出現如此高亮度的火流星也是非常罕見的!火流星在放慢速度的慢鏡頭下的燃燒與發光過程,由於其亮度變化比較大,因此其看起來比滿月亮度要高得多,但其實這是肉眼的錯覺所致!多位天文學家推測,這顆流星體原始大小約在30釐米左右!
  • 地球上最古老的物質——星塵,原來一直藏身於隕石
    而今,科學家在隕石中發現了「藏匿」著的星際塵粒,而它們可追溯至50-70億年前。菲利普·赫克(Philipp Heck)是菲爾德博物館館長,兼任芝加哥大學副教授,作為第一作者,他說:「這是我所做過的最有趣的研究之一,而星塵是迄今為止所發現過的最古老的固體物質,它可以揭示星系中的恆星究竟如何形成。」
  • 讓東北夜晚亮如白晝的火流星從哪裡來的?實為這兩顆彗星的饋贈
    資料顯示,此次火流星空爆地點位於東經122.9°,北緯44.3度,大約在內蒙古通遼市東北75公裡左右,目前還沒有發現找到降落隕石的消息,但已有隕石收藏愛好者前去搜尋,根據火流星出現時的景象判斷,有隕石到達地面的可能性極大。任何事物都有其來處,那麼這顆火流星來自於哪裡呢?
  • 美國菲爾德自然歷史博物館——隕石藏品簡介
    Society(國際隕石學會)會員;International Meteorite Collectors Association(國際隕石收藏家協會)會員  IMCA#8581        The Field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菲爾德自然歷史博物館)坐落在美國伊利諾州的芝加哥市區,始創於189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