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江城武漢,到江城吉林,這已經是穆煒第二次遠赴疫情一線。作為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急救醫學科護士長,年初她和同事們一起趕赴武漢,承擔起新冠患者的護理工作。在武漢奮戰52天後,3月底,穆煒結束任務返回家鄉吉林。在隔離休整24天後,穆煒回到日常工作當中。
然而,隨著吉林舒蘭市出現聚集性疫情,5月14日,穆煒等30名護理人員再度接到援助任務。這一次,她們的「戰場」從隔離病房轉到了吉林市的大街小巷。穆煒介紹說,自15日開始,她和30名隊員就開始投入到咽拭子採集工作中,最多一天完成了1000餘名居民的採樣工作。「大家都很配合我們工作,希望家鄉早日恢復往日的活力,我們一起加油!」
自武漢返回一個月又赴吉林
5月14日下午,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接到援助吉林市採集咽拭子的任務。短短幾個小時後,一支30人的護理隊伍就啟程出發,從長春市趕往吉林市。
急救醫學科護士長穆煒正是此次醫療隊的隊長。5月20日接受北京青年報記者採訪時,她介紹說,此次援助吉林的30名護理人員此前均曾參與援助武漢任務。穆煒介紹,接到要到吉林市採集咽拭子的任務後,院裡考慮到援鄂醫療隊隊員已經有豐富的經驗,因此選擇了曾參與武漢抗疫一線工作的30名護理人員,「我們去武漢的時候已經接受過相關培訓,上手會快很多,也是為了能最快時間內投入採集工作中。」
據穆煒介紹,年初接到援助武漢任務時,自己和其他同事主要負責的是新冠患者的護理工作,「一共52天,3月底武漢疫情得到控制後才回到吉林省,先是在長白山集中隔離了14天,回到長春後醫院又給我們放了10天假,也都是在居家隔離。」穆煒沒有想到,回到日常工作還不到一個月,舒蘭市突然出現了聚集性疫情。「很意外,但可能疫情的發展就是這樣,當時就很想為家鄉做點什麼。」
最多一天完成千例以上採樣
穆煒介紹說,不同於在武漢時,這次援助吉林市,大家的「戰場」從隔離病房抓到了大街小巷。「最開始的一兩天主要是負責密切接觸者的採樣,這兩天則是在不同社區、村莊入戶採樣,最多一天我們隊一共採集了1000多名吉林市民的咽拭子樣本。」
穆煒告訴北青報記者,目前吉林市對確診病例密切接觸者、次密切接觸者、確診病例所在的重點單位、重點小區、重點場所的人員以及重點行業從業人員均安排進行核酸檢測,「除了一開始部分密切接觸者是在集中隔離地點進行咽拭子採樣,其他的都需要我們一家一家去上門採樣。有時候接到在村裡的任務時,每一家之間的距離相對比較遠,一天下來光走路就要走不少。」
穆煒說,自己的隊員主要是25歲至35歲的年輕護士為主,她們當中的很多人都是剛剛做媽媽不久,正是需要陪伴孩子的時候。但先後兩次接到援助任務,他們只能一次又一次的告別家人,「確實是對家人虧欠很多,尤其是家裡的老人,不少老人疫情期間都在幫我們的護士照顧孩子,很辛苦。」
該院呼吸科護士王巖在日記裡記錄道:「因為有了馳援武漢的經歷,我有了一定的經驗,所以這次援助吉林市,心情會平靜些,但還是擔心孩子。孩子這兩天有點傷風感冒,老是鼻塞睡不好覺,我走之後孩子會不會上火?感冒變嚴重怎麼辦?很擔心,但愛人和父母給了我很大的支持,是我堅強的後盾。」
家鄉人的感謝成隊員最大安慰
5月14日晚21點,穆煒、王巖等30名護理隊員抵達吉林市豐滿區。次日上午接受了採集咽拭子培訓後,大家就開始投入到採集工作中。王巖回憶說,當天時間自己所在的三人小組一共承擔了51位隔離居民的採樣,「數量不多但都不集中,從一個村到另一個村或小區需要十幾分鐘,甚至一個村就一位居民需要採樣。我們組三個人由當地一名司機帶領,和各個村隊長和小區管理人員對接後,去居家隔離的人員處採樣。從上午10點開始,中間兩次吃飯時間,穿脫防護服都在外邊,到晚上22點30分我們才完成一天的任務。一天工作雖然有些累,但還是很欣慰的,每採集完一位,家鄉人都會對我們表示感謝,其實我只是盡了綿薄之力。希望所有採集咽拭子的家鄉人都為陰性,確證新冠的患者早日康復,我的家鄉吉林早日恢復原來的樣子,祖國國泰民安。」
穆煒表示,在繁忙的採集工作中,居民們的熱情、配合時常讓隊員們動容,「我們有時候會採集到很晚,但大家都很配合,遇上飯點,還會特別熱情的邀請我們一起吃飯,真的很感動。」她透露,幾乎每次採集完咽拭子,家鄉人都會一再道謝。
內鏡中心護士魯勃媛在日記裡專門記錄了一段特別的採集經歷。「5月15日早上8點,我和姜歡、辛大印三人一組,趕赴豐滿區旺起鎮下面的四個村開展咽拭子採集。豐滿區到旺起下面的鄉鎮有近一個小時的車程,四個村民居住雖然零散,但採集總體也算順利。印象最深的是採集一位4歲小男孩的咽拭子時,他看到穿著白衣的醫護人員,有點害怕。我就爬上圍牆,和小朋友聊天,告訴他如果同意採集咽拭子,就把他家的大門封條解開,就可以出去玩了。我們就這樣哄著他說了好一會兒,在圍牆上給小男孩做了採集。採集完,小男孩指著大門,示意要我打開大門,我只能告訴他阿姨再過幾天來開門,小男孩哭了……」魯勃媛在日記裡寫道:「從圍牆下來,我也流下了眼淚,孩子,你還小,你不知道這病毒的可怕,但不久的將來,你就會知道白衣姐姐的良苦用心的!」
氣溫起伏成醫療隊最大難題
日記的末尾,魯勃媛提到說:「都說吉林只有23度,可今天旺起的天氣很熱,再穿上這些防護設備,不一會我們的身上都溼透了,大家說,只要結果好,再辛苦幾倍我們都不怕!曲折的山路,曲折過後,一片光明,也希望這個叫旺起的小鎮重新興旺!吉林加油!白衣戰士加油!」
而這,也是此次醫療隊面臨的最大難題。穆煒介紹說,出發時吉林氣溫較高,大部分隊員只帶了短袖。但即便如此,套上防護服後,大家依然常常流一身汗,「經常就是全身溼透的狀態。」然而,前兩日,吉林市突然出現降溫,不少隊員又不得不面臨衣服不夠穿的問題。好在20日,氣溫已經回升不少,而且穆煒透露說,得知隊員有衣服沒帶夠的情況,醫療隊已經聯繫了醫院,之後就會為大家寄一部分衣物過來。
5月20日,吉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吉林市疫情防控工作第八場新聞發布會。發布會上,吉林市政府副秘書長楊立民介紹了吉林市疫情防控最新情況。他提到,目前吉林市舒蘭市建立了「六個一」工作模式,豐滿區組建了40個核酸採樣專班,全力開展工作。對排查出的確診病例密切接觸者、次密切接觸者和確診病例所在的重點單位、重點小區、重點場所的人員以及重點行業從業人員,及時進行核酸檢測,消除可能存在的疫情隱患。國家衛生健康委向吉林市調配了2個P3移動實驗室,吉林省衛生健康委向吉林市調配了1個P2移動實驗室,全力保障重點人群核酸檢測工作,做到「應檢盡檢」。截至5月19日24時,吉林全市已累計完成核酸檢測88303人。
(北青報記者 孔令晗)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Qnews
有線索請私信或發郵件(shehui@ynet.com)
【版權聲明】本作品著作權歸北京青年報獨家所有,授權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獨家享有信息網絡傳播權,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