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10月24日,是我們此次自駕進藏之旅的第二十五天,也是最後一天。
早上從木裡縣瓦廠鎮桃巴村出發,沿227國道往木裡方向,路過前往寸冬海子和康塢大寺的路口,忍不住又去了一趟。這是我今年第四次到寸冬海子了,但是總是看不厭。
雖已深秋,海子裡的草還不是很黃,湖水卻顯得更加澄澈一些。
今天早上天氣不太好,可是有白霧茫茫作背景也不錯,讓海子顯得更寧靜。
岸邊山坡上的草更黃一些,顏色層次很豐富。
水裡的草的浮島,是寸冬海子最大的特色,也是四季變化多端的看點,總給人以無限的遐想。
現在的寸冬海子已經被改名為香格裡拉湖,但是我始終覺得還是寸冬海子比較親切,不知道是先入為主,還是覺得不能跟風從眾。
康塢大寺與寸冬海子一山之隔。經幡獵獵,佛塔莊嚴。
有金碧輝煌的大殿,有曾經的舊址廢墟,這是佛家破與立的禪機,亦是「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的詮釋。
大寺周圍的藏人家,籬笆,草地,經幡,溪流。
我們走到木裡縣與鹽源縣的交界處棉埡山口,天空已經放晴。
棉埡鄉路旁的松樹林,茂密又幽靜。
日落時分,在佑君鎮安寧河邊看到了瑰麗的日落,算是給我們的行程一個燦爛的結尾。
此次自駕西藏的行程為25天,裡程剛好1萬公裡,經過雲南、西藏、青海三省(自治區)。
從路線上來說,這次走過了許多前面兩次進藏沒有走過的路線。如德貢線和丙察察線,波密到墨脫線,格爾木到芒崖、大柴旦、德令哈線,青海湖到玉樹線,川藏中線的丁青到邊壩、比如線,昌都到察雅、芒康線,芒康到鄉城線,稻城亞丁到木裡的瀘亞線,再加上中間又間斷走318、317,以及青藏線。至此,除了非常規的進藏路線之外,我已經全部走完。西藏所有大的地區和青海多數大的地區我已走完。
從觀景來說,此次之所以路線飄忽到進藏的絕大多數線路,就是為了彌補前兩次進藏留下的遺憾。例如梅裡雪山,蓮花聖地墨脫、神秘丙察察,芒崖和大柴旦的翡翠湖,邊壩縣的薩普冰川,比如縣的骷髏牆,瑪多縣的黃河源,金沙江、雅魯藏布江、怒江、瀾滄江的大拐彎,可以說基本看盡了想看的景點。
從難度上來說,此次進藏是我三次中最難的。德貢線的難度遠大於丙察察線,到薩普冰川那段路雖短卻是最爛的,瀘亞線過鋼架橋後依吉鄉到瓦廠鎮幾十公裡的濃霧天氣,應該說此次的難度遠大於前年走過的新藏線,好在運氣不錯,都一一克服了。
從季節上來說,我們選擇的10月出行是相對比較好的。雨水不算多,不容易遇到塌方和泥石流。天氣也不算很冷,帶出去的很多厚衣服還沒用上。遇到兩天的下雪天氣,都沒有對出行和遊玩造成影響。最關鍵的是,秋天的西藏和青海景色是最美的,一路金黃相伴,顏色層次最為豐富,令人賞心悅目。
從出行方式上來說,我們此次床車出行,比之前的住帳篷更安全、省事、選擇性更大。一路最大的開支就是油費,佔了總費用三分之二還多,再加上西藏的油價比我們這邊要貴不少,這個比例也就很正常了。
這次自駕三進西藏,因為有前兩次的經驗和基礎,所以進行了有選擇的路線,算是收穫滿滿,順利平安,車和人都沒有出一點小問題。我相信這雖是第三次進藏,但是肯定不會是最後一次!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