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播就收穫9.5分,回歸「風味人間」再揭食物秘密

2020-12-23 新京報

陳曉卿說,每一餐都來之不易,《風味人間》正是希望從「風味」這個謎團開始,在帶給大家食色歡愉的同時,用食物做信使,展現世界不同地區極具個性的傳統美食,和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人對於生活的熱愛。

【內核】用食物來認知世界

無論是小小漁船上鏢魚少年的艱辛歷險,還是哈薩克牧民乾脆利落的宰羊殺牛,《風味人間》第一季記錄下的很多故事打動了億萬觀眾,人們被一方水土的人情美味所打動。《風味人間》展現的是「帶你去探險」,講述的是「用食物來認知世界」,和其他同類美食紀錄片相比,「風味」最大的特點就在於它的世界性。山川從未改變,《風味人間》第2季重溫了那個熟悉的煙火世界。

在全片開篇第一個故事中,尼泊爾的蜂蜜獵人爬山取蜜,腳下是上百米的懸崖,僅僅靠一根細繩攀爬,這是一項十分危險的活動,每年都有人付出生命,即便成功採到蜂巢,一個蜂巢也只能採一半,確保明年可以再採,而這也成為當地獵蜂人和蜂蜜之間巧妙的平衡。在李勇看來,「風味2」在呈現美食,也是在努力記錄人類曾如何生存。

遍尋全球25個國家和地區,拍攝超過300種美食,通過八個嚴整有序的分主題,《風味人間2》尋找出美食間千絲萬縷的聯繫。國外的故事在風土習俗以及美食的烹飪方法、呈現形態上,都跟中國有很大區別,但不管是中國還是國外,面對食物,大家都是有喜怒哀樂、活生生的人。李勇表示,片中所展現的人性、民以食為天,這些都是不分東西內外,是一致和共通的元素。第一集「甜蜜」中,既有尼泊爾喜馬拉雅山下的獵蜂人、伊斯坦堡的甜點學徒,也有揚州的早茶主廚和四川青城山下做婚宴的鄉村廚師,他們做出來的巴克拉瓦、翡翠燒麥、千層油糕、甜燒白等美食也體現著各自對生活的不同理解,正如片中所說的,「糖無從找尋,甜無處不在」。全球各地的人們擁有不同的語言,不同的生活方式,但對於美食的熱愛卻是相同的。

【主題】在同類中找到「差異」

從食物出發觀察世界,本身就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想了解一個地區,先從了解他們的飲食開始,食物背後能看到不同地域人們生存方式的差異,張平坦言,這也正是製作美食紀錄片的目的。

世界美食豐富多彩,「風味2」在設計這一季內容的時候,設想能產生「撞食」的有趣效果,所以每一集劃定一個相對具象的內容,在同類食物中看差異,也就是「連連看、找不同」。在赴各地調研與拍攝的途中,攝製組找到了當地美食的「根」和生命。很多食物的製作本身沒有什麼秘密,選材、加工、烹飪都談不上複雜,但就是只有在當地才好吃。比如「風味2」中所展示的甜品,中國和土耳其,一個婉約一個熱烈;通過螃蟹,能看到美國的蟹肉至上主義對應中國或者說東方重鮮知味、更看重膏黃;在面對雜碎時,義大利和中國也有兩種不同思路的「脫胎換骨」。對於「風味」的創作團隊而言,將這些「碰撞」和「趣味」所帶來的融合感一起展現在片中,也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每一種食物背後有很多可以發掘的東西,食物的產生跟地理環境、自然資源、文化心理、飲食習俗等,都有不可分割的關係。隨著全球化進度不斷加快,不同地區不同族群的人,可能被某些標準快速統一,但即便是這樣,依然有些食物,根植在原產地,它離不開當地的土壤。在「雜碎」這一集中,東西方存在不小的認知差異,不管是在市井街頭,還是豪門盛宴,雜碎菜品可上可下,從來都是多姿多彩的。另外,食物的受眾群體,以及視覺表現的空間,也是「風味2」需要考慮的元素。

【風格】美食之外更重人文情懷

「風味2」拍攝時,在以美食為立腳點的基礎上,片中主人公的選擇提示是:每個食物都要有秘密,每個人物都要有個性。李勇說,每個食物都要找出前世今生,它美味的秘密到底是什麼,它最精彩的瞬間在哪裡,它跟當地人們的生活有怎樣的關係?這些必須找出來。

陳曉卿曾經說,美食的終極意義在於獲得幸福感。表面上,人們看紀錄片只是因為「想吃」,其實內心深處期待的是一段美好的關係。通過美食,人們可以看見自己的內心。比如香港廚師和他女兒之間的親情故事,還有伊斯坦堡甜點學徒走向大城市,都讓觀眾有繼續了解劇情發展的欲望。對於片中主人公故事的取捨,是劇組的一大糾結點,好的人物故事可遇不可求,片中對每個內容都反覆斟酌,既要確保故事講述方向符合主題表達,又要人物鮮活,還要為食物展示留出足夠篇幅。張平說,有的時候時長所限,就會面臨是讓人物故事更飽滿,還是更多講述食物的矛盾,「這就要看哪部分內容更服務段落主題。幾乎每一集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除了美食,「風味」在製作同類美食的店鋪和家庭中,更關注人的特質,還有他們對待食物的態度。在拍攝中,有一些不成文的規定,比如要找到距離食物最近的人,不管採集、加工、烹飪,主人公都親力親為;在勞動者和經營者中,一定會選勞動者;同為美食從業者,更傾向努力求存,而非功成名就者;在已經取得一定成功的人選中,更傾向不斷探索尋求突破的人。李勇說,《風味》系列不僅是美食紀錄片,它更是自然地理人文紀錄片。「我們也希望記錄當下的社會,人性中的七情六慾,正在飛速消逝的傳統生存方式等。」

新京報記者 劉瑋

編輯 佟娜 校對 趙琳

相關焦點

  • 《風味人間》第2季收官 從食物裡感受對生活的熱愛
    16個月拍攝300種世界美食《風味人間》:讓人愈發珍惜片中的擁抱經歷了16個月的拍攝,在25個國家之間往返奔波,直到開播前夕還在通宵加班,《風味人間》第2季今年年初疫情爆發的時候,還在製作中,大部分工作因此只能轉為線上,而原本計劃的雲南蔗糖煉製,年節腊味製作盛況的拍攝也沒能實現。對此陳曉卿頗為感慨,「疫情下的製作不容易,讓人愈發珍惜片中的擁抱」。
  • 《尋味東莞》周日開播,這是屬於你的風味人間!
    被稱為「下飯神器」的《風味人間》第2季自開播以來便備受關注,而隨著第2季收官期「根莖春秋志」的播出,很多吃貨意猶未盡。 不過沒有關係,本周日晚9點40分,由《風味人間》團隊打造的美食紀錄片《尋味東莞》將在騰訊視頻、新浪微博,以及廣東衛視播出,節目由中共東莞市委宣傳部、稻來傳媒聯合出品。
  • 《風味人間2》:繼續探究人與食物的關係
    Read in English中國網4月30日訊(記者 張銳)《風味人間》第2季的主創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他們在新一季裡繼續發掘食物背後的一切,而當下的疫情則給他們留下了諸多遺憾。4月26日晚9:20,由陳曉卿團隊再次主刀的《風味人間》第2季正式回歸。本片由騰訊視頻出品,稻來傳媒與企鵝影視聯合製作。
  • 豆瓣9.4分《風味人間》第二季饞哭網友!黃海的海報設計絕了~
    最近《風味人間》第二季上線了才播完兩期節目豆瓣評分已經高達9.4啦~除了饞哭大家的美食,《風味人間2》較之第一季,明顯更重視設計了預告片中就增設了一款動畫形式的~話不多說,讓我們看看還有哪些精彩設計吧黃海設計的定檔海報
  • 《風味人間》開播,美食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沉寂了好幾年的陳曉卿終於在昨日回歸,由他總導演的美食紀錄片《風味人間》第一集開播。一個晚上的時間,單在騰訊視頻的播放量就達到1.4億,可想而知「陳曉卿」這三個字在美食界的影響力。當然,這個數據背後也透露出當下的中國人對於美食究竟有多麼喜愛。年初《舌尖3》的不如人意,也讓人對陳曉卿的這部片子給予了更多期待。
  • ...是紀錄片還是偶像劇,《風味人間》第二季上線,重啟有關美味的記憶
    時隔一年半,陳曉卿攜他的團隊回歸,重現 " 最好吃 " 的美食紀錄片。剛開播首期以 " 甜 " 為主題,不僅聚焦甜在中國美食的運用,還在世界範圍內找尋甜的蹤跡。有觀眾不禁感嘆,讓人飢腸轆轆的配方又回來了,連旁白都有甜味!
  • 《風味人間》全球醬料出道賽 總有一款記憶中的味道
    網易娛樂5月11日報導 上周日(5月10日),美食探索紀錄片《風味人間》第2季在浙江衛視更新播出。由總導演陳曉卿、李勇,製片人朱樂賢、張平領銜,這部豆瓣評分9.4的美食紀錄片,是稻來紀錄片團隊打磨一年半後的歸來之作。
  • 《風味人間》第2季 記錄,「追趕食物自己的時間表」
    朝夕之味,美好恬淡,人間與風味時時碰撞……日前,由騰訊視頻出品,稻來傳媒、企鵝影視聯合製作的美食探索紀錄片《風味人間》第2季宣布定檔,將於4月26日起登陸騰訊視頻和浙江衛視。從設計師黃海打造「朝露夕霞」海報來看,這檔高口碑美食探索紀錄片依舊保持原味——和觀眾一起回歸風味星球,重啟每個普通人的美食記憶。
  • 《風味人間》第2季收官 根莖類食物有多美味?
    中新網6月14日電 美食探索紀錄片《風味人間》第2季收官期「根莖春秋志」,將於今晚21:20在浙江衛視播出。被譽為「下飯神器」的《風味人間》第2季自開播以來便備受關注,它通過甜味、螃蟹、醬料、雜碎、雞肉、顆粒、香腸、根莖8大主題,以全球視野展現包羅萬象的美食文化,讓觀眾領略到不同地域的風土人情。
  • 《風味人間2》歸來,真香!
    文|燒腦廣告(shukewenzhai)那個一經播出就火遍全網,獲得豆瓣9.1高分的國產美食紀錄片的《風味人間》,帶著濃濃的煙火味,帶著令人垂涎的各地美食,帶著刺激味蕾的下飯文案,歸來了!在設計上,第二季海報與第一季《風味人間》相似,都是使食材巨大化,觀眾通過聯想將其與山川湖海相聯繫,這一設計契合主題的同時極具創意和美感。
  • 浙江衛視《風味人間》昨晚播出 小龍蝦竟能吃出人生哲學
    美食探索紀錄片《風味人間》自開播以來口碑穩健,豆瓣評分穩定在9.3,其播出平臺浙江衛視更是在每周日21:07成為觀眾與食材之間的連接紐帶。《風味人間》不局限於展現食物的外觀與口感,更將食物融進了日常生活,在昨晚播出的第五集「江湖夜雨」中,主創團隊將再深入一個層次,講述在食物中體現的人們的生活哲學。「堅守」亦或是「創新」,「並駕齊驅」亦或是「從頭再來」,也許某些正在迷惘的觀眾可以在其中找到答案。破產富豪因做菜重拾人生方向 小龍蝦背後竟然有人間哲學?
  • 《風味人間》第二季4月開餐,樸素回歸煙火氣
    「尋味半生,歸來才知人間至味在身邊,家家戶戶的煙火氣是最溫暖的存在。」4月13日,美食文化紀錄片《風味人間》第2季宣布定檔4月登陸騰訊視頻全網獨播,浙江衛視同步播出。2018年,由「資深吃貨」陳曉卿擔任總導演的美食探索紀錄片《風味人間》正式面世,《風味人間》包括《山海之間》《落地生根》《滾滾紅塵》《餚變萬千》《江湖夜雨》《香料歧路》《萬家燈火》《風味之旅》八個部分,分集導演分別是張平、鄧潔、劉殊同、陳磊、張一哲、劉碩、楊琛、閆非,其中很多都是拍攝《舌尖上的中國》時陳曉卿的老搭檔,所以觀眾總感覺有熟悉的味道,而且回味無窮。
  • 《風味人間2》開播 為觀眾「種草」尼泊爾米亞格迪美食
    原標題:減肥人士請注意,它來了,它帶著胖16斤的秘密來了! 炎炎夏日已經在來的路上,有的人剛剛立下減肥的flag,轉眼就遇到了路上的絆腳石——那個懂吃的團隊,帶著《風味人間2》回來了!
  • 紀錄片《風味人間》再掀美食狂歡 導演揭秘節目幕後
    原標題:紀錄片《風味人間》再掀美食狂歡  從《舌尖上的中國》到《人生一串》,再到《風味人間》,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就有一部美食紀錄片在大家的朋友圈中「霸屏」,把深夜觀看的人饞得嗷嗷叫。總共8集、剛在騰訊視頻更新了第二集的《風味人間》,總導演也是《舌尖上的中國》第一二季的導演陳曉卿,在他與老班底的共同努力下,這部《風味人間》用更先進的技術、更廣闊的視野,記錄著食物和食物背後的故事文化,美食足跡遍布六大洲,被大家稱為「舌尖」系列的2.0——「舌尖上的世界」。
  • 《風味人間》的5款美食,告訴你什麼是人間風味,吃貨:餓暈了
    來塵世一趟你要看看太陽,這山海之間這滾滾紅塵濁浪滔天,每個人都想要最好的愛和最可口的食物,吾心安處就是落葉歸根的地方,菜餚變化萬千,風味各異,這一路是歸途有江湖夜雨,也看過萬家之火,這一路的風塵苦旅也是風味之旅,《風味人間》的5款美食,告訴你什麼是人間風味,吃貨:餓暈了
  • 《風味人間2》製片人張平:這一季更強調對食物和人的凝視
    暌違一年半,由騰訊視頻出品,稻來傳媒、企鵝影視聯合製作的《風味人間》第2季,4月26日晚再度回歸。延續第1季時雷打不動攢下的「約會意識」,第2季共8集依舊安排在每周日21:20更新一集。第1集《甜蜜縹緲錄》的主題,是千百年來人類灶臺上必備的調味品「糖」,首播即斬獲豆瓣評分9.4。另據悉,該片已在浙江衛視同步播出。
  • 《風味人間》竟有解說詞委員會,成員都是金句製造機
    「洪荒歲月的爐火明滅,時代巨變的波瀾不驚,最終,都不著痕跡地投射到食物上,化作我們平凡的一日三餐」。近日,由老恆和領銜播映的浙江衛視美食紀錄片《風味人間》熱度不斷攀升,連解說詞都引發網友的熱烈討論: 「隨便一集的解說詞都是高考滿分作文了吧!」,「真的是神仙解說詞,學習了!」。片中一道道誘人的美食竟然被解說詞「搶鏡」?
  • 陳曉卿的《風味人間》第二季來了,八方食物登場一較高下!
    號稱"全中國最會吃的男人"陳曉卿導演,攜《風味人間2》回歸了。4月26日起,每周日21:20,騰訊視頻全網獨播,浙江衛視同步播出。《風味人間》第二季預告在《風味人間2》的終極預告中可以看出,第二部有八個主題。
  • 《風味人間》第二季「甜蜜」上線,陳曉卿:每一餐都來之不易
    由騰訊視頻出品的美食探索紀錄片《風味人間》第二季於4月26日正式開播。除了浙江衛視同步上星播出外,騰訊視頻還特別開放了全球播出模式。首期節目以「甜蜜縹緲錄」為主題,圍繞一個「甜」字,呈現其在不同美食和不同菜系中的妙用。《風味人間》是由陳曉卿打造的美食紀錄片系列,第一季於2018年上線播出,豆瓣評分至今保持9.1分的高分。
  • 《風味人間》第2季開播在即,川渝美食提前大劇透!開篇就是「甜燒白...
    光是發布預告片就足以令人垂涎、「舔屏」的美食紀錄片《風味人間》第2季又來吊人胃口了!繼宣布定檔本周日(4月26日)開播後,片方今天(4月20日)一大早就又把本季全部8集的單集名字和梗概劇透得徹徹底底。記者結合片方前後兩次發布的預告發現,已經有一大波川渝美食在路上了:開篇第一集就有「甜燒白」領銜,預計在第三集和第八集還會有豆瓣、香腸相繼現身。《風味人間》第二季前四集包括了甜蜜、螃蟹、醬料、雜碎四個主題從片方剛發布、頗有武俠小說風的分集名字看,《風味人間》第2季聚焦的點主要落腳於食材、佐料和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