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將作為"人藝實驗劇場演出季"揭幕大戲

2020-12-15 人民網北京頻道

  導演黃盈沉澱兩年後推出的原創作品《語文課》,5月21日將作為「人藝實驗劇場原創劇目邀約演出季」的揭幕大戲上演。據悉,這個題材黃盈醞釀已久,今年年初在德國演出時他用一周的時間重讀了一遍自己曾經學過的語文課,便著手創作《語文課》,目的是想探究「當我們懷舊時,我們其實是在做什麼」?

  從2007年的《未完待續》、2009年的《滷煮》,到即將上演的《語文課》,黃盈的不少作品都是在人藝實驗劇場首演。近兩年,《未完待續》各地邀約,《滷煮》熱賣多時,《黃粱一夢》更是國外演出加座,也正是因為舊作不斷上演,他才得以不斷地回望原來的自己。眼下正在排練的《語文課》是他兩年積澱之後一部對於學習經歷、教育生涯,以及成長過程的思辨之作。為完成這個作品,黃盈不但重讀課本還實地考察了目前的教學狀況。從幼兒園教師到大學教授,從教師助理到邊區支教老師,全面了解現在的教學情態和學生狀況,「我相信每個人腦子裡都冒出過這個問題,我是怎樣從一個四處瞎逛遊的小屁孩變成現在的自己,大家在看過《語文課》之後會找到一些答案」。

  今年年初,《黃粱一夢》受邀在德國巡演。其間,黃盈晚上在劇場看演出,白天則在房間裡看自己曾經學習過的語文課本。在激烈的文化衝撞下,他僅用了一周時間便重新學習了從小學到高三12年24冊的語文課文,也有了一種「系統格式化」後的通透感。「在德國周圍人都操著你聽不懂的語言的環境下,去讀語文課本的時候,很有『陌生化』效果。語言對於塑造一個人的思維模式有潛移默化的作用,現在的自己其實是語文書以及整個教育過程給我們的。它對於我們人格塑造的作用是每個人都無法忽視和不應該迴避的。」

  德國歸來,在首都機場外看見天上的月亮,黃盈腦子裡出現的不是別的,正是小學一年級學過的葉聖陶先生的「彎彎的月兒小小的船」——於是有了這齣七個走過了中國語文教育全程的普通人,面對語文這個叫他們又愛又恨又不可迴避的學科;面對完整閉合的系統、終極決選的高考和博大精深的語言文化,他們各自走過了怎樣的人生,又成為了怎樣的人。(記者 郭佳)

相關焦點

  • 菊隱劇場揭幕 開幕大戲《茶館》致敬焦菊隱(圖)
    143號的北京人藝第三座劇場——「菊隱劇場」當日揭幕。據悉,北京人藝經典作品、由焦菊隱導演的《茶館》一劇片段今晚將作為開幕大戲在菊隱劇場上演。為開幕大戲熱身的北京海澱教師進修學校附屬實驗學校的同學們 千龍網記者 巢晶攝在焦菊隱有生之年,由他執導的代表作《茶館》只演出了102場。
  • 北京人藝大小劇場
    首都劇場作為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的專用演出場所,創建於1954年,由著名建築師林樂義先生設計,劇場坐落在北京繁華的市區——王府井大街,也是全國規模最大、設備最好的劇場之一。劇場觀眾席分上下兩層,設有軟座椅927個。
  • 人藝實驗劇場演出季將啟幕 黃盈李伯男推出新戲
    黃盈(中)在人藝上「語文課」(資料圖)  京華時報訊(記者楊楊)「北京人藝演出中心人藝實驗劇場原創劇目邀約演出季」將於5月在當今話劇界有口皆碑的兩位青年導演黃盈、李伯男將分別推出新戲《語文課》《何事驚慌》。  《語文課》是黃盈沉澱兩年後的紮實新作,講述7個走過了中國語文教育全程的普通人對於「語文課」的感慰。在劇中,他們扮演各種角色,也演繹數年前的自己,回味初戀的青澀、些許木訥的老師、生硬的考試文章、離別的感傷。李伯男的《何事驚慌》依然走都市愛情的喜劇路線。
  • 北京人藝將打造公益劇場 今年復排五部大戲
    北京人藝將打造公益劇場 今年復排五部大戲 昨天,北京人藝在公布2013年演出生產計劃的同時正式宣布,將於年內打造一個面向群眾戲劇的公益劇場――曹禺劇場。這座計劃中的曹禺劇場選址在東四南大街143號。這是一座解放前建成的老樓,近年來一直被一家婚紗影樓租用。去年下半年,北京人藝將其使用權收回,並決定改建成為一個新的劇場。
  • 北京人藝大戲一票難求 將增劇場緩解「買票難」
    林兆華導演的《天鵝之歌》9月在北京人藝實驗劇場首演,開票僅十分鐘,第一周的票便已售罄。王雨晨 攝新京報記者 郭延冰 攝  北京人藝紀念建院六十周年的原創大戲《甲子園》首輪演出售票火爆,人藝破天荒決定加演9場,將原定於10月7日結束的演出延續至10月20日。而在10月9日,《喜劇的憂傷》二輪演出開票,除此前由企業包場的少數場次外,12場演出共近一萬張票均在當日上午九點半向會員及廣大觀眾銷售。開票兩小時後,所有演出票全部售罄。
  • 石景山文化惠民演出季啟幕,北京人藝等帶來文化盛宴
    11月24日晚上,石景山區文化館國家級院團惠民演出——北京人藝年度原創大戲《社區居委會》在區文化活動中心劇場上演,吸引300餘名觀眾現場觀看。從即日起至28日,北京人藝、中國國家京劇院等還將為居民帶來多場饕餮文化盛宴。
  • 《甲子園》一票難求 人藝將新增兩個中型劇場
    林兆華導演的《天鵝之歌》9月在北京人藝實驗劇場首演,開票僅十分鐘,第一周的票便已售罄。王雨晨 攝 新京報記者 郭延冰 攝   北京人藝紀念建院六十周年的原創大戲《甲子園》首輪演出售票火爆,人藝破天荒決定加演9場,將原定於10月7日結束的演出延續至10月20日。而在10月9日,《喜劇的憂傷》二輪演出開票,除此前由企業包場的少數場次外,12場演出共近一萬張票均在當日上午九點半向會員及廣大觀眾銷售。開票兩小時後,所有演出票全部售罄。
  • 後疫情時代的劇場文藝復興|北京人藝上演兩部大戲
    今年9月24日是戲劇家曹禺先生的110周年誕辰,北京人藝在這個金秋時節將特別上演曹禺先生的兩部代表作《雷雨》和《家》,演出為期一個月。其間,還將舉辦專題座談會、研討會、線上及線下展覽等諸多形式的活動,共同紀念這位對中國話劇有著重要影響的文學與戲劇大家。
  • 北京人藝十四年後重排《合同婚姻》11月人藝實驗劇場首演
    新京報快訊(記者劉臻)北京人藝今年復排的小劇場話劇《合同婚姻》將於11月4日在北京人藝實驗劇場上演。10月9日下午,該劇在北京人民藝術劇院舉行媒體見面會,導演叢林與劇中主要演員王佳駿、張典典、付瑤、連旭東、王君瑞、陳紅旭等主創集體亮相。
  • 北京人藝十臺看家戲為首都劇場60歲慶生
    千龍網北京訊 1956年9月24日,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在首都劇場上演《日出》,從此首都劇場成為了北京人藝的專屬劇場,到今年正好迎來了六十周年。為紀念這段長達一個甲子的不凡歷程,北京人藝將從7月8日起開啟一系列紀念演出及活動,為觀眾帶來戲劇享受的同時,也帶大家尋找關於自己的戲劇記憶。
  • 《單反愛情主義》關注恐婚族 人藝實驗劇場演出
    今晚開始,人藝實驗劇場將被「恐婚」一族佔領。由青年導演張志鵬執導的新劇《單反愛情主義》將在這裡連演20場,該劇用輕鬆的方式探討「恐婚」現象。  《單反愛情主義》故事源於兩對戀人在登記的前一刻,男人們突然猶豫,就在那一瞬間,四個人開始回憶各自的愛情徵程。
  •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院長:北京人藝將翻開新的一頁
    中新社北京2月20日電 (記者 高凱)「到那時,北京人藝將翻開新的一頁」,20日,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院長任鳴這樣向媒體形容這一老牌劇院的未來。北京人藝20日在北京公布2019演出劇目安排,當日,人藝首度公開了北京人藝國際戲劇中心的工程建設情況。
  • 人藝學員班上演畢業大戲《北街南院》,14人誰走誰留將見分曉
    歷經整整一年的時間,北京人藝表演學員培訓班終於交出一份答卷。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一出《北街南院》作為他們的畢業大戲在北京人藝實驗劇場上演,到底誰能留在北京人藝也即將揭曉答案。2019年,北京人藝宣布將破格招收學員並舉辦表演學員培訓班的消息,一石激起千層浪,吸引來1000多人報名,800多人參與考試,最終15人入選。嶽秀清擔任班主任,藍天野、濮存昕、楊立新、馮遠徵、龔麗君、唐燁等人藝知名演員及導演都曾為他們講課。此次,學員班的這齣畢業大戲是誕生於2003年「非典」時期的《北街南院》。
  • 《碧血丹心大將軍》登上北京人藝實驗劇場舞臺
    央廣網北京9月5日消息 9月4日,戲劇東城·2019南鑼鼓巷戲劇展演季原創劇目《碧血丹心大將軍》在北京人藝實驗劇場上演,演出將持續至9月12日。該劇以東城廉政文化教育基地「三祠」之一的袁崇煥祠為創作靈感來源,再現了大將軍袁崇煥的愛國和敢擔當的俠義精神。
  • 2019北京人藝演出節目單日程計劃
    北京人藝還有個大喜事,北京人藝國際戲劇中心的工程建設也在如火如荼地展開。東擴工程完成後,在王府井大街22號,除了現有的首都劇場與人藝實驗劇場以及位於燈市東口的菊隱劇場外,還將建成一座擁有690個座位的中型專業話劇場和一座350個座位的小劇場,極大地豐富北京人藝現有的劇場類型,滿足不同劇目的演出需求。
  • 田沁鑫編導《青蛇》水劇場上演 揭幕烏鎮戲劇節
    昨晚,田沁鑫編導的《青蛇》作為開幕大戲,在烏鎮水劇場正式揭幕第二屆烏鎮戲劇節。田沁鑫此次結合水劇場露天環境特別定製此版《青蛇》,將烏鎮情景再現到西湖橋邊,《青蛇》以全新而壯觀的場面伴隨著青白二蛇出世人間,震撼呈獻給觀眾。
  • 北京人藝官宣2019演出計劃 這些處於保密狀態的新戲都亮了!
    >演出時間:5月17日—5月26日演出地點:首都劇場院慶大戲《?》>導演:羅錦鱗演出時間:3月15日—4月1日演出地點:北京人藝實驗劇場《性情男女》導演:任鳴 韓清演出時間:4月5日—4月22日演出地點
  • 北京人藝《社區居委會》首演倒計時 社區先進工作者進劇場專業把關
    北京人藝《社區居委會》首演倒計時 社區先進工作者進劇場專業把關發布時間: 2020-11-10 08:57:32 | 來源: 北京人藝 | 作者: | 責任編輯: 秦金月 日前,北京人藝年度抗疫大戲《社區居委會》進入到舞臺合成階段
  • 五部大戲揭幕烏鎮戲劇節,孟京輝導的《茶館》怎麼樣
    10月18日晚,第六屆烏鎮戲劇節正式拉開帷幕,五部開幕大戲同晚上演。其中,由孟京輝執導、文章領銜主演的《茶館》還是全球首演。除了《茶館》,開幕當天還有4部來自世界各地的戲劇同時為戲劇節揭幕。日本戲劇大師鈴木忠志作品《北國之春》、德國著名劇院塔利亞劇院的《黑暗中的舞者》、李建軍導演的《大眾力學》、澳大利亞現實題材作品《沙漠傍晚六點二十九分》都在烏鎮各具特色的劇場內上演。
  • 北京人藝與觀眾在劇場重逢
    北京人藝7月26日推出經典作品《推銷員之死》劇本朗讀,在首都劇場迎來久違的觀眾。 儘管在疫情期間,北京人藝也一直用劇本朗讀線上直播的方式與觀眾隔空見面,讓大家可以通過聲音,來感受臺詞和戲劇的魅力,但無論是演員還是觀眾,都依然盼望不被空間分隔的日子。7月26日,經過了半年的暫別,首都劇場的大門終於重新打開,舞臺上有了演出,舞臺下有了觀眾,享受一次久違的臺上臺下同一空間的共同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