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安村轄下的羅腳寨,位於永固鎮北部,距離鎮政府駐地1.5公裡,省道265線從村莊西邊通過。村莊始建於明朝初期,坐北向南,東西兩邊山脈相護,村前一片平疇沃野。相傳,該村莊在山腳下聚居而成,植氏先祖生活生產與竹籮相伴,取名羅腳村。
2011年全鎮實現生產總值6.6億元,增長18%;工農業總產值4.82億元,增長15%;農村人均純收入6963元,增長18%。永固鎮林業資源豐富,有林業面積達23.5萬畝,其中茶杆竹(俗稱釐竹)7.3多萬畝,佔懷集縣釐竹成品林面積的27.7%,人均佔有釐竹山地近1.45畝。永固釐竹素有"鋼竹"、"竹中之王"的美稱,全鎮有釐竹加工企業30多家,年加工釐竹3萬噸,永固茶杆竹年出口量逐年增加,產品遠銷歐美和東南亞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全鎮已基本形成了釐竹種植、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產鏈條,釐竹經濟已成為增加當地群眾經濟收入的重要支撐之一。全鎮累計發展了68戶優質肉豬養殖大戶,養殖規模每批次達9800頭;累計發展優質高效林業造林面積91086多畝,發展沙糖桔種植4500多畝,發展優質蔬菜種植500多畝。
2015年,扶持培育竹木加工業發展壯大,優化竹木加工的產業結構調整,是年,全鎮共有竹木加工廠12個,年內向外輸出竹木半成品2200多噸。發展壯大多安羅煥果場及山塘經濟項目,引導項目發展成為種植業與養殖業相結合的混合型新農業,其中果場約6.66公頃,年產沙糖桔、皇帝柑約30萬斤,年收入約90萬元;山塘4.66公頃,年產「四大家魚」約5萬斤,年收入為20萬元。全年全鎮新造林木面積266.66公頃。完善永良、保安、朝進等村農田水利設施建設,農田灌區水利實現硬底化。
春秋戰國時期,楚國伍子胥投奔吳國,輔助吳王闔閭,成為吳國功臣。不久,他率領吳兵攻入楚國京都郢都。此後,吳王令他修建闔閭大城。建成後,吳王大喜,但伍子胥悶悶不樂,自知結怨甚多,恐有人不容他,便對親信說「大王喜而忘憂,以後可能出現不好的情況。我百年後,如國家有困難,百姓受飢餓,在相門城下掘地三尺,便可找到充飢的食物也。」
闔閭兒子夫差繼位,聽信讒言,令伍子胥過身。不久,越國勾踐伐吳,圍困吳國都城,天寒地凍,城內民眾斷食,在此危難之際,人們想起了伍子胥的囑咐,便暗中拆城牆挖地。人們驚奇地發現,城基都是用熟糯米壓製成的磚石。原來,這是伍子胥在建城時將大批糯米蒸熟壓成磚塊放涼後,作為城牆的基石儲備下來的備荒糧。人們不禁感嘆道,伍子胥真有先見之明,國之大才!大家將糯米磚石撬起,重新蒸煮,分而食之。後來,中原地區人們每到豐年年底,便要用糯米製成像當年「城磚」一樣的餈粑——肇慶講標人稱之為「餈百搗」,以此來祭奠伍子胥。
肇慶講標人2200年前戰國時期從中原遷來肇慶懷集大山繁衍至今,繼承了這個古老傳統工藝。「餈百搗」,也叫「餈搗」是懷集標話的一個突出代表,採用倒序描述搗百餈,傳承了2200多年,歷史悠久,是講標人重要節日贈送親朋的送禮尊品。
永固黑山羊多散養在鎮內永良、保良、龍田、聯安村等村寨的山頭上。黑山羊顧名思義,以毛髮黑色為主,生長、遊走在永固山上的灌木叢中,在星星點點紫紅的苜蓿花朵下,煞是好看。黑山羊肉質鮮嫩,肥美而不羶。為懷集三大名羊之一。
在古時,詩洞鎮文人輩出,他們常聚在清風綠水間吟詩作對,把歌言歡。一夜,詩洞一風水先生得到仙人託夢,陸龍有一堆女媧補天遺留下的黑石,施法念咒可把這堆黑石在天亮雞啼前趕至永固交界的南雙,封住詩洞水口。這樣肥水不流外人田,可把才氣永遠留在詩洞,詩洞會湧現出更多出類拔萃的文人墨客。風水先生醒來後半信半疑,按仙人夢中所指點,在陸龍一隱蔽處果然見到一堆黑石。風水先生大喜,便找了家館子吃喝起來,只等夜裡行事。期間,一個來詩洞趕集的永固人也在這吃飯,且和風水先生搭了臺子。喝高了的風水先生,醉醺醺的,為了在人前逞能,便打著結舌把事情告訴了永固人。這個永固人是個有心人,心裡便盤算著,如不讓他把水封住,才氣豈不是流進永固來了。於是他便悄悄跟在風水先生身後。當夜子時後,風水先生施法念動咒語,果然把一批黑石自行滾動起來。行至健營時,藏在後面的永固人突然學雞啼,這批黑石便停了下來,有幾塊還滾下了河流,隨水衝到永固去了。因詩洞的水口沒封住,流出了永固。這之後,永固詞人才子比比皆是,秀才隨處可見。也便留下了一句膾炙人口的順口溜:永固好水口,秀才處處見。
話說這幾塊黑石隨水衝到永固後。一天清晨,一獨具妙心的匠人到河邊磨刀具,見到幾塊油光發亮的黑石長得頗像羊羔,一時興起,便邊在這些黑石上磨刀,邊把它們大刀闊斧地雕成羊的形狀。匠人弄了一個上午,石羊也雕成了,刀具也磨鋒利了,便站了起來轉身就走。匠人沒走幾步,身後便傳來「咩……咩……咩……」的聲音。匠人怔了一下,轉過身來,只見幾隻黑山羊已爬到灌木叢中,「窸窣」地吃苜蓿的葉子。這不是那幾塊黑石嗎?怎麼變成黑山羊了?匠人目瞪口呆起來。
說了也神奇,傍晚時分,這幾隻黑山羊沿著匠人的腳印尋到他家門前,「咩咩」地叫了起來。匠人便把柴屋騰了出來,作了羊圈,放養起黑山羊來。
一年,匠人的兒子娶媳婦。匠人便在羊圈牽出一隻母羊來,綁在樹下,餘下的羊都放了出來,讓它們跑到山上吃樹葉。有一隻小羊,跑出去幾步,又跑了回來,依偎在母羊身邊,磨蹭著。母羊自自大限已到,流著淚舔著小羊。一會兒,匠人拿著尖刀來殺羊,小羊突然擋在母羊面前,膝蓋一彎,跪了下來,「咩咩」悽愴地叫著,像是哀求匠人別殺它的母親。見到母羊流淚、小羊下跪,匠人大為驚訝,連拿刀的手都顫抖了起來,這一瞬間,通曉人性的羊母子徹底打動了匠人,他顫著雙手解開了繩索,放了母羊。沒幾天,匠人便大病一場。他感到自己養羊供人屠宰食用,是在作孽。
一天清晨,匠人便牽著那隻通靈的母羊,領著一群黑山羊走進山深處,然後摸著母羊的角說,帶著你的同伴走進深山老林吧,別再回來了。母羊聽後,眼淚長流,用頭磨蹭著匠人的腿。去吧別再成為人類的盤中餐了。匠人含淚地朝前一揮手。「咩……咩……」母羊三步一回頭,領著一群黑山羊沒入老林深處。
這之後,這群黑山羊果然沒再回到匠人的家中。
永固人到深山打柴草,偶爾聽到有羊的叫聲,去尋,卻找不著。直到很多年很多年以後,有一漢子到山上尋靈芝,不知從哪躥出一群黑山羊來,仰著臉朝漢子「咩咩」地叫。漢子怔了一下,猛然想起家族流傳著一個故事,說是老祖宗不忍心屠宰羊,便把它們領到深山老林中。漢子看著這群向自己示好的黑山羊,猜想是老祖宗當年放歸山林的羊後代,便試圖把它們帶出老林,回家放養。漢子扯下一根老藤,繞在樹枝上當羊鞭,往空中「啪」的一揚,這些黑山羊像是知道他的意圖似的,「咩咩」地叫著走出深山老林,跟著漢子落山回家。
永固人逐漸又放養起黑山羊來。
永固低矮的山頭長滿黑山羊喜歡採食的槐樹葉、桑樹葉、枸樹葉以及灌木中的苜蓿,這些樹葉不但無毒,而且營養豐富。黑山羊在這優質的天然食料中,生長快,皮毛光滑發亮,四肢發達,體態修長。
永固的黑山羊滋補效用極佳,肉質鮮嫩,肥美而不羶。如以當歸、紅棗、生薑組配煲山羊,是黑山羊最鮮美的吃法,當歸去羶增香,煲出來的羊肉湯毫無異味,湯色呈濃鬱的奶白色,湯鮮肉香,甜美爽口,回味無窮,餘韻繚繞。
我就是永固
對過去充滿感激,對未來充滿希望!
如果你們都愛我
那就請將這份簡歷傳遞出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