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南京
英文名:Nanjing
別名:大藍鯨、金陵、石頭城、建康、應天等
民族:全民族混血居住
年齡:2950歲左右(她有著2500年建城史,450年建都史,是一座備受歷史眷顧的城市。)
車牌代碼:蘇A
語言:南京話、南普
性格:熱情、好客、創新、耿直、甩
👨👩👧👦
這是我的家庭情況
👇
住址:長江下遊、瀕江近海
面積:6587平方公裡(相當於8.3個深圳、157個巴黎、502個澳門)
人口:約1031.22萬(2019年常住人口)
家庭成員:11個市轄區和1個國家級新區
11個市轄區:秦淮區、玄武區、鼓樓區、建鄴區、棲霞區、雨花區、六合區、江寧區、浦口區、溧水區、高淳區
1個國家級新區:江北新區
📕
這是我的學歷
👇
截至2020年,南京各類高等院校66所,其中111計劃高校10所、211高校8所、雙一流高校12所。
世界第一條區間無接觸網有軌電車
中國首個「進站充電」的有軌電車
河西有軌電車
這是我2020年的業績
👇
發放消費券、減稅降費,2020的第一季度,南京是唯一實現一季度經濟增長的城市。
GDP達到了3247.41億元,實際增速達到1.6%,名義增速更是高達4.35%。
新開辦385所中小學幼兒園
實現優質資源100%覆蓋;
建成市級以上美麗鄉村示範村860個;
市衛生中心、鼓樓醫院江北院區
市中醫院新園區、兒童醫院河西院區投入使用
「15分鐘健康服務圈」正式建成
江心洲長江大橋(五橋)、
上壩夾江大橋(浦儀公路西段)建成通車
繞城公路環線形成閉合
一橋飛架大江南北,天塹變通途!
城鄉面貌、功能品質顯著提高
全市域基本消除V類水體
碳排放強度累計下降21.5%
創成國家生態市、國家生態園林城市
(圖源:高淳發布)
在南京
有種流傳了650年的習俗
叫爬城頭
(圖源:南京發布)
還有我的逆天顏值
·南京的山·
在南京
有座「唯有暗香來」的梅花山
在南京
可以去紫清湖野生動物園
肆意觀賞憨態可掬的大熊貓
🍲
這是我的夥食
👇
鹽水鴨、烤鴨、醬鴨……
關於鴨,南京人沒有不可以!
軟糯的口感,熱乎的豆沙,豐富的配料,
梅花糕無疑是暖冬神器!
還有湯包、鴨油燒餅
三江學院四號門、南航后街、
文鼎廣場、仙林美食城…
無數的美食俘獲你的胃
我善於自我突破
👇
重視創新,在國內首創建設「海智灣」國際人才街區,56家知名院所、跨國公司落戶南京,3700多位海內外高層次人才來寧創新創業……
3年時間,南京綜合排名由2017年的全球第94位躍升到第21位,完成「跳板式」進步。
在科技部公布的國家創新型城市創新能力監測評價報告中,南京名列全國第4位。
第二批智慧財產權運營服務體系建設重點城市中期績效評價結果南京位居首位!
這是我未來的夢想
👇
隨著十三五收官,正式迎來十四五,2021年又是一個嶄新五年的起步。
創新,依舊是第一驅動力。
未來五年
南京要建設成
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名城
以人民為中心的美麗古都
打造現代化內涵、高質量發展
常住人口突破千萬
經濟總量突破2萬億元的超大城市
建設高質量發展的全球創新城市
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取得實質性成效;
建成科技產業創新中心;
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到2萬家;
高新技術產業產值佔規模以上工業比重達54.5%;
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佔GDP比重達4%左右。
建設高能級輻射的國家中心城市
經濟在高質量軌道上穩健增長
發展速度居同類城市前列
綜合實力穩居全國大中城市十強
人均GDP突破3萬美元
基本建成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國家級服務經濟中心
建設高品質生活的幸福宜居城市
居民就業規模和質量不斷提高
人均可支配收入達9萬元左右
基本公共服務現代化、均等化、多元化走在前列
城市文化軟實力進一步增強
生態環境質量、人居環境品質持續改善
城鄉融合發展水平明顯提升
建設高效能治理的安全韌性城市
市域治理和服務更加精準化精細化
本質安全水平顯著提升
公眾安全感保持95%以上
法治建設滿意率超過90%
平安南京、法治南京建設邁上更高水平
南京,一座令人驕傲、自豪的城市
創新、文明、幸福
皆是它的關鍵詞
它,年輕,有活力
還有壯麗的山川湖泊,博愛包容的文化
南京城市發展的新畫卷
已然全面展開
未來,你我皆是這座城市發展的見證者
2021,你還會繼續留在這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