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請大家,來回答一個問題:你覺得孩子的暑假長嗎?
有人說,長,長到每年暑假都要做好和熊孩子大戰三百回合的準備,迎接他們旺盛過人的精力。
也有人說,短,短到一天天下來,卻一無所成,毫無收穫。
如何讓孩子的暑期變得有節奏、有內容、有收穫?那下面就來好好為大家支招。
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
我們每過一天都算數,每過一個小時都算數。只要開始規劃、開始行動,就沒有白走的路,白白浪費的時間。
暑假,是每個有孩子的家庭繞不過去的話題,有人歡喜有人愁,整整兩個月可以自由安排的時間。
對很多孩子來說,暑假兩個月就像坐過山車,剛放假的時候,覺得暑假有無限長的時間,先玩一玩再說,等到時間一點點過去,眼看著臨近開學,開始火急火燎地補作業。家長也跟著著急,似乎又浪費了那麼多時間。
如果我們把暑假當做一個好朋友,我們一起給「暑假這個朋友」畫張像。暑假長什麼樣?如何和他相處?和他一起做點什麼過一段愉快的時光?
視野·世界
仍有很多人對教育的理解,和時代有點脫節了。認為我們的孩子仍可以「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單單從今年引發熱議的高考的題目可以看到,這一代孩子是全球化的孩子,是時代的孩子,北京高考語文的作文題是青山綠水和新時代青年,英語閱讀也有外刊中的時事新聞。
仍有很多人對暑假的理解,也和時代有點脫節了。腦海裡深深記著「不怕同學是學霸,就怕學霸過暑假」,為了追求學校的學習目標,寒暑假的時間必須用來學習,各種培訓機構輪流轉。
但是,當我們回想自己學生時期的暑假,你仍然記得的或者覺得對自己影響比較大的,是反覆練習的暑假作業,還是其他經歷?
我仍記憶猶新的是,小學時在爺爺家漫山遍野柑橘林中瘋玩,中學給家對門書屋阿姨看店(那時候都是租書看,而不是把書都買回家),順便讀完了金庸古龍等。有時候甚至想,如今熱心腸的我是不是小時候武俠小說看多了呢?
借用京東劉強東的一句話:
我們可能很少談論小時候的事情,但那並不意味著小時候的成長和生活經歷對我們的人生不重要,恰恰相反,一個人的個性和人生觀價值觀,基本上形成於小時候,甚至其視野和格局,都可以在他的成長中找到源頭。
所以,孩子們的暑假如何過?——真的很重要。
重要性我們知道了,新的問題又來了,平時工作忙,都沒有時間關注暑假可以怎麼過,除了培訓班似乎也沒什麼地方可以去了,怎麼辦,我們先來看看世界各國的孩子怎麼過暑假!
1.德國7歲認知清單
這是德國教育部的一個教育項目研究,目的是如何更好地認識和發展孩子的精神世界以及他們的社會潛能。詳細內容可以看《小腦袋、大世界》這本書。認知清單一共三版,我把1999年版和21世紀版兩個都給大家整理好,一百多項活動,每一項都值得去嘗試。
這份清單不是讓孩子去學習知識,而是發展孩子的精神世界。比如第一條:體驗過自己存在的重要性。例如,聽別人說過「你要是在場該有多好啊」等稱讚的話。
這份清單不是用來檢驗孩子是否已經具備某種經歷或能力的,相反,它是為家長提供的對照表,家長通過它可以檢驗自己教育子女的情況,思索如何將欠缺的教育提機會供給孩子。(建議列印出來畫√)
2.美國孩子暑假,要做的100件事情
我問過生活在美國的朋友們:你家孩子有暑假作業嗎?得到的答案都是沒有。
美國孩子一般是暑期學校、夏令營、社會義工、打工、圖書館活動和旅行等方式度過暑假。也有令人羨慕的是美國圖書館的各種summer reading,各種方法激發孩子閱讀的興趣,read aloud、small gproup reading、reading log各種方式,甚至還有閱讀馬拉松(read-A-Thon)可以參加。
更少不了的是玩耍,美國學生暑期要做的100件事情,玩出花樣來!正如三川老師所解讀的:玩是有價值的!身體健康是有價值的!懂得生活情趣是有價值的!到大自然中去是有價值的!學會親情溝通懂得愛是有價值的!自由認真創作是有價值的!無意義的發呆,給生活留白也是有意義的!
3.澳大利亞:盡情地微笑,盡情放飛自我!
一直對澳大利亞沒有太多的關注,直到朋友發了一張澳大利亞三年級學生的暑期家庭作業清單,我就被圈粉了。
一位媽媽說:他們在儲能,我們在拼命!
「微笑、跑到你跑不動為止、吃好吃的、吃更多好吃的……」感覺布置作業的澳大利亞老師絕對是吃貨一枚,這份作業清單好適合我!
4.中國:豐富多彩的選擇
國內的暑假早已不是還停留在很多人腦海中的簡單無聊無趣了,事實上,國內的孩子暑假有極其豐富的選擇。就拿我身邊的人來說,大致分為四類:
一類是參加各種國內外的夏令營。比如國內的蓋婭自然教育夏令營、童書媽媽的兒童寫作夏令營、童行的科考夏令營、啟行營地、還有各種童子軍夏令營、編程夏令營、藝術夏令營、籃球夏令營等,孩子1-2個星期的獨立生活,通過和同齡人的溝通與協作,不一樣的成長體驗。
一類是暑期留學或遊學。因為學制的差異,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暑假和孩子一起到英國、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國家插班學習,去深度的體驗一個國家和教育,也可以提高孩子的英語水平。
一類是把暑假作為「第三學期」。暑假兩個月的時間用來集中學習,奧數、英語、圍棋等,大部分培訓機構都會有各種各樣的暑期集訓,有比較明顯的短期學習效果,可以在短時間掌握很多知識。
一類是自由安排。暑假因為工作無法照看孩子,孩子回到爺爺奶奶家,在爺爺奶奶家度過完全放鬆的假期。
以上是不是已經有太多可以選擇了?暑假的樣子已經了解,萬千家庭有萬千種選擇,只要適合自家情況,適合自己的孩子。切勿跟風,別人做什麼,自己也去做什麼,既耽誤時間又浪費金錢。
有了這麼多可以做的事情,如何將想做的事情安排到暑假時間中呢?
時間·計劃
1.不知道這些概念,你就不了解什麼是時間
時間管理和計劃都是系統工程,暑期計劃並不簡簡單單羅列暑期兩個月做些什麼事情,重點在「計劃」兩個字。不論年齡大小的孩子,媽媽都要根據自己孩子的情況,心裡有分寸,拿捏這個度,才能和孩子制定出一個可執行的暑期規劃。下面的幾組概念需要瞭然於心,對自己對孩子都有用:
(1)固定時間和彈性時間
固定時間就是某個時間段,我們必須出現在某個地點,去做某件事情。比如大人的工作時間,孩子去上學的時間,媽媽帶著孩子去上培訓班的時間,陪伴家人的時間。
彈性時間就是我們可以自由安排的時間,自己決定什麼時間出現在什麼地點去做什麼事情,不受其他因素的制約,也不是強制性的,不去做也沒有什麼壞結果。往往一回顧自己的彈性時間,發現自己的時間全都浪費在了刷微信、追劇上而已。
固定時間會擠走彈性時間。所以把重要的事情安排在固定時間,不要讓沒有意義的事情佔據自己的固定時間。
(2)開心時間和痛苦時間
從一個小故事來說,法國神奇絲線的傳說。
主角彼得是一個強壯能幹但做事沒有耐心的男孩。有一天,他在森林裡遇到一個奇特的老婦人。她交給彼得一顆銀質的球,球上面延伸出一條細小的金線。她告訴彼得:「這是你的生命線。如果希望時間快進,只需稍微抽一下線,但抽出的不可再繞回。」彼得高興極了,他奮力一抽,便完成了他整個學生生涯。
只要艱苦沉悶,令人無聊的日子來到,他便用金線躲避難熬的日子,只享受生命中美好的時光。隨著絲線的抽取,彼得很快就變老了,這時,他才意識到自己的愚蠢,後悔不該抽取絲線,一次都不該。他多希望自己能經歷生活中的一切,不管好的壞的,那才成就了獨一無二的你。
生活中不可能只有開心時間,這樣是不可能也是不完滿的,坦然接受很多時候我們都會被各種事情所煩擾,當有這樣的心態的時候,才會珍惜自己生命中的每一分鐘,因為每一分鐘都是算數的!
(3)心理時間和物理時間
愛因斯坦解釋相對論:「夏天,你和一個漂亮姑娘在公園長椅上坐一小時,覺得只過了一分鐘;你緊挨著一個火爐坐一分鐘,卻覺得過了一小時。」
心理時間是個人憑藉主觀經驗對時間的估計,對時間的感覺和記憶;物理時間是用計時工具測量出來的時間。兩者經常是不一致的。
我們每個人憑藉主觀經驗對客觀時間的估計往往是不準確的,這也是我們為什麼需要對自己做時間管理的原因,我們往往習慣於自己的心理時間,而這個心理時間的感覺會影響我們的情緒,所以,大家可以多思考,怎麼去重塑自己的心理時鐘。
這也就是我在工作中經常和大家強調的:時間管理技巧是次要的,什麼樣的工具和形式也是次要的,重要的是時間的意識。
(4)計劃時間和實際時間
在做計劃之前,要讓孩子明白計劃時間和實際完成時間是不一樣的。比如:計劃每天作業的量是5頁,時間1小時,實際可能是做完5頁作業是30分鐘,或者1個半小時。媽媽們需要逐步培養孩子對自己完成作業時間的估算,對時間的概念。
對完成事項的時間估算是受益一生的能力。不斷改善和調整,不僅是對暑期計劃,平時課餘時間的管理能力也會增強。
(5)想做的事情和必須做的事情
現在的孩子,衣食無憂,全家人圍著他轉,想做什麼做什麼,但是也需要讓孩子明白除了想做的事,還有必須做的事情,比如:為家庭做貢獻、學校的作業等,不是他不想做就不做的,這是一個孩子應該承擔的責任。
在做暑期計劃的時候,就可以跟孩子多討論這個話題,不是一兩次就能讓他理解和做到的。
2.不懂得這幾個原則,暑期規劃註定難堅持
(1)簡化+具體
不論是愛德華·德博諾的《簡化》,還是斯特納的《練習的心態》,都很明確的說了一件事情,要實現自己的目標,制定的計劃必須簡化、細分、具體才能執行下去。但是簡化不是自然而然發生的,是一種內化的思維習慣。
(2)靈活+規律
時間管理留白的藝術,就像繪畫一樣,不能太死,用來應對各種打擾和無法預期的事情。要給孩子玩的時間,甚至「玩」這也可以作為計劃的一項。
但是靈活的同時也要形成規律,形成習慣。最佳的結果就是孩子自己知道該幹什麼。
(3)約束+獎勵
約束:設定邊界,讓孩子自己去做選擇。比如:一天30分鐘屏幕時間,這就是邊界,至於怎麼去用這30分鐘,早上還是晚上用,一次用完還是分幾次用等等,都不管,只要不越界都行。
獎勵:讓孩子自己承擔後果,以獎勵為主。比如一天的安排,按時完成,1顆星星;提前完成,3顆星星;沒完成,要求孩子必須補上,不能拖,今日事今日畢。獎勵自己設定。
(4)時間分長短(先總後分)
整個暑期時間還是比較長的,一年的1/6,建議把暑期計劃分成幾個主題,也就是幾個階段。比如:
主題一:快樂作業(7.1-7.20)
主題二:開心夏令營(7.21-8.5)
主題三:興奮出遊(8.6-8.15)
主題四:……
不同的主題下,安排肯定是不一樣。這樣做的好處是,大人和小孩都不再糾結,好不容易做個計劃,哎呀,總是各種打亂。
(5)時間分先後(設定優先級)
所有的事情設定優先級,重要的事情先做。
自己回答這三個問題:
1. 一天24小時,假如我們把時間看成一個箱子。看看自己的箱子裡都裝了些什麼?
2. 如果一天的時間變成25小時,那麼多出來的一小時你準備用來幹什麼?(沒有睡覺的選項)
3. 這個最想安排在多出來的一小時的事情,真的沒有時間去做嗎?比如運動、看書、旅遊。
計劃·選擇
這麼充分的準備工作,再來計劃屬於你和孩子獨一無二的暑期就會容易很多。
暑期計劃可以分成三類:自主學習為主的暑期安排、培訓學習為主的暑期安排、旅行看世界為主的暑期安排。不同的類別需要用不同的思路去制定計劃。
得到app上梁寧的課程《產品思維30講》有一個觀點是人生重要的天分是快樂。
你照著PPT練習3次,就會不爽,而賈伯斯為了蘋果大會對著PPT練習100次,依然樂此不疲;你打掃衛生時可能會不爽,而有人一天打掃三次,不厭其煩。
同一件事情,有人不爽,有人快樂且不厭其煩。所以,最好能找到一個平衡點讓孩子不厭其煩去做,而不是還沒開始情緒先上來了。
1.自主學習為主的暑期安排,可分五步走
如果一整個暑假都以家為中心的活動,最重要的是規律。高效利用暑假是需要非常高的自律的,對媽媽和孩子都是挑戰。
可以讀一讀《堅毅》這本書,堅毅是指對長期目標的熱情(passion)和堅持不懈(perseverance)。小一點的孩子,媽媽可以幫助孩子一起養成一些好習慣,大一點的孩子,媽媽可以幫助孩子提高他非常有熱情(passion)的領域的技能。
第一步:給暑期計劃命名
把制定暑期計劃,當作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和孩子討論,個人覺得甚至花一兩天時間都可以。磨刀不誤砍柴工!
給暑期計劃起個名字,這不是開玩笑,這是給孩子增加一種儀式感,有助於提升計劃的執行質量。儀式感是一種強烈的自我暗示,能夠改變自己。
試著想一下,圍棋下棋之前的「請多多指教」和音樂,劍道的姿勢,射飛鏢之前的閉眼和深呼吸,其實實際沒有什麼變化,但是在這些小小的儀式中,自我暗示,讓自己的注意力更集中,五感對周圍環境的變化更加敏銳。
儀式感,暗示你必須要認真地去對待這件事,所以我們需要儀式感。
第二步:明確暑期的時間長短
拿出日曆,暑期有多少天,多少個星期,很重要的一點,告訴他暑期是有限的,很多想做的事情,也有很多必須要做的事情,卻不一定能全部做完,做好。
第三步:選擇適合自己的活動
感覺很長,但很快就會過完的暑假,孩子到底可以怎麼做,可以參考前面各國的活動清單,讓孩子自己分類,甚至可以用思維導圖的方式來讓暑期目標看起來更清晰。
吃(中國「八大菜系」挨個吃一遍,蘇菜、閩菜、川菜、魯菜、粵菜、湘菜、浙菜、徽菜……)
運動(籃球、輪滑、羽毛球、滑板…)
社交(同學、親戚、朋友,計劃一個sleepover…)
品格(微笑、做家務,為家庭做貢獻,情商…)
睡覺(充足的睡眠,睡覺習慣…)
強烈建議把微笑、吃好吃的、吃更多好吃的都列進去!
鼓勵孩子嘗試一些新鮮事物,或者平時沒有時間做的事情,儘可能多的列出來。
第四步:設定主題,分解計劃
對第三步列出來想做的事情反覆討論,留下最想做的事情,就變成了一個比較長的to do list,就想我們平時安排一樣,暑假的to do list是怎麼把這些事情都安排到2個月的時間裡。
大家可以設定不同的主題,在日曆表上畫出來,不同的顏色來代表不同的主題。
還有一種就是比較隨意,按照事件的裡程碑,不同的顏色來代表不同的事件完成的重要節點或者裡程碑。
第五步:執行計劃
計劃制定好了,重點是執行了,最重要的一步來了,執行才是關鍵!可視化是執行非常重要的一步。
建議大家將計劃貼在家裡比較顯眼的位置,或者孩子的書房,每天抬頭不見低頭見,心中自有一片天了。
執行力強的人可以將時間精確到小時,一般人到每一天,當天任務完成即可。事實上,暑期計劃能完成60%以上就很不錯了。不要過分糾結於要完美地執行計劃。
2.培訓學習為主的暑假
培訓學習為主的安排,對孩子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一直處於高強度的學習狀態,所以讓孩子心裡有一個整體時間概念是非常重要的。
這樣的安排可以參照第一類,知識將每一個主題換成培訓主題即可。
3.旅行看世界為主的暑假,加上這三步規劃更有益
旅行看世界是幫助孩子講腦海裡的世界和真實的世界關聯起來。因為有固定的行程,所以不需要太多彈性安排的時間。旅行的重點是用心看,用心感受。可以和孩子一起開啟旅行手帳,將所見、所得、所思、所想的點點滴滴記錄下來。
第一步:選擇一本旅行手帳
出門在外,一切從簡,帶上一個本兒,幾支喜歡的筆即可。孩子們的世界是五彩的世界,可以帶上一套馬克筆或者水彩筆,世界大不同。媽媽們也可以選擇一個心儀的旅行筆記本,和孩子一起做旅行手帳,可簡可繁。
第二步:讓旅行手帳更有趣
列印一些適合孩子的內頁,甚至可以自己DIY一本孩子的旅行手帳,讓這件事看起來又有愛又有趣。可以是這樣的,列印出來做成小貼紙,每天貼一貼,記錄每日天氣。
可以是這樣的:記錄每天的行程、心情、交通等各種好玩的事情。
可以是這樣的:用畫的方式來記錄你的一天。
第三步:讓這個習慣堅持下去
最重要的依然是去做,不論什麼方式,不用多麼高大上,拿起筆開始就行。好的開始是成功一半,如果沒有好的開始,不妨也試試壞的開始,因為一個壞的開始也要比永遠沒有開始,好得多!
願孩子們在認真高效完成暑假作業的同時,更能過一個充實而滿足的暑假!
來源:童書媽媽三川玲
投稿&薦稿:giftededucation@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