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施永青:若左暉不做鏈家直營,中原地產才會加入貝殼

2020-12-16 騰訊網

騰訊新聞《一線》作者 郭亦非

「左暉如果說不做鏈家,只做貝殼,那我們也可以用他們的貝殼平臺,但是也不會用了貝殼之後,不用別家的平臺。」8月1日,在2018年博鰲房地產論壇上,中原地產董事局主席施永青對騰訊《一線》表示。

此前,左暉執掌的鏈家集團推出貝殼找房平臺,從直營、加盟模式切換到平臺模式,此舉遭到了部分同行的抵制。58集團拉攏我愛我家、中原地產等房產中介公司組成「真房源聯盟」,隨後58斥資10.68億元戰略入股我愛我家。

至於現階段是否會加入貝殼平臺,施永青給出了否定的答案,「暫時不會,可能性比較低。起碼這個時候中原地產還是鏈家的競爭對手。」

施永青告訴騰訊《一線》,如果有公司搞平臺,我們樂於見到競爭互相制衡的局面,而不是像之前搜房網一家獨大,可以隨意收費,現在鏈家和搜房網的擴張路徑類似,一個是從線下走向線上,一個從線上走向線下。

對於鏈家推出貝殼平臺的原因,施永青表示,鏈家原來直營開門店的擴張方式需要很多錢,現在改成提供平臺,用加盟的方式擴張,某種程度上是對原來方式的否定,自己動搖了,轉另外一條軌道了,這對鏈家原有的直營業務也有衝擊,本來他們是我的競爭對手,現在卻給對手賦能,相當於打自己。

施永青反問稱,「如果原來的方式是好的,為什麼不用原來的方式呢?原來直營也做不到的事,現在加盟能否能做到呢?」他認為,加盟和直營唯一的差別就是,現在用人家的錢之後,自己的成本、風險小一點,但是管理加盟相比直營相對更難。

在資本湧入中介行業之時,風格相對保守的中原地產雖然一度考慮上市,但最終中止了引資計劃。施永青告訴騰訊《一線》,我沒有太想上市,不習慣用人家的錢,用自己的錢虧了沒什麼壓力,但是用人家的錢虧了睡不著覺的。

對於引資計劃中止的原因,施永青解釋稱,我的合作夥伴要求上市方式和我不一樣,我不想上市的價格定的太高,想偏低一點,但是投資銀行不贊成,他們收到的佣金少,公司尚未從現在的競爭環境裡跑出來,如果此時就上市,我沒辦法向投資者交待,如果我們證明有盈利能力,那個時候才有信心上市,「現在危機存亡的時候,應該是我們創業者自己去冒風險。」

相關焦點

  • 地產中介江湖「守擂者」施永青
    左暉意氣風發甚至帶有傲慢。「鏈家223事件」(鏈家因金融產品違規遭政府通報)後,左暉甚至對上海區域總監們說,「鏈家如果想在中原之後扛起行業大旗,要做一個和中原不是一個時代的企業。」作為被稱為香港地產中介「教父級」人物的施永青,他的內心也許是憂傷的。2017年,施永青曾對媒體說,「我現在68歲,我的對手38歲,你很清楚世界是誰的。」
  • 調整繼續,左暉合併貝殼、德佑、鏈家管理團隊
    2017年5月21日,在貝殼找房宣布成立一個月後,鏈家集團進行了一輪密集的人事調整。鏈家集團CEO彭永東兼任貝殼找房CEO,總管鏈家直營、德佑加盟和貝殼找房三大業務。同時,明確三大業務線的負責人,鏈家COO由原上海鏈家總經理王擁群擔任,德佑COO由原德佑事業部總經理祁世釗擔任。
  • 鏈家何以變成貝殼?
    當年,北京房價從過去的八九千/平米猛飈至三萬/平米,成交量大漲,幾乎所有的地產中介都掙到了大錢,鏈家也實現了十幾個億的收入,當時左暉不過37歲。「記得我們當時在集團開會,說一個人看他能不能做企業,就看他有了錢之後的一個狀態,是換媳婦、買豪車,換職業,還是繼續投入自己的企業。」中原地產一位前高管對虎嗅Pro說到。
  • 貝殼找房回應網傳「左暉合併貝殼、鏈家、德佑管理團隊」 稱再次...
    本報實習記者 李凱旋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袁曉瀾 北京報導日前,界面新聞有報導稱「鏈家於1月11日上午在北京召開了內部戰略會,宣布貝殼、德佑、鏈家管理團隊合併,不再劃分南北貝殼和德佑的後臺
  • 鏈家和中原之爭,你怎麼看?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成功都不是偶然,都會有它成功的理由,左暉和鏈家也是如此。可是,已成為行業老大的左暉,為什麼要在講話中要將矛頭直指中原地產?   這幾天,各界人士,包括購房人和房地產業從業者,可能更關注保利在上海力戰群雄拿下周浦地王的消息。而美好的美更關注今天鏈家針對中原地產而發的一個左暉上海內部講話。
  • 左暉賽馬,貝殼下沉-虎嗅網
    在我愛我家、中原地產等大型中介品牌認可貝殼之前,德佑幾乎憑一己之力影響了整個貝殼乃至全行業,也一定程度上回應了「入駐貝殼是替鏈家打工」的質疑聲,和鏈家共存的城市裡,德佑店東告訴虎嗅「不擔心與鏈家競爭」。 它的成績代表了某種範式。德佑之後,加盟起家的同行重視起下沉市場,不做加盟的同行則試水加盟。
  • 獨家對話|施永青: 中介無「界」
    中原地產受到行業最強烈衝擊來源於,2015年初,當時時任深圳鏈家總經理的張海明帶著1500名鏈家人馬奔赴深圳,接收重組併購的深圳老牌中介中聯地產,原本北京市場是鏈家大本營,而南下勢如破竹與中原地產僅有一河之隔。
  • 中介風雲:鏈家的破壁之戰
    最先站出來的是姚勁波,他執掌的58集團旗下擁有58同城、安居客、趕集網,其將貝殼視為最大的競爭對手。姚勁波拉攏我愛我家、中原地產、麥田房產等房產中介聯組成「真房源聯盟」,宣稱「58堅持做平臺、永不自營」。隨後更是斥資10.68億元,戰略入股我愛我家,獲得約8.3%的股權。
  • 「縮進」貝殼,投資落定:鏈家破壁繼續
    根據貝殼 CEO 彭永東透露,從 2014 年,鏈家已有計劃向平臺化轉型,但那時團隊、技術儲備都不完善;另一方面,鏈家還沒有在行業上走到第一位,也沒有能力和資格「定義遊戲規則」。但由單一門店業務走向網際網路化的嘗試也已經在進行中。2014 年,鏈家抓住網際網路的機遇,成立鏈家網。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鏈家的股東席位除了融創、萬科等傳統地產商以外,增加了百度、騰訊等網際網路公司的身影。
  • 姚勁波一呼眾中介響應 鏈家成了中介行業「公敵」?
    大家心照不宣,「某一家公司」、「有些企業」,指的就是鏈家和貝殼找房。後者被外界解讀為左暉的二次創業與自我革命。區別於鏈家的直營體系,今年4月底成立的貝殼找房被定義為開放平臺。目標是,未來一年內,擴展到12萬家門店,經紀人數100萬,相當於鏈家已知經紀人公開數據的近五倍。
  • 貝殼找房反超鏈家,是意外還是「老賴」左暉的人為?
    近日,關於「老賴」左暉旗下的貝殼找房即將上市成為熱門話題。對於一手創建鏈家的左暉來說,用貝殼來一把擊倒自己的鏈家,將大量資源、資金轉入貝殼找房,究竟意欲何為?其本質上就是鏈家網升級為貝殼找房網,原鏈家網帳戶可以直接在貝殼上登錄,將覆蓋全中國超過300個城市,服務超過2億的社區家庭,連接100萬職業經紀人和10萬家門店,賦能超過100個品牌。這其實就是將鏈家的所有信息轉移到了貝殼找房上。在左暉已經被列入消費限制名單後,鏈家的上市之日就如泡影一去不返。
  • 鏈家縮進「貝殼」
    左暉在集全鏈家之力做貝殼找房,隨之,鏈家的存在感在漸漸變小——今年1月11日,左暉曾在北京召開了內部戰略會,他宣布操刀對自己旗下的三大品牌進行手術:貝殼、德佑、鏈家管理團隊合併,不再劃分南北貝殼和德佑的後臺,三條職能線合併。
  • 房多多在中原租了幾畝地
    中原地產(中國內地)主席黎明楷在接受觀點地產新媒體採訪時坦言,原萃發展是有點偏慢的,「因為是中原集團作為傳統中介公司有一個基因,叫有機成長,一直都是盈利之後才加速發展,因為是靠既有資源去拓展。」他在會上也有提及,中原集團從直營起家,太過於重視利潤,而不像其他品牌一樣先做規模和GMV,導致原萃無法擺脫利潤思維。
  • 左暉和姚勁波朋友圈互嗆:房產中介市場排擠鏈家情緒明顯
    圖源@視覺中國鈦媒體註:一家獨大的鏈家正在成為房產中介友商們的「眼中釘」。今年4月,鏈家推出房地產服務行業公開平臺產品「貝殼找房」。貝殼找房被視為鏈家董事長左暉的二次創業。據媒體披露,58同城CEO姚勁波已經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不看好貝殼找房,並認為是對58同城模式的模仿。5月8日,姚勁波在媒體見面會上針對貝殼找房表示,「任何一個公司講一個故事走不通,轉到另外一個故事,這都會對內部產生巨大的投資成本浪費。一個好的市場模式被確立,很多人來模仿,很多人來做,這是不可避免的。
  • 鏈家的鏈式擴張:左暉及他的公司的野蠻生長
    二手房中介是個聲名狼藉的行業,而鏈家強勢高傲的創始人左暉認為自己與對手「不在一個時代」 左暉從沒有做過經紀人,但他創立的鏈家地產卻頗為特立獨行,其代理的二手房不僅報價高,佣金高,而且對員工管理十分嚴格。2010年以來,隨著北上廣深二手房交易逐漸超過新房銷售量,以及國家對房地產行業的調控持續深化,存量二手房交易逐漸成為一個巨大「金礦」。鏈家、偉業我愛我家等都經歷一個快速發展期。「在正常市場環境下,全國二手房交易市場佣金可以達到2000億元人民幣。
  • 貝殼創始人左暉給我的4點啟發
    貝殼脫胎於鏈家又獨立於鏈家,人們津津樂道貝殼的平臺模式,背後的創始人左暉在房地產市場做成了這件一直有人想但從沒人做成的事情。我最近看了記者李翔對左暉的一系列採訪,從左暉的言行中感受到我們之間的認知差距,以及企業家精神是如何影響他的決策的。從中總結出4點啟發,下文裡一一展開。
  • 貝殼上市左暉身家大漲760億人民幣,站在背後的包凡成為最大贏家
    早在2014年,鏈家在體系內開始快速推動網際網路化,到了2018年4月,由鏈家網升級而來的貝殼找房上線。與鏈家的垂直自營模式不同,貝殼的定位是一個全新的網際網路地產平臺,吸引更多類似鏈家的經紀公司入駐。在打破傳統租售生意的邏輯下,貝殼的使命是進行一場自下而上的網際網路改造。
  • 中原牽手房多多 欲在加盟店市場叫板貝殼
    在公告前一日即11月19日,中原地產與房多多在上海舉行合作發布會。按照雙方的表述,此次合作中,房多多為中原提供技術和系統支持,而中原為房多多帶來線下資源基礎。中原地產行政總裁施俊嶸坦言:「過往原萃相對來說發展地比較保守,可能是因為受到中原的基因所影響,我們過往比較注重成本控制,渴望找到一個盈利模式。現在到了我們大展拳腳的時候。
  • 鏈家出現大面積撤資,左暉成最大股東,欲帶貝殼吃進市場!
    騰訊在早年間就已經參加了鏈家的B輪融資,截至2017年4月份又以戰略投資者的身份繼續加資。一直到今年2月,騰訊的貝殼找房中的地位仍然處於不高的地位,其中股份佔有率約為2.5%,而左暉最為最大的股東,其佔有率約50%,德佑持股7.2%,融科和萬科各均佔5.58%,新希望佔比4.81%,百度也持股1.76%。
  • 貝殼找房商業模式之下:隱藏著做一家社會企業的雄心
    天貓、京東等電商平臺大舉布局線下,蘇寧、國美等傳統線下零售巨頭反攻線上;網約車企業滴滴布局外賣,團購與外賣企業美團進軍網約車;而隨著鏈家這個以直營為主的傳統線下地產中介巨頭推出線上行業開放平臺「貝殼找房」,對58集團這家同城生活服務商最為依賴的房產中介業務形成直接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