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眾到大眾——海南海上運動30年變遷

2020-12-20 環球網

來自臺灣的帆板運動員在海口和當地群眾交流(1989年1月16日攝)。四面環海的海南,極適合開展海上運動。但在1988年建省之初,海上運動卻是屬於少數人的小眾活動。30年來,海南海上運動迅猛發展,既有傳統的帆船帆板,也出現了風箏衝浪、潛水、大帆船等群眾喜愛的新興運動項目。隨著改革開放不斷深入,加之國際旅遊島建設持續發展,海南海上運動呈現出國際化趨勢。一系列國際性海上運動賽事的舉辦,吸引了眾多體育旅遊消費群體。體育旅遊示範區和水上運動天堂,正成為美麗海南的新名片。新華社記者 姜恩宇 攝

澳大利亞選手羅勃貝恩(前)參加海南萬寧國際衝浪節精英挑戰賽(2010年11月8日攝)。四面環海的海南,極適合開展海上運動。但在1988年建省之初,海上運動卻是屬於少數人的小眾活動。30年來,海南海上運動迅猛發展,既有傳統的帆船帆板,也出現了風箏衝浪、潛水、大帆船等群眾喜愛的新興運動項目。隨著改革開放不斷深入,加之國際旅遊島建設持續發展,海南海上運動呈現出國際化趨勢。一系列國際性海上運動賽事的舉辦,吸引了眾多體育旅遊消費群體。體育旅遊示範區和水上運動天堂,正成為美麗海南的新名片。新華社記者 郭程 攝

選手參加在萬寧和樂鎮港北港舉行的2016中華龍舟大賽萬寧站200米直道賽決賽(2016年3月10日攝)。四面環海的海南,極適合開展海上運動。但在1988年建省之初,海上運動卻是屬於少數人的小眾活動。30年來,海南海上運動迅猛發展,既有傳統的帆船帆板,也出現了風箏衝浪、潛水、大帆船等群眾喜愛的新興運動項目。隨著改革開放不斷深入,加之國際旅遊島建設持續發展,海南海上運動呈現出國際化趨勢。一系列國際性海上運動賽事的舉辦,吸引了眾多體育旅遊消費群體。體育旅遊示範區和水上運動天堂,正成為美麗海南的新名片。新華社記者 楊冠宇 攝

運動員參加在海南萬寧和樂鎮港北港舉行的2016中華龍舟大賽萬寧站比賽(2016年3月10日無人機拍攝)。四面環海的海南,極適合開展海上運動。但在1988年建省之初,海上運動卻是屬於少數人的小眾活動。30年來,海南海上運動迅猛發展,既有傳統的帆船帆板,也出現了風箏衝浪、潛水、大帆船等群眾喜愛的新興運動項目。隨著改革開放不斷深入,加之國際旅遊島建設持續發展,海南海上運動呈現出國際化趨勢。一系列國際性海上運動賽事的舉辦,吸引了眾多體育旅遊消費群體。體育旅遊示範區和水上運動天堂,正成為美麗海南的新名片。新華社記者 楊冠宇 攝

參賽賽船在2016年第七屆環海南島國際大帆船賽三亞-海口拉力賽的比賽中(2016年3月14日攝)。四面環海的海南,極適合開展海上運動。但在1988年建省之初,海上運動卻是屬於少數人的小眾活動。30年來,海南海上運動迅猛發展,既有傳統的帆船帆板,也出現了風箏衝浪、潛水、大帆船等群眾喜愛的新興運動項目。隨著改革開放不斷深入,加之國際旅遊島建設持續發展,海南海上運動呈現出國際化趨勢。一系列國際性海上運動賽事的舉辦,吸引了眾多體育旅遊消費群體。體育旅遊示範區和水上運動天堂,正成為美麗海南的新名片。新華社記者 楊冠宇 攝

在三亞蜈支洲島參加2016動力衝浪板國際賽中國站的選手在比賽中(2016年9月17日攝)。四面環海的海南,極適合開展海上運動。但在1988年建省之初,海上運動卻是屬於少數人的小眾活動。30年來,海南海上運動迅猛發展,既有傳統的帆船帆板,也出現了風箏衝浪、潛水、大帆船等群眾喜愛的新興運動項目。隨著改革開放不斷深入,加之國際旅遊島建設持續發展,海南海上運動呈現出國際化趨勢。一系列國際性海上運動賽事的舉辦,吸引了眾多體育旅遊消費群體。體育旅遊示範區和水上運動天堂,正成為美麗海南的新名片。新華社記者 楊冠宇 攝

在三亞蜈支洲島參加2016動力衝浪板國際賽中國站的選手在比賽中(2016年9月18日無人機拍攝)。四面環海的海南,極適合開展海上運動。但在1988年建省之初,海上運動卻是屬於少數人的小眾活動。30年來,海南海上運動迅猛發展,既有傳統的帆船帆板,也出現了風箏衝浪、潛水、大帆船等群眾喜愛的新興運動項目。隨著改革開放不斷深入,加之國際旅遊島建設持續發展,海南海上運動呈現出國際化趨勢。一系列國際性海上運動賽事的舉辦,吸引了眾多體育旅遊消費群體。體育旅遊示範區和水上運動天堂,正成為美麗海南的新名片。新華社記者 楊冠宇 攝

由教練帶領的潛水愛好者在海南省分界洲島附近海域下潛(2017年5月1日攝)。四面環海的海南,極適合開展海上運動。但在1988年建省之初,海上運動卻是屬於少數人的小眾活動。30年來,海南海上運動迅猛發展,既有傳統的帆船帆板,也出現了風箏衝浪、潛水、大帆船等群眾喜愛的新興運動項目。隨著改革開放不斷深入,加之國際旅遊島建設持續發展,海南海上運動呈現出國際化趨勢。一系列國際性海上運動賽事的舉辦,吸引了眾多體育旅遊消費群體。體育旅遊示範區和水上運動天堂,正成為美麗海南的新名片。新華社發(童國強攝)

參加2017第四屆國際旅遊島帆板大獎賽海口大獎賽的選手在比賽結束後上岸(2017年11月16日無人機拍攝)。四面環海的海南,極適合開展海上運動。但在1988年建省之初,海上運動卻是屬於少數人的小眾活動。30年來,海南海上運動迅猛發展,既有傳統的帆船帆板,也出現了風箏衝浪、潛水、大帆船等群眾喜愛的新興運動項目。隨著改革開放不斷深入,加之國際旅遊島建設持續發展,海南海上運動呈現出國際化趨勢。一系列國際性海上運動賽事的舉辦,吸引了眾多體育旅遊消費群體。體育旅遊示範區和水上運動天堂,正成為美麗海南的新名片。新華社記者 楊冠宇 攝

相關焦點

  • 海南遊艇遊從「小眾高端」 走進尋常百姓生活
    到海南旅遊,可以選擇乘遊艇出海,開啟一次與大海的親密接觸之旅,放鬆身心的同時從多元視角發現海南之美。「乘遊艇出海,既能欣賞沿岸城市風光美景,又能在海上體驗摩託艇、香蕉船、垂釣等項目,全方位感受大海的魅力。」遊客張馳說。過去,對於普通大眾而言,乘遊艇出海是一件奢侈的事,因為一艘遊艇租賃價格高達數萬元。如今,在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推動下,遊艇旅遊正從「小眾高端」走向「大眾休閒」,步入尋常百姓家。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上運動的美妙天堂
    長長的海岸線,讓「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不是僅僅停留在詩行之中;藍藍的海水,不但是一道道美麗景觀,也不僅僅出產海洋美味,還是海上運動喜愛者的天堂———衝浪、遊艇、帆船、海釣、潛水等運動,總能給海南的海,帶來更多的生氣和生機。  海口、三亞、萬寧、陵水,從南到北,美麗的東海岸是海南島最適宜海上運動的海域。
  • 海南八大高端海上旅遊海上運動介紹大全
    海南的遊艇旅遊最大的優勢是自然條件優越。海口是全國唯一一個北岸城市,有風無浪;三亞臨南海,又有許多離島可供停船遊玩,增加了遊玩趣味性。海南位處全國唯一一個熱帶省份,一年可出海時間最長,眾多的遊艇會和俱樂部為海南的遊艇旅遊業打出了特色品牌。
  • 小眾的A2帆板風箏衝浪公開賽大眾的狂歡
    「該賽事是目前中國大眾帆板、風箏衝浪界規模最大、參與人數最多、選手水平最高的賽事,已成功舉辦了六屆,成為中國大眾水上運動的品牌賽事。隨著外籍選手逐漸增多,正努力打造成國際化賽事。」據賽事承辦方北京自然動力體育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風箏衝浪的一套裝備動輒數萬元,要有錢有閒有心才能玩,目前,在國內尚屬小眾項目。
  • 海南艇特別!遊艇遊從小眾高端走進尋常百姓生活
    近年來,隨著遊艇旅遊管制進一步放寬,遊艇租賃市場規範化發展,遊艇遊玩費用平民化,海南遊艇旅遊正乘風起「熱浪」,在年輕消費力佔據主流的市場中掀起一股新浪潮,成為越來越多遊客來海南遊玩的必選項目。目前,海口、三亞、陵水、萬寧等地都推出了豐富的遊艇旅遊產品。到海南旅遊,可以選擇乘遊艇出海,開啟一次與大海的親密接觸之旅,放鬆身心的同時從多元視角發現海南之美。
  • 旅遊周刊 | 海南「艇」特別 遊艇遊從「小眾高端」走進尋常百姓生活
    「乘遊艇出海,既能欣賞沿岸城市風光美景,又能在海上體驗摩託艇、香蕉船、垂釣等項目,全方位感受大海的魅力。」遊客張馳說。過去,對於普通大眾而言,乘遊艇出海是一件奢侈的事,因為一艘遊艇租賃價格高達數萬元。如今,在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推動下,遊艇旅遊正從「小眾高端」走向「大眾休閒」,步入尋常百姓家。「近年來,三亞試行『遊艇租賃』,以分時租賃體驗模式讓普通群眾消費得起遊艇遊。
  • 海口周邊自由行,景點大眾小眾盡美景
    交通:自駕大眾景點:1、海口石山火山群國家地質公園;2、東寨港紅樹林國家旅遊區、3、海口騎樓老街小眾景點1、淇水灣;2、石頭公園;3、銅鼓嶺;4、盈濱灣海灘2、東寨港紅樹林海口東寨港紅樹林被譽為「海上森林公園」和「海底村莊」。是中國最大的紅樹林自然保護區。3、海口騎樓老街「南洋的風情,中國的魂;西式的建築,中國的人」。
  • 《冰糖燉雪梨》促進小眾冰雪運動走向大眾
    4月9日晚,電視劇《冰糖燉雪梨》完美收官,結尾展現2年後,黎語冰重新拿起了冰球桿,喻言向著世界冠軍目標努力前進,棠雪和張閱微走向更高國際舞臺。隨後把中國冰雪運動在冬奧會的金牌史過了一遍,並謹以此片致敬中國冰雪運動健兒和正在努力追夢的你。激情熱血的賽場,滿滿的正能量,結局重新落到冰雪運動上,而不是棠雪和黎語冰等幾對CP結婚生子的戲碼。
  • 海口「高冷」帆板運動開放 體驗海上搏擊樂趣
    坐上「海上不倒翁」的大型龍骨帆船在藍天碧海中乘風破浪;駕著具有「海上高爾夫」之稱的釣魚艇出海,遠離城市喧囂緩解緊張的工作壓力;亦或乘坐「水上芭蕾」漂移艇,劈波斬浪,體驗追風的感覺……除了這些,在海口市國家帆船基地公共碼頭還可以體驗到海上氣墊船衝浪、摩託艇、遊艇出海以及海口灣觀光等項目,恣意縱情在藍天碧海之中,享受傳統和新興的海上運動項目。
  • 國家衝浪隊大眾開放日助陣元旦小長假
    新華社海口12月30日電(記者趙葉蘋)元旦小長假第一天,正在海南萬寧日月灣訓練的國家衝浪隊舉辦大眾開放日活動,面向市民、遊客開展衝浪體驗教學,國家隊專業運動員現場展示及講解,輔以海上表演賽等內容,吸引了上百名衝浪愛好者和遊客參加。
  • 想體驗海上遊艇真人CS嗎?這個「十一」來海南玩海吧
    海南日報記者 武威 通訊員 韋尚婷 攝當五彩的魚兒,親暱地依偎在身邊,你會欣喜地感覺到自己置身於一個美妙的新奇世界,盡情欣賞五顏六色千姿百態的海底生物;當成串的氣泡,歡快地漂過耳際,你會驚奇地發現你正輕鬆地扇動腳蹼,自如地懸浮於水中,真正體會水中世界的奇妙、美麗、自在與浪漫。海南有不少條件優良的潛水區域!海水清澈澄瑩,能見度在8到16米,有些地方可達25米左右。
  • 大眾點評網發布 城市消費十年變遷
    大眾點評網發布   城市消費十年變遷  本報訊 (記者羅 兵)近日,大眾點評網發布《中國城市生活消費十年變遷(2003-2013)》,通過對飲食男女、休閒娛樂、美麗人生、結婚育兒和居家生活這五大板塊消費數據的分析,揭示出2003年至2013年人們城市生活消費需求的變化,描繪出中國城市人口消費需求層次圖譜。
  • 海南的三月,疍家漁排在南灣的猴島,吉普賽人漂浮在海上
    疍家是生活在海上的人的總稱,據說存在於沿海地區。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在住在海上的人越來越少了。過去,他們在海上生活了許多年,陸地上沒有房子。家是船,船就是家。每一年,每一個月,都不曾改變。不知道過了多少代,才流傳至今!
  • 黃建鋒把摩託艇玩成了大眾運動
    在從事維修摩託艇的過程中,黃建鋒自己也愛上了摩託艇競賽運動,從2016年開始,只要時間上允許,他都會參加國內的摩託艇挑戰賽,還能獲得不錯的名次。在他的影響下,溫州擁有了一大批摩託艇運動的愛好者,小眾運動慢慢成了大眾運動。
  • 峇里島上的 海南大眾小學
    小學創建11年,在校生從最初的80名發展到350名,已經是一所享譽峇里島內外的「三語」(中文、英文、印尼文)學校,深受當地華裔家長的追捧和青睞。龐廷國是峇里島第三代華裔,祖籍海南瓊山。從小在峇里島長大的龐廷國僅讀書讀到5年級就輟學打工維持家庭生計,後來歷練幾十年辛苦打拼掙下一份殷實的家產。
  • 國慶來點新鮮特別的,海南旅遊的小眾玩法
    這個國慶假期海南旅遊有哪些小眾又特別的玩法?26度君整理了以下攻略,往下看咯~海口觀瀾湖華誼馮小剛電影公社第五個景區——老北京景區,十一期間將正式開園,在海口就能體驗到懷舊的老北京穿越之旅,據說高度還原的民族文化宮的
  • 體旅融合提升城市軟實力 海南親水運動季金秋「浪跡南海」
    日前,萬寧日月灣衝浪、沙灘足球,定安南麗湖體驗皮划艇,文昌淇水灣沙灘排球,臨高角徒步丈量海岸線等2020海南親水運動季「浪跡南海」主題月活動相繼開展,「水上+沙灘」已經成為海南獨特的運動品牌,並不斷把海南打造成具有獨特魅力的「水上+沙灘」運動勝地。
  • 海南有很多小眾海邊,景美人少,知道的人不多,都去過的更少
    我們喜歡它自由安靜的樣子,激情澎湃的樣子,好像把城市的狹窄、擁擠、嘈雜全都拋到九霄雲外。所以到海邊也成了最受歡迎的一種度假方式。今年由於特殊原因,想要去國外的海灘玩耍有點困難,但是在國內的海南同樣可以狂歡呀!海南四面環海,沿海的12個市縣均有自己的特色海灘,它們早已被大眾所熟知,有的擁有絕色美景卻依然很小眾,風景美不說遊人也不多。今天就帶領大家一起探索海南的那些小眾海灘。
  • 海南日報數字報-攜手海南,打造海上絲路旅遊明珠
    ■ 本報記者 張譙星 侯賽  「我第一次來海南,但是帶來了兩地人民近20年的友好情誼
  • 海南:文化地標變遷
    「通過IP主題實景展覽與科技化互動體驗,讓新鮮、互動、多元的文化融入城市空間與大眾生活,助力塑造海南特色的文化標籤。」海南當地媒體如此評價TGC騰訊數字文創節在海南落地的意義。無論文化事件、文化標籤,亦或其他媒體所稱的文化地標,TGC騰訊數字文創節都為3.54萬平方公裡的海南帶來了新的文化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