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培養的奴才精神,外國都是上流人,唯有自尊自愛才能讓人尊敬

2020-12-19 陳子帥菌讀文史曰

在鳥籠裡出生的金絲雀認為飛翔天空是一種病。——亞歷桑德羅.佐渡洛夫斯基

大文豪魯迅對奴才和奴隸之間的區別有過精確的論述:吃了苦,無法反抗就叫做奴隸;吃了苦,不僅不反抗,還要在苦中找出樂子,尋出美,讚嘆陶醉其中,那就是奴才。

奴隸只是身體上的奴隸,還可能保有一些反抗意識;而奴才不僅僅是身體上的奴隸,還是思想上的奴隸,奴才一生一世都是奴才。

在中國幾千年的文明長河中,不管是暴秦強漢,還是大隋盛唐,還是文宋剛明,大臣進呈給中國君王的奏摺中,都是自稱「臣」,就連元朝的奏摺中,大臣們也是自稱自己為「臣」。

唯獨清朝是個例外。

清人上奏的那些奏章自稱「奴才謹奏」、「奴才跪奏」、「奴才跪誦之下不勝悚懼無地自容」、「奴才伏讀再三更切悚惶」等等毫無風骨的諂媚之詞比比皆是,不堪入目。

更讓人無法理解的是,有清一朝,並不是所有的清人都能被稱之為奴才,甚至可以說大多數人是不能被稱之為奴才。

在清朝稱為奴才是需要極高的資格的,絕大多數底層民眾是沒有資格成為奴才的,只有旗人才有資格稱自己為奴才。

臣子庶民沒有資格成為奴才,他們在清朝都是奴才們的奴隸而已。

漢人不管是官還是民都只是被清朝高高在上的滿洲君王和他的那些所謂旗人奴才們圈養的小羊羔而已,生殺予奪只是一念之間。

雖然滿洲君王——乾隆曾經冠冕堂皇的說過這樣一段話:「奴才就是臣子,奴才臣子本來屬於一體,朕從來沒有過任何歧視。...稱奴才不是因為親近,而稱呼為臣也不是因為疏遠。」

乾隆雖然對外宣傳漢人臣民與旗人奴才沒有高低貴賤之分,都是大清的子民,但是有句俗話說得好「缺什麼喊什麼」,正因為當時的清朝人心中,奴才的地位更高,因為稱奴才顯得與皇帝更親近,稱臣則顯得疏遠的多。

所以大清國的臣民都爭先恐後地要當奴才,人人以當奴才為榮

專門研究清史的學者杜家驥先生說:清朝的臣民自稱奴才,是受到滿洲風俗的影響,屬於典型的「自賤其身」,中國幾千年的漢人官僚士大夫的那種儒家「恥」觀念與「義」氣節在他們身上已經全面丟失,再也找不到蹤影了。

所以迅哥兒才批評他們,說做奴隸雖然不幸,但還知道掙扎,畢竟思想與精神還是自由的,還有掙脫的希望;如果從奴隸生活中尋出美來,還讚嘆、陶醉其中,那就是真正的萬劫不復了。

誰都不希望自己成為一個毫無尊嚴、毫無自由的奴隸,但是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奴隸中也有思想被馴化的奇葩,那就是奴才。

奴才以自己為奴而感到光榮,懂得下跪、懂得崇拜的奴才更是好奴才。

為此用盡各種手段去討好上面,去諂媚上面,上面一高興就丟一塊骨頭給奴才吃,奴才為此還興奮好長一段時間,還到處炫耀,為了得到上面更多的賞賜,上面讓他幹什麼毫無底線毫無原則的事他都敢幹,絲毫不含糊。

這種奴才最會討上面的歡心,為此上面也對這種奴才特別滿意,甚至可以讓他掌控其他奴隸的人生與命運,讓他覺得自己是高人一等的奴才。

這樣的奴才,自己做奴才品出了香味兒,嘗到了美妙,還為此時的自己而感到陶醉。

他開始把自己當奴才的經驗當成寶貝,把做奴才當成一種信仰,還自覺的去培養一些「志同道合」的奴隸當做奴才,讓別的奴隸跟自己多學習學習,學習他這個最忠心的奴才向主子彎腰的度數,學習他這個奴才是如何事無巨細的諂媚上面的。

這才是真正的奴才精神。

晚清時期,法國使臣羅傑斯對清朝君王說:「你們的太監製度將健康人變成殘疾人,這一點很殘忍,不符合文明。」

還沒等清朝君王回話,貼身太監姚勳就跳起來了,對法國使臣羅傑斯橫眉冷對:「這是我們皇帝陛下的天大的恩賜,奴才們都心甘情願。你雖身為外使,怎可詆毀我大清國,幹涉我大清國內政?」

在清朝的高壓統治下,當時的國人人人都生病了。

生什麼病呢?西方有了十八九世紀的各種思想,造出了無數愛自由大於愛麵包、愛真理大於生命、愛權利大於奴性的特立獨行的狂狷之士,這才有如今的文明世界。

英國學者巴羅分析認為,中國畸形的奴才精神是中國滿洲統治者精心塑造的結果:「就對清政府而言,有充足的證據表明,滿洲君王用獨特的高壓手段完全馴服了臣民,並按自己想要的模式塑造了臣民的性格。他們的道德觀念和行為完全由朝廷的思想與意識所控制,...自從滿洲女真徵服中國以來,至少在過去的一百年的時間裡中國沒有任何前進的跡象,或者可以說是倒退了;當我們每天都在藝術和科學領域大步向前的時候,他們實際上正在淪為半野蠻人。」

巴羅還認為中國人普遍缺乏自尊心,是因為清政府從來沒有把百姓當成人來看待,而是當成了奴隸。他說「在這樣的封閉國度中,人人都是奴隸,人人都有可能因為只犯了一點小錯誤或因為官府中某位高級或低級的官員的微妙心情而挨一頓板子,挨完打之後還要被迫跪倒在地上,為麻煩了官員來教育自己、懲罰自己而謝罪。"通過這樣的方式,滿洲君王將中國人的榮譽觀、價值觀、尊嚴感全部瓦解,所以在中國,人的尊嚴這個概念被徹底消滅。

為此迅哥兒大聲吶喊,希望國民能徹底拋棄奴才精神。

就連胡適這個溫和派都在對中國的奴才精神進行抗爭,他對學生們說道:「學生們、朋友們,你們一定要爭取自己的自由,自己的人格!只有爭取到你們個人的自由,國家才會有真正的自由!只有爭取到你們個人的獨立人格,國家才會有真正的獨立人格!只有爭取到你們個人的尊嚴,國家才會有真正的尊嚴!自由平等有尊嚴的國家不是一群毫無自由、毫無權利、毫無尊嚴的奴才能夠建造得起來的!」

無數思想家大聲疾呼,無數仁人志士大力抗爭,終於在1949年人民真正站起來了。

真正將奴才精神掃進了歷史的垃圾堆中。

但是萬萬沒想到,短短幾十年,奴才精神像幽靈一樣居然再一次重新煥發出了新的光彩。

比如某大學「留學一拖三」政策,比如許某馨的留學生,還有那些滯留英國的小留學生,為什麼在其他國家國民有優先權,而在國內,是外國人有優先權?

現在的中國應該是一個法制國家,不管是國民還是外國人,都應該一視同仁,按照國際慣例辦事,遵守規章制度是文明國家的表現,任何具有起碼素質的外國人都會理解和配合。

即使外國人確實完全不識中文、英文,也聽不懂解釋,又從未出過國,禮貌地告訴他中國是這樣的規章制度,客氣地引導他習慣中國的風俗習慣,既能讓他今後更方便,也能讓這些外國人知道中國是一個有尊嚴的國家。

如果對方是故意如此,或者是經常到處惹事的「惹事精」,那就更不應該讓他們在中國地界上得逞。否則,豈不是讓他形成中國的法律法規形同虛設的錯誤印象?

還有些持中國護照而多年未歸的海外留學生或華僑遊子,看到這種現象,特別是自己的國民待遇並未得到確保,又會有何感受?

只有自己自尊自愛才能讓別人尊敬愛戴,這才是永世的真理。

衷心祝願祖國越來越美好!

相關焦點

  • 自尊自愛自強 讓青春更精彩
    >start--> >--> 為引導全體在校女生更好地適應疫情期間的封閉生活,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和成才觀,學會正確處理女生在學習、生活、交友、戀愛等方面容易出現的問題,培養、塑造女生「自尊、自愛、自強」的優秀品格和文明優雅的女學生形象,我院學生處
  • 清朝的包衣奴才是什麼意思,他們到底是怎樣一群人,地位如何?
    在一些以清朝歷史為背景的小說或者影視作品中,我們經常可以見到「包衣奴才」這個詞語,這個詞可是清朝的專有名詞。顧名思義,包衣奴才是清朝統治者奴僕中的一種,不過雖為奴才,卻也是清朝統治的重要一部分,有許多包衣奴才出身的人在清朝當官、為妃,名垂史冊。《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先生的家族就是包衣;嘉慶皇帝的生母孝儀純皇后也是包衣出身,得寵之後其家族被抬旗,編入內佐領,諸如此類的例子還有許多,縱橫就不再列舉了。
  • 《紅樓夢》中她深得老太太的信任,性格剛烈,是個自尊自愛之人
    ,更是贏得老太太的信任,而且府裡上下都對她也是很客氣的。要知道這個大老爺本就兒孫滿堂了,身邊也不缺枕邊人,但卻偏偏還要收她這個丫頭,真是過分了。而最過分的就是大老爺的正室邢夫人居然也未必奔波摻合這事。她親自來找鴛鴦,並且說來給她賀喜的。然後又以各種好處去誘惑她,而這一套一套的說辭也真是讓小編都替她感到羞恥了。不過,透過邢夫人,我們可以到鴛鴦的樣貌還是不錯的,而她的心性也純潔。
  • 晚安心語句子:人生人山人海人來人往,自己自尊自愛自由自在
    我會主動往你的方向走幾步再走幾步,如果你看見我走過來了,卻沒有迎接我的意思那我就會停下來了,只要你敢不懦弱,憑什麼我們要錯過,兩個人勢均力敵,公平又平等的愛與被愛,這才是剛剛好的愛情」有些愛不得不各安天涯,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想起他送的那些花,還說過一些撕心裂肺的情話,賭一把幸福的籌碼"想太多對與錯沒什麼用,反正每一段人生你都預料不到
  • 不自尊者,人何以尊之?以後打死都不坐香港國泰航空
    可見這些員工精神被殖民而不覺,要麼就太玻璃心,總想突出香港員工比內地員工高人一等。媒體說得好:「如果加了中文後的名牌就討好了內地客,那麼只用英文的名牌是否就涉嫌討好『外國客』呢」?用了中文名就擔心「隱私」的疑慮毫無道理,英文名字就不用擔心隱私了?真是奴才邏輯。方志敏帶著鐐銬寫下《可愛的中國》,溫暖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被稱為「愛國主義的千古絕唱」。
  • 奇葩朝代:當「奴才」光榮,稱「臣」顯得生分,皇帝就喜歡奴才
    如果有人自稱自己是「奴才」,常人會怎麼看?精神有問題,有病還是自我作賤。在注重尊嚴的現代社會,很明顯這是貶義詞,誰會這麼自我貶低呢?同樣在古代很長時間,有「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英雄氣節,也有「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家國尊嚴,誰又會如此犯賤呢?
  • 愛新覺羅後裔因沒買到火車票,在火車站怒斥眾人:你們都是奴才
    提到末代皇帝,就不得不說愛新覺羅一脈,他們也算是從輝煌過渡到沒落,最後一個皇帝不甘於平凡就算了,就連他們的後代也幻想自己還是高貴的愛新覺羅家族,竟然還有自稱是愛新覺羅後裔的人因沒買到火車票,在火車站怒斥眾人:你們都是奴才。做出這等荒唐事的愛新覺羅後裔全名叫愛新覺羅·州迪,出生在廣州。
  • 日本人如何培養「匠人精神」?
    在八年中,學員們每天都要背誦三四遍「匠人須知30條」,八年下來就有一萬遍了。事實上,由於秋山木工在日本木工界地位顯著,每年來報名的人很多,但秋山利輝對學員的要求極為嚴格,因為他要培養木工界的「超級明星」,到目前為止也僅僅培養出60餘名工匠。每次有學員報名,他都要到對方家裡面試其父母三四個小時,用以確定父母對孩子的支持度。
  • 清朝貴族後代仍有優越感,揚言要住故宮,在火車站怒斥眾人是奴才
    比如清朝就是如此,在康熙乾隆的治理之下,國泰民安,是一個泱泱大國。可是到了晚清時期,由於清政府的軟弱無能,導致中國備受欺凌,百姓遭到了極大的苦難。眾所周知,清朝是滿人統治天下,皇帝是愛新覺羅氏,滿人向來自詡自己高人一等,所以壓根不將漢人放在眼裡,認為漢人都是奴才。這種思想在滿人腦子裡根深蒂固,甚至直到清朝覆滅以後,依然有些滿人存在這種想法。
  • 《鐵齒銅牙紀曉嵐》中為什麼和珅和紀曉嵐一個自稱奴才一個自稱臣
    和珅的父親鈕祜祿·常保是滿洲正紅旗人,世襲三等輕車都尉,由於其兄弟,也就是和珅的堂叔阿哈頓色在跟隨康熙出徵準噶爾時戰死,康熙為表達對和家的感激和哀悼,又特賜予常保為一等雲騎尉,後來還升其為福建省兵馬副都統。也就是說和珅的祖輩是跟著皇帝一起,鞍前馬後為皇帝打天下的。由此可以可見,和珅祖上三代都是滿人,在隨清軍入關,平定邊疆的過程中立下過汗馬功勞。
  • 美國上流社會的人都長什麼樣?
    川普女兒身高180,日常出街都10CM高跟鞋,就是給自己一個強大的自信——老娘就是各方面都優秀連個頭都比你高!從上向下俯視你!讓對面兩個比她矮的男人瞬間猥瑣自慚形穢!哈佛耶魯等常春藤大學本就是上流社會子弟的聚集地,越是上流社會越是注重教育!名校是上流社會子弟互相結識交朋友的場所,同學之誼也是他們以後商界合作的起點。
  • 在乾隆面前為何紀曉嵐稱臣,而和珅卻稱奴才?
    《鐵齒銅牙紀曉嵐》大家都看過,乾隆和珅紀曉嵐,那是當之無愧的鐵三角,給我們帶來了無盡的歡樂。即使很多人沒看過電視劇,也都知道和珅比紀曉嵐的官大了不少。有一個細節很多人會注意到,那就是在乾隆面前,和珅總是卑躬屈膝的稱「奴才」,而紀曉嵐卻是雙手把菸袋一夾,作揖道:臣遵旨....在我們聽起來,和珅自稱奴才有點貶低自己,而紀曉嵐更有骨氣。可是歷史告訴我們,在那樣的時代,和珅能成「奴才」,而紀曉嵐根本沒有這個資格。
  • 自尊自愛,修身養德,潔廉是高貴品質,帶你走進「清廉」小典故
    自律才能修身,清廉則是一個人特別是作為官員的基本品德修養。在物質誘惑面前,仍能保持廉潔是君子所為。誰不愛財,但不能違背良心去得到,取財要靠勤勞和汗水,符合基本道德底線。自古以來,許多官員面臨財物極大誘惑時,卻仍能保持清廉,實難可貴。下面就來看看他們人生背後的那些小典故,希望能起榜樣的作用。
  • 美國的感恩節與中國的孝悌文化中的感恩及文化自尊泛談
    看看感恩節起源及演變,就是一段美國人利用文化藝術手段,將恩將仇報、屠殺掠奪行為美化成「感念恩情」崇高精神的過程。現在,他們又將這種文化潛移默化的滲透到中國人的生活中,是何等厲害?感恩?感謝上帝,讓白人擁有了這個土地,這是美國的天命。也就是說,美國一開始就將感恩對象限定在上帝身上,而不是幫助過他們的印第安人,並為他們的行為尋找合理性。
  • 清朝為了對付八國聯軍,放火燒了翰林院,洋人的做法讓人欽佩
    眾所周知,古代皇帝任用官員都是採用科舉制度,這個制度是非常公正的,不管你是豪門大族還是平民百姓,只要你有才華就可以獲得重用,而大部分考中的才子都會分配到翰林院當學士,從唐朝到清朝
  • 原來清朝格格是這種叫法,奴才回話也不是用喳,別再被清宮劇誤導
    更見識到了很多清朝服裝,甚至是皇宮中的各種稱謂,以及皇帝妃嬪乃至下人們的說話方式。不過電視劇畢竟是假的,他們也不是最能代表歷史文化的,所以在很多方面其實都不太準確,而最有說服力的,還應該是在皇宮生活過的人。這不,清朝最後一位格格,金默玉老人就上電視,為大家講述清朝時期,最真實的故事以及最準確的知識。金默玉,其實本名叫愛新覺羅·顯琦,是肅親王的一位側妃所生,也是所有兄弟姐妹中最小的一位,於1918年出生,在2014年逝世,享年一共95歲。
  • 那些值得我們尊敬的人
    早晨的天空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那什麼樣的人值得我們尊敬呢?是那些具有優良品質,為國為民無私奉獻的人。這樣的人在精神上引領我們前行,在生活中讓我們的心靈感到溫暖,在社會中營造一個風氣良好的氛圍。
  • 《阿Q正傳》:阿Q的精神勝利法,何嘗不是當時國民的鏡子
    這實際上奴才在奴才生活中形成的變態心理和反抗心理,阿Q的反抗只能藏在心裡,說明受奴化之深。 阿Q的自輕自賤還有更深的理解,在別人抓住阿Q的黃辮子的時候,知道阿Q"兒子打老子"勝利法,先與阿Q說:這不是兒子打老子,是人打畜牲,看到要挨打,阿Q抓住自己的辮根,說到:我是蟲豸——還不放過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