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盲人背包客曹晟康的旅途中,留下了很多遊客為他拍攝的照片。曹晟康 供圖
昨日,曹晟康講述途中經歷。實習生 楊程晨 攝
新京報訊 (記者劉珍妮 實習生 樊俊怡)身背旅行包,手持導盲杖,35歲的盲人按摩師曹晟康歷經19天,用搭車和徒步的方式,獨自完成他人生中的第一次異國行。昨日,回到北京的曹晟康開始尋找新的工作,為他「環遊世界」的夢想積攢下一桶金。
挑戰帆板萌生環遊夢
半年前,曹晟康做了一個讓朋友們大跌眼鏡的決定。他轉讓了在北京經營了10多年的盲人推拿店,到海南練習駕駛帆板,參加帆船比賽,朋友們覺得他瘋了。
8歲時的一場車禍讓曹晟康的世界從此失去了光明,他被鑑定為「一級視力殘疾」。但在海南訓練3個月後,他在海浪中跌跌撞撞拼到了終點,雖未進入決賽,但獲得的「最佳體育精神獎」讓他感到滿足。
經歷了「大風大浪」後,他決定當背包客徒步出國旅行。「我想成為第一個完成環球旅行的盲人。」懷揣護照和信用卡,背著裝衣服的旅行包,拿著平日裡感受外物的導盲杖,4月18日,在一名「驢友」的幫助下,他經雲南西雙版納的磨憨陸路口岸,進入寮國的城市琅布拉邦,開始了異國旅行。
用蹩腳英語搭車上路
「4月19日,我從萬榮出發,一個人拿著導盲杖,背著行李,用僅有的英語問路,當地人告訴我,往南走就是萬象。」曹晟康隨身攜帶的錄音筆裡,記錄了他在寮國脫離「驢友」後,獨自上路的過程。
回憶起第一次在高速路搭車,曹晟康苦不堪言,「導盲杖沒探到路,我一頭栽到路邊的溝裡,頭和胳膊上全是傷。」爬出溝後,他伸著大拇指,用蹩腳的英語喊「Hitchhick.Free. No money(沒錢,免費搭車)!」臨時從「驢友」那學的幾句英語,總算讓他成功搭車到達萬象。
打這以後,曹晟康開始尋找能到目的地的大巴車,「怎麼找?到處喊『China 、China』唄,找中國人或者會說中國話的遊客幫我。」如果找不到中國遊客幫忙,曹晟康就靠比畫和模仿,「想找旅館睡覺,就打呼嚕,想吃飯就吧嗒嘴。」
花費四千餘元走四國
5月11日,穿越寮國、泰國、柬埔寨、越南後,曹晟康回到廣西,結束了19天的異國行,一共花費4000多元。昨日,回到北京的他開始尋找新的按摩工作,為他的環遊夢想打經濟基礎,他的下一輪計劃是去印度、新加坡,「我希望能證明,盲人也能獨自旅行。」
■ 社區達人徵集令
身居北京社區(含高校),可曾發現身邊藏著不少「達人」?他們或有一技之長,或藏著一顆金子般的心,或有豐富的人生閱歷……如果您發現自己身邊也有著與眾不同的社區達人,歡迎與本報聯繫。
聯繫方式:電話67106710
■ 故事
曼谷小夥借錢幫他買車票
曹晟康的旅途,有國內遊客為他描述吳哥窟的宏偉,也有外國遊客幫他寫英文問路語,有當地大巴讓他免費乘車,也有臺灣同胞幫他買退燒藥,而讓他最難忘的經歷,是他在泰國街頭和一名年輕人抱頭痛哭。
4月26日,身在曼谷的曹晟康,沒有現金買前往柬埔寨的車票,也沒能找到人幫他從信用卡取錢。一名略懂中文的曼谷小夥子,載著他四處找中國人或銀行,最終沒有成功。
「他突然抱著我痛哭,一邊哭一邊用漢語說『我沒有錢』,他因為幫不了我感到難過。」最終,小夥子借錢幫曹晟康買了車票,那段特殊的對話也記錄在他的錄音筆中,再聽那個嗚咽的聲音,曹晟康的眼睛溼潤了,「旅行中我沒有被當地人騙過一次,大家都佩服我的勇氣,很多人幫助我。」 他的腰包裡,塞滿了旅途中伸出援手的人的聯繫方式。
■ 對話
看不見風景,感受得到人心
新京報:你為什麼挑選這四個國家?
曹晟康:離得近,花銷也少,最重要的是籤證比較容易,從簡單的(旅行)開始挑戰吧。
新京報:有人旅行,為了欣賞沿途的風景,你看不見,圖的是什麼?
曹晟康:我眼睛看不見常人眼裡的風景,卻能用心感受到常人難懂的人心,這可能是上天給盲人的特殊本領吧。我們盲人雖然不完美,但也可以活得精彩。
新京報:一路上恐懼過嗎?
曹晟康:很多人問過我,甚至警告我,「你啥也看不見,小心遇到危險死在外面,」我說我不會讓自己死掉的,後來發現,其實最害怕的是夜晚沒吃沒喝,因為你得考慮第二天上路的體力,但是還好,每次都能絕處逢生,不是有句話嗎,「最令人恐懼的,莫過於恐懼本身」,克服了也就沒啥了。
新京報:最大的感觸是什麼?
曹晟康:雖然語言不通,但我到哪兒都想盡辦法告訴別人我的想法,尋求幫助,總會獲得成功,對於殘疾人來說,溝通真的很重要。
(新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