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恰逢「雙節合璧」,傳統中華名點月餅,也迎來了銷售旺季。上海老字號杏花樓的16道月餅製作工序和月餅配方曾傳為業內佳話。在你心目中,擁有非遺傳承技藝的老字號工廠應該是什麼樣的畫風?
日前,我們探訪了杏花樓位於浦江鎮的工廠。自動化流水線上,麵餅包「芯」造型,月餅排隊入烤箱,進冷卻塔,最後通過機械手臂自動分揀裝箱……一系列自動化操作配合標準過硬的ISO質量體系,為上海老字號帶來全新升級。
原來你是這樣的杏花樓
「老字號廣式月餅,生產核心講究16道工序和8個關鍵控制點,每一道工序均系一師一徒單傳。」杏花樓廣式月餅製作技藝第五代非遺傳承人沈全華說道。「現在的生產車間,一天要生產100萬至120個月餅。所以需要3條、每條總長38米的『隧道爐』對月餅進行烘製。」如今,除了傳統的五仁月餅還保留手工製作外,餡芯、餅皮、分摘成型,而後掃蛋液、烤制、分揀裝箱……98%的月餅都已實現機械化生產與包裝。
在杏花樓的生產車間內,我們看到自動化流水線上一切井然有序,乾淨整潔。通過製作工序的劃分,產品前端,為餡料麵餅捏制製作區。不同大小的模具,不同餡料的月餅,分門別類由機器直接製作,然後進入第二道工序,經過長長的傳送帶,被送往38米長的巨型烤爐。
經過平均溫度225℃到285℃不等、平均15分鐘的烘烤,帶著飄香四溢的月餅便新鮮出爐了。完成烘烤後,月餅隊伍還將通過一個高達4.5米的旋轉冷卻塔,讓其35分鐘內冷卻到常溫。最後,月餅經過獨立包裝後,將由幾臺機械手臂完成自動的分揀裝箱。
據了解,不久以後,電商部也將引進60多臺智慧機器人在倉庫裡參與產品的智能分揀和分發配送;杏花樓上海地區的130家門店,已實現自配送體系,物聯網智能化正在助力傳統老字號實現硬體軟體的全線升級。
老字號年輕「芯」
在今年新成立的電商中心,每天一場網絡直播,已成為電商部日常工作的標配。我們現場看到,兩位主播現場示範的均是今年最新上線的新產品:奶茶文化大行其道,推出4款流心奶茶系列,黑糖流心、QQ椰果粒流心、草莓果粒加芝士軟心、復刻港式鴛鴦加紅茶流心,香甜軟糯,正是靠「奶茶續命」的年輕人喜歡的菜。
4款花瓣形狀的酒心月餅,包裝中呈現上海女子復古的海上風情,而桂花酒、玫瑰酒、利口酒加提拉米蘇、朗姆酒加葡萄,這些既有顏值又有「匠心」的花式月餅,美美噠讓人捨不得入口。
還有萌寵當道,貓爪演繹少女心。一顆顆貓爪型的月餅,乳酪芯,美膩出圈。圓圓的小貓爪,軟軟的小肉墊,瞬間萌化少女心。對於看慣了傳統月餅形狀的消費者而言,今年杏花樓在產品包裝、形態和口味上均作了大刀闊斧地改良,堪稱歷年新品之最。
除了貓爪型,還有慄子形狀的月餅讓人心動不已。它不僅外表是顆慄子,一口咬下去,還有完整大慄深藏其中。其整體設計風格融入海派文化和國潮元素,「大吉大慄」「天生慄質」「慄刻好運」亦有好彩頭。而除了傳統的四大金剛月餅之外,今年的全新「超仁」月餅也改良了傳統五仁配方,通過優選全球的6大每日堅果,來提升新口感。
我們在電商特供款包裝中,也有驚喜發現。1933年杏花樓聘請上海著名國畫家杭樨英專門設計繪製了具有濃鬱民族氣息的重彩國畫「中秋明月,嫦娥奔月」圖,將其作為月餅包裝的初始圖案,而如今的電商特供款,嫦娥姐姐的臉3D立體成像,更介於當下精修過的「網紅顏值」臉,實屬有趣。
上海杏花樓食品有限公司營銷副經理陸軍告訴我們,今年月餅季,杏花樓沉下心來修煉內功,從餡芯和包裝入手,均進行了全線升級,而銷售模式也實現了線下與線上的並肩齊發。計劃中李佳琦、薇婭、劉濤、汪涵等頭部主播也將加入杏花樓直播間,為老字號的銷售助力。
另據了解,今年上半年杏花樓銷售業績逆勢上揚,上半年銷售額同比增長了7000萬元左右,電商銷售模式從2017年開始真正發力,2019年純電商銷售額突破1.3億元,2020年月餅銷量基本盤預計將達1.5億元。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