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中秋佳節還有差不多一個月時間,月餅市場逐漸升溫。每年的「月餅大戰」,都是上海老字號餐飲企業拼創意的時間,杏花樓、新雅、王家沙、光明邨……沒有一點新品傍身,感覺都愧對消費者的高期待。
今年,新品的範疇變得更廣。除了月餅「芯子」仍有新口味,還出現了跨界定製款,為了迎合年輕消費者的喜好以及網購月餅的新需求,月餅的包裝變得年輕化,也更時尚化了。
跨界合作 杏花樓與故宮打造「新國潮」
傳統月餅如何吃出新花樣?打造舌尖上的「新國潮」是今年上海老字號餐飲企業的主攻方向。7月,杏花樓宣布推出「故宮限定版」月餅,將傳統文化與月餅文化交融,生於1851年的杏花樓與今年600歲高齡的故宮首次有了交集。
據悉,「朕的心意·故宮食品」杏花樓專屬款月餅禮盒共有兩款產品,分別是「錦盒·玉堂富貴」和「圓盒·富貴長春」。其中,錦盒·玉堂富貴的設計靈感來源於乾隆時期的《繡富貴長春圖軸》,盒內有杏花樓黃金搭配組成的三款口味六枚月餅。它們看起來好吃,也非常實用——月餅吃完之後,這就是梳妝檯上的故宮首飾盒。
包裝的靈感來自《繡富貴長春圖軸》,月餅皮的設計與創意則出自非遺。在「圓盒·富貴長春」內,只有一枚廣式金腿五仁月餅,餅模雕刻卻相當精緻。杏花樓食品餐飲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智靜告訴記者,它是由國家工藝美術師、進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黃楊木雕傳承人高公博監製,餅模的設計靈感來源於《剔黃龍鳳紋圓盤》——這隻明萬曆時期的圓盤為清宮舊藏,盤心以紅漆刻方格花卉錦紋作地,用黃漆刻俯仰相向的龍鳳騰飛於海水江崖之上,追逐一顆滾動的火球,「用此圖案雕於餅模之上,配以來自杏花樓的傳承技藝,也是我們的首次嘗試。」
這也是故宮首次和中華老字號合作月餅,為年輕人打造全新中式生活方式,讓更多人體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智靜表示,與故宮的跨界合作是杏花樓今年首波新品,也給了杏花樓在產品上更多的文創思路。
創新口味 新品研髮帶動銷售增量
南京路上的新雅,今年一口氣上了兩款和魚有關的蘇式月餅:一款芥末金槍魚鬆月餅,是將日式芥末以溫和的方式融入月餅的口味中,與金槍魚鬆相配,口感新奇,不嗆鼻;另一款藤椒魚月餅使用肉嫩的巴沙魚入餡,加入藤椒為香料,看似重口味,實則口感「微辣、剛剛好」,吃起來相當過癮。
還有一款創新口味的月餅則是「中西合璧」——鵝肝鮮肉月餅。法國鵝肝被包裹在鮮肉內,咬開酥皮,鮮美的豬肉與軟糯的鵝肝混搭,如果小心些,能發現整個鵝肝有硬幣大小,增添了月餅的層次感。
「這幾款蘇式月餅,我們從端午節前就開始研發了。」資深級國家烹飪大師、新雅粵菜館行政總廚黃任康告訴記者,加上這三種新品,目前新雅在市面上「露臉」的蘇式月餅款式有近十種,包括此前的「網紅」醃篤鮮、鹹蛋黃肉鬆、烤鴨、芝士大蝦月餅以及「長紅」鮮肉月餅,建立了一個「優勝劣汰」的矩陣。
離開中秋節還有不到一個月,目前新雅粵菜館內蘇式月餅平均每天的銷量在5萬隻左右,與去年同期持平。在新品方面,今年芥末金槍魚鬆月餅成為新的網紅,很受年輕人的歡迎。黃任康對月餅的銷量很有信心,預計鮮肉月餅可比去年增加20%以上。
今年光明邨也推出了一款全素現烤月餅「牛肝菌菌菇月餅」,不過每天的量並不多,以測試市場反應為主。光明邨總經理項開宇表示,新品的推出是想讓顧客多一種選擇。
蘇式月餅有新餡,廣式月餅也不甘示弱。杏花樓的新品月餅,光聽名字就很「減齡」,不僅有用鴛鴦奶茶、黑糖奶茶、草莓芝士、椰果奶茶等作餡芯的奶茶流心月餅,還有借鑑了「酒心巧克力」經典味道的酒心月餅。它們的包裝也很討巧,月餅盒上沿用多年的經典「嫦娥」換上了「網紅臉」,上海杏花樓食品營銷有限公司副經理陸軍介紹,這一包裝是今年杏花樓的「線上專供」,目前杏花樓每天線上月餅的銷售額已達到60萬元以上,「新品月餅預計可帶來3000萬至5000萬元的銷售增額。」(記者 徐晶卉)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