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節喜慶團圓,月餅是不可或缺的佳節象徵。而今年中秋,螺螄粉等獨特口味的月餅在獵奇式營銷的推手下攀登月餅榜單第一名,傳統月餅與獵奇月餅博弈的背後更是傳統與現代消費文化碰撞擦出的火花,今年獵奇月餅究竟奇在何處呢?關注公眾號「文化產業新聞」,回復「中秋月餅」了解更多內容
國慶中秋雙節,5億人集體出遊,這本該是國內文旅業恢復發展的好開端,但卻成為了一些人的噩夢。
10月1日當天13時4分,山西省太原市迎澤區臺駘山景區冰燈雪雕館發生火災。截至目前,現場搜救工作結束,現場共搜救出28人,其中13人遇難,其餘15人送醫救治,生命體徵平穩,暫無生命危險。
根據此前遊客拍攝的火災現場的視頻可以看到,事發時現場冒出大量黑煙。據目擊者王先生介紹,事發時他們一行人正準備下山,聽到有人喊:火燒起來了,火災,趕緊跑!緊接著看到距離自己不到20米處的地方煙霧越來越大,於是趕緊往安全的地方奔跑。
事發後山西省消防救援總隊共調集17個消防救援站,37輛消防車,234名消防指戰員到達現場處置。據現場參與救援的人員說,由於冰燈雪雕館較為封閉,事發時現場煙霧大,館內道路設置曲折狹窄,不利於煙霧排出,救援人員難以開展搜救工作。消防員對通道內層頂切割排煙,外圍利用排煙機進行排煙,打開救生通道進行滅火救人。當天下午6點30分,搜救工作結束。
最新進展:景區全面關停,負責人移送公安,遊客集體退票
山西省政府新聞辦最新消息,太原市迎澤區政府已依法對臺駘山景區實施全面關停,景區負責人及相關人員已移送公安機關調查處理。
與此同時,臺駘山景區所在的迎澤區領導逐人包聯,負責對遇難人員家屬的安撫工作,組織協調優質醫療資源,全力做好受傷人員救治工作。目前,事故調查仍在進行中。
對於景區的發展史,2013年,本土企業偶然食品飲料有限公司與相關方面籤訂合作協議,認養了6300畝林地,之後便開始了大規模的荒山改造。
臺駘山景區董事長韓國林
公司負責人韓國林(山西祁縣人)曾介紹,冰雪項目將成為公司今後重點發展的方向之一。
發生火災的冰燈雪雕館是該景區近年來重點打造、推介的遊玩項目之一。景區曾多次撰文介紹,景區有超過「2萬平米」的冰雪世界,其中含6600平米四季彩色冰雕,是現在「華北地區最大的室內冰雕館」。冰雕製作團隊來自哈爾濱瑞景公司,出自哈爾濱冰雕大師邱廣會及其團隊。
目前,已經購票的遊客正在通過購票渠道辦理正常的退票手續。
事故背後:景區火災「前因後果」仍待追問
雖然天災難以預料,但可氣的是,面對如此慘烈的安全事故,景區的態度卻令遊客們悲憤膽寒。
相比於國務院以及山西省的嚴陣以待,直接導致火災的景區,卻顯得有些麻木不仁。火災當晚,有媒體報導,景區回應的說法是,明天將停業檢修,後天恢復營業,對遊樂設施沒有影響。面對這樣的重大火災,景區工作人員如此輕描淡寫,隔天就想開門營業,就算直接引發火災的安全隱患已經排除,他們就絲毫不考慮公眾心理,就絲毫不擔心有安全檢查不到位的地方,從而再釀悲劇嗎?
這種擔憂並非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而是前車之鑑就在眼前。媒體梳理信息發現,就在事發三天前的9月28日,當地區上主要領導曾帶隊督導檢查人流密集場所的消防安全保衛工作,其中包括此次火災事故的所在地臺駘山。按照當時檢查情況釋放的信息:「針對存在的問題,大隊檢查人員逐一提出具體整改措施,責令相關場所及時消除存在的火災隱患。」
現在大家很想追問的是,當時的督導檢查有沒有發現臺駘山景區的線路問題,有沒有提出什麼整改建議?如果沒有發現,督導檢查是不是流於形式沒有深入?如果發現了卻整改不到位,那景區麻木疏忽之外,也得追問督導檢查的實際效果。以常理推測,一起造成如此慘重傷亡的悲劇,要麼是線路問題已經非常嚴重,要麼是火災之後的應急救援存在嚴重問題。
無論是哪一種情形,都不只是線路的硬體問題,而是反映了「人的問題」。從景區工作人員、負責人,到負有檢查監督責任的監管人員,都沒有體現出應有的責任意識,都沒有履行好崗位的份內事。而相關工作人員輕描淡寫的一句「後天恢復營業」,就是這種麻木輕忽心態的直接暴露。
從媒體調查披露的更多信息看,臺駘山這樣的景區,本該是重點關注的領域。該景區是2013年通過對原先十多個石料廠和廢棄煤坑集中治理轉型而來,雖然對於地方發展來說,這可能是積極或者說成功的轉型,可這也就意味著,其並非是有豐富管理經驗的傳統景區。對於人流密集景區,消防安全的要求應該非常之嚴。那麼幾天前乃至近幾年的消防督查,是不是匹配了應有的嚴格要求,就需要各級調查組給出答案。
如果說之前的安全隱患以及可能的監管失責,是需要追問的「前因」,那麼景區是不是真的麻木到隔天就營業,相關失責、瀆職人員,可能受到怎樣的追責,就是公眾關心的「後果」。如果這樣一個慘劇,最終把問題推給線路的硬體問題,而沒有對層層責任人員的追究,就起不到應有的威懾效果。
近些年來,旅遊景區安全事故不斷頻發,給廣大遊客帶來較為嚴重的生命財產危險,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旅遊景區的可持續發展。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景區安全事故頻發?旅遊景區管理部門該如何對安全事故進行有效的預防與應對呢?本文將對這兩個問題進行探討。
出遊旺季,景區為何事故頻發?
安全意識薄弱
主要是指景區管理者與遊客的安全意識薄弱。前者主要表現在管理人員工作疏忽、思想麻痺大意,抱著僥倖心理,在節假日安保人員短缺,臨時抽調無任何相關工作經驗的人員充數,對安全隱患重視不夠而引起的安全事故。後者主要包括遊客出遊前的準備意識與旅遊過程中的安全意識。然而許多遊客在出行前為自我保護的準備和自救、求救的安排一無所知,就開展探險旅遊等高危險旅遊活動;而在旅遊活動過程中過於興奮,高估自身應對能力,不遵照景區規定及相關管理人員的指揮,開展具有挑戰性且高危的旅遊活動而出現的旅遊安全事件。
交通遊線設計與旅遊活動組織不合理
從許多景區安全事故中可看出,交通遊線與旅遊活動組織不合理的破壞性非常大。由於旅遊線路設計不合理和疏導管理不暢通,容易導致局部旅遊節點過於擁擠,遊客相互踐踏,非常容易出現安全事故。如2004年北京密雲事故與活動組織、遊覽線路設計密切關係,導致慘案發生。
景區設備設施不足
我國許多景區的設備設施較為滯後,主要表現在設備設施不足與維護不及時。具體而言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景區遊覽設施設備老化、配套不齊全、產品質量不合格;設施設備設計不合理,缺乏設施功能性、實用性考慮;景區遊步道、護欄等不安全的設備設施。例如,旅遊景區餐飲衛生設施不達標,容易造成遊客疾病或食物中毒;景區缺乏衛生醫療設施等;開發探險旅遊產品,但相關配套安保設施卻未能跟上。
社會治安問題
旅遊經濟活動開展滋生了景區當地的刑事和社會治安問題,最為典型的是違法犯罪,其給遊客帶來創傷的嚴重性和影響的廣泛性,成為旅遊景區安全中最引人注目的表現之一。旅遊景區的違法犯罪可分為三類:一是侵犯公私財產類違法犯罪,這類犯罪數量較多,作案範圍廣,包括盜竊、欺騙、搶劫、敲詐勒索等;二是危害遊客的人身安全與財產安全類違法犯罪;三是與性犯罪和毒品、賭博、淫穢有關的違法犯罪。
安全管理機制不健全
主要表現在旅遊景區管理者與政府主管部門兩方面。景區管理者對安全管理的認識不足、安全管理專業人才較少、管理水平較低,導致預警體系、應對方案等管理機制不健全;而政府對景區安全管理不夠重視,監管力度較小,尤其是不少私營景區,權責不明晰。
突發自然災害
日益加劇的全球氣候變化直接引發了冰雪、洪水、泥石流、滑坡、地震、海嘯等自然災害,這些自然災害對景區安全管理帶來嚴重的威脅,而當前許多景區對這些自然災害的應對能力非常薄弱。近年來的印尼海嘯、汶川地震等無不對當地旅遊景區帶來了災難性的毀滅。
火災之後,景區管理安全係數如何再度升級?
增強旅遊安全意識
首先,提高旅遊景區從業人員的安全意識,尤其是領導幹部與管理者,讓其充分認識到旅遊安全對於旅遊業的重要性;其次,通過旅行社、景區網站、景區工作人員等方面的積極宣傳來提高遊客的安全防範意識。第三,鼓勵遊客在出行前應有充分的自我保護的準備和自救、求救的安排,即遊客的體質和適應力是否適合旅遊景區的各種旅遊活動,增強遊客的景區旅遊安全意識。
建立健全景區安全管理機制
一方面,景區安全管理應以政府為核心,嚴格落實領導責任制,堅持安全發展理念,落實安全主體責任。政府應從政策法規上制定景區的安全管理機制,從法律上規定其責任與義務,邀請專家評估旅遊景區安全,預測可能發生的安全問題,採取相應的措施,使損失降到最低。另一方面,景區管理部門與旅遊從業人員應建立景區安全保障機制,要將景區安全責任到人,積極組織景區管理人員參與相關的培訓,加強景區安全保障能力建設。
加強政府部門協作
旅遊安全管理部門涉及多個政府職能機構,如旅遊、工商、交通、林業、環保、安監、水利等諸多部門。景區管理者要主動與這些相關部門加強聯繫,籤訂景區安全事故救援協議。當景區安全事件發生時,各部門可以及時提供救助,將景區的損失降低到最小。
強化旅遊安全保護設施建設與管理
首先,科學設計與合理組織景區遊線,並在景區遊線地圖上明確標明哪些地段可能存在哪些具體的安全隱患,讓遊客提早針對性做好防範措施,例如在雨雪天氣中某些山地景區的部分遊線無法正常運營,就應提早告知遊客,並適當向遊客退費。其次,加強旅遊景區安全保護設施的建設與維護,景區內放置的警示牌上應加注英文、日文、韓文等多種語言進行安全提示以提醒自助遊的外國遊客,並加注景區緊急電話。第三,嚴格監控景區遊客數量,當景區旅遊接待設施已經到達閾值,就必須停止接待遊客,並根據情況及時啟動安全事故初步預案。
加強景區安全管理預警系統建設
景區安全預警系統建設具有如下幾個主要手段:
第一,利用多種媒介方式及時發布景區安全信息,例如在景區網站、景區內部重要服務節點發布安全提示、出行準備、避免方式與自救方法,及時向旅行團隊的負責人電話或簡訊告知安全提示。
第二,在景區網站、景區門票、景區宣傳單上進行危險標註,做出行為規範提醒。第三,通過景區吉祥物的形式在現場發放安全文本材料,建立安全檔案,要求人員對安全問題高度重視、突出重點。第四,在景區安全隱患處設立警告牌,並隨時檢查警告牌的情況,做到及時醒目地提醒遊客。
建立景區安全應急救援體系
第一,對景區內高風險區域可能發生的安全事故,要科學制定科學合理的事故應急預案及疏散避難對策。
第二,在這些區域應提供簡單有效的救生防護設施,並定期組織旅遊管理安保人員進行救援演習,熟悉救援程序,掌握相關技術規範及技能要領,以便在事故發生時能為遊客提供及時有效的救助。
第三,定期舉行必要的景區安全知識與救援技能培訓,要增強旅遊者和旅遊從業人員雙方面的安全意識,增強遊客自救和景區救援能力。
營造良好的旅遊環境
第一,旅遊景區要嚴格遵守景區規劃,合理設置景區容量,建立生態環境和旅遊資源保護制度,防止忽視資源保護的管理方式,從景區收入中拿出固定比例用於旅遊資源與生態環境的保護工作。
第二,與工商局等政府部門合作,加強景區內外運營旅遊企業的規範化統一管理,營造景區良好的經營與消費環境。
第三,制定治安巡防措施,安排保安對景區內的治安做出規範管理,尤其是對夜間的景區要做好巡邏工作,避免出現重大盜竊、縱火、殺人、投毒、爆炸、騷亂以及矇騙遊客、強拉強賣等違法行為的發生,維護旅遊景區的治安秩序。
部分資料來源:行走山西、紅星新聞
作者:金小碗
推廣:郭夢琪
文化產業新聞:
創建於2013年4月,微信內創建最早、最有價值的文化產業諮詢平臺,在業內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力。《中國文化報》曾做專訪,刊發題為《生產高品質內容,做專業自媒體平臺---文化產業新聞:不做新聞的搬運工》的報導。發送最新行業動態和分析報導,連結政府、企業、學界的信息中轉站,文化產業相關從業者學習、交流、宣傳的必備工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