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景區安全管理體系建設

2020-08-28 景區安全管理

第一節 旅遊景區的安全管理機構

景區安全管理機構是指景區設立的負責景區內安全事務的工作機構。作為安全管理的全職機構,它負有貫徹實施法律法規,負責景區日常安全管理,承擔景區安全預防、監測、預警、突發事件處置等安全任務的職責。從廣義上說,景區內所有的管理機構都承擔著安全管理的部分職能,需要在所轄的工作範圍內承擔相應的安全管理職責。

一、景區安全管理機構的設立

旅遊景區應設立專業(專門)的安全管理機構,專門負責旅遊景區的安全管理工作。小型旅遊景區在設立安全管理機構時,應考慮是否依託城鎮安全管理機構等社區安全管理資源。

如果景區與依託城鎮相鄰,景區可以與當地城鎮的相關安全機構(如110、120、消防、醫院、海事、山地救援組織等)相結合,方便、快捷地建立起景區安全組織機構。如果景區管委會與當地政府為同一機構,則應考慮將城鎮安全機構的功能擴大至景區,由城鎮安全管理機構直接擔負景區的部分安全管理職能。

如果景區遠離依託城鎮,就必須建立完整、獨立的安全管理機構。在設立安全管理機構、規劃安全管理職能時,要綜合考慮景區自身的特點。自然資源類型景區要加強野外救援的安全功能建設,人文資源類型景區則應加強防火、防盜等安全功能建設。

二、景區安全管理的職能機構

一般情況下,景區可以設立在景區管委會管理下的景區安全委員會,並在景區安全委員會下面設立行政辦公室處理日常事務,設立應急管理辦公室處理應急突發事件。同時,應設立景區預警工作組、景區監察隊、景區治安隊、景區消防隊、景區綜合救援隊等安全智能機構。具有完善功能的景區安全管理組織機構,如圖2-1所示。

圖2-1 旅遊景區安全管理組織結構

一)景區安全預警工作組(或辦公室)

加強預防預警工作時減少景區事故、減緩事故影響、降低災難後果的重要工作內容。因此,景區應設置預警工作組,或者由景區安委會下設的辦公室負責安全預防預警工作。景區工作組(或辦公室)應時刻保持通信暢通,並能及時調遣和配置相應的安全職能機構。在春節、「五一」、「十一」等旅遊旺季時節,景區預警工作組(或辦公室)應針對景區容量、服務要素、氣候等可能影響旅遊秩序的事項進行安全分析,並適時發布警示信息。

(二)景區監察隊

旅遊景區監察隊是負責景區行政執法工作的職能機構,擔負著維護景區經營秩序、打擊不法經營行為、保障執法監察的管理職責。景區監察隊的工作有利於推動景區經營管理的正常化,為景區營造良好的內外部環境,減少安全事故產生的土壤。部分景區設立的旅遊執法隊、旅遊執法處等是具有類似職能的機構。

(三)景區治安隊

景區治安隊是負責旅遊景區日常治安管理任務的職能機構,擔負著各類刑事治安事件的預防和處置工作,主要的工作內容包括防治盜竊、防治搶劫、防治打架鬥毆、執行門禁勤務、維護景區內和景區周邊的環境安全等。在規模較大的景區,地方公安局可在景區設立景區公安分局,全面處理與景區有關的各種治安管理工作。

(四)景區消防隊

景區消防隊主要承擔景區的消防工作,主要任務包括消防宣

傳、巡查執勤、火災演練、火災預警、火災撲救等。按照建制的不同,景區消防隊可以分為專職消防隊和義務消防隊兩種。

(五)景區綜合救援隊

景區綜合救援隊的主要任務是滿足不同事故的救援需求,為遇險遊客提供救援服務。此外,景區救援隊還應承擔遊客安全教育景區安全設施維護保養、景區節慶活動秩序維持等日常工作。在進行野外外教援工作時,景區救援隊應該充分利用公安力量和民間志願者救援力量的支持。

三、景區應急管理機構的設立

景區應急管理機構是為應對突發事件處置二成立的事件管理機構。其建立應遵守統一指揮、分工協作的原則,要順應應急管理專業化發展的趨勢。根據其成立的時間屬性,可以將景區應急管理機構分為三類:

(一)景區常設性應急管理機構

景區常設性應急管理機構一般是以景區應急管理辦公室的形式存在。該機構主要負責組織應急預案的制定、演練和安全知識宣傳,收集有關旅遊安全信息及編寫應急管理制度等。在突發事件發生時,該機構的主要任務是突發事件的預警、輔助決策、傳達指令、調度資源、與景區外的專業救援部門聯動等。在突發事件發生後,該機構的主要職責是處理索賠、補充資源、與媒體溝通、向上級匯報等。應急辦成員須具有專業的應急管理知識和經驗,較強的溝通和協調能力,敏捷的反應能力,較好的語言功底,同時能熟練地操作管理信息系統。

(二)景區臨時性應急管理機構

景區臨時性應急管理機構時為了應對突發事件處置二建立的臨時性事件管理機構。它一般由景區管委會負責人或安全委員會負責人擔任景區應急管理小組的總指揮,同時依託景區的常設職能機構進行應急運作。它的成立具有臨時性,突發事件處置一旦結束,景區應急管理小組通常也宣告解散。

(三)景區結合型應急管理機構

景區結合型應急管理機構時之景區成立應急管理辦公室負責處理日常事務,在重大突發事件時成立臨時性應急管理指揮小組,通過兩者結合的方式來全面應對各種應急管理工作。

景區應急指揮小組是景區負責應急管理的最高指揮機構。在事件發生時,應全面掌握景區突發事件方面的信息,研究應對策略和措施,制訂可操作性的應急方案,調度方案所需資源,現場指揮處理突發事件。應急指揮小組屬於臨時成立的緊急管理機構,它需要依託常設機構來進行運作。緊急任務一結束,應急指揮小組也宣告解散,其它常設機構成員的工作轉為處置日常的安全管理業務。景區結合型應急管理機構的結構如圖2-2所示。

圖2-2 景區結合型應急管理機構結構

第二節 旅遊景區安全管理的任務體系

一、景區安全管理的主要範疇

l 加強對景區事故特點的研究,有針對性地建立景區安全的預警、控制與保障體系,保證遊客和工作人員的人身安全、財物安全;

l 建立景區安全管理組織,根據景區的規模和性質建立各種專職或兼職的安全職能隊伍;

l 建立健全景區安全管理制度。建立預案管理制度,制定景區應急預案;

l 落實景區的安全生產責任制,將景區安全管理的責任落實到每個部門、崗位和職工;

l 加強景區各類設施設備的管理與維護工作,制定景區設備的安全操作規程,對景區基建工程進行安全審查,組織落實各項安全核查工作;

l 加強安全設施設備的配備,提升景區的技防水平;

l 防範、控制與處理各類突發事件,加強對自然災害、事故災難、社會安全事件、公共衛生事件的預警、控制和管理;

l 提升景區的安全形象,積極提升景區從業人員的安全素質。

二、景區安全管理的主要任務機構

景區必須建立以預防為主、防控管相結合的景區管理模式。強調景區安全

預警、安全控制和安全保障的有機結合。其中,景區的安全預警是前提、基礎,景區的安全控制是管理關鍵,景區的安全保障是管理支撐。

(一)景區安全預警的任務範疇

l 在車站、碼頭、旅館等遊客集散地設置安全宣傳欄和發放安全宣傳手冊,介紹景區安全保障情況和遊覽注意事項;

l 在景區事故頻發地段設置安全宣傳櫥窗與告示牌,提醒遊客在旅遊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及突發情況下的應急措施;

l 對景區周邊社區居民進行深入的普法教育,通過宣傳櫥窗、廣播電視、幻燈片等方式進行法制宣傳教育,提高社區居民的法制觀念和守法意識;

l 在景區旅遊旺季到來之前,進行有針對性的反營銷宣傳活動,著力降低景區旅遊旺季的高峰流量,減輕景區的環境保護壓力和安全保障壓力;

l 通過制訂統一的景區安全信息發布與宣傳教育的工作計劃,明確各部門在這項工作中的責任和角色,採取「明確職責、密切配合」的協同工作方式來發揮各部門的作用,提高安全預警功能。

(二)景區安全控制的任務範疇

l 建立能滿足景區安全管理需要的景區公安局(分局)或景區派出所等治安管理機構歐,由景區公安局(分局)或派出所的旅遊警察或旅遊警務人員來防控和管理景區的刑事治安問題;

l 對不具備設置公安局(分局)、派出所或遠離旅遊執法單位、地段偏僻的旅遊景區(點),應建立諸如「聯合執法組」、「綜合執法隊」或「流動執法小組」等形式的景區聯合治安執法隊伍,以加強對偏遠景區(點)的安全控制與管理;

l 加強對景區內各種經營活動的監督與管理。加強對景區內經營業主,特別是個體業主的安全防控與管理,防止和杜絕出現強賣、欺客、宰客等非法現象;

l 防止並控制景區內出現盜竊、酗酒鬧事、聚眾鬥毆、賭博、賣淫、嫖娼、吸毒、傳播或觀看淫穢物品等違法事件的發生,保證遊客人身、財產安全,維護景區的安全環境;

l 要制訂旅遊旺季疏導遊客的具體方案,有計劃、有防範地組織遊客進行安全的旅遊活動,必要時,可以採取措施以限制旅遊高峰時的遊客數量;

l 對景區內的旅遊資源、旅遊設施設備等進行安全防控與管理;

l 對景區內的住宿安全、飲食安全及環境衛生等要素安全進行防控、監督與管理。

(三)景區安全保障的任務範疇

l 各景區(點)要根據國家、地方頒布的線管法規、條例,制定適合景區安全管理的各項制度和條例,並組織實施;

l 景區應建立能實施快速反應和救援的景區安全救援系統,安全救援系統由景區和社區的醫院、消防、公安、施救機構等組成。制定救援制度,設計、演練救援方案,以提高安全救援的能力與效果;

l 建立輔助景區旅遊的安全設施系統,為景區安全運營提供必要的設施基礎;

l 收集和整理有關景區安全事故類型、景區經營安全調查與分析、景區設施設備安全記錄等相關資料,並對資料進行歸檔;

l 引導和提倡遊客購買景區旅遊保險,提高遊客的安全防範和保險安保意識。

第三節 旅遊景區的應急管理體系

一、景區應急管理體系的基本結構

旅遊景區的應急管理體系是景區為應對和處理突發事件而形成的系統性的

緊急安全管理體系。一般情況下,旅遊景區的應急管理體系有預警與監測、救援與應急處置、影響消除與恢復等應急機制所組成,它們分別對應於應急前期、應急中期和應急後期等不同應急周期的管理任務。

景區應急管理體系的具體結構如圖2-3所示。

圖2-3 旅遊景區應急管理體系

二、景區突發事件監測與預警系統

(一)景區安全監測

景區安全監測系統承擔的任務主要包括:

l 監測外部信息,對報紙、電視、網絡、期刊、上級部門及協同部門文件等信息渠道進行監測,對涉及景區的外部安全信息進行檢索、搜集、整理及分析,通過分類與整理,甄別出與景區安全有關的信息;

l 全方位監控景區內的各個景點和場所,以及時獲取有關景區的安全信息;

l 不定期對重點場所和景點進行安全檢查,排除隱患,並將檢查結果及時通報並提出整改措施,消除安全隱患;

l 在突發事件發生發展過程中,實時監測事件發展態勢,並及時地傳遞信息;

l 在突發事件發生發展及處理的整個過程承擔監測資料的整理、儲存和備案等工作。

(二)景區安全預警

景區安全預警系統的工作內容包括:

l 在景區設置安全宣傳櫥窗與告示牌,在危險區域、危險地段、施工場地設置安全警示標誌,對非遊泳區、非滑冰區、防火區、禁菸區設置明顯的禁止標誌。

l 通過廣播、導遊圖、宣傳冊等方式發布突發事件信息,介紹景區的安全保障情況和遊覽注意事項,提高旅遊者的安全防範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l 對景區周邊社區居民進行深入的普法教育。通過各種方式提高景區周邊社區居民的法制觀念和守法意識。對經濟較落後的景區周邊居民開展「旅遊脫貧」、「旅遊致富」的宣傳教育,加深當地居民對旅遊業經濟功能的認識,使其認識到景區安全與他們切身利益的關係,發動當地居民自覺維護景區的治安環境。

l 在旅遊旺季等客流高峰時期,可適當採用泛營銷宣傳,以降低景區旅遊旺季的超高峰流量,將遊客量控制在景區所能承受的旅遊飽和範圍之內,以此來減輕景區的環境保護壓力和安全保障壓力。

l 景區的信息部門、宣傳機構應與當地治安管理部門加強在執法與安全信息發布方面的合作。景區應制訂安全信息發布與宣傳教育計劃,明確內部各部門的責任和角色,採取「明確職責、密切配合」的協同工作方式來發揮各部門的作用,提高景區安全預警的效率。

l 及時發布各種應急安全信息,警示和預防安全事故的發生。

三、景區突發事件應急處置與救援系統

景區應急處置與救援系統的工作內容包括:

應急資源管理與調度 包括兩方面:一方面是應急物資資源的管理與調度,

應急資源的配置按照「以用備戰」的原則,根據對緊缺資源最低保有值的評估結果,合理配置應急資源,避免資源浪費;另一方面是人力資源的管理與調度,根據組織機構和體系具體內容的安排,根據人才缺口情況,制訂人力資源的需求方案,並制訂解決方案。

應急組織與協調 強化應急任務處理及與各應急管理部門的關係維護,強化與景區外專業救援部門的溝通聯絡工作,建立穩定的應急溝通與協調機制,提高應急救援的效率和效果。

緊急處置與救援 接報或發現安全突發事件後,應立即開展事故緊急處置和應急救援工作。應立即報告主管部門,並協調醫療機構、保險機構、救援機構等參與對旅遊者的救助及旅遊突發事件的善後處置。

事故分析與調查 採用科學合理的調查方法,全方位調查事故發生的原因和處理經過,分析事故處理的實施方案,反饋和修正應急管理方案。將相關數據錄入資料庫,作為實施方案執行效果評估的重要依據。

四、景區突發事件影響消除與恢復系統

景區突發事件影響消除與恢復系統的工作內容包括:

遊客安撫工作 在突發事件中,當發生遊客傷亡事件時,應遵從依法辦事、尊重當事人意願的原則,在對其情緒進行安撫的前提下,按國家有關規定對遊客進行適當的經濟補償。

事件評估工作 對在救援工作中有優秀表現的部門和人員進行考核、給予表揚和獎勵;對導致突發事件的人員、部門等依照法律、規章制度給予相應的處罰。

輿論引導工作 健全信息渠道,建立匯報制度。重視遊客的知情權,及時有效地發布正面信息,正確引導遊客,防止因消息閉塞導致局面失控和無謂的恐慌;要正視媒體和輿論,積極溝通交流,增強信息披露的透明度,發揮輿論的橋梁紐帶作用,創造媒體公正介入的秩序。

營銷宣傳工作 在安全事件影響逐步消退的情況下,景區應積極進行營銷宣傳工作,傳遞正面形象,增強客源市場的消費信心。

資源補充工作 對應急資源使用數量、使用情況、來源等進行登記,清查資源庫存情況,及時採購和補充應急資源,做好應急資源儲備工作。

第四節 旅遊景區安全解說系統

一、景區安全解說系統的目標

旅遊景區安全解說系統的目標是:

l 通過提供景區安全信息和解說服務,使遊客能夠更好地認識安全的重要性,從而加深他們對景區安全問題的印象,提高其在景區遊覽活動時的安全防範意識;

l 利用景區安全解說系統,增強景區對遊客的安全引導,減少遊客安全事故;

l 加強景區與遊客之間的溝通,提高遊客對旅遊景區安全管理措施與景區管理者工作的理解力度,促進旅遊景區的可持續發展。

二、景區安全解說系統的任務

旅遊景區安全解說系統的任務是:

l 構建旅遊景區安全解說系統的結構;

l 確定旅遊景區安全解說系統的內容;

l 確定旅遊景區的安全解說方式;

l 估算旅遊景區安全解說系統的投資費用。

三、景區安全標誌解說系統

(一)國標安全標誌

安全標誌是用於表達特定安全信息的標誌,由圖形符號、安全色、幾何形狀(框)或文字構成。國標GB2994——1996將安全標誌分為四大類型,具體如下:

1.禁止標誌

禁止標誌是指用於禁止人們不安全行為的圖形標誌,包括禁止吸菸、禁止帶

火種、禁止用水滅火、禁止放易燃物、禁止啟動、禁止合閘、禁止轉動、禁止觸摸、禁止跨越、禁止攀登、禁止跳下、禁止入內、禁止停留、禁止通行、禁止靠近、禁止堆放、禁止拋物等23中標誌。其基本圖形為帶紅色斜槓的紅色圓邊框。

2.警告標誌

警告標誌適用於提醒人們注意周圍環境,避免發生危險的圖形標誌,包括注

意安全、當心火災、當心爆炸、當心電纜、當心落物、當心塌方、當心車輛、當心滑跌等28中標誌。其基本圖形為黃色底色、黑色邊框的正三角形邊框,邊框內有不同內涵的黑色象形圖形。

3.指令標誌

指令標誌是用於強制人們必須作出某種動作或採用防範措施的圖形標誌,包

括必須戴防護眼鏡,必須戴安全帽,必須穿救生衣等12種標誌類型。其基本圖形為藍色的圓形邊框。

4.提示標誌

提示標誌是想人們提供某種信息的圖形標誌,包括緊急出口、避險處、可動

火區等類型。基本圖形為正方形邊框。

(二)消防安全標誌

消防安全標誌是由安全色、邊框、圖像為主要特徵的圖形符號或文字構成的

標誌,用以表達與消防有關的安全信息。詳細資料可查詢國標GB13495《消防安全標誌》和國標GB15630《消防安全標誌設置要求》。

(三)相關的公共信息圖形標誌標準

l 《安全色》(GB2893——2001)

l 《安全標誌及其使用導則》(GB2894——2008)

l 《消防安全標誌》(GB13495-1992)

l 《消防安全標誌設置要求》(GB15630-1995)

l 《道路交通標誌和標線》(GB5768-1999)

l 《標誌用公共信息圖形符號第一部分:通用符號》(GB/T1001.1)

l 《標誌用公共信息圖形符號第二部分:旅遊設施與服務符號》(GB/T10001.2);

l 《動物園安全標誌》(CJ115-2000)

(四)安全標誌設立注意事項

l 所有標誌一定要按照國際規範製作和懸掛,讓所有遊客都能看得懂。

l GB2894-2008要求部分標誌要有文字輔助。在景區不但要有中文文字,還要有其它國家的文字(如英、日、法文等)。單純的圖形符號不能讓遊客獲取正確信息,還必須配合文字,但文字也要符合國際規範。

l 標誌牌一定要置於明顯位置和明亮環境中,不可有障礙影響視線,也不可放在移動的物體上。

l 標誌牌的材質在滿足堅固耐用、遇水不變形的特性之外,還要與景區的資源環境相協調。例如,山地景區內用石質材料,森林景區內用木質材料等。

l 旅遊景區的各種標誌牌必須製作精良,表面不得有任何瑕疵。

l 放置高度應與視線齊平,最大觀察距離是的夾角不得超過75o

l 為保證效果和防止出現糾紛,安全標誌牌至少每年全面檢查一次,及時更換維修不符合要求的牌子。

四、景區導遊安全解說系統

旅遊景區導遊安全解說系統主要有導遊安全解說和可攜式語音安全解說兩

種方式組成。

1.導遊安全解說

在旅遊景區內,景區導遊在帶領遊客遊覽的過程中,除了為遊客提供導遊講

解服務之外,還得隨時提醒遊客注意人身與財產安全,並照顧遊客以免發生意外安全事故。

2.可攜式語音安全解說

可攜式語音安全解說建立在可攜式語音解說設施的基礎之上。在可攜式語音解說的內容中可根據需要加入遊客安全提示,以提高遊客在遊覽中的安全意識。

五、景區音像安全解說系統

景區音像安全解說系統是集聲音、文字、圖片、音像等於一體的解說系統,一般與電腦的多媒體功能相結合,通過電腦的複合功能實現景區多媒體解說的更新升級。景區音像解說系統能向遊客進行立體解說,全面傳遞景區的安全信息,對遊客的安全行為進行明確的指引和提示,以提升景區安全解說系統的功效。

六、景區印刷物安全解說系統

景區印刷物安全解說是以宣傳單、手冊、門票等印刷物作為載體進行安全解說的系統。印刷物系統既有簡潔明了、發行量大特點,也有投資成本低的優點。比如在景區門票上嵌套「旅遊安全提示」,這種解說效果更為直接、效果也更加明顯。

第五節 旅遊景區的安全文化建設

一、景區安全文化的內涵

景區安全文化是指景區為了維護安全生產和保障旅遊者安全所創造的企業

文化,他是景區安全價值觀和安全行為準則的總和,體現為景區和景區員工對安全的態度、思維程度及採取的行動方式。景區安全文化包括三個層次:

表層安全文化 是指可見之於形、聞之於聲的文化現象。如景區的安全生產環境、安全標語、安全宣傳方式、安全設施等所體現的文化現象。

中層安全文化 是指景區的安全管理體制所體現的文化層次。具體包括景區內部的組織機構、管理網絡、部門分工及安全生產法規與制度建設。

深層安全文化 是指沉澱與景區及其員工心靈中的安全意識形態,如安全思維方式、安全行為準則、安全道德觀、安全美學觀、安全價值觀等。它是景區員工對安全問題的個人響應與情感認同。

這三個層次中最重要的是深層安全文化,它支配著景區職工的行為趨向,而表層安全文化、中層安全文化的狀況也會反作用於景區的深層安全文化。

二、景區安全文化的功能

(一)景區安全文化的行為引導作用

景區安全文化做確立的行為價值觀既能為景區員工樹立安全目標,確立安全行為準則、規範員工的安全工作行為,也能對景區遊客和當地民眾形成行為約束力量,推動其安全責任觀和安全行為方式的形成,從而實現景區的安全發展。

(二)景區安全文化的傳播教育作用

景區安全文化具有教育傳播功能。景區安全文化建設中所採用的安全宣傳、安全培訓、安全技能競賽、安全態度測試等工作都能有效地推動景區安全知識、觀念、技能在員工中的傳播,推動員工安全素質的提升,從而為景區的安全運營提供基礎。

(三)景區安全文化的精神凝聚作用

景區安全文化具有較強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正確的景區安全價值觀應形成景區保護員工和遊客安全,員工維護景區和遊客安全的價值理念,它所形成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能推動員工形成安全生產的使命感和責任感,使員工朝共同的安全目標努力,形成同心協力維護安全生產的行為風尚。

(四)景區安全文化的激勵管理作用

景區安全文化建設所採用的的表彰先進、宣傳典型、樹立標兵等方式,能夠有效地激發景區員工安全生產的主動性、積極性,是員工在安全工作中有明確的目標、學習的對象、正確的規範,並能使員工在工作中形成同心協力、同舟共濟的工作心態。

三、旅遊景區的安全文化建設

(一)安全觀念文化建設

景區的安全觀念文化主要表現為景區員工的安全價值觀。景區應該樹立安全為本的基本觀念。要認識到,人的生命權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人權,要從人權觀、發展觀、人本觀的高度去認識生命與健康的價值。安全事旅遊景區得以生存與發展的前提,唯有遊客與員工的安全得到保障,才能進一步談論景區的發展與壯大。只有觀念正確了,安全意識才會加強。

(二)安全行為文化建設

景區的安全行為文化主要體現為景區員工的工作行為習慣、方式和操作程序。旅遊景區都會有一定範圍的人造技術環境,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機械電器等構成的客觀危險隱患。但危險並不意味著事故,只有嚴格遵守技術規範的行為才能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

(三)安全制度文化建設

景區的安全制度文化主要體現為景區的各種制度、規範、手冊。國無法則亂,家無規則散。目前,國家有《安全生產法》、《消防法》、《突發事件應對法》等法律法規,旅遊行業也有著自己的安全制度、規定。但這些法律法規和制度在一些景區卻被視為無物,存在有法不依、執法不嚴的現象。景區需要在制度建設、制度遵守和制度執行等方面加強建設,培養深入的制度文化習慣。

(四)安全物態文化建設

景區的安全物態文化主要體現為景區防護設施、景區安全格局、景區安全容量等物態化因素的安全表現。高效的防護物質是保證旅遊景區安全的前提,物態文化不良,事故遲早是要發生的。景區應加強安全設備設施的配備和管理,加強安全技術的採購和應用,提高景區人員的安全素質,全面提升人防、技防和物防水平。

四、景區安全文化建設的觀念基礎

景區安全文化建設應強調觀念先行,要致力於建立科學合理的安全觀念,為景區的安全文化建設提供基礎。

(一)景區安全文化的核心問題是人的問題

景區安全文化建設應重在提高人的安全文化素質。建設景區安全文化要特別注意解決員工的觀念問題,重點應當考慮員工的安全觀念構建,重視員工行為安全的引導,注重製度層面的文化激勵。

(二)景區安全文化是動態型文化體系

景區安全文化具有動態性、變動性,它會隨著人員變化、時代變化和崗位工作變化而產生變動。因此景區的安全文化建設應具有動態觀念。應當針對景區不同時期的不同特點,不同人員的不同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安全文化要求,解決影響景區安全的關鍵性問題。

(三)安全文化是通過教育形成觀念產生行為

在景區安全文化建設中,安全教育應承擔重要任務。景區的安全教育要形成制度,強調計劃性、持續性和動態性。只有通過持之以恆的安全教育,才能優化景區員工的安全觀念和安全意識,提高景區員工的安全行為水平。

L?��

:��pG���[�I�

1��`

eE;��

zz.mm����

www.goo` ��

相關焦點

  • 廣東長隆集團有限公司:積極探索實踐旅遊景區安全管理體系標準建設
    (原標題:廣東長隆集團有限公司:積極探索實踐旅遊景區安全管理體系標準建設)
  • 廣東長隆集團有限公司積極探索實踐旅遊景區安全管理體系標準建設
    長隆集團在推行國家現有的質量、環境和職業健康與安全的管理體系建設運行時發現,這些管理體系都不是專門針對保障消費者安全而制定的,無法滿足多元化經營、面臨諸多安全風險的景區和遊樂園管理需求。為此,從2017年開始,長隆集團便開啟了一條全新的旅遊景區安全管理體系探索之路。
  • 旅遊景區安全管理的制度建設
    一、景區安全管理制度的主要類型景區安全管理制度是景區員工做好安全工作所必須遵守的規範和準則,它主要包括以下三種類型:(一)景區崗位安全責任制度1.領導(管理者)安全責任制實行「誰主管、誰負責」的總原則,對景區主要領導(管理者)在安全管理上 的具體職責和標準進行明確規範,並明確發生重大安全問題時的法律責任追究機制。
  • 旅遊景區安全管理概述
    從安全管理的角度而言,不同類型景區所承載的安全隱患和高發的安全問題類型是存在差異的。比如,山地型景區風險因素多、安全問題發生類型具有多樣性,涉水景區則容易高發溺斃等涉水安全事故,節慶活動容易發生踩踏擠壓事故等。不同類型的景區需要根據自身的風險因素特點,設立具有針對性的安全管理體系和預案體系。
  • 運營管理三大體系,是旅遊景區得以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
    在旅遊景區的日常運營管理中,其管理體系、產品體系和服務體系等內容構成其核心的三大體系,是旅遊景區得以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在旅遊景區的日常運營管理中,其管理體系、產品體系和服務體系等內容構成其核心的三大體系,是旅遊景區得以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
  • 蘇州園林率先完成旅遊景區30天無理由退貨體系建設
    為積極落實蘇州市委、市政府在全市全域開展線下購物無理由退貨工作要求,營造園林景區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蘇州市園林和綠化管理局快速響應
  • 蘇州園林率先完成旅遊景區 30天無理由退貨體系建設
    為積極落實市委市政府在全市全域開展線下購物無理由退貨工作要求,營造園林景區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市園林局快速響應,目前已在虎丘、拙政園、留園、獅子林、植物園、天平山、網師園等7家4A級以上園林景區完成試點,率先在旅遊景區完成「30天無理由退貨」體系建設。
  • 構建綠色旅遊服務體系 提升景區文明旅遊建設
    近年來,嘉峪關市高度重視旅遊業的循環發展,把創建節約型、環保型、生態型景區和綠色酒店作為構建循環型旅遊服務業體系的抓手,採取多元化措施,努力使嘉峪關市旅遊業實現穩定、協調、持續發展。  在關城景區,一輛輛電瓶觀光車,一條條石子道路,一排排噴灌裝置都體現著景區的生態資源循環。為了實現資源循環利用,關城景區全部採用節能製冷設施設備,並設置了雨水收集利用系統。
  • 四川劍閣縣安全保障體系 保障景區旅遊安全
    中國網10月6日訊 旅遊業是一項惠及民生的幸福產業,而旅遊景區是最重要的遊客集散地和旅遊體驗地,旅遊景區除了優美的環境、優質的服務,景區安全也成為了旅遊業的主體。劍門關風景區屬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自然與文化遺產、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地質公園,去年7月劍門關旅遊區升格為國家5A級景區,景區以自然風光吸引天下遊客雲集,景區鳥道尤以險、陡、奇為特色,傍絕壁依勢而建,蜿蜒向上,垂直高差達110餘米,長900米,路寬僅30釐米左右;每年給遊客帶來驚險刺激的同時,如何構建景區安全保障體系?
  • 十一旅遊景區事故不斷,安全管理誰來擔責?
    景區管理者對安全管理的認識不足、安全管理專業人才較少、管理水平較低,導致預警體系、應對方案等管理機制不健全;而政府對景區安全管理不夠重視,監管力度較小,尤其是不少私營景區,權責不明晰。政府應從政策法規上制定景區的安全管理機制,從法律上規定其責任與義務,邀請專家評估旅遊景區安全,預測可能發生的安全問題,採取相應的措施,使損失降到最低。另一方面,景區管理部門與旅遊從業人員應建立景區安全保障機制,要將景區安全責任到人,積極組織景區管理人員參與相關的培訓,加強景區安全保障能力建設。
  • 閆劍波督導檢查旅遊景區安全管理工作
    9月28日,市委副書記、市長閆劍波督導檢查旅遊景區、景點國慶中秋假期安全管理工作,強調始終繃緊疫情防控和安全管理這根弦,壓緊壓實安全責任,確保節日期間全市旅遊市場安全、平穩、有序。,詳細了解景區客流量、疫情防控、秩序維護等情況,要求利用好大數據分析手段,動態監測客流量走勢,確保各景區運行安全、有序,讓遊客得到良好的旅遊體驗。
  • 質量安全管理體系審核加深體系理解
    氣象臺各崗位通過對QSMS手冊修訂完善準備過程,更加加深了對該體系的深刻理解。    民航質量安全管理體系QSMS是將質量管理體系QMS和安全管理體系SMS的一個有機結合的管理體系。在《民航空管運行質量安全管理體系文件編制指導材料》中指出QMS和安全管理體系SMS的建設是國際民航組織、民航局和民航局空管局的要求,是規範空管業務運行,適應一體化空管系統發展的要求,也是完善和提升空管運行單位內部管理,實現持續安全、正常和效率的需要。相互獨立地建立兩個管理體系,既不符合兩個管理體系的宗旨,也不符合空管業務運行實際。
  • 大興安嶺的璀璨明珠 ——阿爾山旅遊景區精細化建設管理紀實
    近年來,內蒙古大興安阿爾山旅遊開發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阿爾山旅遊公司」)秉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全面落實自治區發展「全域旅遊」「四季旅遊」的決策部署,以打造「國際知名,國內一流」旅遊景區為奮鬥目標,以「高起點規劃、高強度投入、高標準建設、高效能管理」為經營方針,聚焦基礎設施提檔升級、服務質量提升、旅遊環境打造、智慧景區開發建設、廁所革命等重點工作,全面加強對景區的開發與建設
  • 大興安嶺的璀璨明珠——阿爾山旅遊景區精細化建設管理紀實
    近年來,內蒙古大興安阿爾山旅遊開發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阿爾山旅遊公司」)秉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全面落實自治區發展「全域旅遊」「四季旅遊」的決策部署,以打造「國際知名,國內一流」旅遊景區為奮鬥目標,以「高起點規劃、高強度投入、高標準建設、高效能管理」為經營方針,聚焦基礎設施提檔升級、服務質量提升、旅遊環境打造、智慧景區開發建設、廁所革命等重點工作,全面加強對景區的開發與建設
  • 全省旅遊景區安全管理培訓班成效顯著
    全省旅遊景區安全管理培訓班成效顯著 河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www.henan.gov.cn
  • 淮陽太昊陵文物保護中心強化防護體系建設提升旅遊安全係數
    為全面推進景區安全生產風險隱患雙重預防體系項目建設,近日,淮陽太昊陵文物保護中心根據《河南省2020年全面推進安全生產風險隱患雙重預防體系建設工作方案》部署要求,全面加強和推進景區安全生產重大風險管控,狠抓安全隱患排查治理,鞏固雙重預防體系運行質量和效果,提升旅遊安全生產。
  • 智慧化服務體系建設,助推旅遊景區服務升級改造
    文章來源:秦娃愛旅遊要滿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求,旅遊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部分。隨著各類新的旅遊產品、旅遊體驗和玩法,持續的創新升級,大眾對傳統景區也會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更多的期待,對個性化、體驗化服務的需求越來越強烈,對品質遊、深度遊的追求逐漸提高。
  • 【白狼峰·哈拉哈河紀行④】 大興安嶺的璀璨明珠 ——阿爾山旅遊景區精細化建設管理紀實
    近年來,內蒙古大興安阿爾山旅遊開發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阿爾山旅遊公司」)秉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全面落實自治區發展「全域旅遊」「四季旅遊」的決策部署,以打造「國際知名,國內一流」旅遊景區為奮鬥目標,以「高起點規劃、高強度投入、高標準建設、高效能管理」為經營方針,聚焦基礎設施提檔升級、服務質量提升、旅遊環境打造、智慧景區開發建設、廁所革命等重點工作,全面加強對景區的開發與建設
  • 在加強旅遊管理安全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在XX旅遊產業快速發展的同時,一些發展中的問題也隨之凸顯出來。比如:旅遊服務功能設施還不適應景區人數快速增長的趨勢;景區管理方式手段還不適應現代化景區管理要求;旅遊隊伍建設還不適應不同遊客的個性化需求,等等。這些問題需要我們用發展的眼光正確對待,高度重視,並在實際工作中努力加以解決。自現在開始,XX旅遊已經逐漸進入到高峰期,預計會持續到10月中下旬。
  • 創新安全管理理念 築牢安全生產防線——工程建設項目安全管理...
    南京市市政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站(以下簡稱「南京市政站」)以問題為導向,梳理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流程,打造完善的安全管理責任體系,為工程建設築起了安全有力的保護屏障。「工程建設項目安全生產管理要有築牢安全『堤壩』的意識:安全隱患風險如同『洪水』,牢固樹立安全生產紅線意識和底線思維,要求我們健全體系、落實責任來夯實『壩基』,同時也應提升標準、補齊短板來築高『壩身』,兩者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