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營管理三大體系,是旅遊景區得以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

2020-08-27 職業景區運營人

在旅遊景區的日常運營管理中,其管理體系、產品體系和服務體系等內容構成其核心的三大體系,是旅遊景區得以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

新形勢下旅遊景區運營管理的三大體系

近年來,旅遊產業作為朝陽產業得以高度重視,旅遊景區開發投資熱潮迭起、旅遊產品不斷豐富、旅遊市場機制更加完善,有效地促進了旅遊產業的健康發展。

然而,我們也應清醒的看到,當前旅遊業正面臨整體轉型升級的新形勢,旅遊景區也面臨從傳統觀光逐步轉向觀光休閒和度假複合、關注重點從資源稟賦轉向更加符合市場需求、景區產品從同質化到特色化升級、單一的門票經濟到收益模式多元化等發展趨勢。如何適應新形勢、新常態,都對當前旅遊景區運營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與挑戰,旅遊景區的運營管理開始由粗放化進入專業化、規範化、精細化。

在旅遊景區的日常運營管理中,其管理體系、產品體系和服務體系等內容構成其核心的三大體系,是旅遊景區得以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

一、管理體系是旅遊景區運營管理的保障

管理體系是整個景區運營管理的保障,通常由管理機制及架構、管理制度和執行三個層面組成。

一是管理機制及架構。理順整個景區的管理機制,實施所有權、管理權和經營權的三權分離,按照現代企業制度建立運營管理團隊,適應市場化的需求,儘量減少行政上的過多幹預,是實現旅遊景區科學管理的首要條件;同時,旅遊景區應根據自身資源、工作開展等需要,設立合理的、精簡高效的管理架構和內設部門,並儘量實現管理架構的扁平化,這有利於管理的及時傳達及執行。

二是旅遊景區管理制度。「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完善的景區管理制度,明晰的獎懲條例和措施,有利於規範員工的言行舉止,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實現景區的規範化、精細化管理。制定製度時,應徵求廣大員工的意見,增強制度的科學性、合理性,確保制度不脫離景區的實際情況,以制度管人、管事;同時,所制定製度不能朝令夕改,要保持一定的長期穩定性。

三是制度的執行。如果只是具備完善的制度,沒有強有力的執行,同樣達不到良好的管理效果。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應把制度的執行作為一項重要的常規內容,將員工對制度的熟悉、落實程度作為對員工考核的內容之一,激勵員工自覺遵守,定期通報制度執行情況,以違規案例進行警示教育,讓制度有威嚴、有約束力。

二、產品體系是旅遊景區運營管理的核心

旅遊產品是整個景區賴以生存發展的根本,同時也是旅遊景區運營管理的核心,包括旅遊產品的定位、產品多元化開發、景區品牌的樹立和宣傳營銷等三個方面的內容。

一是旅遊景區產品的定位。隨著旅遊產業的發展,新的旅遊景區不斷湧現,景區同質化現象越發突出,遊客的可選擇性也不斷增加。如何讓遊客在眾多的景區中對景區感興趣,唯有準確的景區產品定位,方能突出自身的差異化,為景區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這就要求我們在作景區前期規劃、策劃時,要充分論證,分析自身所擁有的資源特色,突出與周邊現有旅遊資源的差異性,並能結合遊客的市場需求,才能給出準確的產品定位。

二是產品多元化開發。事實證明,「門票經濟」已經不能適應當今旅遊行業新形勢下的發展要求,越來越多的旅遊景區、管理者正逐步探索免門票的經營方式,通過免門票,增加遊客量後,再通過二次消費,以實現景區更多的收益。例如,杭州西湖通過免除門票,吸引了更多的遊客前往,從而拉動了整個城市餐飲、住宿、娛樂、購物等二次消費,產生了更大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成為國內免費開放模式的成功典範。

與時同時,傳統的單一觀光旅遊方式,正逐步轉向觀光、休閒、度假等為一體的複合型旅遊方式,這就需要我們高重視旅遊產品多元化的開發,如何打造出更多休閒、體驗的旅遊產品,延長遊客停留時間,來滿足遊客的需要,從而也實現旅遊景區多元化盈利模式的構建,加快實現旅遊景區的投資回報。

三是景區宣傳營銷和品牌意識。全國現有旅遊景區成千上萬,在旅遊產品不斷同質化和當今信息量爆增的環境下,如何讓遊客知曉旅遊景區所在?這就離不開旅遊景區的宣傳營銷。宣傳營銷是提高景區知名度、激發遊客前往出遊的重要手段,在實施宣傳營銷中,要注意創新營銷方式,注重從傳統營銷方式到新媒體和體驗營銷的轉變;注意到從單一景區營銷到旅遊目的地營銷的這一趨勢變化,實施整合營銷和旅遊目的地營銷;注重市場調研和分析,實施精準營銷;更要重視旅遊產品到旅遊品牌的轉變,品牌是景區的核心競爭力,更是景區的無形資產,要樹立良好的品牌意識,不斷提升旅遊景區的市場影響力。

三、服務體系是旅遊景區運營管理的基礎

優質的服務水平能提高旅遊景區的美譽度,是旅遊景區運營管理的基本所在,一般而言,服務體系包含安全、景區基礎設施的完善和員工的服務水平等內容。

一是安全。安全是旅遊景區生存之本,沒有安全,就談不上旅遊景區的運營管理。因此,在景區運營管理中,對安全工作的重視,要高於一切。這就要求我們首先要增加安全工作的硬體、軟體設施投入,降低安全風險;二是要形成完善的可操作的安全應急預案體系,並且經常性開展演練,提高景區面對安全突發事件處置的應急能力;三是開展安全巡查,排查並徹底整改存在的安全隱患,建立安全隱患整改機制,為遊客創設安全的旅遊環境。

二是景區基礎設施的完善。基礎設施是旅遊景區提供旅遊服務的基礎,是景區運營管理的有力支撐。要加強景區交通、遊覽、安全、衛生等基礎設施的建設,進一步完善旅遊景區公共服務設施,提供更良好的旅遊服務。

三是員工服務水平。旅遊景區全體員工的優質服務水平,是旅遊景區良好運營管理的直接體現。全體工作人員要本著「以遊客為本」的服務理念,樹立全心全意為遊客服務的意識,為遊客提供更優質的引導、諮詢等服務。旅遊景區在運營管理過程中,應高度重視員工服務水平的提升,將員工服務水平的提升作為日常運營管理的重要內容之一,通過考核、培訓等多種形式,提升員工的綜合素質、業務技能、服務水平,強化服務意識,增強工作責任感,從細節做起,確保服務質量的持續性。

相關焦點

  • 運營管理乾貨|景區沒有人氣的五大因素分析
    有人說影響景區遊客量的因素很多:資源、文化、產業、交通、創意,這些無疑都是景區人氣是否旺盛的因素,但是太過泛泛,巔峰幫你從景區運營思維的五個角度分析,你家景區為什麼沒有人氣。一、 主題定位是否明確。是否具有核心吸引物主題定位作為文藝作品或各種社會活動的魂,是旅遊景區不可或缺關鍵因素。旅遊景區都需要提煉一個清晰獨特、引人入勝的主題。按照主題來規範項目,或者進行整合打造,旅遊吸引力就會得到極大的提升。對於資源稟賦相對高的景區可深度挖掘本土文化,凝練主題,形成吸引核。對於新開發或地區同質化比較嚴重的景區,可以具有獨具特質的核心吸引物或綜合性功能來吸引人。
  • 旅遊景區安全管理體系建設
    第三節 旅遊景區的應急管理體系一、景區應急管理體系的基本結構旅遊景區的應急管理體系是景區為應對和處理突發事件而形成的系統性的緊急安全管理體系。一般情況下,旅遊景區的應急管理體系有預警與監測、救援與應急處置、影響消除與恢復等應急機制所組成,它們分別對應於應急前期、應急中期和應急後期等不同應急周期的管理任務。 景區應急管理體系的具體結構如圖2-3所示。
  • [分享]高鐵管理運營及持續發展資料下載
    高鐵管理運營及持續發展專題為您提供高鐵管理運營及持續發展的相關資料與視頻課程,您可以下載高鐵管理運營及持續發展資料進行參考,觀看相關視頻課程提升技能。 來源:北京BIM工程師教育網 「智能、綠色、創新、融合」已成為當前世界高速鐵路發展的重要方向。
  • 旅遊景區運營突破,繞不開這四大難題
    在行業和市場大環境競爭影響之下,傳統旅遊景區必須通過蛻變才能在市場上立於不敗之地。但是,景區運營團隊職業素養低、運營效率低、產品老化以及造血能力差等問題,無法推動景區可持續發展。綠維文旅集團運營業務部總監王響勝認為,唯有運營突破才能使傳統旅遊景區立於不敗之地!
  • 文旅小鎮運營管理的三大關鍵點及未來發展方向分析
    文旅小鎮逐步成為旅遊產業中非常重要的產品,受到了越來越多遊客的歡迎。從概念上來說,文旅特色小鎮是以文化旅遊融合為依託,以文化基因和文化元素提煉為核心,以創意和再生設計為手段,對屬地特色自然資源、人文資源、產業資源等關聯性資源進行一體化深度整合後,以系統化的特色文化標識為指向而構建的文化、生態、生活、產業有機融合的生態型空間體系。
  • 全域旅遊的發展體系,巨有科技專注於一機旅遊,智慧景區建設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的提高,外出旅遊也逐漸的由「奢侈品」轉為人們生活中的「必需品」,這也使得全國各地紛紛開始發展全域旅遊。全域旅遊需要完善的規劃體系,需要對區域旅遊所處的發展階段、坐標位置、目標定位、戰略選擇、空間架構、特色挖掘、優勢整合、品牌塑造、需求把握、市場研究、渠道嫁接、人才支撐、政策導向等進行認真的研究與思考。
  • 2020中國5A級景區管理企業綜合管理水平排行榜
    旅遊消費在中國家庭總消費中所佔的比例顯著提升,旅遊業出現欣欣向榮的景象。在市場的驅動下,各大景區紛紛進行規劃升級,期望以此來吸引更多的遊客,創造更大的效益。可由於景區開發建設和運營管理的專業性,有些景區在項目規划過程中恰恰事與願違,不但沒能提升景區的知名度,反而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 西柏坡紅色旅遊可持續發展路徑研究
    紅色旅遊是以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為主題的,紅色旅遊產品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重大的教育功能,具有顯著的社會公益性,由政府提供向旅遊者免費開放。紅色旅遊的經濟功能需要通過多種遊憩需求的有效組合和產業化發展來實現。這是紅色旅遊發展的方向,也是紅色旅遊可持續發展的基本路徑。
  • 調控環境承載力,旅遊才能可持續
    在保護中利用,在利用中保護,黃山風景區既科學保護了遺產資源,又提升了遊客滿意度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名錄遺產與可持續發展對話會」為何會選擇在黃山舉辦?專家分析,一個重要因素是,黃山在遺產保護與旅遊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實踐探索值得借鑑。
  • 九寨溝:智慧景區建設助推生態旅遊可持續發展
    會議設1個主論壇8個分論壇,以「生態文明·創新驅動」為主題,深入研討生態環境挑戰下的生態文明建設理念、路徑與制度選擇等重要理論和實踐問題。中國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總顧問姜春雲發來書面致辭,向大會的召開表示祝賀。省委副書記、省長魏宏出席開幕式並致辭。各行業代表、專家學者、企業界及其他嘉賓300餘人就論壇熱點進行了對話。會議通過了《生態文明·成都宣言》。
  • 旅遊景區安全管理概述
    第一節 旅遊景區與旅遊景區安全管理一、旅遊景區 旅遊景區是旅遊吸引物的承載體,是旅遊活動的發生空間,是旅遊系統中最核心、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廣義的旅遊景區幾乎等同於旅遊目的地,狹義的旅遊景區則是指一個吸引旅客休閒和遊覽的經營實體。
  • 關於舉辦2020年全國滑雪場所運營管理與可持續發展研修班的通知
    關於舉辦2020年全國滑雪場所運營管理與可持續發展研修班的通知2020-11-24 19 : 01 來源:體育科學研究所為響應「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號召,給群眾提供優良、安全的滑雪場地和高質量的服務,規範滑雪場所的運營管理,提升滑雪場所服務質量,增強滑雪場所可持續發展能力,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決定舉辦全國滑雪場所運營管理與可持續發展研修班,誠邀各有關單位參加研修班研討學習,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 廣東長隆集團有限公司:積極探索實踐旅遊景區安全管理體系標準建設
    對於分公司安全管理體系文件,長隆集團安全標準《安全管理體系基本要求》設置了21個管理要素,並相繼頒布實施了與管理要素對應的106份企業安全標準,將旅遊景區和遊樂園涉及的多專業縱向安全管理要求及各專業之間的關聯之處進行橫向連接,逐步構建了包括景區與遊樂園全部生產經營活動的全地域、全時段、全範圍、全過程、全部管理對象的管理要求網絡。
  • 旅遊景區應採用現代企業管理模式
    新形勢下,現代企業管理模式強調的是市場思維,這種思維有利於解決旅遊景區經營管理存在的問題。  當前,我國的旅遊景區管理體制繁雜、管理方式多變,旅遊景區普遍存在專業管理人才缺乏、景區基礎設施薄弱、提升改造投入資金不足等問題,最終導致許多景區管理水平低下,不能適應當下旅遊市場需求,忽視可持續發展戰略,很大程度上束縛了旅遊景區的發展。
  • 什麼是可持續橋梁設計的構成因素?
    現如今,可持續橋梁設計變得越來越重要。可持續發展主要涉及三大要素:環境、經濟和社會。耐久、可檢查性和可修復性是可持續橋梁設計的主要構成因素,並已成為許多橋梁項目設計標準的一部分。橋梁業主和社會將大大受益於耐久且養護需求低的橋梁設計。
  • 西藏旅遊雅魯藏布大峽谷景區被評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 西藏旅遊9日披露,全國文化和旅遊系統對口援藏工作會議11月9日在西藏拉薩召開,公司開發運營的雅魯藏布大峽谷景區正式被授予「國家5A級旅遊景區」,預計將會對公司業務開展產生積極影響。 據介紹,西藏旅遊2005年與林芝市主管部門籤訂大峽谷景區相關旅遊開發協議。
  • 關注| 包頭市土右旗推進旅遊景區一體化運營探索優質旅遊發展新模式
    今年以來,包頭市土右旗率先在自治區啟動了旅遊景區一體化運營,成立了敕勒川文化旅遊產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進行統籌管理,聘請了專業運營團隊入駐,將美岱召景區、大雁灘景區交由一體化運營團隊進行了接管,將敕勒川博物館、九峰山旅遊區、辛集皮革城、駱駝酒業旅遊區、七彩大地等7個景區納入旅遊線路統一管理
  • 西藏巴松措全域旅遊生態發展規劃 重塑景區運營模式
    「我們將以打造全域旅遊示範縣為契機,有機整合全縣旅遊資源,通過系統的專業規劃設計、尊重發展規律的整合、全要素運營,進一步激活旅遊資源有序的長遠發展,形成可持續運營的競爭力,旅遊從業人員在地化轉變,實現成為多元化旅行目的地、通過旅遊產業合理的規劃與發展富民的目標。」甘丹平措說。
  • 專業運營管理團隊是水上樂園成功的必要因素
    編者按:桂光華,廣州智立方旅遊管理諮詢有限公司總裁,自1997年進入中國水上樂園管理行業至今,擁有23年中國大型水上樂園行業的運營管理經驗。作為中國水上樂園發展的見證者之一,桂光華先生如何理解中國水上樂園的發展歷程?當經營出現問題時,該如何運用專業的知識和團隊來有效解決?
  • 全域旅遊助力下,生態城共享智慧交通體系的「蝶變」
    、電子市民中心等具有新加坡元素的智慧應用,開啟成長階段;2019年,中新天津生態城編制實施智慧城市指標體系,建成智慧城市運營中心,進一步豐富智慧應用場景,智能科技產業進入快速發展階段。中新天津生態城在推動交通管理與大數據、網際網路、雲計算、人工智慧等信息技術深度融合上,構建出交通管理新格局。中國地理學會旅遊地理專業委員會委員範業正表示,中新生態城智慧旅遊交通體系主要有三大亮點:第一,實行交通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