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前段時間介紹的F系戰列,Y系戰列主炮的爭議就比較多了:什麼船用AP?什麼時候切彈?短引信是什麼意思?fcv51234的Y系戰列主炮全解析(上)希望能幫到你!
5級-鐵公爵
鐵公爵10門343毫米(13.5英寸)主炮,AP穿深411\308\231(5級倒數第一),西格瑪1.8,彈速759米/秒。
英國戰列艦主炮發展比較奇葩,口徑每代增加1.5英寸,無畏是12英寸,鐵公爵13.5,賣給日本的金剛14寸是外貿貨,喬五14寸老衲16寸是受限於條約,不算,伊莉莎白女王15英寸,獅子的419炮是16.5英寸,然後計劃中的457是18英寸。這麼奇葩的口徑發展,我只能說大英帝國自有國情在此。
英戰的HE的穿深是1/4口徑,也就是85,換句話說奧馬哈古鷹什麼的用HE就可以核心。鐵公爵主炮最主要問題,就是轉速太慢。英戰四五六級都是這樣,炮塔轉速堪比大和。而且鐵公爵的射界一般,限制了輸出能力,有時也抓不住機會把對面直接毀滅打擊。主要優點就是喪病的HE,高穿深高傷害高點火,HE滿傷5900點火40%什麼概念,大猴420HE滿傷5000點火41%,大拿406HE滿傷5700點火36%,自行了解一下吧。
主炮威力評分:★★☆(滿分五星,下同)
推薦保留指數:★★
6級-伊莉莎白女王
伊莉莎白女王8門主炮AP穿深515/419/342(6級倒數第二),但是衰減較少,15公裡時還算有一定的殺傷力,西格瑪2.0,彈速731.5米/秒,對巡洋有較強的威懾力。HE各方面屬性尚可,但和其他Y系戰列比實在是沒有讓人玩的欲望。
伊莉莎白女王和厭戰、胡德使用的是42倍徑的381毫米主炮,型號有所不同。但是遊戲中厭戰使用的是新式炮彈,而女王和胡德使用的是老式的,所以女王的AP穿深確實不如厭戰。
女王最大的問題是轉炮,72秒的180度迴轉時間堪比大和,所以對付巡洋其實需要做充足的準備。
主炮威力評分:★★
推薦保留指數:★
6級-厭戰
厭戰8門主炮,AP穿深547/444/362,6級中遊水平,西格瑪2.0,彈速732米/秒。
女王由於在同級的地位遠不如鐵公爵厭戰喬五,所以建議跳掉,厭戰擁有英戰中唯一的正常引信,較快的炮塔轉速,最高的西格瑪,接近於魔法的大保健,你想玩六級英戰完全可以用厭戰代替女王。
主炮威力評分:★★★☆
推薦保留指數:★★★★
7級-胡德
胡德的8門381主炮AP穿深515/419/342,7級墊底的存在,面對同級戰列需要非常近的距離才能出核心(當然自己可能已經被打死了)。西格瑪1.8一般般,炮塔轉速36秒還算不錯。
胡德擁有特殊的跳彈角度,比較容易打半傷,配合短引信打巡洋和驅逐是一把好手,外加一個AA,船的極速也能跑33以上,技能加點的套路也比較豐富。總體上來說胡德優缺點都太突出,想要玩好不太容易,有情懷的玩家可以考慮入手。
主炮威力評分:★★★
推薦保留指數:★★★★
7級-英王喬治五世
喬5的10門356毫米主炮,AP穿深528/433/355基本墊底,但是誰會用AP呢?用HE全程噴火的喬5比徵服者在同級還要毒瘤,1.8的西格瑪+25秒鬼畜的射速配合腎上腺素技能,越殘局越瘋狂,能把對手輕鬆燒成碳。
主炮威力評分:★★★★☆
推薦保留指數:★★★★★
7級-約克公爵
約克公爵的主炮看上去僅比喬5慢了4.5秒的裝填,其他屬性似乎完全一樣,但實際上約克的主炮還是有暗地裡加強的:
可以看出約克的橫軸縱軸偏差值都要比喬5小很多,所以約克每一輪射擊的質量是要高於喬5的,這也算是彌補砍掉的射速吧。
主炮威力評分:★★★★
推薦保留指數:★★★★
7級-納爾遜
全局船納爾遜擁有9門406毫米主炮,AP穿深560/447/357(7級中下遊水平),西格瑪1.9,短引信0.015秒,彈速788米/秒,HE點火率46%單發6900。
用一個字形容納爾遜的主炮,那就是「靈活」!納爾遜AP只能對付距離較近的戰列,但是HE的點火屬性就很不錯了,同時AP短引信又挺適合打巡洋和驅逐的。加上投射量較大,炮塔集中,炮彈打出去後實際上較為密集,所以能切好彈的納爾遜,每場都是巡洋殺手!
納爾遜強而有力的HE,穿深過百,核心很好出,傷害足點火率高。而且她賣頭齊射角不錯,由於三號炮塔是朝前的,不同於出雲那個智障布局,她想換邊開火是很容易的。納爾遜擁有魔法大保健,只要存活一般都能拿無人能擋和耐火專精,戰列缺旗子可以用她刷。她的國服大數據在七級戰列中很強勢,有全局的船長不妨試試。
主炮威力評分:★★★★☆
推薦保留指數:★★★★★
番外:過穿與引信時間的關係
由於前幾天小編在對穿深、引信時間、觸發引信閾值和過穿的關係中沒有解釋清楚,這裡做一個簡單的說明。
如圖所示,納爾遜對約克開了一炮,總計3發炮彈從ABC三個點擊中約克。
A點的結局:過穿,1200傷害。
解析:船體裝甲為25毫米,納爾遜的炮彈能輕鬆擊穿,但是很快就從另外一邊船體飛出,此時我們需要了解引信時間和觸發引信閾值裝甲厚度:納爾遜的引信時間為0.015秒,觸發引信閾值為68毫米。炮彈穿過A點時間低於0.015秒,此處的裝甲也沒有觸發引信閾值。
B點的結局:擊穿,4000傷害。
解析:此處納爾遜的AP擊穿25毫米的裝甲後撞擊到炮塔下的320毫米裝甲,由於等效較高,沒有繼續擊穿而是發生跳彈,同時觸發引信閾值,0.015秒後,炮彈還在船體內,發生爆炸造成標傷乘以三分之一的傷害。(注意,此處如果是其他戰列的普通的0.033秒引信,就可能會在跳彈後因為引信時間沒到而跳出船體,也是過穿)
C點的結局:擊穿,4000點傷害。
解析:此處納爾遜的AP擊穿356毫米裝甲帶,觸發引信閾值,但因為引信時間過短,還沒有到達核心就發生爆炸,4000點。(如果是普通的0.033秒引信,就可能有足夠的時間飛進核心區爆炸從而造成滿傷。)
以上僅為舉例,實際過程中,其實只有3公裡內才可能針對性的打某個部位,大於這個距離就祈禱炮彈往船肚子裡飛吧。而且整個炮彈命中對手還有跳彈判定和擊穿判定,再加上有半傷區模塊血量,整體相當複雜,但主炮的選擇仍然以高穿深高彈速為優先,過穿其實是幸福的負擔。
另外有艦長指出穿深和過穿沒有關係,這個論斷是不嚴謹的。從邏輯學上來說,「足夠擊穿船體進入一次同時飛出一次的穿深」是「過穿」的必要不充分條件,所以穿深和過穿是有關係的,而高穿深顯然有更大概率觸發此必要不充分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