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 」 什麼樣的女孩能配這樣的詩?

2020-12-11 矛盾大叔UncleFu

寫兒女情長的詩詞有很多高手,從花間派的溫庭筠,韋莊到婉約派的柳永,秦觀,情詩豔詞都能寫的纏綿悱惻,肝腸寸斷。

但是,最能打動人的還是北宋李之儀的那首《卜算子》。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

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不用說,這一定是寫給心上人的詞,那種渴盼在一起的心情,也只有悠悠江水可解此情啦!只有真情摻入濃情,才會如此動人!

曹植對他的嫂子宓妃,動了真情,寫出傾動千古的《洛神賦》。蘇軾對愛妻王朝雲的離去,痛入肝腸,才寫出《江城子》,「明月夜,短松岡」如此心痛魂飛的悼亡詞!

後來陸遊和唐婉合演的《釵頭鳳》寫盡了生分的痛!

李之儀的這首《卜算子》一點都不輸曹植和蘇軾,更不遜陸遊。

曹植和蘇軾都是紀念已故之人,李之儀的詞卻是寫給一個心儀的妹子。

《洛神賦》《江城子》和《釵頭鳳》捧紅了宓妃,王朝雲和唐婉,那麼,什麼樣的絕色女孩能配得上李之儀的《卜算子》呢?

先了解一下李之儀。山東人,出身名門望族,早年師從範仲淹的兒子範純仁,22歲中進士,成了「蘇門」文人集團的重要成員,和蘇軾的交情堪比黃庭堅秦觀。

李之儀的原配夫人叫胡淑修,絕對奇女子,吟詩作賦對她來說都不算事,她是個理工科學霸,連當時最著名的大科學家沈括都要找她解數學難題。李之儀能hold住她,足以說明李之儀多有魅力!

這也不算事,更值得一提的是,她是個「飛簷走壁」的俠女。

李之儀是蘇門的人,自然受到蘇軾「烏臺詩案」的牽連,蔡京往死裡整李之儀。李之儀老師範純仁臨終前讓李之儀替他手書給朝廷的建議。蔡京說李之儀篡改了範純仁的意思,攻擊新政,定成死罪。

唯一能免死的就是拿到藏在另一個大臣家中的範純仁手稿原件。胡淑修為救丈夫,居然串門入戶盜回手稿!

如此奇女子都沒能得到李之儀的《卜算子》,而是在胡淑俢死後,又一個出現在李之儀生命裡女孩!她就是絕色歌伎楊姝。楊姝不光絕色,而且特別能撫慰受傷的男人,善撫古曲《履霜操》,黃庭堅也是在她的古曲中參透世事。楊姝小李之儀四十歲,李之儀一見傾心,兩人攜手長江,李之儀為楊姝寫下了這首後人再難逾越的情詞。

楊姝,一個配得上如此詩意的女孩,真想見見你啊!

相關焦點

  • 流傳千古的異地戀,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
    這樣千裡之外的愛慕與深情,總是讓人產生共鳴,腦海裡不禁浮現出這句詩: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20年素未謀面,只是憑藉書信維繫感情,海倫與弗蘭克的愛情,真情演繹了共飲江水,卻相見不得的情懷。
  • 詩詞賞析: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
    【原文】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只消與君共飲一江水,則可通君心,可解相思。這讓如今通訊如此發達的我們是何等汗顏?似可知儘管思而不見,畢竟還能共飲長江之水。這「共飲」又似乎多少能稍慰相思離隔之恨。江頭江尾的阻隔縱然不能飛越,而兩相摯愛的心靈卻一脈遙通。這樣一來,單方面的相思便變為雙方的期許,無已的別恨便化為永恆的相愛與期待。這樣,阻隔的雙方在心靈上便得到了永久的滋潤與慰藉。從「此恨何時已」翻出「定不負相思意」,是感情的深化與升華。
  • 好詞必讀: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思君不見君,同飲一江水!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在這一片綺麗斷碎的風格中,這首卜算子,簡直是一種從天上而下的清流,如同滾滾長江水,帶著無盡的浩瀚與大氣,橫卷過人們的視野。情詩還可以這樣寫?其實本來就應該這樣寫!這發自天然的感情,從詩經開始到樂府詩章,都是這麼的大氣明快呀。可是他出現詞風綺麗的宋朝,簡直是返璞歸真,如同天籟。
  • 八首唯美水鄉情詩: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
    總是忘不了你我初見時的水鄉小鎮,那是我一生見過的最美風光——水美,蓮美,你更美!1.《卜算子·我住長江頭》——宋·李之儀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賞析:我居住在長江上遊,你居住在長江尾底。日日夜夜想你,卻不能見你,你和我同飲這一江綠水,兩情相愛相知。悠悠不盡的江水什麼時候枯竭,別離的苦恨,什麼時候消止。
  •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
    1、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這是我最喜歡的句子了,特別有畫面感,居住在長江沿線的情人,應該會喜歡吧。這句跟蘇軾的有一句詩很像。能有一個「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人,三生有幸。5、平生不會相思,才會相思,便害相思。親愛的,得了相思病,沒什麼大不了的,只要身體健康,未來的日子還長著呢!6、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 武漢|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李之儀【宋】·《卜算子·我住長江頭》     我的家鄉是四川樂山,樂山有三條大江河,岷江、青衣江、大渡河,都是長江上遊的重要支流;葉奕霏的家鄉是湖北武漢,長江幹流在武漢穿城而過;我們都在長江畔的重慶念書,不論是在家,還是在外,我們都喝長江水。
  • 最有民歌風味的宋詞,4句詞連用3個「長江」,都是純粹的愛情表達
    只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隨著文學自身的發展,這才使得民歌和文人詩成為兩種不同的表達形式。但是它們的源流都是一樣的。今天我們所談到的這首經典的宋詞,乃是一首最有民歌風味的宋詞作品。在這首宋詞的上片一共只有四句,但是卻接連用了三個「長江」。其中的口語化表達非常的純粹,非常的乾淨,其中表露的都是最美的愛情。
  • 臺灣馬祖人喝上了福建馬尾水 「兩馬」共飲閩江水
    「兩馬」共飲閩江水 2002年5月6日13:31    新華網福州5月6日電(記者 吳能遠 王凡凡 馬昌豹) 5月4日中午12時48分,炎炎烈日下的福州馬尾6號客運碼頭
  • 流淌的詩河——唐詩裡的黃河長江
    我們開設「流淌的詩河」系列選題,力圖詳細解讀唐詩中的水文化,引領大家關注傳統文化,了解古人與水對話的智慧,增強民族文化自信。唐詩內容浩如星辰,但能夠進入「傲氣」的唐代詩人眼中的江河並不多。黃河、長江作為中國最重要的兩條河流,自然獲得了更多的偏愛,「流淌的詩河」系列便以此為開端。
  • 詩人李白《將進酒》,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唐·李白《將進酒》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陳王昔時宴平樂,鬥酒十千恣歡謔。
  • 八首描寫女子思念情郎的詩詞,日日思君不見君,定不負相思意
    向東流的春水尚有回歸日,思念中的你何時才能回來,再續情緣,重演人間真情,跨越時空的距離和阻隔,不懼嚴寒和酷暑,只盼君歸來。《古意》唐代:李白誰言會面易,各在青山崖。女蘿發馨香,菟絲斷人腸。——男女愛情就像一場感情馬拉松,彼此的情意就如這綿綿細雨,慢慢滋潤和浸透到彼此的心靈,逐漸生根發芽,牢牢的拴住彼此的心,我的心很小只能容納你一個人,經歷風雨和別離,願君多想念,此情最相思。
  • 當漢詩在另一個國度盛行,改頭換面的和歌,自有它的風雅
    漢詩早在魏晉時期就已傳入日本,日本貴族們常常在舉行正式的宴會活動時,模仿中國的五言、七言絕句,創作出五七調長短句形式的詩歌,並逐漸發展為日本本土的一種詩歌,也就是和歌。日本和歌雖然是以中國文化為源頭而興起,但是終究是具有日本民族特色的。
  • 君不見,推窗引客雲邊坐,自扇風爐煮雪花
    拾得物外通靈句,儘是人間唯美詩《君不見》曉東集句系列作品之五>君不見·夢雪花作者:艾曉東(集句)1君不見,一劍凌空舞雪花,雙旌搖日動龍蛇。從來驃騎能憂國,未滅匈奴不返家。燕山月,漠北沙。城頭傳鼓角,商女奏琵琶。2君不見,北風吹夢到天涯,散作梅花並雪花。麗句漫誇裁謝女,玉樓渾疑在盧家。千點韻,一枝斜,梳雲時弄影,紅豆正催芽。
  • 君不見,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
    拾得物外通靈句,儘是人間唯美詩《君不見》曉東集句系列作品之七君不見·風滿樓作者:艾曉東(集句)君不見,舉目江河萬裡愁,蛾眉流影到孤舟。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秦樹晚,漢宮秋。送客添新恨,聞笛憶舊遊。2.君不見,長江日夜東流水,兩岸蘆花一釣船。蟬響夕陽風滿樹,雁橫秋浦雨連天。
  • 君不見,九日又登黃鶴樓,崔丞絕唱倒江流,何人不動故鄉愁
    君不見,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集李白詩)。一尊酒,萬古愁。光陰飛一箭,佳句已千秋。4.君不見,萬古如斯江漢流,幾回成敗見曹劉。英雄事業終閒殺,賒酒獨餘黃鶴樓。懷赤壁,笑諸侯。戰馬今何在,閒花滿故邱。
  • 君不見,淡煙斜日幾漁家,萬點輕鷗掠浪花
    《君不見》曉東集句系列作品之八拈來物外通靈句,儘是人間唯美詩君不見·浪花集>作者:艾曉東(集句)1君不見,楚歌聲起怨無涯,多少英雄付浪花。烏江水,古戰沙。陣前爭日月,垓下定龍蛇。2君不見,淡煙斜日幾漁家,萬點輕鷗掠浪花。危樓目斷心無系,一葉扁舟倚岸沙。酬歲月,伴煙霞。問程愁客路,旅夢在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