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登陸大亞灣後突襲淡水城 中國守軍在新橋固守不退全體犧牲

2020-12-23 愛歷史

1938年10月12日凌晨2時左右,日軍兩個師團和一個先遣隊近五萬人,從不同地點在大亞灣登陸。此處負責防守的中國軍隊僅有第83軍151師,中日雙方兵力懸殊。(日軍今村部隊在大亞灣登陸後直撲中國軍隊)

日軍第10師團及先遣隊從平海碧甲和霞浦登陸,佔領平山。第18師團,在澳頭西南小桂登陸,直撲淡水。(被日軍抓獲的中國遊擊隊)

在前往淡水城的路上有一座古橋名為新橋,橋寬1米,長20多米,中國軍隊在西岸設置了碉堡和戰壕等防禦工事。12日凌晨5時,中國守軍數十人在新橋附近與日軍先遣部隊發生交火,所有參戰軍人均依靠工事固守不退。戰鬥一直持續到上午10時,除一人負傷撤離外,其餘均壯烈犧牲。(向蓮花山進攻的日軍陸戰隊)

在《1938年日寇侵略華南在大亞灣登陸史實》記述:「驕橫的日本法西斯,夢想不到為奪取一座新橋陣地,竟要付出如此重大的代價,於是獸性全發在王排長身上,將王排長的遺體吊在泥碉堡後面山的松樹上,剖開胸膛,扒開內臟,暴行令人髮指。」(被日軍俘虜的中國遊擊隊員)

中國軍隊在與日軍激戰中傷亡慘重,不得不退出前沿陣地,1000多人在淡水南部陣地阻擊日軍。但因寡不敵眾,最終只能向西北撤退。(在蓮華山冒著大火追擊中國軍隊的日軍今村部隊)

13時凌晨2時,在大亞灣登陸24小時候,日軍佔領了惠陽重鎮淡水。(日軍伊東部隊翻上了淡水城牆)

進入淡水城後的日軍部隊在食鹽倉庫上貼上佔領的封條

相關焦點

  • 抗戰電影《八佰》:守軍身綁手榴彈跳下,與炸牆日軍同歸於盡
    因此,日軍只是在少量坦克掩護下步兵用步槍、輕機槍等輕武器的進攻,遭遇了守軍第第88德械師第254團第1營官兵居高臨下的火力打擊,日軍在戰場上遺屍數十具,卻始終無法攻入牆壁厚重鐵門擋住的四行倉庫。於是,侵華日軍改變戰術,許多人頭頂上舉著厚重的鋼板,快速突進到四行倉庫牆壁下,用軍鎬鑿開牆壁放入炸藥包,企圖憑藉炸藥包爆炸的巨大威力,炸開四行倉庫厚重的牆壁,以便於日軍從外向裡突擊。
  • 電影《八佰》中國守軍槍殺日軍戰俘?這是杜撰情節,完全違背歷史
    真實歷史上的四行倉庫保衛戰的規模並不大,傷亡也不多,四行倉庫的國軍陣亡只有13人,其中還有8人是犧牲於撤退的戰鬥,實際在保衛戰中只犧牲了5人。日軍的損失也不多,我軍只打死一名日軍,與傳說和電影拍攝的都相差甚遠。
  • 日軍在海空掩護下攻打九江 守軍堅守四天斃敵數千 最終無奈撤退
    1938年6月23日,當日軍第11軍106師團和波田支隊在強大的海空軍掩護下,強行在彭澤馬當要塞登陸後,中國軍隊保衛九江的抗戰也拉開了序幕。日軍第11軍是為了武漢會戰剛剛組建的一支部隊,其指揮官便是臭名昭著的崗村寧次。而崗村寧次上任後的第一場硬仗就是攻打九江。崗村寧次需要面對的則是他多年前擔任孫傳芳顧問時慘敗給的張發奎。張發奎此時擔任第九戰區第2兵團司令。
  • 他率五千將士硬抗三萬日軍,犧牲前留下一句遺言,聽後令人動容
    在十四年抗戰時期,在這中華民族萬分危亡的時刻,在經歷了多年內戰之後面對兇殘的日寇,骨子裡的民族血性被激發,在當時武器差距極大的情況之下,中國將士爆發出了前所未有的勇氣,這都是值得可歌可泣的,可以說當年的先烈為我們付出了巨大的犧牲。
  • 鬼子猛攻一年 愣是打不下此山 然而一個漢奸分分鐘就賣掉了
    後來在8,13淞滬抗戰一周年紀念日,廬山戰鬥正酣之時他曾寫下「必恭敬止」和「寇犯中國,九江相繼失陷,餘奉命率部固守廬山。顧此白山黑水油然生敬,因題四字,概取詩曰惟桑與梓必恭敬止之義。願此志與名山同垂不朽云爾」,表達了誓與大好河山共存亡的決心。
  • 1941年日軍在偷襲珍珠港的幾小時後入侵香港
    8日,日軍偷襲珍珠港後不久,港英政府就已經獲悉日軍偷襲珍珠港,英國人有點不敢相信,而香港的處境不免讓他們擔心起來。清晨5時50分,日本陸軍飛行戰隊由九八式俯衝轟炸機組成的機隊從廣州天河機場起飛,飛往香港啟德機場展開首波空襲。早晨7點40分,土生秀治大佐率領陸軍飛行第45戰隊的26架九八式俯衝轟炸機,在雲層掩護下入侵香港領空。
  • 南天門之戰:三個師血戰日軍精銳師團一個月,斃傷日軍5000人
    日軍第8師團川原挺進隊,翻山越嶺,漏夜前行。於4日清晨,僅以110人的小隊,進入承德,控制了全市,熱河隨即宣告失守。熱河失守,舉國譴責,人人悲憤。日軍攻下熱河後,繼續南下,兵鋒直指古北口。堅守在古北口的中國守軍第76軍107師(師長張正枋)和第17軍25師(師長關麟徵)率部與日寇血戰7晝夜,最後傷亡慘重,被迫撤退到南天門一線,古北口失陷。
  • 《八佰》原型及結局:集體被英軍繳械,英雄淪為日軍苦役
    之所以後來在國軍失守上海,大規模撤退後還會有四行倉庫保衛戰,有這麼一個小插曲。當時蔣介石面對戰爭的節節失利,希望以尋求國際上的援助。而這需要造聲勢,他於是讓88師獨守上海防守,決定以犧牲88師換取國際同情得到支援。88師師長孫元良也不傻,也不想就這麼稀裡糊塗當了炮灰。
  • 血戰風陵渡:兩個營鏖戰1500精銳日軍長達半個月,日軍被打得寸步難行
    ——雨果 1938年8月,侵華日軍川岸師團(第20師團)一個步兵聯隊,配屬著炮、騎兵、戰車,集中在山西虞鄉縣城郊,企圖突破中國守軍在永濟縣的國防陣地,搶佔風陵渡,威脅隴海鐵路。 風陵渡地處芮城縣南端,黃河拐角,是山西、陝西、河南三省交界之地,與茅津渡、大禹渡並稱黃河三大渡口,自古乃兵家必爭之地。
  • 南京守軍為何從浴血奮戰,變成了一場毫無秩序的大潰敗?
    1937年12月13日,日軍攻陷中國首都南京,開始了世界現代史上最殘暴的南京大屠殺。有5萬多中國守軍未能撤出南京和突圍,被日軍俘虜並且全部慘遭屠殺。那麼,南京保衛戰為什麼會從守軍浴血奮戰,演變成了一場毫無秩序的大潰敗?作者根據對史料的研究和實地考察,以祥實的資料,再現了國軍撤退和南京陷落的過程,揭秘了這場悲劇的歷史真相。
  • 丈夫戰死後,她痛殺10個日本兵報仇,犧牲時日軍將她封為戰神厚葬
    1944年7月,日軍第15師團以一個聯隊的兵力大舉向撲向麗水。中國守軍第88軍第21師奮起反抗,與日寇在麗水一帶展開生死血戰。入夜之後,日軍依然無法攻下麗水。但可恨的漢奸為鬼子帶路,從白雲山西面爬牆進入了城中。守衛白雲山的第二營營長趙楚皓貪生怕死,竟然率部渡江逃跑。日寇長驅直入,僅一個小時就衝到了小水門守軍的背後。
  • 王屋山阻擊戰:尖刀營血戰數千日軍,擊斃日寇七百人,威震敵膽
    1938年2月,日軍大舉進犯新鄉,中國守軍節節抵抗,最後進抵濟源以西的王屋山下。王屋山距離黃河重要渡口——茅津渡口僅有二三十裡,當時撤退下來的隊伍很多,沒有統一指揮,都爭先恐後地趕往渡口渡河。當時把守渡口的守軍卻不許渡河,大股日軍尾追在後,前面又是滔滔黃河。在此危急關頭,第37師219團的一個營立即佔領王屋山陣地阻擊敵人,為渡河隊伍爭取時間。
  • 老照片:日軍侵佔保定全過程 中國軍人拼死肉搏 兩千百姓慘遭屠殺
    但日軍並沒有留給中國軍隊充足的部署時間,尚未部署到位,日軍便仗著自己的空中優勢,派出數十架飛機對保定城及周邊中國守軍陣地進行了狂轟濫炸。保定城內火光四起,大片的民房被日軍燃燒彈引燃,被日軍轟炸最嚴重的是保定火車站,不但站臺,月臺及停靠車皮遭到炸毀,在車站防空洞避難的200多名平民因窒息而死。
  • 俄國2000士兵不抵日軍35000人,激戰兩天後,日軍奪取「旅順港」
    1904年12月5日,日本同俄國斷交;次年2月8日,日本海軍聯合艦隊突襲旅順口的俄國軍艦,日俄戰爭爆發。日俄戰爭的主戰場是中國東北地區,陸上最激烈的戰鬥發生在中國旅順外國隨軍記者形容旅順的戰鬥時說:「這不是人與人的戰爭,而是人類與銅鐵、燃燒著的石油、炸藥和屍臭的戰爭。
  • 嚴令日軍繳納武士軍刀的國軍名將 跟隨蔣介石到臺灣後開飯館謀生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孫連仲被任命為第二集團軍副總司令兼第一軍團司令,在華北戰場與日軍作戰。在娘子關戰役中,日軍攻勢兇猛,孫連仲所部遭到重大傷亡,幾乎失去了作戰能力。孫連仲仍然命令尚能參加戰鬥的馮安邦27師固守陣地,稱:「無命令後撤,就要把你槍斃!」馮安邦是什麼人?他是孫連仲的連襟!孫連仲在抗日戰爭中將中國軍人的血型體現得淋漓盡致。
  • 《血戰鋼鋸嶺》中,美軍利用懸崖上的攀爬網進攻,日軍為何不割斷
    然而就是在這種雙方都志在必得的情況下,電影中的一個細節卻讓觀眾疑惑不已:日軍的守備地點幾乎都處在海島間的懸崖峭壁之上,為何他們不割斷懸崖上的攀爬網,讓美國人徹底斷絕雙面夾攻的可能呢
  • 中國守軍損失三分之二,廈門大學被炸成一片廢墟,發生了什麼?
    抗戰前,國民政府軍事當局估計日軍只會在廣州、廈門、汕頭、福州等重要城市進行登陸作戰,其主要意圖有二:一是截斷中國海上補給線,使中國難以獲得國際援助而窒息滅亡;二是分散和牽制中國兵力,配合主力在華北、華東和華中作戰。(國民政府參謀本部制:《民國二十六年度作戰計劃》(甲案),國民政府軍令部戰史會檔案,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