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2000士兵不抵日軍35000人,激戰兩天後,日軍奪取「旅順港」

2020-12-12 縱橫戰略

1904年12月5日,日本同俄國斷交;次年2月8日,日本海軍聯合艦隊突襲旅順口的俄國軍艦,日俄戰爭爆發。日俄戰爭的主戰場是中國東北地區,陸上最激烈的戰鬥發生在中國旅順外國隨軍記者形容旅順的戰鬥時說:「這不是人與人的戰爭,而是人類與銅鐵、燃燒著的石油、炸藥和屍臭的戰爭。

日俄戰役(圖片來自網際網路侵刪)

旅順對於俄國來講,是一個太過遙遠的戰場,幾乎是俄國在遠東勢力範圍所及的最南端。如果俄軍把一個營的兵力從莫斯科運到旅順,得經過漫長的西地利亞大鐵路,抵達哈爾濱之後再從哈爾濱運達大連支線,再轉往旅順,要花一個月的時間。即便旅順的俄軍遭到包圍,也無法及時派兵增援。而且旅順對於俄國來講,也不是一個理想的決鬥場。遼東半島丘陵密布,夏季炎熱多雨地面幾乎變成一片泥濘的沼澤,難於行軍,蚊蟲滋生,疫病流行。

日俄戰役(圖片來自網際網路侵刪)

俄國官兵適應的是西伯利亞的寒冷氣候,在此則備受熟日俄戰爭爆發後,日本計劃從陸海兩方面奪取旅順。打響日俄戰爭第一槍的是日本海軍,隨即日本陸軍投入重兵,組成了以大山巖大將為首的滿洲軍向旅順發動了猛烈的進攻。位於金州灣南部的南山,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因此,日軍把首攻地點放在南山。防守南山的是俄軍第五狙擊步兵團,只有3800人,配有65門火炮,10挺機槍,火炮中甚至還有當年清軍遺留下的舊炮。

日俄戰役(圖片來自網際網路侵刪)

1904年5月25日深夜,藉助大雨天氣的掩護,日軍奧保鞏大將指揮的第二軍對金州城發起猛烈突襲,五個小時便攻破了金州城。緊接著,日軍炮擊南山上的俄軍陣地,三個小時後,日軍開始第一輪衝鋒,不料在俄軍居高臨下的機槍火力網阻擊下,日軍傷亡慘重。10點,俄國的炮艦也駛入金州灣,2000發炮彈瞬間傾瀉在日軍陣地上,日軍傷亡慘重,暫時撤退經過八小時的激戰,俄軍彈藥已經不足了,第五狙擊步兵團團長請求上司增援,上司的回答是:「槍斃幾個膽小鬼,穩定士氣。」而此時第五狙擊步兵團剩下的士兵不足兩千,卻要對抗日軍第二軍三萬五千人的進攻。

日俄戰役(圖片來自網際網路侵刪)

日軍此時戰死人數已超過了四千,犧牲如此巨大,奧保鞏大將仍拒絕休戰,下令日軍右翼第四師團從海水中瞠過,繞過俄軍左翼,直取其後方。這次,戰鬥僅僅持續了半個小時,俄軍南山陣地就宣告失陷。南山戰役結束,日本擬訂的戰略計劃已初步達成,旅順要塞與中國東北境內俄軍主力之間的聯繫被切斷,旅順已成為一座孤城。按照常規,日本陸軍此時只需配合日本海軍聯合艦隊打擊旅順港內的俄軍艦船就行了,而俄軍艦隊已經被日軍聯合艦隊和水雷圍困在旅順港內,無法出海作戰。但是日本人對俄軍艦隊的形勢做出了誤判,認為俄軍艦隊仍然具有出海作戰的能力。

日俄戰役(圖片來自網際網路侵刪)

日本人認為如果日艦強攻港口,由於在狹窄水域內無法機動,將會造成巨大損失,所以沒有對旅順港內的俄軍進行圍攻。特別是兩戰列艦在攔截俄軍布防艦編隊時觸雷沉沒,加重了日本海軍的疑慮,甚至傳言俄軍有潛艇參戰。加上俄國波羅的海艦隊主力組成太平洋第二艦隊繞過半個地球正在來援旅順的消息傳來。日本海軍經過一番權衡,認為相比拿昂貴的軍艦冒險,還是陸軍的大兵更為廉價,於是向陸軍施壓,要求陸軍佔領旅順軍港。

相關焦點

  • 美國領事拍攝日俄戰爭,日軍佔領旅順
    【旅順口的日本船塢】船塢在水岸邊(人工)建設的,造船、修船的地方(亦可停泊船隻);可以分為:旱塢、浮水船塢、灌水船塢等等。浮水船塢還可以幫助深水船舶駛過淺水航道、打撈沉船等。【日軍步兵】1896年,因參與甲午戰爭、乙未戰爭有功,乃木希典被任命為第三任臺灣總督(1896年10月14日-1898年2月)。乃木希典擔任總督期間,曾經數次提出將臺灣賣給法國,甚至賣還給清朝的建議。【日軍炮兵】日俄戰爭爆發,乃木希典直接指揮旅順會戰。
  • 1904年日俄戰爭期間被日軍佔領的旅順,停泊的艦船與訓練的士兵
    日本陸軍為奪取俄羅斯帝國太平洋艦隊母港,對其包圍,最終攻佔了中國遼東半島旅順口。戰役共持續了5個月,是日俄戰爭中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戰役。旅順軍港在20世紀初被各國普遍認為遠東第一要塞。然而在日俄戰爭中,日本參謀本部對戰役的艱巨性準備不足,導致日軍付出了較大的代價。圖為旅順口。
  • 俄軍和日本在旅順進行攻防戰!僅兩天時間,日軍損失超四千人
    而俄軍東西伯利亞第11步兵團則遇到了五倍於己的日軍的圍攻,全軍覆沒。 沙俄遠東陸軍總司令庫羅帕德金認為,雖然俄陸軍在數量上較日軍佔優,但是卻因駐防東北各地而兵力分散,若一城一地爭奪則必敗無疑。不如放棄一些不重要的城鎮,集結主力部隊保護旅順,小股部隊作為遊擊隊騷擾日軍補給線。待俄軍西伯利亞軍團援助,直接在旅順"中心開花"消滅日軍主力。
  • 旅順大屠殺2萬民眾喪命 日軍殺人後與被殺者合影
    徐邦道與金州副都統連順為防日軍進犯,修築工事,處置山崎羔山郎等三名間諜,並聯手與進犯日軍力戰,終因兵力不足、武器窳劣而敗北、東二門被攻破,只得從西、南門突圍,退往旅順。日軍進犯金州時,燒殺劫掠,無所不為。曲氏一家七名女子為不受汙辱,懷抱三幼子跳井。  日軍佔領金州後,大山巖立即建立「金州城內佔領地行政廳」進行殖民統治。
  • 旅順口兵災:日軍屠城殺人2萬餘 日俄殘害百姓
    打開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看旅順口,一個哪怕對兵志地要不甚了解的人,大概也能掂出這個戰略要地的分量。位於遼東半島最南端、黃渤海之間交匯點上的旅順口,西抵京津、南接登萊、北連東北陸地,自古就是「京津之門戶,北衛之咽喉」。無可替代的區位優勢,曾為這裡帶來無盡的財富和榮耀。
  • 清末老照片:日軍佔領下的奉天,街頭掛滿膏藥旗
    這場戰爭初期,日軍發起突然襲擊,俄方準備不足。日軍偷襲旅順前幾小時,俄軍艦隊參謀長威特赫夫特將軍還說「戰爭打不起來」。日軍進攻時,俄國艦隊軍官正在城裡舉行晚宴,慶祝艦隊司令施塔克將軍夫人的命名日。日軍炮擊之後的旅順火車站。旅順爭奪戰是日俄戰爭的關鍵事件。旅順,歸根到底是解決日俄戰爭的根本問題——制海權。
  • 1904年2月8日 日本偷襲旅順港俄艦引爆日俄戰爭
    1895年,日本在中日甲午戰爭中獲勝後強迫清政府籤訂了《馬關條約》,其中關於把中國遼東半島割讓日本這一條,在沙俄看來等於是搶食其禁臠,於是俄國聯合法國與德國出面幹涉,逼迫日本歸還遼東半島,日本對此懷恨在心。以後日本又制定「大陸政策」,企圖吞併朝鮮,滅亡中國,獨霸東亞。1900年俄國乘八國聯軍鎮壓義和團運動之機,出兵侵佔了中國東北全境,同時它也力圖將朝鮮佔為己有。
  • 諾門罕蘇日兩軍激戰,自詡精銳的日軍,如何敗給蘇聯鋼鐵洪流
    1939年,日本和蘇聯在哈拉哈河一帶的諾門罕爆發了激戰,此戰爆發原因表面上是雙方的地盤問題,外加日軍的幾個昭和參謀不甘寂寞,私下軍令挑起了戰火。但實際上則是日本對北上策略的一次嘗試,而代價自然也十分慘重。同時,這場諾門罕戰役,也在某個程度上決定了未來的戰爭格局。
  • 罕見舊照:日俄旅順要塞爭奪戰 日軍決死隊「肉彈衝鋒」
    1904年2月6日,日本向俄國發出最後通牒,8日本陸軍在朝鮮仁川登陸,正式揭開了日俄戰爭的序幕,身為中國人的我們,可曾還記得兩個侵略者在中國土地大打出手的恥辱?日軍第一軍司令部,前立者為第一軍司令黑木為楨對旅順要塞的第三次強攻時,由第三軍第一師團數個步兵聯隊及第七師團衛生隊在內的三千一百名士兵,自願組成決死隊,對旅順松樹山炮臺發動襲擊。決死隊在11月26日晚九時殺向松樹山,結果在越過散兵壕時觸發俄軍地雷陣而混亂。
  • 1904年,俄國和日本為什麼在中國的領土和領海打得不可開交?
    首先,只要我們回首滿清末年的中國歷史就會不難發現,沙皇俄國儘管已經佔領了中國的大片領土,卻依然不滿足。總是一股勁地繼續侵佔中國的領土。甚至,還曾經想把中國的東北地區也變成俄羅斯的領土。與此同時,當時的日本也想奪取中國的東北地區,因此,他們二者在中國的東北問題上是互不相讓,直至談判破裂。
  • 日俄戰爭時,俄軍的這支全是女人的部隊被日軍俘虜,幫了日軍大忙
    在日俄戰爭時期,其實俄國還遠沒有後來那麼強大,所以日軍才敢於進攻俄軍重守把守的城池,而當時日本還抓住了一支全是女人的俄國軍隊,這是怎麼一回事呢,戰場是男人的天下,怎麼還會有女士兵在一線作戰呢?而且還是面對著兇殘的日本軍隊。
  • 大連有座墓碑,墓主是一位日軍少尉,他的父親被日本人稱呼為軍神
    在大連旅順口區境內的猴石山,有一座日本陸軍少尉的墓碑,在這座墓碑上,刻著「乃木保典軍戰死之所」等字樣。而這座陵墓的主人乃木保典,並不是甲午戰爭時被清軍擊斃的日軍士兵,也不是抗日戰爭時期斃命的侵華日軍,乃木保典死於公元1904年的11月30日,那一年日本和俄國爆發了慘烈的日俄戰爭。
  • 甲午戰爭期間,《泰晤士報》歪曲事實,為日軍旅順大屠殺進行辯護
    甲午戰爭期間,日軍佔領旅順後進行了大屠殺,這被英國輿論所關注。在關於旅順大屠殺的報導中,《泰晤士報》一開始承認日軍佔領旅順之後,對中國民眾進行屠殺,旅順地區的居民慘遭屠戮,但也指出這是因為清軍虐殺日軍戰俘刺激了日本軍人。
  • 從旅順日軍步兵三十八聯隊將校集會所舊址說起
    旅順日軍步兵第三十八聯隊,其駐地舊址位於今旅順口區長江路與模珠街交匯處北側,民間俗稱「黃營子」。俄國強租旅大後,俄軍在這裡修建了十幾座俄營房。1905年日俄戰爭後,這裡成為了日軍第16師團步兵第三十八聯隊駐地。1945年日本投降後,這裡成為蘇軍的駐地。
  • 日本陸軍史上最慘烈的戰役:血戰203高地,6萬餘名日軍陣亡
    為了配合陸軍對旅順的圍攻,日本海軍於1904年8月對俄國艦隊發起了2次大規模偷襲,成功的消滅了太平洋艦隊的多艘主力艦艇,其剩餘的重型戰艦此後便退守旅順再也不敢出來應戰。8月16日,在海軍成功得手後日本陸軍隨即從大連開始向旅順地區快速突進,在陸軍大將乃木希典的率領下,由第1、11兩個師團以及3個炮兵聯隊組成的5萬餘人開始向俄國陣地發起進攻。
  • 二戰傳奇,日軍的夢魘,兩天殺死一千五百名日本士兵
    約翰·巴斯隆我們大多數都不認識他,但是在美國、在抗日史、在二戰卻絕對是以傳奇人物,約翰·巴斯隆也是在二戰上唯一一位同時獲得美最高"榮譽勳章"與"海軍十字勳章"(海軍陸戰隊第二高的榮譽)的海軍陸戰隊隊員,約翰·巴斯隆獨自一人守住陣地,絞殺日本一千五百名士兵。
  • 旅順攻堅戰:乃木希典用傷亡6萬人的代價塑造自己的「軍神」形象
    1904年2月,為了爭奪遠東的主導權,日本和沙皇俄國爆發了日俄戰爭,這也是20世紀第一場大規模戰爭。在2月8日,日本聯合艦隊到達旅順,而駐紮旅順的俄羅斯人正在慶祝東正教的「聖燭節」,而且當天還舉行了俄國太平洋艦隊司令斯塔克妻子的生日聚會,俄國太平洋艦隊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被日本偷襲,此後被迫龜縮於旅順港,由此日俄戰爭拉開序幕。
  • 「臺灣民主國」抗日史——日軍登陸澳底與臺北棄守
    橫濱丸於二十九日晨六時駛離淡水,至基隆海面後,又與停泊該處的薩摩丸等十一艘運兵船東航,以松島艦為先導,於下午一時抵三貂角灣,並著手進行登陸準備。日軍以澳底為登陸地點,由姬路、佐倉、豐橋三船所載之近衛步兵第一旅團第二聯隊先行登陸,第一中隊為先頭部隊。澳底港深,可泊巨輪,而清軍卻視為荒僻之地,僅以總兵曾照喜統帶兩營駐守。曾軍兩營皆系新募,「成軍甫三日,遇敵不敢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