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順口兵災:日軍屠城殺人2萬餘 日俄殘害百姓

2020-12-16 環球軍事

打開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看旅順口,一個哪怕對兵志地要不甚了解的人,大概也能掂出這個戰略要地的分量。

位於遼東半島最南端、黃渤海之間交匯點上的旅順口,西抵京津、南接登萊、北連東北陸地,自古就是「京津之門戶,北衛之咽喉」。

無可替代的區位優勢,曾為這裡帶來無盡的財富和榮耀。史載,兩千多年前,這裡就是商業重鎮,「南來舟楫,非出此途不能登岸」。

當歷史書頁翻到近代,列強從海上蜂擁而至時,被英國人稱為「東方直布羅陀」的旅順口,屢遭兵災,生靈塗炭。

硝煙與屈辱,都已遠去,但歷史不容忘卻。今天的旅順口,正把恥痛變成一種澎湃的力量,在追夢路上闊步前行。

城之傷痛——

大屠殺慘案,旅順口的血色底片

海風習習。一口深呼吸,飽含負氧離子的空氣清新肺腑、愉悅心情。

可來到白玉山東麓萬忠墓,參觀完一圈下來,心裡卻堵得慌,格外沉重。這個滿是冤魂的墓,堪稱旅順口近代史屈辱一頁上,一個殘忍的註腳。

「不能說晚清政府一點眼光也沒有,從1881年至1894年,李鴻章就開始在這裡修軍港,築船塢,建海岸和陸路炮臺,開辦水雷、魚雷和管輪學堂。」大連市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王珍仁說,甲午戰爭爆發前,旅順口東西兩岸築起新式炮臺9座,各種口徑火炮48門。一時間,旅順口似乎「固若金湯」。

縱然天險在握,但終究清廷腐敗,難抵倭寇之襲。1894年,日本發動甲午戰爭,耗百萬白銀修建的北洋重鎮旅順口,一日之內淪陷。當清軍的龍旗被戰火與刺刀燒割得支離破碎時,旅順口的陰霾天空見證了一段曠世慘劇。

在萬忠墓紀念館,泛黃的老照片、淌血的文字記載、鏽跡斑斑的文物,向參觀者訴說著那慘絕人寰的一幕。當年日寇進城後,對手無寸鐵的平民大開殺戒,屠城三晝夜,死難同胞兩萬餘人,老病婦孺也未能倖免。據說,當時全城僅有埋屍的36人倖存,他們頭纏白條,上寫「此人不殺」四字。

旅順大屠殺的慘狀被當時英美等國戰地記者親眼目睹,並陸續報導出來。「為避免這一血腥事件在世界範圍內引起更大的責難,日本政府外交公關,刊發『闢謠』文章,辯稱被殺害的大多是換上平民衣服的中國士兵。」萬忠墓紀念館副館長張曉倩說,日軍還焚屍滅證,把骨灰集中葬於現在的萬忠墓處,在墳前立一木樁,寫有「清軍將士陣亡之所」字樣,以此混淆視聽。

鐵證如山,歷史豈能黑白顛倒!張曉倩指著紀念館裡陳列的一堆遺物說,1994年,旅順口區政府發動社會各界捐款再次重修萬忠墓,文物工作者在清理萬忠墓墓穴時,發現了大量死難同胞遺物和遺骨。「遺骨中既有成年人,也有少年、兒童,有一塊骨片僅1毫米厚,經鑑定是幼兒頭骨。出土的玉石手鐲、玻璃料串珠等,也顯然都是婦女兒童的飾物。」張曉倩語氣悲憤。

「忘記大屠殺等於第二次屠殺。」哲人警句,言猶在耳。對甲午戰爭研究頗深的王珍仁研究員不無感慨地說,由於旅順大屠殺慘案製造者並沒有受到懲罰,加上日本政府的刻意詭辯、掩飾,外界對這段歷史日漸淡漠,縱容了日軍暴行。43年後,日軍故伎重演,製造了更加野蠻的南京大屠殺。

記者在採訪時,有專家建議,應把萬忠墓紀念館更名為「旅順大屠殺殉難同胞紀念館」。「百姓的無辜被殺和將士的為國捐軀是有根本區別的。萬忠墓的叫法衝淡了日軍屠殺色彩。」專家灼見,值得深思。

城之哀嘆——

一場被迫中立的戰爭,國格盡失

甲午戰敗,旅順蒙難。國之殤。

十年後,兩個強盜闖到家裡為搶地盤火拼,主人竟然中立。國之恥。

這場恥辱之戰,即是日俄戰爭。旅順口區史志辦主任張景範告訴記者,甲午戰後,日本割佔遼東半島,威脅到沙俄等列強的利益,俄、德、法三國聯合起來,逼迫日本還遼。在列強壓力下,日本忍痛吐出到嘴的肥肉。

日俄之間的梁子,由此結下。「剛把虎送走,又迎來狼。」張景範說,日本撤軍後,沙俄乘虛而入,欲把旅順口變成稱霸亞洲的橋頭堡,募集6萬中國民工修築海陸防線,構築永久性炮臺30餘座,配置火炮540多門。

戰火重燃。1904年2月8日夜,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偷襲駐守在旅順口的俄太平洋分艦隊,日俄戰爭打響,旅順口成為日俄強盜的角力場。面對虎與狼的廝打,晚清政府宣布,「各省及內、外蒙古均保持中立」,丟盡國格。

「晚清政府猶如怕被打的鴕鳥,自以為把頭鑽進沙堆裡就安全了,可日俄的炮火傾瀉在中國的土地上,老百姓遭大難了。」旅順口區區委宣傳部副部長蘇義新憤慨地說,炮火下,旅順口不少村莊變成廢墟,大量平民家破人亡,妻離子散,哀鴻遍野。不少無辜百姓硬被當做間諜,慘遭日俄軍隊處死。

這場戰爭持續將近一年。俄國苦心經營的防禦工事最終崩潰。在別人的國土上修築防線,哪怕再堅固,也只是沙灘上的建築,沒有根基。俄國投降了,旅順口再度易手,又陷入日本鐵蹄長達40年的蹂躪。

殖民統治的烙印,至今在旅順口還隨處可見。關東軍司令部舊址、日俄監獄舊址……最有代表性的,還是白玉山山巔上,那座高66.8米的石塔。

塔名白玉塔。塔基邊,一段文字簡介了此塔來歷。日俄戰爭結束後,為紀念士兵亡靈,日軍從本國運來石料修成高塔,取名「表忠塔」。中國抗戰勝利,旅順光復以後,一些人主張將這座滿含恥辱的塔拆除,後考慮到這是一部難得的歷史教科書,就保留了下來,重新命名為白玉塔。

今天的白玉塔,不再為日軍亡靈招魂,而是給遊人講課,講述中國近代史,講述日本軍國主義的覆滅史。「白玉塔作為見證者,矗立在這片曾經悲傷的土地上,像扎在人們心頭的一根刺,但它讓痛楚的我們不敢稍有麻痺大意,唯有發奮努力,才能禦侮圖強,振興國威。」蘇義新副部長說。

站在白玉山頂,俯瞰旅順口,感慨萬千。不遠處,就是某軍港所在地。著名歌曲《軍港之夜》就是以此港為原型創作出來的。軍港內,戰艦雲集,令人心潮澎湃。有威武雄壯的人民軍隊,昔日的屈辱史,絕不會再重演。

城之夢想——

奮起直追,書寫全面開放新篇章

旅順,一度不順。

從甲午戰爭起,旅順口先後被日本屠城佔領、被沙俄強行租借、被日本再次侵佔。日本戰敗後,旅順口交由蘇軍管理,至1955年才正式歸還。除港澳臺外,旅順是聞一多「七子之歌」裡最後一個回到祖國懷抱的孩子。

「鑑於其重要的軍事地位,旅順口對外開放開發較晚。」張景範主任介紹說,直到1996年,旅順口區才將北部區域開放,其範圍不足全區面積的二分之一。南部以軍港為主的區域仍舊封閉,外國人進入需經過嚴格審批。

當改革開放潮湧神州,周邊地區發展得風生水起時,旅順口這顆昔日的明珠,卻因承擔特殊使命而限制開放,發展腳步慢了下來。歷經苦難的旅順口,以淡泊的心偏居一隅,守著近代史上那些傷痛,捍衛著祖國北方門戶。

2009年11月21日,對旅順口來說具有劃時代意義。這一天,國務院、中央軍委批准旅順口區正式全面對外開放,開啟旅順口區全方位、寬領域、深層次參與國際經濟合作的時代之門。百年滄桑的旅順口,迎來發展的春天。

大幹、快幹,旅順口雄心勃勃,奮起直追,繪製了新的藍圖:打造東北亞旅遊勝地、國際航運中心組合港、歷史文化名城和科技創新主城區,建設遼寧對外開放最前沿,成為大連乃至遼寧沿海經濟帶新的增長極。

旅順口有底氣,有優勢。「暫且不說生態優勢、產業優勢等,單說區位優勢,環顧環渤海,旅順是該區域內少有的集港口、鐵路、火車輪渡、高速公路、城市輕軌『五位一體』的綜合交通樞紐。昔日的東北陸路交通末梢如今已轉變為國際交通樞紐,成為連接東北經濟區、環渤海經濟區、長三角經濟區以及世界各地港口的重要節點。」旅順口區港口與口岸局副局長賈蕾說。

在旅順經濟開發區採訪時,記者了解到,開發區正全力打造千億元現代臨港產業集群,成為遼寧沿海經濟帶新的經濟增長點。園區船舶製造、軌道交通兩個主導產業已被納入大連市十大千億元產業集群發展規劃。

置身對外開放最前沿,旅順口已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正孕育著發展史上新的重要跨越。旅順口的新夢想,並不遙遠。(記者楊祖榮牛輝通訊員王興偉)

相關焦點

  • 旅順大屠殺2萬民眾喪命 日軍殺人後與被殺者合影
    日軍尚未登陸完畢,即開始向西進犯。11月2日,日軍先遣隊切斷金州與外界聯繫。3日先鋒指向金州。5日在石門子一線受到徐邦道拱衛軍阻擊。拱衛軍得到金州鐵匠鑄造的大刀、民眾烙的大餅支援,倍受鼓舞,予日軍以重大殺傷。6日日軍炮擊金州城。
  • 此墓日軍幾次要毀,當地百姓抵死不讓:有本事再屠一次城!
    一座被日軍佔領的中國城市,其情勢用這句話來形容恐怕最貼切不過。但即便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國的百姓依然有自己的堅持,能夠讓日軍在某些方面不敢動,旅順就是這樣一個神奇的地方。提起它,我們都知道它在甲午時期遭受過的苦難。一次戰爭,讓本該和平的旅順從天堂到了地下,全城只剩下了30多個背屍人。
  • 美國領事拍攝日俄戰爭,日軍佔領旅順
    【旅順口的日本船塢】船塢在水岸邊(人工)建設的,造船、修船的地方(亦可停泊船隻);可以分為:旱塢、浮水船塢、灌水船塢等等。浮水船塢還可以幫助深水船舶駛過淺水航道、打撈沉船等。【日軍步兵】1896年,因參與甲午戰爭、乙未戰爭有功,乃木希典被任命為第三任臺灣總督(1896年10月14日-1898年2月)。乃木希典擔任總督期間,曾經數次提出將臺灣賣給法國,甚至賣還給清朝的建議。【日軍炮兵】日俄戰爭爆發,乃木希典直接指揮旅順會戰。
  • 1904年日俄戰爭期間被日軍佔領的旅順,停泊的艦船與訓練的士兵
    日俄戰爭爆發,乃木希典直接指揮旅順會戰。圖為陸軍大將乃木希典(中)。戰役共持續了5個月,是日俄戰爭中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戰役。旅順軍港在20世紀初被各國普遍認為遠東第一要塞。然而在日俄戰爭中,日本參謀本部對戰役的艱巨性準備不足,導致日軍付出了較大的代價。圖為旅順口。
  • 罕見舊照:日俄旅順要塞爭奪戰 日軍決死隊「肉彈衝鋒」
    1904年2月6日,日本向俄國發出最後通牒,8日本陸軍在朝鮮仁川登陸,正式揭開了日俄戰爭的序幕,身為中國人的我們,可曾還記得兩個侵略者在中國土地大打出手的恥辱?日軍第一軍司令部,前立者為第一軍司令黑木為楨對旅順要塞的第三次強攻時,由第三軍第一師團數個步兵聯隊及第七師團衛生隊在內的三千一百名士兵,自願組成決死隊,對旅順松樹山炮臺發動襲擊。決死隊在11月26日晚九時殺向松樹山,結果在越過散兵壕時觸發俄軍地雷陣而混亂。
  • 甲午戰爭旅順屠城細節公開 僅剩36人埋屍體(圖)
    甲午戰爭旅順屠城細節公開 僅剩36人埋屍體(圖) 2014-07-09 07:55:58  廣東省博物館舉行「甲午海祭」展 展示從日本民間購回的大量圖片實物  250張照片,60多件珍貴實物,真實地記錄著120年前發生在中國黃海的甲午戰爭,通過這些日本從軍記者的記述,日軍旅順屠城細節第一次被公開。 文/ 記者黃丹彤 通訊員宋敏  為期兩個月的「甲午海祭——紀念甲午戰爭120周年」展覽在廣東省博物館舉行,此次展覽將持續至9月4日。
  • 1904年2月8日 日本偷襲旅順港俄艦引爆日俄戰爭
    日俄戰爭是20世紀初日本和俄國為爭奪中國和朝鮮而進行的一場帝國主義戰爭。它和美西戰爭、英布戰爭一起構成了自由資本主義進入帝國主義階段的歷史標誌。  19世紀末葉以來日俄兩國為稱霸遠東對中國東北和朝鮮展開了激烈爭奪。
  • 這本書記錄旅順大屠殺——日本侵略者在東亞的首次屠城
    然而,這個美麗的城市以及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一百多年前卻蒙受了太多的災難,旅順大屠殺就是其中之一。旅順大屠殺是日本侵略者在東亞的首次屠城,是殘暴的戰爭罪行。《旅順大屠殺資料與研究》這部著作,真實地記錄和揭示了日軍旅順大屠殺的暴行。該書文圖並茂,是迄今為止範圍最廣、最全面,涵蓋內容最豐富的揭露日軍滅絕人性之罪行的著作。
  • 此城曾遭日軍屠城,只倖存36人,後樹立起拒絕日本人入內的牌子
    我們現在聊到抗日戰爭,還是會譴責日本人的殘暴罪行和侵略行為,當年日軍侵略中國,每佔領一個地方,遭殃最多的就是當地手無寸鐵的中國人民,尤其是日軍在1937年底攻佔了南京以後,對南京城內的中國人展開了瘋狂屠殺,一個月左右的時間,殺了南京30萬人口,犯下的罪行罄竹難書。
  • 屠城,屠城
    暫且不說秦在統一天下過程中發生的不計其數的屠城,自秦以降,中國的每個朝代的更迭中,都少不了血腥的屠城,其中包括一次又一次的成功的或沒成功的所謂的農民起義。司馬遷在《史記》中共記載了項羽五次屠城,第一次攻打襄城,城破,屠城。第二次,聯合劉邦共攻打城陽,城破屠城。第三次打下新安屠城,第四入鹹陽,屠城。第五次破齊,那已經不是簡單的屠城了,那是屠國。
  • 日軍在此地屠城4天3夜,最後只剩800人,如今日本人被禁止進入!
    但是屠城就是個殘忍的事情,畢竟殺的都是手無寸鐵的老百姓,大多是古代的時候才會發生屠城這種慘無人道的事情,這其實是一種赤裸裸的發洩慾望。但是近代也曾經有過屠城的情況,日本人鐵蹄下根本不把普通中國百姓的生命當回事,城市內的慘烈狀況絲毫不輸南京大屠殺的場景。這個城市就是旅順,當年日本人佔領這裡之後,就開始瘋狂的屠殺。
  • 俄國2000士兵不抵日軍35000人,激戰兩天後,日軍奪取「旅順港」
    1904年12月5日,日本同俄國斷交;次年2月8日,日本海軍聯合艦隊突襲旅順口的俄國軍艦,日俄戰爭爆發。日俄戰爭的主戰場是中國東北地區,陸上最激烈的戰鬥發生在中國旅順外國隨軍記者形容旅順的戰鬥時說:「這不是人與人的戰爭,而是人類與銅鐵、燃燒著的石油、炸藥和屍臭的戰爭。
  • 宣告人海戰術退出歷史舞臺:1905年1月2日日俄戰爭旅順口俄軍投降
    作者:薩沙本文章為薩沙原創,謝絕任何媒體轉載薩沙歷史上的今天宣告人海戰術退出歷史舞臺:1905年1月2日日俄戰爭旅順口俄軍投降1905年1月2日:日俄戰爭旅順口俄軍向日軍投降。此戰,日軍以13萬大軍圍攻旅順口,最終付出傷亡6萬多人的代價。而旅順口的6萬俄軍,有1萬5000人陣亡,3萬人不同程度受傷,大約1萬6000人被俘。旅順會戰,也是世界上,首次大規模現代化要塞圍攻戰。它也是一戰的預演。
  • 清末老照片:日軍佔領下的奉天,街頭掛滿膏藥旗
    蓋平東關門外的日軍。這場戰爭初期,日軍發起突然襲擊,俄方準備不足。日軍偷襲旅順前幾小時,俄軍艦隊參謀長威特赫夫特將軍還說「戰爭打不起來」。日軍炮擊之後的旅順火車站。旅順爭奪戰是日俄戰爭的關鍵事件。旅順,歸根到底是解決日俄戰爭的根本問題——制海權。雙方在此激戰約10個月,俄軍損失4.4萬餘人,日軍損失約6萬人,最終日軍獲勝。誰佔領旅順,誰就能決定戰爭的結局。
  • 探訪日俄戰爭重要戰場之一,大連旅順東雞冠山
    東雞冠山日俄戰爭遺址位於大連市旅順口區城區東北部,這裡曾是1904年日俄戰爭旅順陸戰東部防線的重要戰場。目前這裡保存了較完整的日俄戰爭遺址,主要有日俄戰爭陳列館、東雞冠山北堡壘、二龍山堡壘、望臺炮臺等遺蹟。
  • 遼寧旅順日俄監獄 酷刑觸目驚心 慘不忍睹 銘記歷史 勿忘國恥
    去大連旅遊還是2012年的事情了,大連很乾淨,海濱城市,風景很美,尤其給我印象深刻的是去了旅順的日俄監獄,參觀之後心情久久不能平復,看到照片緬懷那些為了新中國勝利犧牲的烈士們,一定要銘記這段歷史,一定要奮發圖強。
  • 中國最恨日本人的城市,禁止日本人進入,日軍曾屠城僅留36人收屍
    拒絕日本人入內從清朝時期,日本人就開始侵入中國,給了無數中國人毀滅性的大災難。而在旅順,日本曾對此地進行了血洗,最後僅存36人為其收屍。旅順作為沿海城市,很快就被日本看中,帶領無數日寇前來攻打此地。兇狠野蠻的日本人,個個手拿屠刀,一看到無辜百姓就兩眼放光,上到百歲老人,下至襁褓嬰兒,無所不殺。在當時,旅順全城遭到了致命的殺害,城內哀鴻遍野,血流成河,將周邊的海岸都染成了猩紅色。而大街小巷,如同堆垃圾一般,到處都堆滿了百姓的屍體,等到天黑時,人看不見路,都是踩著屍體走過。
  • 旅順大屠殺時日軍暴行自供狀 短短四天見人就殺兩萬百姓慘死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日軍在攻佔旅順以後,從11月21日至24日連續實施了4天屠殺,在短短四天裡屠殺我手無寸鐵的同胞2萬餘人,製造了震驚中外的旅順大屠殺。日軍進入旅順以後便「緊緊追趕逃難的人群,兇狠地用步槍和刺刀對付所有的人, 像惡魔一樣刺殺和亂砍那些倒下的人。」「……不管男女老幼, 見人就殺, 看到小孩子就摔死。
  • 旅順一處日俄監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濃濃的歷史沉重感
    旅順日俄監獄舊址博物館是一座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日俄監獄舊址是旅順最著名的歷史景點,這裡曾是日本侵略者關押和殘害中國愛國義士和國際反戰人士的地方。日俄監獄舊址面積較大,如果仔細參觀的話大約需要兩個多小時,一定要出示身份證才可入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