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戰爭旅順屠城細節公開 僅剩36人埋屍體(圖)

2020-12-12 中國新聞網

甲午戰爭旅順屠城細節公開 僅剩36人埋屍體(圖)

2014-07-09 07:55:58來源:廣州日報作者:責任編輯:唐云云

▲威遠艦水兵。

日本出版的《日清戰爭實記》。

  廣東省博物館舉行「甲午海祭」展 展示從日本民間購回的大量圖片實物

  250張照片,60多件珍貴實物,真實地記錄著120年前發生在中國黃海的甲午戰爭,通過這些日本從軍記者的記述,日軍旅順屠城細節第一次被公開。 文/ 記者黃丹彤 通訊員宋敏

  為期兩個月的「甲午海祭——紀念甲午戰爭120周年」展覽在廣東省博物館舉行,此次展覽將持續至9月4日。現場展示日軍隨軍記者拍攝的戰爭和屠殺圖冊,50篇日本隨軍記者龜井茲明的日記,日本參戰官兵戰後獲得的從軍紀念章……

  廣東省博物館歷史部副研究館員易建萍稱,本次展出的證物是去年專門從日本民間購買回來的原件,其中記錄日軍和清軍的戰爭書籍就有500冊,這些書籍和證物是侵華日軍自己形成的文字和圖片記載內容,數量之多在中國內地罕見。

  一本1894~1895年由日本東京博文館出版的《日清戰爭實記》(1~50篇),刊登了大量隨軍記者拍攝的照片。值得關注的是,書中刊載有日本參戰軍官照片、日韓清地圖等,還有日本軍艦照片、黃海海戰的陣型圖,成為今天研究甲午戰爭的重要資料。

  一本叫做《日清戰爭從軍寫真帖——伯爵龜井茲明之日記》,1992年由其後人出版(原版名為《明治二十七八年戰役寫真帖》上下卷),其內容為當年日本隨軍攝影記者龜井茲明的日記。書中出版了包括日本間諜繪製的遼東半島地圖、黃海海戰後「旅順大屠殺後郊外收屍」照片。 據日記記錄,當時滿清政府只有10艘軍艦,黃海海戰一役就沉沒了4艘,剩下6艘被打怕了,一直龜縮軍港不出,日軍繞過旅順港海上的軍事壁壘,奪取旅順。

  易建萍考證,1894年11月22日~25日,日軍在旅順屠殺了約2萬中國平民。旅順大屠殺還可從日本外相陸奧宗光的回憶錄《蹇蹇錄》中得到印證:「此時得免殺戮之華人,(旅順)全市內僅三十有六人耳,……為供埋葬其同胞之死屍而被救殘留者」。「當時中國沒有隨軍記者,幾乎沒有圖片和資料留下,而日軍記者和軍官拍攝的大量照片正是這段歷史的見證。」 易建萍說,《日清戰爭從軍寫真帖》記錄了旅順大屠殺的真實情景。

  黃海海戰:

  北洋海軍4艦被擊沉

  死傷官兵共700餘人

  1894年9月16日,北洋海軍提督丁汝昌率艦護送援軍至鴨綠江口大東溝,17日12時,正當北洋艦隊準備返航時,遭到日本聯合艦隊司令伊東祐亨率領的12艘軍艦的突然襲擊,黃海海戰爆發。

  由於日本軍艦在航速、武器上佔優,北洋海軍4艘軍艦被炸沉,「來遠」艦受重傷,共死傷官兵700餘人。日本聯合艦隊未沉1艦,但其「松島」、「比睿」、「赤城」、「西京丸」艦受重創,死傷官兵300餘人。

  特別亮點

  甲午海戰將士多名廣東籍

  參加甲午海戰的海軍將士不少是廣東籍,如「致遠」艦管帶鄧世昌、「平遠」艦管帶李和、「廣丙」艦管帶程璧光等。臺灣的義軍首領中,以粵籍客家人居多,其中有原籍廣東蕉嶺縣的丘逢甲、吳湯興、徐驤,原籍廣東陸豐縣的姜紹祖。吳湯興、徐驤、姜紹祖在戰鬥中壯烈犧牲。原籍廣東欽州(今屬廣西)的黑旗軍首領劉永福,堅守臺灣5個多月。他們為捍衛國家領土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相關焦點

  • 此城曾遭日軍屠城,只倖存36人,後樹立起拒絕日本人入內的牌子
    但是這並不是日軍第一次在中國屠城,早在抗日戰爭以前,中國有一座城市也遭到了日軍的全城屠殺,這座城市就是旅順。旅順是中國東北遼寧省大連市的一座城市,而日軍在旅順屠城並不是在抗日戰爭中,而是在中日甲午戰爭期間。
  • 這本書記錄旅順大屠殺——日本侵略者在東亞的首次屠城
    然而,這個美麗的城市以及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一百多年前卻蒙受了太多的災難,旅順大屠殺就是其中之一。旅順大屠殺是日本侵略者在東亞的首次屠城,是殘暴的戰爭罪行。《旅順大屠殺資料與研究》這部著作,真實地記錄和揭示了日軍旅順大屠殺的暴行。該書文圖並茂,是迄今為止範圍最廣、最全面,涵蓋內容最豐富的揭露日軍滅絕人性之罪行的著作。
  • 中國最恨日本人的城市,禁止日本人進入,日軍曾屠城僅留36人收屍
    旅順,中國最出名的旅遊勝地之一,地廣人稀,隔海望山,風景優美。而這個旅遊勝地,和其他中國景觀相比,最特別的不是裡頭的美景,而是旅順勝地門外的一塊告示碑。告示碑上寫著:拒絕不承認侵華歷史的日本人入內。而說到中國境內最仇恨日本人的地方,絕對就是旅順。
  • 旅順口區舉行中日甲午戰爭旅順殉難同胞125周年公祭活動
    松濤陣陣催人淚,翠柏颯颯訴衷情。11月21日,是旅順大屠殺殉難同胞紀念日。為銘記歷史訓誡、悼念罹難同胞,弘揚民族精神、激發愛國情懷,旅順口區舉辦中日甲午戰爭旅順殉難同胞125周年公祭活動。八點三十分,伴著綿綿細雨,公祭儀式在旅順萬忠墓正式開始。
  • 甲午戰爭中日寇製造多次慘案,僅旅順就有兩萬人死難
    十九世紀末爆發的甲午戰爭,乃是中國近代史上影響力最大的事件之一,不僅加深了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的程度,而且日本在這次戰爭中曾製造了多起慘案,大量中國軍民慘遭屠戮,其中以「旅順慘案」最為著名。
  • 中國這個城市曾經被日本兩次佔領,差點被屠城,現禁止日本人進入
    甲午戰爭在清朝末期,由於統治階層的腐敗和政府軍隊的羸弱,清政府和日本之間爆發了甲午戰爭,雖然當時清政府在參戰的軍隊數量和軍艦的數量上都是遠勝於日本的,但是最後還是戰敗了,在1894年的時候日本在攻打旅順的時候,由於各軍首領互相缺少溝通,所以日本在很短的時間就把守旅順的清軍打敗了佔領了旅順,然後日本對城內進行了4天3夜的屠殺,死難者可能達2萬人,最後只剩下了36人由於幫助日本人埋屍體才倖免於難。
  • 旅順口兵災:日軍屠城殺人2萬餘 日俄殘害百姓
    打開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看旅順口,一個哪怕對兵志地要不甚了解的人,大概也能掂出這個戰略要地的分量。位於遼東半島最南端、黃渤海之間交匯點上的旅順口,西抵京津、南接登萊、北連東北陸地,自古就是「京津之門戶,北衛之咽喉」。無可替代的區位優勢,曾為這裡帶來無盡的財富和榮耀。
  • 日本侵華戰爭中大屠殺,慘狀不亞於南京,比它還早,屠城剩36人!
    為什麼旅順會如此的「仇日」,到今天仍然不接受日本人,對日本平民的印象也沒有改變,源於曾經日軍對旅順發動了一次大屠殺,僅剩下了36個人生還(掩埋屍體的)...日軍在侵華戰爭中的大屠殺,可能大家比較熟知的只聽說過南京大屠殺,可是在中國的眾多城市中,還有一座城的屠殺慘狀不亞於南京大屠殺(在此之前),這就是旅順大屠殺,鬼子對城內進行了四天三夜的屠殺,遇難者兩萬之眾。
  • 中日甲午戰爭中慘絕人寰的大屠殺:倒在血泊中的旅順
    旅順大屠殺(油畫)1894年年底,中日甲午戰爭中發生了一幕驚天慘劇:旅順大屠殺。古炮臺之後,悲劇就發生了,日軍攻佔旅順後,因有潰兵散勇在旅順街區進行了抵抗,日本人不分青紅皀白地對城內進行了4天3夜的搶劫、屠殺和強姦,死難者達2萬人,只有埋屍的36人倖免於難。
  • 旅順大屠殺曾持續4天 後為掩蓋暴行焚屍滅證(圖)
    本文作者在旅順船塢工作了37年,最近幾年專門從事船塢歷史整理研究工作,他對旅順城市及船塢歷史與現實的諸多細節有著自己的認識和理解。作者結合大量史料和旅順城市記憶與變遷,對旅順大屠殺的城市歷史背景、屠殺地點以及焚屍、埋屍地點等情況進行考證。
  • 1894年甲午戰爭日軍在旅順大屠殺:4天3夜幾乎將全城殺光
    作者:薩沙本文章為薩沙原創,謝絕任何媒體轉載11月21日甲午戰爭日軍在旅順大屠殺1894年:4天3夜幾乎將全城殺光歷史上的今天,跟著薩沙每天學半分鐘歷史。1894年11月21日,甲午戰爭日軍在旅順大屠殺。旅順是清軍的重要基地,修建了大量防禦工事。
  • 中國最先遭日軍大屠殺的城市,4天3夜屍積如山,現拒絕日本人入內
    然而,日本人對中國的災難遠不止是南京,還有8年抗戰中中國傷亡的1500萬人。而且,近代史上日本對中國大陸平民和國土的災難也並非始於1937年,而是從1894甲午戰爭之後就已開始(算上琉球和臺灣,則更早)。1894年7月,中日甲午戰爭爆發。9月,中國陸海軍在平壤戰役和黃海戰役中受挫。
  • 這個地方不是南京,曾經被殺到只有36個人,現禁止日本人踏入
    但是並不是所有的中國城市都歡迎外國人來投資的,有一個美麗的海濱城市旅順,因為風景優美,旅遊業發展的很好,但是就是這樣一個靠外來旅遊收入來支撐發展的地方,並不是所有人都歡迎的。這個城市有明文規定,禁止日本人入內!對此,國家也是默許的,這是怎麼回事?原來,這個城市和日本人有血海深仇。
  • 旅順這座城市有多恨日本?當年被屠殺只剩36人,這種仇恨至今未忘
    中日之間的戰爭持續了數年,無數人被捲入這場大戰,其中犧牲的人不在少數,有英勇就義的軍人也有無辜的平民百姓。 01 歷史上著名的旅順大屠殺事件就發生在19世紀末期,當時正值甲午戰爭期間,兩國之間爆發的戰爭讓這片地區岌岌可危。
  • 屠城,屠城
    「白骨露於野,千裡無雞鳴,生民百餘一,念之斷人腸」,能吟出詩句的詩人應該是具有何等的人文情懷呀,可事實是,詩人曹操同時也是屠城的代表人物。多數人並不是死於戰場,而是死於屠城。蒙古人不只是對漢人進行屠城,他們橫跨歐亞,四面出擊,滅花剌子模,屠撒馬爾罕,滅西夏樓蘭,屠巴格達,所到之處,凡有抵抗即屠城,共屠數百城,人類文明毀於野蠻。
  • 史上11月21日:旅順大屠殺
    只有埋屍的36人(經考察,生還者800餘人)倖免於屠殺,死難者估計2萬人。可惜清政府對此事的外交處理遠不如日本高明,國際社會反而被爭取到日本一側。推薦文章:《1894「旅順大屠殺」慘狀》旅順位於遼東半島最南端,與威海衛隔海相望,共扼渤海門戶。旅順作為北洋水師重鎮,由李鴻章耗時十六年、耗資數千萬建成,船塢、炮臺、軍儲的實力為北洋軍之首,被稱為「遠東第一軍港」。
  • 大連旅順口區:設立「旅順大屠殺」公祭日非常必要且意義深遠
    大連旅順口區:設立「旅順大屠殺」公祭日非常必要且意義深遠 澎湃新聞記者 鍾煜豪 2020-10-17 06:50 來源
  • 旅順大屠殺時日軍暴行自供狀 短短四天見人就殺兩萬百姓慘死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日軍在攻佔旅順以後,從11月21日至24日連續實施了4天屠殺,在短短四天裡屠殺我手無寸鐵的同胞2萬餘人,製造了震驚中外的旅順大屠殺。日軍進入旅順以後便「緊緊追趕逃難的人群,兇狠地用步槍和刺刀對付所有的人, 像惡魔一樣刺殺和亂砍那些倒下的人。」「……不管男女老幼, 見人就殺, 看到小孩子就摔死。
  • 他一手策劃了旅順大屠殺,最後被中國的大炮炸成了碎片
    其實,在南京大屠殺的43年前,即1894年11月,日軍在遼寧旅順也製造了一場大屠殺,其性質之惡劣,絲毫不亞於南京大屠殺。 大寺安純1846年出生於日本鹿兒島縣,長大後畢業於陸軍士官學校,到甲午戰爭前夕,已經官至師團參謀長了。
  •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再現」甲午戰爭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對清宮甲午戰爭檔案進行了系列開發,將清宮所藏4500餘件甲午戰爭檔案全面整理公布,為正在中國革命軍事博物館舉辦的《歷史不能忘記——近代以來中國人民抗擊日本侵略展》提供40件甲午戰爭時期的檔案,影印出版的《清宮甲午戰爭檔案彙編》50巨冊也即將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