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11月21日:旅順大屠殺

2021-02-07 弘毅文史

甲午(1894年)戰爭期間,日寇於11月21日攻陷遼東半島旅順,對城內進行了四天三夜的屠殺。只有埋屍的36人(經考察,生還者800餘人)倖免於屠殺,死難者估計2萬人。可惜清政府對此事的外交處理遠不如日本高明,國際社會反而被爭取到日本一側。推薦文章:《1894「旅順大屠殺」慘狀》


旅順位於遼東半島最南端,與威海衛隔海相望,共扼渤海門戶。旅順作為北洋水師重鎮,由李鴻章耗時十六年、耗資數千萬建成,船塢、炮臺、軍儲的實力為北洋軍之首,被稱為「遠東第一軍港」。旅順不僅背靠群山,而且主要山峰上都設有炮臺:東面有松樹山、二龍山、雞冠山等炮臺,西面有椅子山、案子山、望臺北等炮臺,共有加農炮、榴彈炮、野炮、山炮等各種大炮78門。關於旅順之險要,黃遵憲曾贊道:「海水一泓煙九點,壯哉此地實天險!炮臺屹立如虎闞,紅衣大將威望儼」。

駐守旅順的清軍,原有記名提督黃仕林、記名總兵張光前各兩營,後各增募兩營,共八營4100人。後增加臨元鎮總兵薑桂題四營、記名提督程允和四營,共八營4000人。

1894年11月初,李鴻章又派記名提督衛汝成的五營3000人,再加上金州、大連灣敗退的連順、徐邦道、趙懷業殘部,總兵力為14700人。清軍兵力雖多,但諸軍互不聯絡,均無固守的信心。八位統領互不隸屬,各行其是。雖然臨戰前公推薑桂題為總督,但他戰守無策,一味告援,不能改變諸軍相互觀望坐視的局面。

旅順大屠殺是中日甲午戰爭期間,日本佔領軍於1894年11月21日攻陷位於遼東半島的旅順,對城內進行了四天三夜的屠殺。

只有埋屍的36人(後經考察,生還者800餘人)倖免於屠殺,死難者人數估計在2千到2萬之間。遇難者葬於白玉山東麓的「萬忠墓」。


據英國人艾倫的《龍旗翻卷之下》記載:「日本兵追逐逃難的百姓,用槍桿和刺刀對付所有的人;對跌倒的人更是兇狠地亂刺。在街上行走,腳下到處可踩著死屍。」

「天黑了,屠殺還在繼續進行著。槍聲、呼喊聲、尖叫聲和呻吟聲,到處迴蕩。街道上呈現出一幅可怕的景象:地上浸透了血水,遍地躺臥著肢體殘缺的屍體;有些小胡同,簡直被死屍堵住了。死者大都是城裡人。」

「日軍用刺刀穿透婦女的胸膛,將不滿兩歲的幼兒串起來,故意地舉向高空,讓人觀看」。該書也記載了血肉模糊的日軍戰俘屍體。


有日本學者認為,正像1937年秋後的上海戰役(淞滬會戰)日軍遭到重創(戰死約15000人)而「復仇情緒高漲」,從而引發了「南京虐殺」一樣,1894年11月18日的土城子之戰則成為「旅順虐殺的導火索」。並指出:「中萬(德次)中尉等11人戰死,當時發生了清兵凌辱日軍屍體事件,對我軍死者削鼻、挖眼和破腹,造成全軍大怒的氛圍。據說打進旅順以後發現了中萬中尉的首級。日本和國外的許多文獻指出,對凌辱的報復情緒導致了旅順屠殺。」



屍體被「破腹」,恐難說是清軍所為。因為日軍重傷者舉刀自殺,有的割喉而死,有的可能切腹而死;特別是經過一夜暴屍荒郊,當地野狗成群,餓得到處覓食,聞血腥而至,必撕咬而食之。這在一些西方隨軍記者的筆下多有描述。

無論怎麼說11名日軍被割去首級一事,並不能得出日軍可以濫殺平民的結論。

種種跡象表明,所謂「凌辱屍體」事件,完全是日本軍方一手渲染起來的。日軍擔任進攻旅順的主力是第一師團,其師團長山地元治中將便是這一所謂事件的製造者。




旅順大屠殺之前,日本就為掩蓋事實真相做了周密的部署。

1894年6月,日本陸軍省偕海軍省聯合頒令,嚴禁本國所有報刊登載軍事新聞,以免洩漏日軍對中國的侵略企圖。

8月1日,內務省即宣布對有關甲午戰爭的報導實施「審閱」制度,各報社發稿前,均須將原稿送呈指定的警保局,加蓋了「審查批准」印戳的,方可發表。凡被認屬「有汙點的事件」,則打上「禁止刊登」之印記,用墨水塗毀。


9月中旬,大本營規定,改行新的《新聞材料公示程序》。全國報刊的記者們,只能到大本營設在廣島的副官部去,申請檢索當局「許可公布」的消息。而且刊登之後,皆應寄交一份報刊給副官部備案。與此同時,大本營對若干被允準隨軍採訪的日籍記者(約130名,包括11名畫家、4名攝影師,分屬66家報社),下達了極端苛峻的「隨軍紀律」,並指派軍官全程監視,一旦某人被軍方視為「有害的記者」,立馬押遣回國,給予重罰。

由於日本政府對事件的真相的成功掩蓋,當旅順攻陷的消息傳至日本本土,全國多處遊行舉宴,高呼萬歲,慶祝勝利。東京股票市場也反彈暴漲,「盛況宛如鼎沸」。

大本營隨後將第二軍在旅順劫掠的大批「戰利品」運回國內,展示於東京的靖國神社,前往觀展的人流「比到淺草、上野觀光的還要多」。

「戰利品」這個名稱在日本國內成為時尚,許多商家紛紛推出以「戰利品」命名的新商品,並得到暢銷。當屠殺的報導終於浮現時,日本社會也為之震驚。

冒死查證旅順大屠殺的孫寶田

孫寶田是大連金州人,生於1903年。1910年起,他師從遼南名儒鄭有仁十年,曾與著名將領萬毅(大連金州人,1955年被授中將軍銜)同窗。

1929年春,他與周恩來的南開中學同班同學畢維藩一道,被溥儀的顧問羅振玉收為弟子。羅振玉自1928年起定居旅順,其大雲書庫隨時對這兩個弟子開放。1930年,孫寶田又拜光緒甲辰科(1904年)進士王季烈為師。

1935年5月,孫寶田出於民族義憤,開始著手實地調查四十一年前大屠殺罹難人數。他前往旅順,謹言慎行,輾轉找到了知情人鮑紹武。鮑紹武悲憤地說:

「日軍入旅順,沿戶搜殺,婦嬰不免,歷三晝夜始止。屍體隨處掩埋。翌春乙未二月,日軍令其組織扛屍隊,將所瘞屍體抬至陽花溝焚之。」

死難者的骨灰葬在白玉山東麓。經過調查,孫寶田得知:「當時除有家人領屍安葬者千餘外,被焚屍體實為一萬八千三百餘。」

「餘根據鮑君所言,曾將日軍屠殺旅順事實詳記始末,載在文獻中,以告國人。」孫寶田查實,旅順大屠殺的死難人數為兩萬人,是日軍公布數字的兩倍!

當時,旅順在日軍的佔領之下,孫寶田完全是冒生命危險去查證旅順大屠殺死難同胞人數的,其風險不言而喻。

相關焦點

  • 1894年11月21日 旅順大屠殺
    在126年前的今天,1894年11月21日(農曆1894年10月24日),中日甲午戰爭期間日軍攻陷旅順,旅順大屠殺開始。
  • 大連旅順口區:設立「旅順大屠殺」公祭日非常必要
    近日,大連市旅順口區人民政府公布了對於市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第229號提案的答覆。對於政協委員提出的「關於把旅順大屠殺增列為世界記憶遺產的提案」,旅順口區政府認為,把旅順大屠殺有關檔案單獨或作為南京大屠殺之增補項,列入世界記憶名錄,設立旅順大屠殺公祭日,並徵集紀念歌曲,進一步增強旅順萬忠墓紀念館自國主義教育基地功能等建議非常必要且意義深遠。
  • 大連旅順口區:設立「旅順大屠殺」公祭日非常必要且意義深遠
    大連旅順口區:設立「旅順大屠殺」公祭日非常必要且意義深遠 澎湃新聞記者 鍾煜豪 2020-10-17 06:50 來源
  • 旅順大屠殺最新發現——井臺邊上那口鍋
    另一本是日本作家井上晴樹寫的《旅順虐殺事件》書中寫道:為在旅順及黃金山炮臺殺敵立功者慶功。第一名一等卒殺敵28名;第二名上等卒殺敵21名;第三名一等卒殺敵17名,全中隊11名兵士殺死敵兵包括清國平民166名。而我們後來寫的相關文章,出的書,沒有能夠超越這兩本書的。客觀原因是城裡的人大都被殺掉了,知道情況的清軍都跑了。
  • 旅順口大傳—旅順大屠殺
    旅順大屠殺是中日甲午戰爭期間,日本佔領軍於1894年11月21日攻陷位於遼東半島的旅順,對城內進行了四天三夜的屠殺。
  • 乃木神社——旅順大屠殺的元兇
    戰爭過程中,旅順口戰役清軍戰敗、旅順陷落後,日軍製造慘絕人寰的「旅順大屠殺」,兩萬多條活生生的生命喪生於侵略者的鐵蹄之下。而這與時任日本陸軍第一師團第一步兵旅團旅團長的乃木希典脫不了干係。日軍在黃海海戰獲勝後,兵鋒直指遼東半島,第一師團於1894年10月24日在花園口登陸上岸,十餘日後攻佔金州,眼看大勢已去,旅順守軍將領黃仕林、趙懷業、衛汝成相繼棄城。
  • 旅順大屠殺最新發現——井臺邊上那口鍋
    另一本是日本作家井上晴樹寫的《旅順虐殺事件》書中寫道:為在旅順及黃金山炮臺殺敵立功者慶功。第一名一等卒殺敵28名;第二名上等卒殺敵21名;第三名一等卒殺敵17名,全中隊11名兵士殺死敵兵包括清國平民166名。而我們後來寫的相關文章,出的書,沒有能夠超越這兩本書的。客觀原因是城裡的人大都被殺掉了,知道情況的清軍都跑了。
  • ​旅順大屠殺起因的真相
    1894年11月21日,日軍攻佔旅順。隨即,一場持續四天三夜、亡魂達2萬多人的大屠殺讓整個旅順城內屍橫遍野,血流成河。當時日本正在努力學習西方,他們很想向列強證明,自己已是文明國家,所以,日軍隊伍裡,還有西方記者隨行。但在旅順,他們卻脫下文明的畫皮,恢復了禽獸本性。為何會如此呢?
  • 中日甲午戰爭中慘絕人寰的大屠殺:倒在血泊中的旅順
    日軍於11月17日拂曉,分兵三路進犯旅順……18日上午10時,日軍搜索騎兵隊在旅順土城子被3000清軍包圍,死傷55人突圍而去。旅順北洋水師基地11月20日,日軍對旅順形成了包圍。21日凌晨2時發起總攻,6時40分,日軍逼近各炮臺。
  • 旅順大屠殺,125年!今天,祭奠慘遭殺戮的2萬同胞!
    一座屍積如山的城,一座鮮血凝固的城…1894年11月21日,125年前的今天,日寇攻陷旅順,對城內進行了4天
  • 中日甲午戰爭中慘絕人寰的大屠殺:倒在血泊中的旅順
    日軍於11月17日拂曉,分兵三路進犯旅順……18日上午10時,日軍搜索騎兵隊在旅順土城子被3000清軍包圍,死傷55人突圍而去。旅順北洋水師基地11月20日,日軍對旅順形成了包圍。21日凌晨2時發起總攻,6時40分,日軍逼近各炮臺。
  • 旅順大屠殺慘絕人寰 只有36名背屍人存活(圖)
    旅順大屠殺  旅順大屠殺只有36個背屍人活下來    駐守旅順的清軍,原有記名提督黃仕林、記名總兵張光前各兩營,後各增募兩營,共八營4100人。後增加臨元鎮總兵薑桂題四營、記名提督程允和四營,共增八營4000人。11月初,李鴻章又派來記名提督衛汝成的五營3000人,再加上金州、大連灣退下來的連順、徐邦道、趙懷業的殘部,總兵力為14700人。日軍第一師團長山地元治組織了1500名敢死隊,準備與清軍較量一番。
  • 旅順大屠殺126年祭:(二)罪魁禍首山地元治
    10月24日,日軍陸續順利登陸莊河花園口,在這期間沒有遇到清軍抵抗。接下來山地率部攻陷金州城,輕取大連灣。山地第一師團稍作休息後,刀鋒直指旅順後路。經過與清軍幾次規模不大的戰鬥,日軍連戰連勝,捷報頻傳,山地已經不把清軍放在眼裡,對於攻佔旅順,信心滿滿。然而,就在山地得意忘形,不可一世的時候,11月18日,徐邦道、薑桂題、程允和等在旅順外圍的土城子設伏阻擊日軍,給日軍以迎頭痛擊。
  • 他一手策劃了旅順大屠殺,最後被中國的大炮炸成了碎片
    ——雨果 提起南京大屠殺,自然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作為日軍在中國犯下的最大的罪行,直到今天仍然在警醒著國人。 其實,在南京大屠殺的43年前,即1894年11月,日軍在遼寧旅順也製造了一場大屠殺,其性質之惡劣,絲毫不亞於南京大屠殺。
  • 旅順大屠殺時日軍暴行自供狀 短短四天見人就殺兩萬百姓慘死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日軍在攻佔旅順以後,從11月21日至24日連續實施了4天屠殺,在短短四天裡屠殺我手無寸鐵的同胞2萬餘人,製造了震驚中外的旅順大屠殺。日軍進入旅順以後便「緊緊追趕逃難的人群,兇狠地用步槍和刺刀對付所有的人, 像惡魔一樣刺殺和亂砍那些倒下的人。」「……不管男女老幼, 見人就殺, 看到小孩子就摔死。
  • 1894年甲午戰爭日軍在旅順大屠殺:4天3夜幾乎將全城殺光
    作者:薩沙本文章為薩沙原創,謝絕任何媒體轉載11月21日甲午戰爭日軍在旅順大屠殺1894年:4天3夜幾乎將全城殺光歷史上的今天,跟著薩沙每天學半分鐘歷史。1894年11月21日,甲午戰爭日軍在旅順大屠殺。旅順是清軍的重要基地,修建了大量防禦工事。
  • 11月21日:世界上第一個南極嬰兒誕生
    精選大事件  - 1910年11月21日錢鍾書誕辰  - 1927年11月21日我國第一個工農政權——海陸豐蘇維埃成立  - 1944年11月21日《甲申三百年祭》被指定為整風文件  - 1949年11月21日北京封閉妓院  - 1983年11月21日中國第一臺億次巨型計算機「
  • 旅順口區舉行中日甲午戰爭旅順殉難同胞125周年公祭活動
    11月21日,是旅順大屠殺殉難同胞紀念日。為銘記歷史訓誡、悼念罹難同胞,弘揚民族精神、激發愛國情懷,旅順口區舉辦中日甲午戰爭旅順殉難同胞125周年公祭活動。八點三十分,伴著綿綿細雨,公祭儀式在旅順萬忠墓正式開始。
  • 日本人的詩——旅順大屠殺的鐵證
    旅順大屠殺之後,日本政府下令掩蓋事實真相,收買西方各大媒體,追殺敢於報導真相的記者。但日本人寫的詩成為大屠殺的鐵證,無疑是對日本政府和外相陸奧宗光一記響亮的耳光。請你慢慢讀來,看看屠城中日軍的獸性和野蠻,看看血泊中難民的無助和悲慘。
  • 旅順大屠殺時日軍暴行自供狀 短短四天見人就殺兩萬百姓慘死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日軍在攻佔旅順以後,從11月21日至24日連續實施了4天屠殺,在短短四天裡屠殺我手無寸鐵的同胞2萬餘人,製造了震驚中外的旅順大屠殺。日軍進入旅順以後便「緊緊追趕逃難的人群,兇狠地用步槍和刺刀對付所有的人, 像惡魔一樣刺殺和亂砍那些倒下的人。」「……不管男女老幼, 見人就殺, 看到小孩子就摔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