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順大屠殺126年祭:(二)罪魁禍首山地元治

2021-02-13 海雜拌

                          山地元治

山地元治(1841一1897),出生於日本土佐高知,父親是藩士山路元恆。他自幼尚武,性情暴戾。少時一目失明,故時人稱其「獨眼龍」。失明的原因是在他13歲那年,因為頑皮,在與小夥伴玩耍的時候,被竹子刺穿了右眼。山地連疼帶嚇,哇哇大哭著跑回家去找娘。他的母親山地仲非但沒有安慰受傷的兒子,反而大罵山地沒有出息,不像個男人,連這點疼痛都忍受不了,丟了武士的名聲。山地被母親罵了後,再也沒有哭。如此母教,讓小小年紀的山地,自幼就透出了一股狠勁。

                        山地的母親山地仲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後,日本組建了侵華第二軍,司令官是大山巖大將,山地元治中將為第一師團長,主要任務是在花園口登陸,攻佔金州丶大連灣,切斷旅順後路,最後攻克旅順要塞。

山地在出發前,大張旗鼓地做了幾件吸引外界眼球的「壯舉」:他把自己心愛的坐騎獻給天皇,表達他的忠心;他在東京芝紅葉館舉行訣別宴會,宴請包括乃木希典丶西寬二郎等在內的「帝國陸軍中以慓悍驍勇」著稱的將領。他在席間向部下表達他不攻克北京決不返回日本的決心;他還編制了1500人戰死名簿。

10月24日,日軍陸續順利登陸莊河花園口,在這期間沒有遇到清軍抵抗。接下來山地率部攻陷金州城,輕取大連灣。


   日軍攀登金州城(戰後擺拍)

清軍將領徐邦道在金州石門子向山地第一師團開火,打響了清軍自日軍花園口登陸以來,進行抵抗的第一槍。後徐邦道部因敵眾我寡,缺少援兵而敗走。山地第一師團稍作休息後,刀鋒直指旅順後路。經過與清軍幾次規模不大的戰鬥,日軍連戰連勝,捷報頻傳,山地已經不把清軍放在眼裡,對於攻佔旅順,信心滿滿。

然而,就在山地得意忘形,不可一世的時候,11月18日,徐邦道、薑桂題、程允和等在旅順外圍的土城子設伏阻擊日軍,給日軍以迎頭痛擊。

                   徐邦道

經過激戰,擊斃日軍11人,擊傷37人,清軍取得了土城子阻擊戰的勝利。得勝的清兵割下被打死的日兵首級,意氣風發,班師返回旅順。日軍首次受挫失敗,山地作為主官深感恥辱,自尊心受到嚴重打擊,十分惱怒。

第二天,在雙臺溝附近,山地接到部下報告:「我騎兵偵察兵約20名在土城子被清兵俘虜,偵查隊長中萬德次中尉和隨同士兵,首級被清軍砍下並斷肢割除睪丸。」山地還親眼看到衛生兵擔架上,被虐殺後肢體殘缺不全的士兵屍體。


               日軍衛生隊在土城子抬屍首

山地的復仇怒火被點燃,打開了罪惡的潘多拉盒子。日軍經過巷戰攻入旅順市區後,展開了瘋狂的報復。山地下達了「除婦女老幼之外,一律格殺勿論」的命令。日軍殺人殺紅了眼,不管是不是清兵,連同普通百姓中的婦女老幼統統視為清兵,「全部剪除」。

一些日兵將山地下達無差別屠殺令寫進日記中,戰後披露出來,成為山地罪惡歷史的見證。上等兵關根房次郎寫道,土城子事件後,「山地將軍曾有過如下命令……從今往後即便是平民,若有妨礙我軍者亦將格殺勿論。」與關根同一個聯隊的小川幸三郎在日記中寫道:11月21日下午3時30分以後突入旅順城區之際,「曾接到命令稱,自集結地出發時凡見到成年男性清國人均應當場捉拿並將其處死,以斬殺為宜,兵士們均躍躍欲試。」

漥田仲藏在他的《徵清從軍日記》中寫道,日兵「只要見到清軍便欲屠之為快,在旅順城區遇見平民也將全部處死,道路上四處堆滿了死屍而導致前行不便」,最終演變成了一場慘絕人寰的大屠殺。

              大屠殺後的旅順

旅順市區的大街小巷,成為日軍瘋狂屠殺中國無辜同胞的死亡地帶。在日軍的瘋狂屠殺下,旅順口屍橫遍地,血流成河。整個市區只留下36個中國人,組成抬屍隊,清理日軍殺人現場,以掩蓋其大屠殺的罪證。

山地以屠殺近兩萬中國人的代價,發洩他心中的憤怒,洗刷他蒙受的恥辱。他站在淌滿中國人鮮血的土地上,大發狂言:「若無此雪地冰封,吾將山海關一氣攻下。」


                山地元治

大量事實充分證明,山地就是旅順大屠殺的罪魁禍首,證據確鑿,不容抵賴。但如果更深入地分析這個問題,旅順大屠殺又不完全是山地的個人行為,而是國家行為,日本政府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日本歷史學家大谷正說:「旅順大屠殺絕不是下級軍官與士兵對清軍殘虐行徑的一時報復,也不是偶然出現的事件,而是甲午戰爭時期日軍組織結構本身的缺陷所引發的問題。」(《啟微.甲午戰爭》大谷正.著)含蓄地將矛頭指向了日本政府。


山地做為一個職業軍人,一心效忠天皇,而不參與政治。在伊藤博文第一次組閣期間,有段時間農商務大臣的位子空缺,政府邀請山地入閣就任這個職位。山地推辭說,我是天皇陛下的武官,如果是君命的話,無論是去內閣還是下到民間我都會服從,我除了君命之外什麼都不接受。」


                              山地元治

日軍攻陷旅順後,山地念念不忘遠在東京皇宮內的天皇,他將在旅順掠奪的兩頭雙峰駱駝作為戰利品,獻給了天皇的兒子皇太子,未來的大正天皇。後來這兩頭駱駝被送到了東京上野動物園。

日軍旅順大屠殺的暴行被歐美西方媒體曝光後,世界輿論一片憤怒譴責之聲,紛紛要求日本政府對事件展開調查並懲罰相關人員。這時的侵華日軍己經在海上和陸地戰場都取得了決定性勝利,軍隊士氣旺盛。伊藤博文丶陸奧等內閣大臣研究認為,在當前日軍戰場上節節勝利的形勢下,如果對前線軍隊進行調查,必將會涉及到大山巖、山地元治、乃木希典等日軍高級將領,顯然是不合時宜,也是極為困難的。

                             伊藤博文

「結果,伊藤博文與大本營商議之後決定:『因取證調查充滿危險而不可行,故只得全當不知,據情況予以辯解。』 最終對相關肇事者未加處罰,並將工作重點集中到了辯解上去。他們當時雖然充分運用了外務省組織的對外宣傳網絡,但傳遍全世界的旅順大屠殺使得西方各國對日本文明開化的質疑成了揮之不去的事實。」(《啟微.甲午戰爭》大谷正.著)

                          乃木希典

在日本政府的庇護下,山地等製造旅順大屠殺的日軍將領非但沒有受到懲罰,反而受到了日本政府的嘉獎。因為日清戰役的功勞,山地被授以勳章一等功,三級旭日大綬章,並被授予子爵。不過,好景不長,山地頭上用近兩萬中國人的鮮血換來的「光環」是那樣沉重,終於將他壓垮,最終要了他的命。1897年,山地死於腦溢血,結束了他罪惡的一生。

(感謝劉震先生為本文提供部分資料)

相關焦點

  • 1894年11月21日 旅順大屠殺
    在126年前的今天,1894年11月21日(農曆1894年10月24日),中日甲午戰爭期間日軍攻陷旅順,旅順大屠殺開始。
  • 旅順口大傳—旅順大屠殺
    向野隨日本第二軍第一師團進攻旅順口,他在十一月十九日的日記中記述,日軍由營城子向旅順進攻時,軍官下達了「見敵兵一人不留」的命令。日軍步兵第三聯隊土兵路過民家,見「有土人二」,「遂進去擊殺之,鮮血四濺,溢於庭院」。「師團長(山地元治)見此景……表示今後不許輕易對外洩漏。」注11旅順大屠殺後不久,向野還在一次內部談話中透露,「在旅順,山地將軍說抓住非戰鬥員也要殺掉。
  • 大連旅順口區:設立「旅順大屠殺」公祭日非常必要且意義深遠
    大連旅順口區:設立「旅順大屠殺」公祭日非常必要且意義深遠 澎湃新聞記者 鍾煜豪 2020-10-17 06:50 來源
  • 這本書記錄旅順大屠殺——日本侵略者在東亞的首次屠城
    然而,這個美麗的城市以及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一百多年前卻蒙受了太多的災難,旅順大屠殺就是其中之一。旅順大屠殺是日本侵略者在東亞的首次屠城,是殘暴的戰爭罪行。《旅順大屠殺資料與研究》這部著作,真實地記錄和揭示了日軍旅順大屠殺的暴行。該書文圖並茂,是迄今為止範圍最廣、最全面,涵蓋內容最豐富的揭露日軍滅絕人性之罪行的著作。
  • 史上11月21日:旅順大屠殺
    推薦文章:《1894「旅順大屠殺」慘狀》旅順位於遼東半島最南端,與威海衛隔海相望,共扼渤海門戶。旅順作為北洋水師重鎮,由李鴻章耗時十六年、耗資數千萬建成,船塢、炮臺、軍儲的實力為北洋軍之首,被稱為「遠東第一軍港」。
  • 旅順大屠殺,125年!今天,祭奠慘遭殺戮的2萬同胞!
    一座屍積如山的城,一座鮮血凝固的城…1894年11月21日,125年前的今天,日寇攻陷旅順,對城內進行了4天
  • 中日甲午戰爭中慘絕人寰的大屠殺:倒在血泊中的旅順
    旅順大屠殺(油畫)1894年年底,中日甲午戰爭中發生了一幕驚天慘劇:旅順大屠殺。日軍在椅子山炮擊松樹山炮臺,炮彈擊中火藥庫,松樹山炮臺徹底被毀,跟著,二龍山、雞冠山失陷;中午,黃金山、摸珠礁、老礪嘴等海岸炮臺也全部失陷;晚上,部署在旅順港口周圍的20多座炮臺150多門大炮盡陷,清軍戰死2000餘人,日軍僅陣亡280人。
  • 旅順大屠殺最新發現——井臺邊上那口鍋
    目前我們能看到有關寫旅順大屠殺的書,一本是《在龍旗下》,為英國海員詹姆斯·艾倫所寫的回憶錄。書中寫道:(在荷花灣)其中一個女人,抱著一個小孩子,浮出水面,朝日本兵發出悽婉的哀求。岸邊的日本兵竟拿刺刀來捅,當胸捅了個對穿。
  • 他一手策劃了旅順大屠殺,最後被中國的大炮炸成了碎片
    ——雨果 提起南京大屠殺,自然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作為日軍在中國犯下的最大的罪行,直到今天仍然在警醒著國人。 其實,在南京大屠殺的43年前,即1894年11月,日軍在遼寧旅順也製造了一場大屠殺,其性質之惡劣,絲毫不亞於南京大屠殺。
  • 旅順口區舉行中日甲午戰爭旅順殉難同胞125周年公祭活動
    11月21日,是旅順大屠殺殉難同胞紀念日。為銘記歷史訓誡、悼念罹難同胞,弘揚民族精神、激發愛國情懷,旅順口區舉辦中日甲午戰爭旅順殉難同胞125周年公祭活動。八點三十分,伴著綿綿細雨,公祭儀式在旅順萬忠墓正式開始。
  • 1894年甲午戰爭日軍在旅順大屠殺:4天3夜幾乎將全城殺光
    作者:薩沙本文章為薩沙原創,謝絕任何媒體轉載11月21日甲午戰爭日軍在旅順大屠殺1894年:4天3夜幾乎將全城殺光歷史上的今天,跟著薩沙每天學半分鐘歷史。1894年11月21日,甲午戰爭日軍在旅順大屠殺。旅順是清軍的重要基地,修建了大量防禦工事。
  • 甲午戰爭期間,《泰晤士報》歪曲事實,為日軍旅順大屠殺進行辯護
    甲午戰爭期間,日軍佔領旅順後進行了大屠殺,這被英國輿論所關注。在關於旅順大屠殺的報導中,《泰晤士報》一開始承認日軍佔領旅順之後,對中國民眾進行屠殺,旅順地區的居民慘遭屠戮,但也指出這是因為清軍虐殺日軍戰俘刺激了日本軍人。
  • 旅順大屠殺2萬民眾喪命 日軍殺人後與被殺者合影
    旅順港修建始於1880年,告竣於1890年。第一期工程(1880年-1887年)主要為攔水壩及防波堤的興建,海口的疏浚,船路、船池的挖鑿,澳口石岸的鋪修,炮臺、庫房、廠房、營盤的建築,以及排水系統、交通道路修建等。  海陸炮臺包括港口西岸的老虎尾、威遠、蠻子營、饅頭山炮臺及田山、田家屯二土炮臺;東岸有黃金山(本、後炮臺)、老蠣嘴(本、後炮臺)、母豬礁(摸珠礁)、田雞山炮臺。
  • 旅順大屠殺時日軍暴行自供狀 短短四天見人就殺兩萬百姓慘死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日軍在攻佔旅順以後,從11月21日至24日連續實施了4天屠殺,在短短四天裡屠殺我手無寸鐵的同胞2萬餘人,製造了震驚中外的旅順大屠殺。日軍進入旅順以後便「緊緊追趕逃難的人群,兇狠地用步槍和刺刀對付所有的人, 像惡魔一樣刺殺和亂砍那些倒下的人。」「……不管男女老幼, 見人就殺, 看到小孩子就摔死。
  • 旅順大屠殺曾持續4天 後為掩蓋暴行焚屍滅證(圖)
    本版部分圖片由趙正顥提供  姜廣祥  1894年,日本挑起中日甲午戰爭,清軍海陸皆敗,號稱「亞洲第一大軍港」的旅順口在旦夕間落入敵手。同年11月21日夜,侵入旅順的日軍對無辜的旅順市民進行了持續4天的大屠殺,包括旅順船塢工人在內的約兩萬同胞慘遭殺戮。
  • 此人是屠殺數萬中國人,是旅順大屠殺元兇,後被清軍炮轟而死
    此後日本逐步實施其侵略計劃,1874年日本入侵臺灣;1879年日本吞併中國附屬國琉球;1894年日本借朝鮮東學黨起義之機,趁機派兵入朝,挑起旨在侵略中國和朝鮮的甲午戰爭。甲午戰爭以清政府慘敗,被迫與日本籤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告終。然而在那場不堪回首的慘敗中,清軍也並非一無是處。
  • 甲午戰爭旅順屠城細節公開 僅剩36人埋屍體(圖)
    廣東省博物館舉行「甲午海祭」展 展示從日本民間購回的大量圖片實物  250張照片,60多件珍貴實物,真實地記錄著120年前發生在中國黃海的甲午戰爭,通過這些日本從軍記者的記述,日軍旅順屠城細節第一次被公開。 文/ 記者黃丹彤 通訊員宋敏  為期兩個月的「甲午海祭——紀念甲午戰爭120周年」展覽在廣東省博物館舉行,此次展覽將持續至9月4日。
  • 這位日本親王是南京大屠殺罪魁禍首,卻逃脫審判活了94歲
    而真正發布對南京進行大掃蕩的罪魁禍首朝香宮鳩彥卻逃脫了審判,週遊世界,打高爾夫成了他的日常休閒活動,最後活到94歲。因此是朝香宮鳩彥指揮了這一場有意識、有指導的屠殺行動,所以說他才是南京大屠殺的第一元兇、真正的罪魁禍首。日軍在南京城內外大開殺戒。中島今朝吾的部隊將萬餘名中國軍隊戰俘驅趕到長江邊,用機槍集體屠殺。柳川平助及其他9個師團的日軍也在各處屠殺。朝香宮鳩彥又委任中島為南京市警備司令在城內展開屠殺。一時間,南京城內屍骨滿地,血流成河。
  • 家祭:80年生死相隔 仇秀英阮定東「哭牆」前祭親人
    ,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了家庭祭告活動,緬懷戰爭中無辜遇難的親人。  誦讀祭文、獻花、上香、跪拜,80年,生死相隔。阮定東老人當時只有7個月大,長大後他從父母口中得知爺爺為了保護自己,被日軍刺傷不治身亡,爺爺用自己的命換來了他的生。
  • 大連旅順景全攻略
    1894年日本侵略者對中國發動了甲午戰爭,同年11月21日,日軍侵入旅順口,進行了四天大屠殺,製造了一起震驚中外、慘絕人寰的歷史慘案--旅順大屠殺。大屠殺過後,日軍為掩人耳目,消除罪證,驅使我死裡逃生的同胞組成扛屍隊,把死難者屍體集中火化,燒了十幾天後,將骨灰埋在白玉山東麓。1896年11月,日軍撤出旅順後,清朝派來接收旅順的官員顧元勳在此樹立了第一塊碑石,親書"萬忠墓"三個大字,以示祭奠。後又分別在1922年、1948年經過維修,並樹碑。碑陰銘文記述了日軍暴行和重修萬忠墓的經過。1963年萬忠墓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