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小心「惹火上身」 食用自熱火鍋要當心
寒冷的冬天,吃上一頓涮火鍋可謂是人間美事。然而,有時一個人宅在家中,又實在饞這火鍋味道怎麼辦?自熱火鍋由此受到了不少吃貨的青睞。
所謂自熱式火鍋,就是不用火、不用電,只需一杯冷水倒下去,就能享受熱氣騰騰的火鍋。那麼問題來了,自熱火鍋安全嗎?2017年3月,成都一小夥子在家吃自熱火鍋,結果導致1釐米厚的玻璃桌炸裂;2019年9月,上海的方先生由於加熱時,倒完水怕不夠熱,在盒蓋上又加了個蓋子導致爆炸,濺出的湯汁致使右眼受傷。
為什麼自熱食品會爆炸呢?這是因為發熱包在發熱的時候會產生氫氣。而如果發熱包反應後釋放出的氫氣量,在環境中正好處於氫氣的燃燒極限,就有可能引發燃爆的風險。現在市場上的自熱食品發熱包大概有三種成分:一種是生石灰,俗稱(氧化鈣),遇水生成氫氧化鈣並釋放大量熱,但水溫一般只能達到60到80左右。第二種是鐵、鋁、鎂、炭粉和鹽,遇水後發生原電池反應,空氣參與反應釋放出大量熱量加熱物體,升溫可達150,蒸汽溫度可達200。第三種則是在第二種的基礎上加入石灰粉末,這種加熱反應會更劇烈,且產生大量氣體。
較為安全的是第一種發熱包,但是現在市面上的自熱火鍋品種繁多、魚龍混雜,購買和使用時一定要注意。選購自熱產品時,要注意觀察包裝外殼是否有QS標誌,自熱火鍋的塑料包裝是否使用的是PP5材質。使用前,先檢查加熱包的包裝袋是否破損,如果破損就不再食用,同時還要檢查出氣孔是否處於被堵塞狀態。一定要按照自熱食品上的說明書來使用發熱包,並嚴格按照提示內容操作,特別是不要在汽車等密閉、狹小環境中使用,避免明火。
(文章來源:江海晚報)
(責任編輯:DF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