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每周識鳥——紅頭長尾山雀

2021-02-08 國家動物博物館


【每周識鳥】是我館的原創欄目,我們會在每周介紹一種在我館展廳內展出標本的鳥類,並標註展品位置,同時配上一張特徵明顯的畫作,方便讀者們記住它的容貌。



紅頭長尾山雀 (Aegithalos concinnus)

英文名:Black-throated Bushtit

目:雀形目(Passeriformes)

科:長尾山雀科(Aegithalidae)

屬:長尾山雀屬(Aegithalos)

體長:9.5-11釐米

繁殖季節:2月~6月

2016年IUCN瀕危等級:LC

2003年國家重點保護等級:無

2004中國物種紅色名錄:LC

2000年被國家林業局列入「三有保護動物名錄」(三有保護動物:即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


位置:鳥類展廳分類區

 

長尾山雀這一家族一直因其萌系外形而深受廣大群眾歡迎,它們之中最受歡迎的莫過於長得像糯米餈的北長尾山雀。我們今天要介紹的紅頭長尾山雀(Aegithalos concinnus)也是這一小家族的一員。


紅頭長尾山雀顏色分明,主要由紅棕、黑、白、灰褐四色構成,它的頭頂及胸腹部紅棕色,有著黑色的過眼紋和喉,有的亞種有棕紅色的胸兜(胸帶)。


枝頭活躍的紅頭長尾山雀,攝於長沙。攝影:蘇靚


多位來自不同機構的研究人員分別在不同的地點研究了紅頭長尾山雀的繁殖習性,包括安徽合肥紫蓬山、成都北外原昭覺寺、四川省南充市和雲南楚雄紫溪山自然保護區等地。這些研究人員的工作使我們有機會了解到紅頭長尾山雀有趣的生活習性。


紅頭長尾山雀的巢不同於我們常見概念中的碗狀巢,它們會用苔蘚、羽毛、蛛絲和一些其他植物的纖維,甚至人工材料做成一個橢球,並用更多柔軟的苔蘚和羽毛(不僅用自己的,也會用雞毛或其他能找到的鳥毛)將內部墊軟。這種巢只有一個經常面向東面的側出入口,位置隱蔽,且具有較好的防水性,又可以有效保暖,十分適合脆弱的幼鳥生存。

紅頭長尾山雀正在收集苔蘚作為巢材。攝影:蘇靚


有很多因素都會影響到紅頭長尾山雀巢址的選擇,在山林裡居住的個體一般會比較在意隱蔽性,而城市裡的個體由於天敵數量較少,更關注的是光照的影響程度。除了這些因素以外,巢穴的選擇也會結合許多其他因素,包括種間競爭、食物和其他資源的便利性、地形等,小小的紅頭長尾山雀要建立家庭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銀喉長尾山雀和它的巢(左方隱蔽樹中),紅頭長尾山雀的巢與其類結構類似。攝影:徐強(志願者)


紅頭長尾山雀的卵略大於一釐米,略帶粉色,粗大的一頭帶有斑點和暗帶。它們是雌雄共同孵卵的鳥,但是雌性孵卵的時間比例要比雄性更大一些。產下的卵大約需要半個月時間就可以孵化,然後唧唧叫著等待父母帶各種蝴蝶和蛾子幼蟲,以及一些半翅目的昆蟲回來填飽肚子。這些鳥爸鳥媽飼餵寶寶的次數非常頻繁,接近育雛末期時,每天的餵食次數甚至能達到三百次。

(可以複製並前往http://blog.sina.com.cn/s/blog_9731954501018bmf.html,看一位鳥友記錄的紅頭長尾山雀育幼場面。)

紅頭長尾山雀巢內淺紅色的卵,可見成環狀排列的斑點。攝影:nottsexminer

引用:https://www.hbw.com/ibc/ranking/photos?y[value]=&family=Long-tailed%20Tits%20%28Aegithalidae%29&page=2


從出殼到離巢的時間也在半個月左右,寶寶們出窩後先是在附近的林子裡接受一段時間的父母投喂,然後就會和家長、其他窩的小朋友以及叔叔阿姨們一起,跑到周圍的灌叢和林地裡學習生存知識。紅頭長尾山雀是很團結的小鳥,也是十分愛護寶寶的家長,如果有入侵者接近巢穴,它們會呼朋喚友採取鳥海戰術,試圖用大嗓門嚇跑敵人。


除了鳥海戰術,紅頭長尾山雀還有別的「幫手」行為,比如育雛期間互相喂喂寶寶、預警、共同孵卵等等,這樣家裡始終都會有一位成年鳥在,降低了很多風險。這些幫手可能是失獨的前父母,或是不能繁殖的個體,也可能是一些未成年的青少年試圖鍛鍊自己的繁殖技巧,總之最後皆大歡喜。


今年春節期間,筆者在嶽麓山觀察到了紅頭長尾山雀,它們棲息在山東面坡上茂密的亞熱帶林地邊緣,像一道道紅色的閃電。2月中下旬正是紅頭長尾山雀準備開始繁殖的季節,所以很幸運地拍到了一隻正在收集巢材的鳥。


攝影:蘇靚

紅頭長尾山雀會和黃腰柳鶯、黃眉柳鶯、暗綠繡眼鳥等小型鳥類混群,筆者也見到遠東山雀、棕頭鴉雀這些小鳥和它一起出現。不過它們會和紅嘴藍鵲、松鴉、畫眉、山斑鳩等體型略大的鳥類保持稍遠一點的距離。

 

紅頭長尾山雀共有三個亞種,我國分布最廣的是指名亞種A. c. concinnus:東至山東、臺灣,西至甘肅、四川,河南以南的省份都有分布;和它比較像的是雲南亞種A. c. talifuensis,僅分布在雲南、四川、貴州三省。這兩個亞種都有黑色的眉紋和紅棕色的胸帶,而另一個亞種,即西藏亞種A. c. iredalei則有白色的眉紋,且沒有明顯的紅棕色胸帶,這一亞種僅分布在西藏一省。

 

長尾山雀這一屬的物種由於顏值很高(尤其是白糯糯可愛的北長尾山雀),最近變得非常受歡迎,許多人都在製作長尾山雀的小頭像、羊毛氈玩具、紙黏土模型等可愛的生活藝術品,這都是好事。但是也由於受歡迎,叫聲一般的它們曾經並不是地下鳥市的常見受害者,最近卻出現得頻繁起來,很多個體被非法捕捉販賣。籠養鳥的飼養空間基本都是十分窄小的,往往連轉身都困難。對於喜愛自由,需要茂密植被和陽光才能健康繁殖的紅頭長尾山雀來說,這無疑是一種折磨,它們有趣的天性也無法在籠中展現。

58同城上被販賣的北長尾山雀,狹小的空間完全不能提供動物福利。

來源:http://www.go007.com/shenyang/wanshangdiao/818933b67db3071c.htm


如果你也喜歡這些可愛的物種,請到大自然中去,看看它們真實的面貌吧,那才是真正屬於它們的美麗。

「凡人!我在看著你哦!」攝影:蘇靚

瀕危等級說明:

IUCN(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等級是指一個物種在世界範圍內的受威脅程度。

中國物種紅色名錄瀕危等級是指一個物種在中國範圍內的受威脅程度。

EX絕滅   EW野外絕滅  RE地區絕滅

CR極危   EN瀕危      VU易危

NT近危   LC無危      DD數據缺乏

 

參考文獻:

1.  鄭光美. 中國鳥類分類與分布名錄(第三版). 北京:科學出版社,2017.

2.  趙正階. 中國鳥類志(上).吉林: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1.

3.  段文科,張正旺. 中國鳥類圖志(上卷). 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15.

4.  巖道等. 紫溪山紅頭長尾山雀巢址選擇及巢卵特徵. 西南林業大學學報. 2012, 23(6):78-82.

5.  周立志,王岐山,宋榆鈞. 紅頭長尾山雀繁殖生態的研究. 生態學雜誌,2003, 22(2): 24- 27.

6.  李桂垣. 紅頭長尾山雀繁殖習性的初步觀察. 四川動物,1981(1) : 65-70.

7.  郭貴雲等. 四川南充市區紅頭長尾山雀的巢址選擇、繁殖習性與幫手行為. 動物學雜誌, 2006 , 41( 6): 29-35.

8.  Hatchwell B J,Anderson C , Ross D J, et al. Socialorganization of cooperatively breeding long-tailed tits: kinship and spatial dynamics. J Anim Ecol, 2001,70: 820-830.


相關焦點

  • 紅頭長尾山雀
    紅頭長尾山雀(學名:Aegithalos concinnus)屬小型鳥類,體長9.5-11cm。頭頂慄紅色,背藍灰色,尾長呈凸狀,外側尾羽具楔形白斑。       紅頭長尾山雀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 每天帶你了解一種鳥--長尾山雀
    長尾山雀科指的是動物界,脊索動物門,脊索動物亞門,鳥綱,今鳥亞綱,雀形目,鳴禽亞目的一科。頭頂羽毛長而松,在樹枝間築巢,呈囊狀,側開口。長尾山雀,約有3屬9種,包括主要分布於歐亞大陸北部的長尾山雀和分布於北美洲的叢山雀,我國有1屬5種。長尾山雀科(Aegithalidae),雀形目的一科。小型鳴禽。形態與習性似山雀,有人置其於山雀科中。與山雀科的區別在於尾甚長。呈凸形。
  • 紅頭長尾山雀,主要以昆蟲為食,在植物保護中很有意義
    紅頭長尾山雀(學名:Aegithalos concinnus),屬小型鳥類,體長9.5-11cm。紅頭長尾山雀頭頂慄紅色,背藍灰色,尾長呈凸狀,外側尾羽具楔形白斑。紅頭長尾山雀,頦、喉白色、喉中部具黑色塊斑,胸、腹白色或淡棕黃色,胸腹白色者具慄色胸帶和兩脅慄色。
  • 長尾山雀家譜
    搞個中國長尾山雀全家福並不難,就是太懶了,至今還剩下北長尾山雀(東北)和棕頦(黑頭)長尾山雀(藏南或者林芝、波密)還沒有收入囊中。銀臉長尾山雀數量不多,主要在陝西洋縣、山西翼城。翼城泉頭溝去拍勺雞的路上,有個簡易的鳥塘,願意在那裡守候一天,大概率會看到銀臉來洗澡的。一副苦瓜臉的黑眉,康定拍白腹錦雞的附近就很多,轎子雪山就更多了。
  • 銀喉長尾山雀:我那是虛胖,叫胖的可愛,人類胖才是真的胖
    鳥的品種非常之多,看起來非常可愛,有的有著絢麗多彩的羽毛、有的有著動聽的歌聲,很多人都喜歡養一隻小鳥來解悶。你知道,有一種鳥外表看起來很胖,就像一個球一樣,樣子非常呆萌,它就是銀喉長尾山雀,因為外貌圓滾滾的又被叫做小肥啾。最可愛的鳥眾所周知,我國目前還沒有國鳥。
  • 鳥也懂倫常,最新研究發現長尾山雀通過辨識叫聲來避免近親繁殖
    圖 1 長尾山雀科(學名:Aegithalidae)是鳥綱雀形目的一科,分布於北半球的森林地帶根據謝菲爾德大學的最新研究表明,長尾山雀能夠通過叫聲來區分近親和非家族的同類成員,從而積極的避免不利於種群延續的「近親繁殖」,這一發現大大顛覆了人們以往對於「禽獸」不懂「倫常」的認識。
  • 巢湖多處公園現「小紅頭」鳥,模樣呆萌可愛
    近日,一群紅頭長尾山雀在巢湖丁崗河公園、洗耳池公園等多個城市公園現身。紅頭長尾山雀因為長了一張酷似小老虎的萌臉,而深受鳥類攝影師的喜愛,大家戲稱它為「小紅頭」、「小老虎」。呆萌可愛的「小紅頭」圖丨2020年12月12日,一隻「小紅頭」在巢湖丁崗河公園樹木枝頭停留。圖丨「小紅頭」目前屬於中國最小鳥種。
  • 專欄|每周識鳥——綠頭鴨
    【每周識鳥】是我館的原創欄目,我們會在每周介紹一種在我館展廳內展出標本的鳥類,並標註展品位置,
  • 北京植物園半日拍鳥記錄:快樂的林中小鳥
    現在叢林中最常見的是紅喉姬鶲,它們成群的在樹枝間飛來飛去,並發出「刺啦」的叫聲。銀喉長尾山雀銀喉長尾山雀銀喉長尾山雀有的角度看銀喉長尾山雀確實長相像猴子。戴勝戴勝,本領留鳥,漂亮的頭冠招人眼球。灰頭綠啄木鳥灰頭綠啄木鳥,與其它啄木鳥食物類似,發出「嘎嘎」的鳴叫聲。
  • 紅頭山雀?原來森林公園裡有這麼多的秘密……
    ……5月26日小記者們在福州森林公園識花辨鳥找「鄉愁」在專家的介紹中增長知識,認識自然福州日報小記者團走進福州國家森林公園,在福建省林業局和福州植物園專家、志願者的引領下,開展「識花辨鳥護自然」系列科普活動。
  • 專欄|每周識鳥——大杜鵑
    【每周識鳥】是我館的原創欄目,我們會在每周介紹一種在我館展廳內展出標本的鳥類,並標註展品位置,
  • 識骨尋蹤|薅羊毛的綠背山雀
    編者語:
  • 南山上繁花盛開百鳥爭鳴 這些鳥兒你都認識嗎?
    它是一種常見的群棲型或成對活動的鳥,以小型果實及昆蟲為食,有時也會結成大群,並會大膽圍攻猛禽及杜鵑類。白頭鵯是一種常見的群棲性鳥,棲於林緣、灌叢、紅樹林及林園。別看它們外形顯老,但是它們其實非常活潑好動,喜歡結群在果樹上活動。
  • 「冬季到同裡來看鳥」!請你來識鳥、畫鳥、觀鳥!
    冬鳥頭及頸具縱紋,外形厚重,胸深,嘴厚,前額長緩而下,頭頂平坦, 外貌看似兇狠。夏季棲息於河流、湖泊、沼澤以及海岸與海島上,冬季主要棲息於海岸及河口地區,遷徙期間亦出現於大的內陸河流與湖泊。22紅頭長尾山雀 Aegithalos concinnus雀形目-山雀科體小(10釐米)的活潑優雅山雀。頭頂及頸背棕色,過眼紋寬而黑,頦及喉白且具黑色圓形胸兜,下體白而具不同程度的慄色。性活潑,結大群, 常與其他種類混群。
  • 黃腹山雀和知更鳥
    ↑2020年12月14日在北京天壇公園內拍攝的知更鳥。CICPHOTO/郭俊鋒 攝↑2020年12月14日在北京天壇公園內拍攝的知更鳥。CICPHOTO/郭俊鋒 攝↑2020年12月14日在北京天壇公園內拍攝的知更鳥。
  • 彩雲之南賞鳥記(二)
    林家鋪也在騰衝市,與著名鳥點百花嶺僅有一山之隔。林家鋪管理很嚴格,進去必須登記,好在司機師傅早已準備妥當。路上的車程約一小時四十分鐘,路上我輕鬆地加了個斑頭鵂鶹,另外還看到了山麻雀、樹鷚、灰林䳭等常見鳥。斑頭鵂鶹八點四十,我們抵達了林家鋪的停車場,在附近看到一對酒紅朱雀,裡面還混了一隻奇怪的的朱雀雌鳥。先不管其它的,拍下來再說。
  • 獵奇:長尾鳥雀(咬鵑和壽帶鳥)
    獵奇:長尾鳥雀1、鳳尾綠咬鵑:雨林鳳凰長尾:★★★★★美麗:★★★★★類別:攀禽瀕危:★★★★★科目:咬鵑目咬鵑科綠咬鵑屬鳳尾綠咬鵑又名格查爾鳥,愛沙爾克鳥,俗稱綠咬鵑、大咬鵑,是咬鵑中體型最大的,據說是鳥類尾巴最長的鳥,加上尾羽長達70釐米。
  • 因為太萌差點成為「國鳥」的小肥啾:美麗在可愛面前一無是處
    國鳥的選定標準美國國鳥是白頭海雕,屬於大型猛禽;英國國鳥是紅胸鴝(qú),又名"知更雀";俄羅斯國鳥是鐵翅;日本國鳥是綠雉,僅在該國分布;澳大利亞官方沒有確定國鳥,但民眾普遍認可琴鳥和鴯鶓 (ér miáo)為國鳥。那麼,我國的國鳥是什麼呢?其實我國官方目前並未決定國鳥,但民間卻對此津津樂道,其中呼聲最高的要數丹頂鶴。
  • 綠背山雀,也叫青背山雀,是一種棲息於中低海拔山區的雀鳥
    綠背山雀,也叫青背山雀,是一種棲息於中低海拔山區的雀鳥。綠背山雀,是一種體型略大(約13釐米)的山雀。在中國其分布僅與白腹的大山雀亞種有重疊。綠背山雀,雄雌同形同色,最為顯眼的是肩部綠色區域與頸部黑色區域交界處有一條細的亮黃色環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