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每周識鳥——大杜鵑

2021-02-12 國家動物博物館

每周識鳥】是我館的原創欄目,我們會在每周介紹一種在我館展廳內展出標本的鳥類,並標註展品位置,同時配上一張特徵明顯的畫作,方便讀者們記住它的容貌。


繪圖:蘇靚

 

中文名(大杜鵑) Cuculus canorus

英文名:CommonCuckoo

目:鵑形目(Cuculiformes)

科:杜鵑科(Cuculidae)

屬:杜鵑屬(Cuculus)

體長:32-33釐米

繁殖季節:4月-7月

2018年IUCN瀕危等級:LC

2003年國家重點保護等級:三有保護鳥類

2016中國脊椎動物紅色名錄:LC

(三有保護動物:即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

瀕危等級說明:

IUCN(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等級是指一個物種在世界範圍內的受威脅程度。

中國物種紅色名錄瀕危等級是指一個物種在中國範圍內的受威脅程度。

EX絕滅   EW野外絕滅  RE地區絕滅

CR極危   EN瀕危      VU易危

NT近危   LC無危      DD數據缺乏

 

位置:鳥類系統展櫃 - 鵑形目

「有顏值嗎?有才華嗎?有房嗎?有車嗎?有存款嗎?」這些貌似是繁育下一代的一些條件。春天來了,又到了動物交配的季節。每到這個時候,鳥類開始求偶、營巢繁育下一代。大部分的鳥類開始選擇巢址,收集巢材,熱火朝天地忙活起來,但是啊,也有一些鳥類呢什麼也不做,只等著別的鳥給它養娃兒。相信很多人都對這種現象有所耳聞,這種現象就是-巢寄生。世界範圍內巢寄生鳥類主要有杜鵑科、擬鸝科(寄生性牛鸝)、梅花雀科(維達雀、寄生性織雀)、響蜜鴷科、鴨科(黑頭鴨Heteronetta atricapilla)。大家所熟知的寄生性鳥類應該就是大杜鵑(Cuculus canorus)了吧,在城市周圍經常會聽到「布穀-布穀」的叫聲,沒錯,它就是大杜鵑,別名布穀鳥。今天我們就來扒一扒大杜鵑。

 

大杜鵑本尊 攝影:FabriceCroset

引用:https://champagne-ardenne.lpo.fr/decouverte/une-semaine-une-espece/

大杜鵑分布在北極圈範圍以外的歐洲、亞洲、非洲,多在這些地方的北回歸線以北繁殖,以南越冬。在我國夏天幾乎遍布全境。

大杜鵑分布圖

引用:https://www.hbw.com/species/common-cuckoo-cuculus-canorus

 

 

大杜鵑虹膜為土黃色,嘴為黑褐色,基部及嘴角處近黃色,腳黃色,爪黃褐色。我們仔細看一下杜鵑的眼睛啊,是不是還挺漂亮(眼睛是心靈的窗口)?

貴陽機場救助的大杜鵑  攝影:雷宇

  

在大多數的脊椎動物中左眼和右眼是相同的顏色,在過去的一個世紀裡虹膜顏色的變化引起了人們的注意,它具有一定的生物學意義。有一項研究專門通過76隻成年大杜鵑虹膜顏色、對稱、及虹膜上斑點不同來探究性別體型等生物學特徵。

大杜鵑左右眼虹膜對比(a.b.c.d代表不同個體,L代表左眼,R代表右眼)

引自: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8-017-08071-1

 

我們可以從上圖中看出大杜鵑左右兩個眼睛並不是對稱的,虹膜左眼比右眼要暗一些,研究中發現虹膜對稱性和翅長有相關性,在虹膜較深的個體中,對稱性越高,翅長也會相應越長,但還沒有找到有關虹膜斑點數相關的足夠證據。 

虹膜斑點5種不同程度

引用: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8-017-08071-1

 

上圖中我們可以看出來,虹膜斑點分為這5個類型,研究中指出虹膜斑點數與個體年齡成負相關,個體在成長中會呈現斑點不同,且虹膜顏色也會變化,從深棕色,棕,到黃,有研究發現在鷹中也是如此。這可能和杜鵑寄生時趨向模仿鷹來嚇唬宿主也有關係。

大杜鵑平常呢,以零散的個體活動,有時成對,難見集群,主要棲息於山地和平原地區林地,也在城鄉林木處及各種溼地水域活動,是比較易見於居民點附近。嗜吃各種毛蟲,特別是繁殖期間,幾乎純以毛蟲為食。飛行快速有力,循直線前進,並無聲音。

奧林匹克森林公園上空飛行中的大杜鵑  攝影:王玉婧

 

寄生行為,讓大杜鵑聲名遠揚。既然可以在演化過程中存在,種群得以延續,一定有它的道理,那麼寄生行為要想成功,宿主就很關鍵了,那它如何找宿主呢?

不同種群的大杜鵑所對應的宿主也會不同,杜鵑卵色多態性與其宿主有關,產藍色卵的大杜鵑在寄生的時候會選擇同樣產藍色卵的紅尾鴝(Phoenicurus phoenicurus)、林巖鷚(Prunellamodularis)等;寄生於鶺鴒、伯勞等也會產斑點的卵。大部分寄生卵都和宿主的顏色、斑點分布、大小很相似,肉眼及其難以分辨。

關於大杜鵑卵的顏色可謂是各色各樣,有白色的,藍色的,青色的,斑點的,...卵的顏色和雌性染色體有關,藍色卵主要起源於亞洲,然後向西擴散,與歐洲種群雜交,改變了卵的顏色,適應性增強,擴大了潛在宿主的範圍。

下面讓我們來看看都有哪些宿主被大杜鵑盯上了。 

寄生在紅尾鴝巢中的大杜鵑雛鳥

引用:https://www.researchgate.net/figure/A-common-cuckoo-chick-attempts-to-evict-experimental-model-cuckoo-eggs-in-the-nest-of-the_fig1_46512834

首先看到的就是紅尾鴝的鳥巢,巢中有一些花尾榛雞(Bonasabonasia)的羽毛。卵為藍色,只不過這個巢當中卵是實驗的模型,我們可以看到巢中首先被孵化出來的杜鵑正在奮力的把模型卵朝外推。       

寄生在荒漠伯勞巢中的大杜鵑卵,箭頭為大杜鵑卵

圖片來自文獻:《大杜鵑在荒漠伯勞巢中寄生繁殖》

再來我們看一下在蘭州大學研究中這幾個荒漠伯勞(Laniusisabellinus)卵,我們都知道伯勞號稱「小猛禽」,性情兇猛,但是無奈也被大杜鵑寄生,單從肉眼我們很難分辨出來到底哪個是大杜鵑的卵,荒漠伯勞有兩個卵色,一種為淡淡粉色,一種為上圖的白色,大杜鵑難以模擬出淡粉色,所以只在有白色卵巢中寄生。

大杜鵑與4種宿主巢及卵的對比 圖片來自文獻:《四種共域宿主對大杜鵑巢寄生的反寄生策略比較》

最後我們看一下海南師範大學所做的在共域情況下4種鳥類被大杜鵑寄生的研究,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出4種共域鳥類的鳥巢大小形狀相似,大杜鵑的鳥卵和東方大葦鶯(Acrocephalusorientalis)的卵顏色大小都很相似,其次是鈍翅葦鶯(Acrocephalusconcinens),震旦雅雀(Paradoxornis heudei),和棕頭鴉雀(Paradoxornis webbianus)。然而在研究中90%大杜鵑卵發現在大葦鶯巢中,進化出的高度模擬卵是適應寄生的表現。

除了卵色的模擬,在進化中,大杜鵑能寄生成功也和產卵行為有關。大杜鵑會在宿主產下第一枚卵,開始孵卵前開始寄生,且大杜鵑產卵時間一般不超過10s。而且大杜鵑卵殼很堅韌,密度也很高。

大杜鵑是典型的排他性寄生,在孵化出後的3-10h會出現拱卵行為,這種行為會在4天後漸漸消失。杜鵑在產下卵前胚胎已經部分發育,這就能保證它可以比宿主卵提前出殼,與此相適應杜鵑雛鳥背部中央是凹陷的,這樣的身體結構能更好地幫助它們在出世後,移開同巢中宿主或其他杜鵑的娃娃,獨享養父養母提供的食物資源。

大杜鵑雛鳥在葦鶯巢中奮力拱卵 圖片來源:記錄片《Lepeuple migrateur》截圖

 

被孵化出的大杜鵑也不是省油的燈,它們為了獲得更多的食物,叫聲洪亮(相當於一窩4隻葦鶯雛鳥的叫聲),嘴巴張的可老大了,而且,大杜鵑咽喉部的顏色比宿主雛鳥更鮮豔,刺激宿主餵食。

嗷嗷待哺的大杜鵑寶寶 攝影:vladlen666 引用: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2/2e/Cuculus_canorus_chick

一隻葦鶯正在含辛茹苦的餵著別人的孩子 攝影:Per Harald Olsen

引自: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Reed_warbler_cuckoo

 

站在風中等待養父母的大杜鵑亞成  攝影:常勇斌

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出巢前還在不斷召喚養父養母回來餵食的大杜鵑 攝影:常勇斌

   

所以宿主是傻傻的等著被寄生不採取策略嘛?當然不是,要不然整個種群都會消失啊。長期的寄生會讓宿主們採取一些手段反寄生。主要就是表現在領域防禦,一旦有大杜鵑遷入領域,那宿主就開始發出鳴叫警告,並且叫來同一個區域的兄弟們群起而攻之。光指著叫兄弟們來幫忙也不夠,自己還是得Get到技能才行,一些宿主慢慢的學會了識別卵的大小顏色和斑紋特點,一但發現寄生卵,會叼出巢,或者直接啄破,但這就有一定的風險,萬一識別錯誤,那不就是把自己孩子給殺了嘛。所以有些宿主會把懷疑寄生卵放到巢邊緣,使之孵化慢,或者直接掩埋,在巢上重新加巢材再次產卵孵化。大杜鵑就這樣在寄生與反寄生中成長,與宿主鬥智鬥勇中共同進化。

 

參考文獻:

1.Davies N B, Welbergen J A. Social transmission of ahost defense against cuckoo parasitism.[J]. Science, 2009, 324(5932):1318-1320.

2.FossøY F , Sorenson M D , Liang W , et al. Ancientorigin and maternal inheritance of blue cuckoo eggs.[J]. Nature Communications,2016, 7:10272.

3.Grim T , Rutila J , Cassey P , et al. The cost ofvirulence: 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egg eviction by brood parasitic chicks.[J].Behavioral Ecology, 2009, 20(5):1138-1146.

4.Li  D,  Wei H,  Zhang  Z, Liang  W,  Stokke BG.  2015.  Oriental reed  warbler  (Acrocephalus orientalis)  nest defence behaviour  towards  brood parasites  and  nest predators. Behaviour,152, 2015,1601-1621.

5.Yoo H, Lee J, Yoo J, et al. Asymmetry of eye color inthe common cuckoo[J]. Scientific Reports, 2017, 7(1).

6. 段文科,張正旺.中國鳥類圖志.上卷(非雀形目).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17, 478.

7.馬雯, 劉迺發, 丁未, 王亮, 包新康. 2012. [J]大杜鵑在荒漠伯勞巢中寄生繁殖. 四川動物, 31(1),74-76.

8.禡來坤,四種共域宿主對大杜鵑巢寄生的反寄生策略比較.[D]. 2018.

9.趙欣如. 中國鳥類圖鑑. 北京: 商務印書館, 2018.

10. 鄭光美. 鳥類學. 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 202-212.

 

相關焦點

  • 專欄|每周識鳥——綠頭鴨
    【每周識鳥】是我館的原創欄目,我們會在每周介紹一種在我館展廳內展出標本的鳥類,並標註展品位置,
  • 專欄|每周識鳥——紅頭長尾山雀
    【每周識鳥】是我館的原創欄目,我們會在每周介紹一種在我館展廳內展出標本的鳥類,並標註展品位置,同時配上一張特徵明顯的畫作
  • 杜鵑鳥的叫聲 杜鵑叫起來是布穀布穀的
    杜鵑鳥我想大家肯定不陌生,在我們生活中,它們喜歡吃害蟲 然而對於飼養杜鵑的人來說肯定很喜歡聽他的叫,布穀布穀的很動聽,所以我們也叫它布穀鳥。下面就由愛寵網的小編帶你好好了解下杜鵑鳥,對於喜歡杜鵑鳥的人可以進來看下哦。
  • 杜鵑鳥都是託卵寄生的?你想錯了
    綠嘴地鵑給雛鳥捉來大螳螂杜鵑鳥會選擇哪些寄生宿主?布穀鳥喜歡選擇大葦鶯,四聲杜鵑喜歡選擇灰喜鵲,噪鵑喜歡選擇斑椋鳥,八聲杜鵑喜歡選擇縫葉鶯。杜鵑鳥禍害大葦鶯有人會問,縫葉鶯的鳥窩這麼小,杜鵑鳥是如何把鳥蛋精準下進去的?小小的樹葉,怎麼看也承受不住杜鵑鳥的重量。
  • 【帶你識花】杜鵑:一聲啼處滿山紅
    惟有此花隨越鳥,一聲啼處滿山紅。杜鵑,又名映山紅、山石榴,為常綠或平常綠灌木。相傳,杜鵑花是有杜鵑鳥所化而來。遠古時蜀國國王杜宇,很愛他的百姓,禪位後隱居修道,死了以後化為子規鳥(有名子鵑),人們便把它稱為杜鵑鳥。每當春季,杜鵑鳥就飛來喚醒老百姓「塊塊布穀!快快布穀!」杜鵑鳥日夜哀鳴而咯血,染紅遍山的花朵,因而得名。
  • 民間故事:杜鵑鳥的醒悟
    文/古往今來杜鵑鳥也稱布穀鳥、子規,由於沒有自己的巢穴,也不築巢和孵卵,這種習性,人們認為是一種「懶」的行為,與農以勤為善恰恰相反,所以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筆者小詩一首《杜鵑鳥的醒悟》與君分享,歡迎參與討論。七絕《杜鵑鳥的醒悟》喜鵲枝高置一隅銜泥紫燕瘦身軀無巢布穀悲啼血絕唱勞勤惜白駒我們家稱杜娟鳥「呱呱唱歌」。你們那叫這種鳥什麼?
  • 杜鵑鳥和蜀國國主杜宇的關係,為何杜鵑又叫子規
    杜鵑花的名垂千古,除了因為它本身的美麗以外,還和它的一個同名的朋友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它,就叫杜鵑鳥,也叫布穀鳥,或者是子規。和杜鵑花不同的是,我從來都沒有見過杜鵑鳥。聽說,那是一種害羞的鳥兒,常常棲息在樹木茂密的地方,只見其聲而不見其形。
  • 花名or鳥名or人名,「杜鵑」這個名字為甚麼如此受青睞?
    子 鳴而思望帝 ——來自揚雄《蜀王本紀》記載的故事 很快故事就演變為望帝化身杜鵑的傳說。蜀地的方志《華陽國志 蜀志》記載,「時值二月,子鵑鳥鳴,故蜀人悲子鵑鳥鳴也」。因杜宇的離別,蜀人感到哀傷,聽聞到杜鵑的鳴叫,就將望帝(杜宇)的離去與悲鳴的子鵑聯繫起來,這種鳥也因此被稱為「杜宇」。
  • 杜鵑也是分為大杜鵑、中杜鵑和小杜鵑的
    而今次我們來介紹一下杜鵑科的一門三兄弟——大杜鵑、中杜鵑和小杜鵑。這三種杜鵑被如此命名,與它們的長相是大有關係的。除了體格以外,大杜鵑、中杜鵑、小杜鵑的長相真的非常相似。成年以後大杜鵑的體長一般在三十二釐米左右,沒有其他亞種分化。中杜鵑的體長大約在二十九釐米左右,分為中杜鵑指名亞種和中杜鵑華北亞種。
  • 雌杜鵑鳥借窩繁殖,只因雄鳥的「妻妾成群」
    我們對杜鵑鳥的了解大都從一些書籍的故事,比如杜鵑啼血。此外還有和它同名的杜鵑花。最有名的莫過於「鳩佔鵲巢」這個成語了,這個成語中的"鳩"指的並不是斑鳩,而是杜鵑。交配後的杜鵑都會將自己的蛋悄悄產在其它鳥的鳥窩裡,比如喜鵲的鳥窩,甚至一些較小體型的鳥如畫眉、葦蔦窩也不放過。孵化期的鳥媽媽們由於母性泛濫,很少會對自己巢穴中的蛋產生戒備心,會一視同仁,這樣它們就成了免費的代孵保姆。而杜鵑鳥的孵化期短,破殼早。當杜鵑鳥的幼鳥破殼以後就會本能地將窩裡其它還未破殼的鳥蛋驅趕到窩外。
  • 杜鵑花文化,以及杜鵑花和杜鵑鳥的優美離奇故事
    同時杜鵑花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其中我國的江西、安徽、貴州則以付款花為省花,而以杜鵑花為市花的城市多達七十八個。在中國,有關杜鵑花的記載,最早見於《神農本草經》。而杜鵑花的栽培歷史,則至少有一千多年。 在唐朝時,則出現了供人觀賞的杜鵑花。唐朝大詩人白居易不僅對杜鵑花情有獨鍾,而且還寫下了不少讚美杜鵑花的詩歌,同時他還親自移植栽培杜鵑花。
  • 「詩詞鑑賞」杜鵑花發映山紅,古詩詞裡的杜鵑花,爛漫絢麗!
    杜鵑,又名映山紅、山石榴。相傳,古有杜鵑鳥,日夜哀鳴而咯血,染紅遍山的花朵,因而得名。杜鵑花有紅、淡紅、杏紅、雪青、白色等,花色繁茂豔麗。美麗的杜鵑花始終閃爍於山野,妝點於園林,自古以來就博得眾多的文人墨客歡心。
  • 飛花令,含有杜鵑花的詩句,你知道多少?
    杜鵑又名映山紅、山石榴,為中國十大名花之一。相傳,古有杜鵑鳥,日夜哀鳴而咯血,染紅遍山的花朵,因而得名。自唐宋以來,詩人,詞人皆多題詠。美麗的杜鵑花始終閃爍於山野,妝點於園林,自古以來就博得人們的歡心。
  • 梧桐山滿山紅杜鵑
    大梧桐煙雲景區山頂(海拔 943.7米),這支樂隊在山頂表演堅持了 4 年了,不容易。大梧桐煙雲景區山頂,登高望遠,多雲天氣,能見度不高,不好拍攝。上圖最右邊可看到地王和京基100。毛棉杜鵑花毛棉杜鵑花梧桐山原生 3 種杜鵑花:映山紅、華麗杜鵑和毛棉杜鵑。
  • 寫杜鵑鳥十首詩詞,詩人為何如此鍾愛這子規
    寫杜鵑鳥十首詩詞,詩人為何如此鍾愛這子規杜鵑鳥又叫布穀鳥或子規。李賀《老夫採玉歌》中「杜鵑口血老夫淚。」等等,舉不勝舉。詩人們為何如此傾情杜鵑鳥?這與「杜鵑啼血」的傳說有關。有了典故,子規的啼聲就飽含詩意了,再加上杜鵑的叫聲像「不如歸去」,那就更有故事了。於是,詩人們就紛紛挖掘子規聲的豐富內涵,將其寫入詩中,來表達自己的獨特感受。以下所選寫杜鵑鳥十首詩詞,是忍痛割愛後進行篩選的結果。
  • 杜鵑花開在山坡上,杜鵑花開在小溪灣,盤點與杜鵑花有關的詩詞
    杜鵑花開在山坡上,杜鵑花開在小溪灣,多美麗,像村家的小姑娘,這是讚美杜鵑花的歌兒,杜鵑花是我國十大名著花,深受人們的喜愛。杜鵑花盛開之時,恰值杜鵑鳥啼之時,古人留下許多詩句和優美、動人的傳說,並有以花為節的習俗。被很多省市定位省花、市花,可見杜鵑花的魅力不凡。
  • 雌杜鵑鳥為什麼搶別人的窩?都怪雄鳥是妻妾成群還裸婚的渣男
    最近一下出了好幾個渣男新聞,有的是出軌,有的是強姦……借這股批判渣男的東風,我們來說說杜鵑鳥吧。我們對杜鵑鳥的印象,除了它和杜鵑花同名,杜鵑啼血一類的故事之外,最深的印象大概就是它們霸佔別人巢穴,生完孩子還要其它鳥的媽媽幫忙照顧這件事了。然而有科學家研究之後認為,雌杜鵑鳥之所以要做土匪,是因為雄杜鵑鳥太渣了!
  • 滿山杜鵑一片紅 怨鳥滴血花成叢 杜二孝母甘替死 杜大怕死躲九峰
    他們一家以販鹽為生,杜大力大如牛,一次可擔300斤鹽,杜二力小,只擔100斤鹽,勉強可以餬口。有一天,杜大想經過街坊想歇息一下,可是身上的擔子太重,一不小心就滑了下來,還壓死了一個小孩。於是杜大就被官府抓了並判死刑。家裡就剩下杜二一個人擔鹽,可養活自己都難,何況還有一個年邁的母親。杜二去探望杜大,杜大對他說:「再過兩天,我就要被執行死刑了。」
  • 在詩詞中,杜鵑、子規、布穀,指的是一種鳥嗎,營造怎樣的意象
    我們可以看到,這只在詩詞叢中飛來飛去的靈秀的小鳥杜鵑,在唐詩宋詞中的上鏡率,還真是頗高的,其實,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古典詩詞中的杜鵑鳥,還遠遠不只是這些呢,甚至,在有些詩句中,沒有使用「杜鵑」,而是使用了杜鵑鳥的其他名字,還有什麼鳥兒,比杜鵑鳥擁有更多的名字呢,下面我們就來看看
  • 十首描寫杜鵑鳥的古詩詞,沒讀過子規悲啼,就不懂唐詩宋詞
    到了春末夏初,有一種鳥兒卻晝夜不停地鳴叫,它就是杜鵑鳥。杜鵑鳥身體黑灰色,尾巴有斑點,腹部有橫紋,是一種可愛、有靈性和富有神奇傳說的益鳥。詩人們也喜歡這種鳥,估計它能給詩人們帶來無限的遐想,又能寄託文人們許多情思。唐代詞人溫庭筠就寫過「門外草萋萋,送君聞馬嘶,花落子規啼,綠窗殘夢迷」,文中就表達了思念遠人不歸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