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山杜鵑一片紅 怨鳥滴血花成叢 杜二孝母甘替死 杜大怕死躲九峰

2021-01-09 玲瓏欣莘

相傳在杜家村有這樣三個母子,母親和兩個兒子。老大年餘30還未娶,村裡人都叫他杜大;小兒子年方十八九,村裡人都叫他杜二。他們一家以販鹽為生,杜大力大如牛,一次可擔300斤鹽,杜二力小,只擔100斤鹽,勉強可以餬口。

有一天,杜大想經過街坊想歇息一下,可是身上的擔子太重,一不小心就滑了下來,還壓死了一個小孩。於是杜大就被官府抓了並判死刑。

家裡就剩下杜二一個人擔鹽,可養活自己都難,何況還有一個年邁的母親。杜二去探望杜大,杜大對他說:「再過兩天,我就要被執行死刑了。」兄弟倆抱頭痛哭,杜二對杜大說:「我替你去死,我死了也就是一個人死,可你要是死了,那就是三個人一起死。」說完他將杜大推出牢房,自己進去了。

過了兩天,杜二被處死了。可是杜大怕出事,並沒有回家,不知道躲到哪裡去了。於是杜二的靈魂就變成一隻杜鵑鳥,到處喊:「哥哥回來,哥哥回來。」每喊一聲就滴一滴血,鮮血滴出就長出一株杜鵑花。人們都說這是杜二紅心和孝心。

圖片來源網絡

杜二還在不停地到處找哥哥。就在這時,人們發現距離杜家村數十裡的九峰山上,常有許多山羊叫嚷著:「媽,媽,媽」好奇的人們過去一看,發現山羊叫的地方有一具腐屍,看衣著人們發現就是消失的杜大屍體旁長出了一株毒杜鵑。消息傳到杜家村,人們都說是杜大害死了一家,所以才會變成毒草鬧羊花。

後來村裡流傳著幾首山歌:

滿山杜鵑一片紅,怨鳥滴血花成叢。杜二孝母甘替死,杜大怕死躲九峰。

弟弟魂化子規鳥,苦喚哥哥快回家。千呼萬喚哥不應,鮮血開出滿山花。

哥哥死在山溝裡,善良山羊喊媽媽。原是杜大化毒草,大家罵他鬧羊花。

相關焦點

  • 杜鵑鳥被救後不吃不喝 水鴉雀畫眉飛來送食[圖]
    鄧勤打算離開,可沒走兩步,鳥叫聲竟急促悽慘起來,像在求救。「實在不忍心。」鄧勤用帽子裝著小鳥帶至執勤室。小鳥像找到家一樣,黑溜溜的大眼睛四處亂轉。  其他同事都圍著小傢伙看熱鬧。「這是杜鵑幼鳥。」保安王克林說,工業廣場林樹木茂密,水鴉雀、畫眉等都在這安了家,這隻小杜鵑可能是從鳥巢掉下來的。  找不到鳥窩,小杜鵑又羽翼未豐。
  • 揭秘杜莎夫人的恐怖發跡路
    晨報綜合消息據媒體15日報導,杜莎夫人蠟像館以栩栩如生、美輪美奐的世界名人蠟像而聞名,然而據英國作家凱特.布裡奇在最新出版的傳記《蠟像神話:杜莎夫人的生活和傳奇》一書中披露,杜莎夫人的發跡卻是和斷頭臺及恐怖人頭聯繫在一起的。
  • 飛花令,含有杜鵑花的詩句,你知道多少?
    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對杜鵑花情有獨鍾,寫下了「爭奈結根深石底,無因移得到人家」。大詩人李白見杜鵑花想起家鄉的杜鵑鳥,觸景生情,懷念家鄉,寫出了一首膾炙人口的詩「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還見杜鵑花。一叫一迴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你還知道哪些含有杜鵑花的詩句呢?
  • 盧氏漂池「滿山開遍映山紅」
    孟夏,人間四月天,漂池村的崇山峻岭被火紅的杜鵑花映紅,山坡上,田地裡,奼紫嫣紅,燦若雲霞,火紅的杜鵑花令人炫目。目之所及,滿山翠綠,藍天白雲,空氣清新,豔紅的杜鵑花在叢林中一片片、一團團、一串串怒放。杜鵑花,又名映山紅、山石榴,為常綠或平常綠灌木。
  • 比較分析茶花女和杜十娘悲劇命運的異同
    二、同樣追求愛情,也都為情所傷杜十娘渴望離開青樓,渴望擺脫沒有尊嚴、任人玩弄的生活。她把希望寄托在一個叫李甲的富家子弟的身上。然而,當她用盡計謀,拼盡全力和李甲離開了青樓,打算和愛人過上正常人的生活的時候,卻發現自己所託非人。李甲竟然背信棄義,將她賣給了別人。杜十娘被李甲的背叛傷的體無完膚。
  • 映得滿山紅彤彤——杜鵑花
    自古以來,杜鵑花聲譽很高,乃我國聞名世界的三大名花(報春花、龍膽花、杜鵑花)之一。杜鵑花植於林園,五彩繽紛,嫩綠鮮紅,引得詩畫來;植於巖際,紅花似火,爛漫如錦,映得滿山紅;植於庭園,自然美觀,相互暉映,逗得野趣生每逢春夏二季,各種杜鵑花群芳競秀,步履輕盈地接踵而至。
  • 《杜鵑》詩山爛漫,繁花似錦,落日羞紅
    >【花中皇后-杜鵑】中國十大名花之六關於杜鵑花和杜鵑鳥,還有個優美而離奇的傳說。相傳遠古時蜀國國王杜宇,很愛他的百姓,禪位後隱居修道,死了以後化為子規鳥(有名子鵑),人們便把它稱為杜鵑鳥。每當春季,杜鵑鳥就飛來喚醒老百姓「塊塊布穀!快快布穀!」嘴巴啼得流出了血,鮮血灑在得上,染紅了漫山的杜鵑花。這杜鵑花又叫映山紅,這便是杜鵑啼血,子歸哀鳴的典故。
  • 永德縣大雪山自然保護區:杜鵑花開滿山紅
    時下,位於祖國西南邊陲的永德縣大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萬畝馬櫻杜鵑花爭相鬥豔,一朵朵、一團團、一樹樹,滿山紅豔點綴萬裡山坡,形成了一片火紅的花海奇觀。攝影愛好者帶著「長槍短炮」,從山前跑到山後,來來回回只為拍出杜鵑的美。前來踏青賞花的彝族俐侎阿朵吸引了遊客的眼球,頻頻按下快門記錄下這人與自然的和諧之美。
  • 中國版的《紅磨坊》--《杜十娘》劇情簡介
    李甲沒有了杜十娘,依然回鄉做他的李公子;妓院沒有了杜十娘,依舊夜夜笙歌。而燈火璀璨處,一個似鬼非鬼、髮絲滴水的杜十娘回來了……   詳情介紹:  這是一個宜古宜今,卻又非古非今的故事,因為,它實在太具永恆性。
  • 滿山杜鵑盛開,去溫州這些地方欣賞人間芳菲
    同別處的杜鵑不同,聖井山的杜鵑幾乎是一色的鮮紅,將整個山頭包裹起來,遠觀是團團紅色跳躍在黃綠為底的山坡上,近看則變成了一片紅色杜鵑海,映得大山都成了紅色。若說秋季是楓樹紅透山野,那麼此時便是杜鵑染紅林間。
  • 龍遊:田園溪底杜 嬉水遊樂園,溪底杜首屆親水旅遊文化節熱鬧開幕
    7月25日下午,龍遊縣溪底杜首屆親水旅遊文化節正式開幕,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局長嚴建軍、湖鎮鎮人民政府鎮長蔣建波、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副局長徐曉東等相關領導出席了本次親水旅遊文化節,與遊客一同縱情溪底杜,共享清涼狂歡。
  • 劉德華蠟像落戶倫敦杜莎夫人蠟像館
    劉德華蠟像落戶倫敦杜莎夫人蠟像館(10月18日16:42)  劉德華(Andy Lau)從影以來第100部電影《The Fighter's Blue》將於聖誕節公映,華仔在該出與常盤貴子合演的作品裡大改形象之餘,也標誌著華仔的電影事業邁向另一個新裡程。
  • 杜鵑花開在山坡上,杜鵑花開在小溪灣,盤點與杜鵑花有關的詩詞
    杜鵑花又叫映山紅,指各種紅色的杜鵑花,形容它那如火如荼的鮮紅的光彩把山都映紅了,因其花開時映得滿山皆紅而得名。杜鵑花素有「木本花卉之王」的美稱,古今中外的文人墨客作了許多贊誦杜鵑花的美文詩句。盤點與杜鵑花有關的詩詞。宋代楊萬裡的一首「何須名苑看春風,一路山花不負儂。
  • 上海杜莎夫人蠟像館資料簡介
    > 第1頁:一、「魅力」展區 第2頁:二、第6頁:六 「運動」展區 第7頁:七 「速度」展區   背景資料  到上海杜莎夫人蠟像館體驗零距離互動作為全球第六座杜莎夫人蠟像館,上海杜莎夫人蠟像館想呈現給你的也正是這種獨一無二的零距離全情互動體驗。  來到上海杜莎夫人蠟像館的入口,面對大屏幕裡娛記們的夾道採訪,腳踏最尊貴的紅地毯,那種被鎂光燈和麥克風環繞的天皇巨星一樣的感覺一定是你夢寐以求的吧?別太滿足了,這只不過是一個美好的開端,更多的精彩還在期待你的體驗。
  • 積點滴正能量 匯成滿山「紅杜鵑」
    積點滴正能量 匯成滿山「紅杜鵑」 「紅杜鵑」幫宣漢果農除草 攝影 周義   「我是一支紅杜鵑,深深紮根大巴山。不怕風雨和嚴寒,一腔熱情似火焰……」每到春天,大巴山裡的紅杜鵑,一朵朵、一串串,每次看到它們火紅的身影,心裡無比暖。在達州境內,還有另外一支「紅杜鵑」,如山裡的杜鵑花一樣有著一顆顆火紅的心,他們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和廣闊的鄉村,無私地撒播著涓涓大愛,也讓人備感溫馨。  這支「紅杜鵑」,就是2014年9月由國網達州供電公司成立的「紅杜鵑」志願服務隊。
  • 杜莎夫人蠟像館
    關注國內的訂閱人數最多、最有影響力的世界之旅主持人公眾微信號春嬋的世界之旅
  • 原創 武漢杜莎夫人蠟像館一日遊
    起源於英國倫敦杜莎夫人蠟像館,目前在全球擁有十六座展館。香港杜莎夫人蠟像館、上海杜莎夫人蠟像館之後,中國的第三個展館,也是中國大陸的第二個展館。在1777年,杜莎夫人為法國大文學家、大思想家伏爾泰創作了她人生的第一尊蠟像,並一舉成名,隨後她又給其他許多名人製作蠟像。
  • 杜鵑鳥和蜀國國主杜宇的關係,為何杜鵑又叫子規
    杜鵑花的名垂千古,除了因為它本身的美麗以外,還和它的一個同名的朋友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它,就叫杜鵑鳥,也叫布穀鳥,或者是子規。和杜鵑花不同的是,我從來都沒有見過杜鵑鳥。聽說,那是一種害羞的鳥兒,常常棲息在樹木茂密的地方,只見其聲而不見其形。
  • ✿五一就去和杜鵑花約會,滿山映紅一片天,真美!
    4月春暖花開的季節,海拔900米以上全部是杜鵑花叢,風景很美,滿山遍野都是紅燦燦的杜鵑花,映紅了一片天,遠遠看去就像是紅燭輝映天空,故當地人稱之為通天蠟燭。 時值初春,山裡許多植物都亮出了新裝,在這深深的山野中,最令人心動的是盛開的野杜鵑,一朵一朵的開滿了枝頭,潔白的、粉紅的、淡藍的、鮮紅的,一蔟簇、一叢叢地鑲嵌在山坡上、古樹旁、小溪邊。這滿山的花草樹木雖不豔麗,卻很養眼,很和諧,能讓你久久地觀賞,慢慢地陶醉,深深地著迷。.
  • 杜鵑哩咯花開紅豔豔
    在我這個江西老俵的眼裡,杜鵑花給人的印象首先是琦麗多姿。每年春暖花開之際,杜鵑花便如雨後春筍般綻放起來,花冠呈漏鬥形,有紅、淡紅、杏紅、白色等,花色雖不及牡丹之富貴,但卻繁茂豔麗,故有「花中西施」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