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至16日,蘭州草莓音樂節在蘭州西固區舉辦。圖為音樂節現場。 鍾欣 攝
中新網蘭州9月17日電 (記者 南如卓瑪)16日深夜,蘭州草莓音樂節在蘭州市西固區落幕。這場兩天兩夜的音樂盛會,仿佛「點燃」了西北這座工業城市心底的「荒蕪和浪漫」。兩日來,偌大的草坪上,人山人海。尤其,16日晚20時10分,許巍登臺,場地內爆滿,當地公安已發出「只出不進」的通知。場地外的道路街道兩旁,齊刷刷地站滿了人,隔著一道牆聽著、跟著唱,燈光在上空飛舞。偶爾路過的車輛,甚至被這一幕震驚。
「蘭州的觀眾和別的城市不太一樣,你們比較喜歡『重金屬』。」16日傍晚,民謠音樂人花粥登臺,她說:「很喜歡蘭州這座城市,上一次來的時候,牛肉麵還是四塊五,現在已經七塊了,不過還能接受。」表演結束後,花粥說,為蘭州的觀眾再唱一首《南來北往》,希望下次還能在蘭州相見。
一直以來,蘭州是一座民謠盛行的城市,也是很多民謠歌手創作的福地。從很早開始,這裡便湧現出了一批優秀的民謠歌手,比如野孩子、低苦艾、張佺等。也有許多歌詞與蘭州有關,比如野孩子的《黃河謠》、宋冬野的《董小姐》、低苦艾的《蘭州蘭州》等等。
「我該怎樣歌唱你,清晨裡的金城蘭州……」2018年夏天,民謠音樂人李志、老狼和張瑋瑋合唱了紀錄片《金城蘭州2》的主題歌《金城蘭州》,首播後一夜間走紅朋友圈。很多在世界各地的蘭州人或曾在蘭州生活、上過學的人,都紛紛轉發和留言,表達對這座城市的熱愛和思念。據統計,《金城蘭州》從8月2日網易雲音樂首播,至9月16日,僅網易雲音樂MV播放量就超過33萬,評論留言轉載過萬。
圖為音樂節現場。 鍾欣 攝
張瑋瑋是來自甘肅白銀市的民謠歌手,他曾撰文回憶兒時,每日清晨坐在父親的自行車後,穿過蘭州的大街小巷,去老師家學手風琴的往事。在《金城蘭州》裡,張瑋瑋用旁白式的口吻說道:「我的朋友,當你走過蘭州的街頭,聞到我喜歡的那些味道了嗎?它和塵埃一起漂浮著,多少年都沒有散去。清晨都是一樣的早,夜色還是那麼的深,河水(黃河)將沙粒推到岸邊,又將沙粒拉回水底。那麼你說,牽引著我們的是什麼呢?」
15日,張瑋瑋的母親也來到了現場。張在演唱了《白銀飯店》《米店》等曲目後,一首《鼓若聲響》送給了母親,感謝了母親多年的操勞。而首次在蘭州登臺獻唱《金城蘭州》時,蘭州本土知名組合低苦艾主唱劉堃突然出現與之合唱,現場上萬「家鄉人」歡呼雀躍。
事實上,近年來,民謠對一座城市的傳播力大幅增加,比如趙雷的《成都》,李志的《關於鄭州的記憶》《熱河》《南京南京》,郝雲的《去大理》,三壽的《濟南故事》等等,都因為一首歌曲而帶動旅遊發展,成為著名的「網紅」城市。
今年以來,蘭州官方亦挖掘蘭州的「民謠氣質」,不僅推出一度風靡的《金城蘭州》,還舉辦了「蘭州晨曦音樂節」、「蘭州新區美好未來音樂節」、「蘭州草莓音樂節」等音樂節會,邀請了國內知名民謠音樂人,唱響蘭州。「西北偏北,把蘭州喝醉」亦成為民謠圈「金句」。蘭州也因此多次在抖音、快手等社交平臺走紅,成為「網紅城市」,甚至有歌迷直播「飛到蘭州吃一碗拉麵,走過百年中山橋」。
15日至16日,蘭州西固主城區處處標註著「草莓音樂節」牌子,有提供停車便利、有指示方向、還有志願者服務等等。只要進入西固區,每個計程車師傅都在自豪地談論這場音樂狂歡。在音樂節現場,前一日的細雨濛濛,16日的陽光曝曬,觀眾只增不減,甚至有些觀眾鋪著戶外墊子、吹氣沙發,還有人拿著馬扎,「坐著看、躺著看,睡著看」的蘭州草莓音樂節,時而安靜時而狂歡,隨音樂的節奏而跳躍,蘭州歌迷也被網友戲稱「佛系觀眾」。
有音樂評論人在豆瓣上曾評論「中國的民謠在西北,西北的民謠在蘭州」時總結到:西北有適合民謠發展的土壤,在這生活的人們,天生對土地有種親近感,這種樸素的、對土地的熱愛,是最能打動人心的東西。而中國人都有著濃重的鄉土情節,不管你身處何方,身體裡都流淌著出生地的血液,到老了還要落葉歸根,而在西北,這一情感更為濃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