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鴛鴦被撐死,過度投餵會給動物帶來哪些傷害?

2021-01-20 鳳凰網

12月28日,在網紅打卡地杭州西湖,鴛鴦因過度投餵被撐死的新聞引發熱議。從新聞視頻中可以看到,遊客們將大量食物丟入湖中,甚至有些直接上手,抓住鴛鴦瘋狂投喂,不顧其奮力掙扎。 在此過程中,保潔人員不停重複打撈食物的動作,保安一邊苦口婆心規勸遊客,一邊用掃把驅趕鴛鴦。

近年來,投餵動物成為眾多遊客打卡網紅地的必選項目,他們 甚至不顧工作人員阻攔,一心只為滿足自身娛樂體驗,由此導致動物撐死事件頻繁發生。

圖片來源見水印

圖片來源於網絡

過度投餵下,動物們的健康隱患

遊客們以投餵行為獲得短暫歡樂,而動物們卻要為此搭上長期健康風險。

據廣州日報2019年5月報導,在廣州動物園,超過40隻浣熊由於過度投喂,導致體型超重,進而誘發健康問題。相關工作人員介紹,遊客們投餵的食物主要包括薯片、餅乾、糖果等,而這些食物都不適合浣熊食用。正常來說,它們正常體重一般在10斤左右,現在很多已超過15斤。

正常體重的浣熊(圖片來源見水印)

被過度餵食後的浣熊(圖片來源見水印)

無獨有偶,2012年,在北京動物園金絲猴館,川金絲猴「泉泉」發生非正常死亡。隨後,北京動物園官方公布「泉泉」死亡原因:「胃黏膜潰瘍、出血疼痛致胃蠕動減緩,胃積氣,腹壓增大壓迫心肺,導致呼吸困難、心衰死亡。」一系列傷痛令人唏噓。

有關調查顯示,該獸舍時常出現遊客高空投拋食物現象,甚至破壞籠舍玻璃接縫近距離投喂,園方經常進行設施補救並告誡,仍難以杜絕。

圖片來源於網絡

投餵的悲劇從不局限在小動物身上。2016年,天津濱海公園引入了5頭梅花鹿,4隻駱駝,由於遊客胡亂投喂,造成2頭梅花鹿死亡,3隻駱駝腹瀉不止。

對此,畜牧師曹松徳表示,動物們每天食物攝入有嚴格規定,要定時、定量。遊客攜帶的食物往往帶有塑料包裝,有些會殘留細菌、農藥或鹽含量超標。一旦食用,會導致腸胃不適,損害自身飲食結構,嚴重者將危機生命或直接死亡。

投餵行為,促使動物生存能力退化

投餵行為也會給動物們帶來生存隱患。

西湖護衛隊工作人員針對「鴛鴦被撐死」事件表示,過度投餵不僅會損害動物們的生存能力,而且還會導致它們喪失野性,不再主動尋找食物。

生存能力對於野生動物來說至關重要。浙江省小動物保護協會在今年發表的《投餵食物,讓動物生存能力退化》報告中指出,在野外生存,迫於自然壓力,動物們需要捕食的動力、充沛的體力、敏銳的反應速度以及靈活的捕食技巧。一旦習慣投喂,它們就會產生依賴性,正常能力退化,不利於生存。

在生存能力相關研究裡,北極熊的案例最為公眾所熟知。

攝影師塞巴斯蒂安曾在加拿大北部拍攝到一隻北極熊的屍體,身體乾癟,讓他印象深刻,久久不能忘記。「這是一隻年輕的北極熊,看起來像是餓死的。」儘管每年仍有許多北極熊因食物匱乏餓死、因生存環境融化失去棲息地,但人類還是應該遵守自然規律,不能介入幹預。 特別是在義大利,政府有關部門已將北極熊投餵視為違法行為,這一規定實則也在幫助它們更好地生存。

圖片源於網絡

理性關愛動物,別讓投餵害了它們

目前,即便大部分動物園都會設有「禁止給動物餵食」的標語,但實際上收效甚微。

圖片來源於網絡

今年9月,北京動物園在園內7大重點區域設固定勸阻崗,盡最大可能對遊客的不文明行為進行勸導。公園網格巡檢人員採取「固定崗+流動哨」相結合的方式,在猴山、狼山、棕熊、長臂猿、小猴館、水禽湖、大象等7個重點區域,設置固定崗位,發現投餵現象及時勸阻。

圖片來源於網絡

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指出,遊客不文明投餵行為對動物造成的傷害,往往不會在當時顯現,而是一種長期的、潛移默化的影響。「要解決這一問題,還是要立法明確禁止不合理投餵、挑逗等傷害動物的行為。」

近年來,各地方政府也相繼出臺了禁止投餵動物立法。

2019年,《北京市公園條例》規定,遊人遊覽公園禁止恐嚇、投打、傷害動物或者在非投餵區投餵動物,對於違反規定的行為,責令改正,並可以處50元以上100元以下罰款;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2019年,《廣州市公園條例》明確,遊人不得在非指定區域遊泳、垂釣、營火、燒烤、投餵動物等,對於違反規定的遊人,由園林行政主管部門給予警告,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處以10元以上50元以下罰款;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按照治安管理處罰法的有關規定予以處罰。

2019年,《揚州市公園條例》規定,公園內禁止恐嚇動物或者在非投餵區投餵動物,違反規定,勸阻無效的,由公園行政主管部門給予警告,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處以20元以上50元以下罰款。

託爾斯泰曾說,「一個人如果嚮往正直的生活,第一步就是要禁絕傷害動物。」杜絕不文明投餵行為任重道遠,但在關愛動物方面,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行動者和呼籲者。我們能夠給予它們最好的「東西」,就是盡力維持野生動物與大自然原有的互動方式,做一個安安靜靜的旁觀者。

相關焦點

  • 西湖鴛鴦因過度投餵而撐死,愛護動物,首先應學會保持距離
    西湖鴛鴦護衛隊的成員面對這樣的場面可笑不出來,這支自2017年5月初成立的隊伍3年多來一直在和不文明的投餵行為作鬥爭,但因為隊伍成員都是自發來護衛鴛鴦的普通愛鳥志願者,他們能夠做得也很有限。去年也發生過野生鴛鴦被投餵後撐死的情況,事後解剖死掉的鴛鴦,人們從它們的肚子裡找到了大量瓜子、火腿腸和薯片。
  • 光明時評:野生鴛鴦被投餵撐死?別讓好奇成傷害
    作者:王遠方近日,杭州西湖的一處投餵點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遊客。據報導,今年西湖野生鴛鴦的數量較去年減少76隻,目前共有260隻。有人稱,不少鴛鴦是被遊客的投餵撐死的。鴛鴦是否是被過度投餵撐死的,還有待進一步證實。但現場有遊客直接上手抓住鴛鴦進行投餵的行為確實影響了鴛鴦的生存。
  • 西湖鴛鴦因過度投餵被撐死:人類,請停止你們的自我感動吧……
    據觀察,主要是因為來自遊人們的過度投喂,把很多鴛鴦都活生生「撐死」了……投餵小動物,出發點可能是好的,但結果就不一定了……這種所謂的「愛心行為」,有可能會給動物們帶來滅頂之災!首先最重要的一點是,過度投餵會導致動物不再自己覓食,喪失原有的野性。
  • 西湖鴛鴦因過度投餵撐死:野生動物不能吃我知道,但投餵都不行麼?
    近日杭州西湖的鴛鴦就成了「愛心投餵」的犧牲品,出現鴛鴦被撐死的情況。據統計今年西湖的鴛鴦數量比去年減少了76隻,下降超過兩成。鴛鴦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很多遊客聚集投喂,甚至有人伸手去把鴛鴦抓過來,對它們的生存和繁殖都造成了很大的負面影響。  文 | 曉菲 編輯 | 林意欣  野生動物不能吃我知道,但投餵都不行麼?  元旦假期快到了,有多少人計劃國內遊或者城市周邊遊?
  • 網紅小狐狸因遊客投餵肝腎損傷!住手!禁止投餵才是愛動物的表現
    投餵動物看似是好事,可不顧及動物安全,好心也會辦成壞事。過度投餵埋下健康隱患去年12月,據北京晚報報導,因遊客過度投喂,導致遊弋在杭州西湖上的鴛鴦被撐死了很多隻。據統計,西湖的鴛鴦數量較去年減少76隻,目前共有260隻,其中很多鴛鴦都因為過度投餵被撐死。無獨有偶,2012年,在北京動物園金絲猴館,一隻川金絲猴「泉泉」發生非正常死亡。
  • 這裡的鴛鴦好多被「撐死」了!網友跪求:別餵了…
    鴛鴦,象徵著美好的愛情,因此廣受人們喜愛,但有時"愛"太多,也會成負擔!今天西湖的鴛鴦登上熱搜,原因竟是遊客餵食過度,不少鴛鴦都撐死了!近日,浙江省野鳥協會對西湖里的鴛鴦,包括水鳥的種類,進行了年度調查。
  • 鴛鴦北京過冬,遊客餵食「五花八門」,專家:應引導遊客科學投餵
    因為遊客過度投喂,導致遊弋在杭州西湖上的鴛鴦被撐死了很多隻。消息傳出後,引發了關於如何投餵野生動物的討論。與此同時,北京野生動物救護中心通過冬季調查發現,北京各大公園也存在遊客過度投餵鴛鴦的現象。該禁止還是該疏導?對此專家表示,人類與野生鳥類應和諧相處,即便有良性互動也需要科學引導。
  • 西湖鴛鴦被投餵撐死:野生動物不能吃我知道,但投餵都不行嗎?
    旅行的時候你帶的麵包、蛋糕、辣條、薯片、巧克力什麼的,對人來說是可口的零食,但並不適合野生動物,相反,對它們來說可能有毒。比如鴛鴦之類的水禽,在自然界的食物是穀物、草、水生植物和無脊椎動物,這些食物組合起來,已經能為它們提供均衡的營養,讓它們健康繁衍。
  • 杭州西湖邊遊客任意投餵導致鴛鴦聚集 或致野性減退
    圖為杭州西湖邊遊客在餵鴛鴦 董耿 攝中新網杭州12月10日電 (江楊燁)12月10日,記者了解到,連日來,在浙江杭州西湖湖濱三公園一帶,常常聚集百隻以上的鴛鴦。據悉,這是因遊客任意投餵導致的。浙江野鳥會副理事長程國龍表示,投餵鴛鴦,會使得鴛鴦的野性減退。圖為杭州西湖邊遊客任意投餵導致鴛鴦聚集 董耿 攝杭州西湖是世界文化遺產。鴛鴦是西湖邊的四大冬候鳥之一,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每年冬天,它們從北方飛來杭州過冬;春天再飛回北方繁殖。隨著杭州氣候環境越來越好,食物豐富,不少鴛鴦也從候鳥變成了留鳥。
  • 越冬鴛鴦被撐死,遊客抓鴛鴦拍照求桃花,網友:祝你孤獨終老
    原來,西湖岸邊的一個投餵點成了「網紅」,遊客慕名而來「打卡」,每個遊客幾乎都會投餵給鴛鴦食物,但是,投餵的人實在太多,並且投餵的食物過於複雜,根本不在鴛鴦原本的食譜中,導致部分鴛鴦消化不良
  • 西湖鴛鴦不是寵物
    據報導,西湖小鴛鴦陸續出窩,死亡率很高,除了自然死亡和遇到天敵之外,相當大一部分是因為一些遊客的「愛心」投餵行為,甚至是被人抓在手中玩耍。一段視頻顯示,有遊客一手抓住鴛鴦,有人在旁大聲直呼「你放下」,遊客才鬆手。俗話說,只羨鴛鴦不羨仙。
  • 杭州西湖鴛鴦殞命?這種網紅活該被抵制!
    原來,西湖岸邊的投餵點成為了「網紅打卡地」,越來越多的遊客來此投餵野生鴛鴦,甚至有人直接上手抓住鴛鴦進行餵食,所求的只不過是一張照片。照片的背後,卻造成了鴛鴦被撐死的情況,據統計,今年西湖的鴛鴦數量目前共有260隻,較去年減少了76隻,即便是在去年,西湖的鴛鴦也因為遊人的手,死亡了18隻。
  • 六百隻鴛鴦北京過冬,遊客餵食五花八門
    因為遊客過度投喂,導致遊弋在杭州西湖上的鴛鴦被撐死了很多隻。消息傳出後,引發了關於如何投餵野生動物的討論。與此同時,北京野生動物救護中心通過冬季調查發現,北京各大公園也存在遊客過度投餵鴛鴦的現象。該禁止還是該疏導?對此專家表示,人類與野生鳥類應和諧相處,即便有良性互動也需要科學引導。
  • 西湖的鴛鴦,還會親近人嗎
    5月18日下午,西湖白堤靠近平湖秋月一處的水邊,幾隻小鴛鴦怡然自得地享受著西湖的湖水和美景,對人毫無戒心地遊到岸邊。此時,一名年輕男性遊客爬在堤岸邊,突然伸手去抓兩隻遊到最靠近岸邊的小鴛鴦。儘管也有一位小女孩在拼命勸阻那名男子,但後者毫不理會,把其中一隻鴛鴦抓出水面,另外一隻明顯受到驚嚇。
  • 西湖新來兩家鴛鴦
    昨天,西湖邊守護鴛鴦20年的志願者團隊致電錢江晚報,希望能有更多人關注到在西湖邊與野生動物和諧相處的文明細節——餵食是出於好心,但確實會給野生動物帶去傷害。  候鳥鴛鴦定居西湖整整十年,每年生兩窩以上,出生45天後會飛……有愛的杭州人,有一個已經良性運作十年的志願者團隊,他們每年5月開始連續守護45天,保護總計超過100隻歷年來在西湖出生的野生小鴛鴦。
  • 給西湖里的小鴛鴦餵辣條!?五一假期請千萬不要這麼做!
    西湖之聲每年四月底到六月中旬,西湖邊的鴛鴦都會孵化出不少小寶貝。最近,又有兩窩小鴛鴦出生了,毛絨絨的特別可愛,看得人心都要化了!可是,隨著五一小長假的到來,一直守護著鴛鴦成長的西湖鴛鴦護衛隊隊員倪鶯卻有了不少擔憂:今年是我在西湖鴛鴦護衛隊的第三年。我們志願者主要的工作就是勸阻遊人善意的投喂,以及一些不文明的行為,包括對小鴛鴦的抓捕、驚擾鴛鴦休息等,讓鴛鴦能夠在西湖這個美麗的水域裡更加舒服地成長。
  • 西湖的小鴛鴦快被野鴨子吃完了?
    不要輕易投喂,不要肆意抓捕  昨天,讀者趙大伯致電85100000:求求你們,救救西湖的小鴛鴦吧!西湖里的小鴛鴦快要被野鴨子吃完了。鴛鴦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是西湖里的一道美麗風景,只聽說去西湖看鴛鴦的,但從來沒有聽說要去西湖看野鴨子的,西湖里不可以沒有鴛鴦,但可以不要野鴨子。
  • 杭州西湖:夏來鴛鴦做留鳥
    新華社杭州5月25日電(記者吳帥帥)初夏漫步在杭州西湖邊,也許有幸邂逅湖中的鴛鴦,雌性成鳥身後還跟著幾隻毛茸茸的可愛小傢伙。鳥類專家表示,夏季西湖偶遇這樣的溫馨場景並不是件容易的事。  資料顯示,鴛鴦又叫中國官鴨,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分布於中國、日本、韓國、朝鮮和俄羅斯等地,在國內繁殖於我國東北北部、內蒙古,在南方越冬。  浙江省自然博物館鳥類研究員範忠勇表示,鴛鴦在我國南方的城市公園定居、繁殖的情況並不常見。2005年,西湖邊首次發現了鴛鴦留守繁殖的現象,雛鳥都沒有成活下來。
  • 別餵這些「小精靈」!西湖邊志願者很擔憂:這個信號非常不好
    除了四大冬候鳥,西湖里還有哪些比較常見的越冬水鳥?12月26日上午7點30分至10點,浙江野鳥會西湖鴛鴦護衛隊對西湖本地和北方越冬的鴛鴦以及水鳥進行了一次同步調查。這是繼去年首次普查之後的第二次。這次的調查,有新的發現,也有新的擔憂。
  • 動物園禁止投餵,仍有遊客管不住手,10個月大的稀有小羊活活撐死
    嚴禁拍打是為了不讓遊客打擾到動物的正常生活,嚴禁餵食則是為了動物們的健康著想。然而即便如此,仍有一些遊客無視警告牌,就是爭著要把手中的食物扔到動物圍欄裡。動物園為了避免這種情況,有時候會把一些特別昂貴稀有又很脆弱的動物關在玻璃圍牆後面,防止它們受到沒素質遊客的打擾。也有的動物園出售一些健康的食物,讓遊客可以用這些食物來餵動物,滿足他們想要和動物互動的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