鴛鴦北京過冬,遊客餵食「五花八門」,專家:應引導遊客科學投餵

2021-01-20 京報網

因為遊客過度投喂,導致遊弋在杭州西湖上的鴛鴦被撐死了很多隻。消息傳出後,引發了關於如何投餵野生動物的討論。與此同時,北京野生動物救護中心通過冬季調查發現,北京各大公園也存在遊客過度投餵鴛鴦的現象。該禁止還是該疏導?對此專家表示,人類與野生鳥類應和諧相處,即便有良性互動也需要科學引導。

現場 有人拿貓糧投餵鴛鴦

每天早晨7時和下午4時左右,玉淵潭公園的櫻花湖上都會聚集著上百隻鴛鴦。它們成群結隊,有的在水中嬉戲,有的跳上岸邊的石頭梳理毛髮,萌萌的樣子為遊人帶來不少樂趣。

「鴛鴦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我們要愛護它對嗎?」一位家長彎著腰對孩子說道。「對……」孩子一邊奶聲奶氣地回答,一邊將手中的一塊麵包扔進湖裡。周圍投餵鴛鴦的遊客還真不少,有的拿著饅頭、麵包掰成小塊兒,有的隨手撒出了帶來的爆米花,還有位大爺抓了把貓糧投入湖中。

鴛鴦們則使出了各種搶食兒「絕技」,這邊幾隻拼命撲扇著翅膀,那邊幾隻紮起了猛子。它們撲騰跳躍,飛起飛落,櫻花湖被這百餘只鴛鴦攪得火熱。

掉落在岸邊的麵包屑、餅乾渣也沒浪費,麻雀成群結隊地飛來叨上幾口。「市民都是出於好心投餵……」觀鳥愛好者陳女士站在一旁默默地看著這一切,心疼地說,「冬天食物變少了,人工投餵或許能幫鴛鴦安全過冬。可大家投餵的東西會不會把鴛鴦吃出毛病來?野生動物該有野生動物的活法,需要人類幹預嗎?」

「鴛鴦冬季進食以植物為主,包括青草、樹葉、草根、草籽、稻穀等。冬天確實存在食物短缺的情況,但投餵不適合的食物,反而會對鴛鴦造成一定傷害。」北京野生動物救護中心的工作人員史洋解釋說,麵包、餅乾、爆米花等加工食品中,油、鹽、糖含量非常高,易使野生動物的膽固醇過高。即使投餵的是麵包蟲等野生昆蟲,長期投餵也會使鴛鴦形成依賴,等同於馴化,尤其不利於幼年鴛鴦的生長。 

爭論 該不該讓遊客投餵鳥類

原產於東亞地區的鴛鴦,屬於雁形目裡的中型鴨類,本是北京地區的旅鳥,近年來變得一年四季都能見到,尤其是在北海、玉淵潭等公園裡聚集了上百隻,這一部分鴛鴦種群慢慢演變為留鳥,成了北京的常住「居民」。

2019年1月,北京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在北京首次開展鴛鴦科學調查,對其在京數量、分布以及威脅因素進行研究,當年共發現鴛鴦547隻。去年12月12日,野生動物救護中心又啟動了2020年冬季的第一次調查,共有106名志願者分布14個點位同時觀測,在其中10個點位發現了鴛鴦,共657隻,其中雄性419隻,雌性231隻,還有7隻無法確定性別。其中數量最多的是玉淵潭公園,共有159隻。在調查中研究人員發現,在玉淵潭、頤和園、北海、紫竹院、龍潭湖等公園都存在遊客隨意投餵鴛鴦的現象。

為治理不文明投餵的行為,一些公園不得已拉開了遊客與動物的距離。北京動物園去年9月發布系列治理措施,設置了1000多米的圍欄、220塊禁止投餵的警示牌,新增了「不文明行為曝光臺」及「實例科普牌」,還在大門口設立了投餵物品自棄箱等。而在大部分城市公園裡,遊人對「禁止投餵」標牌的漠視,讓管理者頗為無奈。

公園裡的鴛鴦究竟該不該投喂?其實在愛鳥人士間也有爭論。一方認為:人工投餵可能會使鴛鴦自主覓食的本能下降,野性減退,還有可能對水體造成汙染。而持反對意見的人則認為:「城市公園與野外不同,可以科學適度地為野生動物投放食物。」還有一部分觀鳥愛好者認為,可以適當投喂,但應該「專人專辦」——可以由公園管理方搭建鳥食臺,由懂得動物營養知識的人配餐;設食物自動販售機,定時定量付費投喂。這樣既能制止遊客隨意投食對動物造成傷害,也可以滿足遊客的需求。

經驗 不對野生動物過度寵溺

面對觀鳥愛好者布置的「作業」,幾家公園卻默契地搖頭:不建議人工投喂,而且應該儘量減少人為幹預。

「湖面結冰了,野鴨和鴛鴦飛走了,你們不做點兒什麼嗎?」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園林工程部主任王軍稱,近來公園頻繁接到遊客的電話。為此她特意諮詢了野保人士,得到的答覆是:不用投喂,也無需為水禽特意破冰,一切都交給大自然和動物自己去處理好了。

「湖面結冰了,它們就會去找有活水的地方,多數公園出現的水鳥都是野生的,來去是自然的選擇。如果它們覺得這裡寒冷、沒有吃的,就會繼續南遷。天氣就是哨音,仿佛在告訴它們:『到點了,該走了』;人為幹預的話,它們會喪失這個能力。」王軍聽到專家的意見恍然大悟。

「我們支持自然採食,而非集中餵食。不是每天扛著麻袋撒一地穀子,而是有選擇地在湖邊種些海棠、桑葚等果樹,在野鴨湖周圍種植玉米、稻穀等,讓它們自然採食。公園要做的是保證水鳥來了沒人獵殺,沒人偷取鳥蛋,沒人驚擾它們的生活。」王軍說,隨著城市裡園林生態越來越好,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野生動物。人類和野生動物共享環境的時候,需要對野生動物持放養的態度,不要過度寵溺。

觀點 引導遊客科學投餵

北京黑豹野生動物保護站站長李理說:「我們一直在試圖接近鳥類,或者讓它們接近我們,投餵當然是最簡單的方法。但在投餵前要問三個問題:這個物種瀕危嗎?食物是否適當、投餵地點是否安全?投餵行為會對它們造成不良影響嗎?如果是極度瀕危的物種就可以投喂,在大雪封山後的三五天裡也可以投喂,用正確的食物、在正確的地點才可以投喂。

中國農業大學講師、城市生物多樣性與生態修復領域專家黃越則贊成適度投餵:「從實踐中看,完全禁止遊客投餵很難做到,那就不如科普正確的投餵方式,比如從改變警示牌開始。在一些地方,許多警示牌並非只有『禁止投餵』幾個冰冷的大字,還提示了這麼做的後果。」黃越介紹說,比如在德國弗萊堡一個城市公園裡豎立著這樣的宣傳牌,在提示遊客不要投餵水禽時,還說清了投餵會造成的負面影響——如果鳥和魚不再食用天然食物,不僅會破壞生態平衡,還會因營養物質的大量釋放,讓藻類瘋長,讓湖水變綠,最終導致水質惡化。

黃越介紹說,她在香港一個公園還看到過這樣的警示牌,上面寫道:請不要給我們餵麵包,它會讓我們患上一種叫「安琪翅」的疾病,這種疾病使我們的羽毛生長得太快,造成肌肉拉傷,我們就不能飛翔了,也會讓我們患上致命的內臟病和心臟病。麵包對我們生活的水環境也非常不利,汙染水源,造成大量細菌和藻類繁殖,會傷害我們的肺部,讓我們死掉。如果您還想餵我們,那麼我們喜歡玉米粒……「相信大部分遊客看到上述內容會感同身受,更容易遵守規定。」黃越說,近些年隨著宣傳力度加大,相關法律法規完善,人們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有所提升,但對究竟如何去做仍然有認知上的欠缺。

黃越認為,人與動物和諧相處可以互不幹擾,也可以良性互動,這是相處的更高階段,那就需要人與動物之間形成某種秩序,至少要懂得如何科學投喂。

(原標題:過度寵溺野生動物危害更大)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 曲經緯 文並攝

流程編輯:u022

版權聲明:文本版權歸京報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改編。

相關焦點

  • 六百隻鴛鴦北京過冬,遊客餵食五花八門
    因為遊客過度投喂,導致遊弋在杭州西湖上的鴛鴦被撐死了很多隻。消息傳出後,引發了關於如何投餵野生動物的討論。與此同時,北京野生動物救護中心通過冬季調查發現,北京各大公園也存在遊客過度投餵鴛鴦的現象。該禁止還是該疏導?對此專家表示,人類與野生鳥類應和諧相處,即便有良性互動也需要科學引導。
  • 杭州西湖邊遊客任意投餵導致鴛鴦聚集 或致野性減退
    圖為杭州西湖邊遊客在餵鴛鴦 董耿 攝中新網杭州12月10日電 (江楊燁)12月10日,記者了解到,連日來,在浙江杭州西湖湖濱三公園一帶,常常聚集百隻以上的鴛鴦。據悉,這是因遊客任意投餵導致的。浙江野鳥會副理事長程國龍表示,投餵鴛鴦,會使得鴛鴦的野性減退。圖為杭州西湖邊遊客任意投餵導致鴛鴦聚集 董耿 攝杭州西湖是世界文化遺產。鴛鴦是西湖邊的四大冬候鳥之一,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每年冬天,它們從北方飛來杭州過冬;春天再飛回北方繁殖。隨著杭州氣候環境越來越好,食物豐富,不少鴛鴦也從候鳥變成了留鳥。
  • 西湖鴛鴦因過度投餵而撐死,愛護動物,首先應學會保持距離
    西湖風景優美,引來大批野生鴛鴦過冬,這本是好事。然而當這些聚集的鴛鴦變成網紅打卡勝地之後,一切都變了。大量遊客來到西湖邊看鴛鴦,單純的觀賞已經無法滿足他們了,很多遊客居然向西湖中丟各種食物來投餵這些野生鴛鴦,保安勸不住,保潔大爺則忙著和遊客拼手速,把他們丟進水裡的食物快速撈上來,以避免湖水被汙染。
  • 城管進駐北京動物園!亂投餵、傷害動物直接罰
    「動物們每天的飲食由專業人士進行科學配比,以保證動物攝入適合動物身體需要的食物和適量的營養元素。」動物園飼養員介紹,飼料會根據每種動物的不同體質和需求配送,動物的飲食每天都是定量的,遊客胡亂投餵動物會打亂科學的配餐,引發消化不良甚至更為糟糕的後果。
  • 網紅小狐狸因遊客投餵肝腎損傷!住手!禁止投餵才是愛動物的表現
    一直以來,投餵動物是眾多遊客打卡網紅地的「必選」項目,遊客們以投餵行為獲得短暫歡樂,而小動物們卻要為此搭上長期健康風險。在新疆喀納斯景區,遊人常能遇見一隻小狐狸,它充滿靈氣,不怕生人,每當遊客經過,它都會眯著眼趴在路邊賣萌撒嬌,等待投喂。憑藉獨特氣質,這隻小狐狸在網際網路上搶盡了風頭。
  • 西湖鴛鴦因過度投餵撐死:野生動物不能吃我知道,但投餵都不行麼?
    鴛鴦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很多遊客聚集投喂,甚至有人伸手去把鴛鴦抓過來,對它們的生存和繁殖都造成了很大的負面影響。  文 | 曉菲 編輯 | 林意欣  野生動物不能吃我知道,但投餵都不行麼?  元旦假期快到了,有多少人計劃國內遊或者城市周邊遊?
  • 遊客用裹塑膠袋蘋果投餵大象 動物園明明有禁止投餵警示,為何有些...
    遊客用裹塑膠袋蘋果投餵大象 動物園明明有禁止投餵警示,為何有些人視而不見時間:2020-10-09 13:43   來源:贏家財富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遊客用裹塑膠袋蘋果投餵大象 動物園明明有禁止投餵警示,為何有些人視而不見 十一假期現在已經結束了,但是雙節假期共6.37億人次出遊,
  • 西湖鴛鴦被撐死,過度投餵會給動物帶來哪些傷害?
    12月28日,在網紅打卡地杭州西湖,鴛鴦因過度投餵被撐死的新聞引發熱議。從新聞視頻中可以看到,遊客們將大量食物丟入湖中,甚至有些直接上手,抓住鴛鴦瘋狂投喂,不顧其奮力掙扎。 在此過程中,保潔人員不停重複打撈食物的動作,保安一邊苦口婆心規勸遊客,一邊用掃把驅趕鴛鴦。
  • 河南鄭州:動物園新設動物「投餵試點」,引導遊客與動物良性互動
    2020年6月23日,河南鄭州,鄭州市動物園暫時在園內增設天鵝湖、鳥語林、猴山三處遊客「投餵試點」,以增強遊客與動物之間的互動體驗。據介紹,亂投亂餵的問題,一直是動物園的一個管理難題,遊客們投餵的方式潛在很多隱患。
  • 西湖鴛鴦因過度投餵被撐死:人類,請停止你們的自我感動吧……
    鴛鴦是一種冬候鳥,每年都會飛來西湖過冬。它們總是一雄一雌出雙入對,看起來十分賞心悅目,自古就被人們視為愛情的象徵。據觀察,主要是因為來自遊人們的過度投喂,把很多鴛鴦都活生生「撐死」了……人們用來投餵的那些麵包餅乾裡含有的油脂、鹽分,都不適合動物的消化系統。
  • 拉黑「餵狼吃草」遊客外,還須反思動物保護
    「北京動物園不文明行為黑名單」。然而,保護動物要選擇正確的方式,遊客向動物亂餵食物,不僅違反了動物園「禁止投餵動物」的規定,而且對動物的健康極為不利,顯然背離了動物園開放和保護動物的初衷。如此語境下,北京動物園將「餵狼吃草」遊客列入黑名單,顯然具有懲戒和警示雙重意義。 事實上,對於動物園中的動物,工作人員已經進行了精心餵養,其食物也進行過科學配置,遊客再向動物餵食,純屬多餘。
  • 給松鼠吃薯條,餵鴿子麵包,實拍西湖邊遊客「亂」餵食
    2019年2月28日,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邊一隻松鼠正在吃遊客餵食的薯條。許多遊客喜歡到西湖邊餵食松鼠和鴿子等小動物,但餵的食物五花八門,樣樣都有,松鼠和鴿子也變成了真宗的「雜食」動物,會吃人類吃的大部分食物。每天都有很多遊客聚集在西湖邊餵食鴿子和松鼠,成為西湖邊最受歡迎的免費互動項目。
  • 旅遊景區輿情監測:遊客不文明投餵行為引熱議
    不過近幾天北京某動物園的一幕卻讓人糟心:在狼館展區外,不少家長帶著孩子隔著欄杆餵食,有的餵雜草,有的餵樹枝、掛麵,甚至還有吃完的雪糕棍。眾所周知,不能在參觀動物園時隨便餵動物。動物園中的動物飼料具有嚴格的標準,經過專門的技術人員,營養師和管理人員檢查後,才能餵給動物。隨意餵養動物不僅會破壞動物的正常飲食習慣,而且還會因過度餵養和錯誤餵養而對動物造成傷害。
  • 遊客無視「禁止投餵」警示標誌,隨意投餵動物,素質何時能提高?
    掛麵是從玻璃圍擋下方的通風口塞進近日北京動物園在長臂猿等靈長類動物展區,遊客不顧「禁止投餵」的警示標語,紛紛向動物餵食,用掛麵餵猴成災,有些遊客甚至教唆孩子拿著掛麵投喂。管理員表示類似情況時有發生,他們見到時會及時制止,但是依舊有人不聽勸阻悄悄投喂,而給動物隨意投餵幹掛麵會對動物的身體造成傷害;在水禽展區,很多遊客向水中遊動的鳥類餵食自己攜帶來的零食,包括餅乾、水果等。在狒狒展區,有很多遊客將自己攜帶的零食從玻璃窗上部扔進狒狒展區。
  • 南京動物園驚現「鼠吃蛇」 專家:冬天餵蛇不科學
    據了解,蛇是一種需要冬眠的動物,有專家表示,動物園在冬天給蛇餵食顯然是不符合科學的飼養方式。  逆天!小白鼠竟然把蛇吃了  劉先生告訴記者,8日下午他和家人去南京紅山森林動物園遊覽,在爬行館裡參觀時竟然看見,兩隻小白鼠正在啃食大王蛇的身體。「本來是飼養員放到蛇籠裡給蛇吃的小白鼠,居然把蛇給啃了。」
  • 福州動物園遊客亂餵食 「禁止餵食」提示被忽視
    然而不少遊客卻胡亂給動物們投食,不但餵黑葉猴、長臂猿這些較溫馴的動物,甚至連熊等兇猛的動物,遊客們也隔著玻璃,將蘋果、香蕉等各種水果,以及麵包、蛋糕等扔了進去。動物園方面提醒,遊客胡亂餵食,不但可能破壞動物們的飲食習慣,還可能使它們吃壞肚子,甚至染病。
  • 越冬鴛鴦被撐死,遊客抓鴛鴦拍照求桃花,網友:祝你孤獨終老
    原來,西湖岸邊的一個投餵點成了「網紅」,遊客慕名而來「打卡」,每個遊客幾乎都會投餵給鴛鴦食物,但是,投餵的人實在太多,並且投餵的食物過於複雜,根本不在鴛鴦原本的食譜中,導致部分鴛鴦消化不良
  • 動物園內遊客私帶食物投餵動物 將受到處罰
    近日,有網友拍攝了一段視頻:在北京動物園內,有遊客自帶白菜等食物投餵白唇鹿,不少網友擔憂將會危害動物健康。記者現場探訪發現,除了白菜,還有遊客自帶黃瓜、麵包、玉米貼餅、掛麵和棉花糖等食物投餵動物。
  • 「擅餵或引發其它野生動物種群失控」 專家籲禁止擅自投餵動物
    此前,因投餵貓糧導致米蘭諾貴都小區野生貉數量激增。目前貉的種群數量已經得到控制。寶山區滬太路、緯地路一小區設置的禁止投餵標識。  這幾天,一段「上海首臺流浪動物自動餵食機」的視頻在抖音、視頻號等網絡渠道傳播,還有幾位明星為其代言,觀看量在短短2天內突破了數百萬次。
  • 西湖鴛鴦被投餵撐死:野生動物不能吃我知道,但投餵都不行嗎?
    比如鴛鴦之類的水禽,在自然界的食物是穀物、草、水生植物和無脊椎動物,這些食物組合起來,已經能為它們提供均衡的營養,讓它們健康繁衍。但人們經常投餵的麵包,蛋白質和礦物質(比如鈣和磷)含量都比較低,野生水禽偶爾吃一次可能問題不大,但如果經年累月那麼吃,就會導致營養不良。麵包在水裡或胃液裡會膨脹,讓水禽有飽腹感,也會讓它們沒有動力繼續覓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