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後,馬蜂窩、攜程、飛豬等布局「雲旅遊」

2020-12-12 北青網

來源:新旅界

「雲旅遊」並非僅是一種方式,它還是一項新的技術、新的產品。

截至3月8日,國內已有至少20個城市、1000多家景區開通線上遊覽服務;OTA們如攜程、飛豬、馬蜂窩等紛紛摩拳擦掌,陸續更新「雲旅遊」服務;新浪微博則在關於「#在家雲旅行」的話題上已有過7.3億次閱讀量,23.6萬次討論量……

疫情之下,「雲旅遊」概念再度興起,百度搜索平臺上年初至今已有過千萬條搜索報導,然大夥對「雲旅遊」概念似乎並不明晰,最典型的例子便是「雲旅遊」在概念上有諸多表述方式,如「宅旅遊」、「線上旅遊」等等。

「『雲旅遊』跟旅遊本質——異地體驗感脫節,『雲旅遊』會是偽概念嗎?」帶著這樣的思考,新旅界(LvJieMedia)連日採集多方信息。

何謂「雲旅遊」?

事實,早在8、9年前,約2011-2012年間,在雲計算技術日漸成熟的背景下,國內已有多家學術機構淺議「雲旅遊」。

彼時,業界多認為:「雲旅遊」是基於「雲計算」而出現的。它是融合了現代高科技技術的智能化旅遊資訊系統,包含了導覽、導購、導遊和導航四個基本功能。與其說它是一個技術應用不如說它像朵朵雲彩把旅遊活動中的相關產業和利益者聯合起來而形成的旅遊公共信息服務平臺……

咋一看,彼「雲旅遊」概念似乎跟當下我們理解的「宅家雲旅遊」、「宅家看世界」相去甚遠。然據新旅界梳理發現,現有媒體報導、講述的「雲旅遊」概念無一不緊緊圍繞導覽、導購、導遊和導航四個基本功能。

例如,2月17日前後,以攜程為代表的OTA們紛紛發布「國內外景區語音導覽」服務,藉助「語音+圖文」的形式,為宅家看景點的人們提供導覽服務,這是「雲旅遊」;

再如,以故宮博物院為代表的「VR+語音+圖文」導覽小程序再受關注,除提供導覽服務外,還為遊客還原實地景色,這是「雲旅遊」;區別上述小程序形式,2月20日,敦煌研究院與騰訊聯合推出首個擁有敦煌石窟藝術欣賞體驗的微信小程序「雲遊敦煌」,用戶在家動動指尖即可觀賞專屬壁畫、專屬內容,這是「雲旅遊」;

還有,2月23日,國內8大博物館攜手淘寶直播,結合「實景直播+主播講解+科普講座+現場賣貨」的形式,與淘寶大學雲課堂的2000萬師生一起線上看展,為博物館文創提供營銷的渠道,這是「雲旅遊」……

從圖文語音到虛擬實境再到視頻直播,「雲旅遊」的表現形式層層遞進,從單向的圖文欣賞到多人的直播互動,為觀眾帶來耳目一新的視聽體驗。

「『雲旅遊』它絕非一項單一化的產品,它是結合線上與線下的融合化產品。」針對業界對「雲旅遊」的普遍質疑,世界旅遊城市聯合會專家王笑宇為新旅界答疑,「它一方面能突破天氣、場地等傳統旅遊活動的局限,為遊客帶來全新的體驗和認識;另一方面,『雲旅遊』能為旅遊供應商提供更好的營銷渠道、服務基礎,從遊前的行程預覽、遊中的增強體驗到遊後的行程回顧,全方位完善遊客服務的每個細節。」

他舉例介紹,一般的戶外研學教育無法讓小朋友到達自然保護區核心區,但如果運用「雲旅遊」虛擬實境技術後,我們不僅能模擬核心區域,還能把一隻恐龍投影到模擬範圍內,讓研學旅程更加生動,讓遊客體驗更加深刻。

馬蜂窩有關負責人同樣表示相似的看法。他認為,5G時代的到來,為「雲旅遊」發展做好了技術準備和市場培育。「雲旅遊」已經成為疫情期間的重要旅遊營銷場景,目的地更應抓住這一契機,強化線上資產積累,搭建長效的傳播陣地,適應用戶多元的玩法需求,著力挖掘當地差異化的優勢資源,實現旅遊業的高質量發展。

「『雲旅遊』既是技術支持工具,也是體驗創新產品。」王笑宇總結道。

「雲看景」不如「雲看展」?

「雲看展」的效果是毋庸置疑的。截至目前,已有多家媒體連續報導2月23日八大博物館聯手淘寶直播「雲春遊」的轟動效果。

數據顯示,2月23日上線「雲看展」的博物館之一——甘肅省博物館的兩場線上直播實時在線人數達90多萬,點讚數超過了50萬,參觀人數超過該館2019年全年客流量半數以上;歷來不允許拍照,但卻在3月1日上線直播的布達拉宮更是備受矚目,「上午剛開播時還只有5000人左右,轉眼到下午就過百萬人了!」一位博物館迷興奮地告訴新旅界。

在飛豬發起的微博投票上,同樣能印證「雲看展」的火爆。2月21日,飛豬發起「最想看到的『雲旅遊』直播鏡頭」投票,博物館奇妙夜名列第二位,僅次於海島沙灘。

海量的觀看量為博物館帶來可觀的文創收入。以蘇州博物館3月1日線上直播後的銷售數據為例,蘇州博物館淘寶店內文創產品「陶冶之珍冰箱貼」、「大邦之夢徽章」、「唐寅創意茶泡袋」等合計銷量過千件,前三項文創產品營收粗略估計達2萬元以上。

多位專家、學者一致認同「雲看展」對博物館經營、對觀眾觀賞學習的價值。不過,王笑宇也提示,「雲旅遊」需注意保持差異化,注重跨界融合創新,若僅把線下資源全盤照搬線上,在沒有產品或技術創新的情況下,「雲旅遊」或很快淪為渠道化產物,繼而失去價值。

儘管「雲看展」備受業界認可,但在「雲看景」上業內分歧較大。有學者表示,「雲看景」並不會成為行業的主流,它更適合行動不便的老年人,或旅行者在出行前做的景點預覽。「用戶還是希望看到實實在在的美景和實物,包括現場的各種旅行體驗。這好比我們看美食照片時一樣,儘管我們會多吞咽口水,但內心還是想真正吃到這個美食的。」

對於現下多地推出的「雲看景」活動,他強調,地方應找準自身資源優勢,摸清大眾旅遊需求,有針對性地向線上走,切忌流於形式,盲目追風。

「『雲旅遊』並不簡單是在線上發布或者欣賞一則圖文或者視頻,而是通過用戶與『遠方』的實時互動,聽取視頻或直播中的專業講解,從而獲得自己在線下自由行或者跟團遊時了解不到的獨家故事,或者從第一視角去體驗自己在線下不敢體驗的玩樂項目。」馬蜂窩上述負責人補充。

「雲旅遊」的生意經

「雲旅遊」市場正在培育。飛豬平臺數據顯示,自人們宅家「雲旅遊」以來,飛豬App「發現」頻道內容頁的瀏覽停留時長及一周內至少兩次瀏覽飛豬旅遊攻略的人群從2月初開始逐步走高,現已達到疫情爆發前的水平。

旅遊直播需求在海量「雲旅遊」數據下催生。

新旅界聯繫到的多位抖音旅遊博主表示,疫情發生以來,自身及身邊不少旅遊達人轉戰火熱的直播業務。有媒體報導,旅行直播機構南京火熳旅行近期正在全球招募旅行主播,在短短不到一周的時間內,南京火熳旅行便招募到來自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70多位主播。

為迎接「雲旅遊」大考,馬蜂窩平臺也表示,平臺將在3月10日開始,聯合國內外旅遊局、景區景點、旅遊服務商和旅行達人們,開始更有馬蜂窩特色的直播。據了解,3月6日晚,馬蜂窩與快手聯合打造的首場「雲遊全球博物館」直播——「丹麥安徒生博物館:尋找童真」,該預告片在上線不到一天的時間內便獲得上百萬的點擊頻次。

全景三維技術需求同樣如此。

微景天下運營負責人樂熊杰向媒體介紹,「近年來,類似三維全景呈現技術的商業化發展迅猛,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從大年初三(1月27日)開始,微景天下便配合國家文物局,支持各個博物館舉辦線上展覽活動,總共徵集了300多件展品參與線上展覽,每日點擊量在五六萬左右,截至3月2日已經達到200萬左右的瀏覽量。這個數字相比前兩年增量十分明顯。」

不過,在智慧導覽行業上,三毛遊創始人兼CEO丁健雄則給出不一樣的說法:「海量『雲旅遊』需求並沒有令智慧導覽業務激增。相反,公司有關景點講解的訂單在疫情期間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跌。」

但是丁健雄也強調,儘管公司景區導覽講解業務收入受到一定的影響,但三毛遊去年年底推出的VR全景導覽產品在疫情期間則成功吸引新生用戶。同時,特色產品如「美育學堂」、「每日一寶」、「今日說畫」等賞析學習欄目也在疫情中備受用戶追捧。

據了解,三毛遊為打造智慧導覽行業差異化發展,定位旅行文化內容知識平臺,除景區導覽業務外,還推出AR全景、博物館文化、目的地文化FM及少兒課程等內容板塊,以契合用戶碎片化場景。景區導覽、博物館文化、少兒美育課程為三毛遊營收結構三大板塊。

相關焦點

  • 馬蜂窩發力「雲旅遊」,是隔靴搔癢,還是順勢而為?
    基於用戶需求,加之此次疫情影響,短視頻、OTA平臺(擁有大量用戶流量來收取代理商佣金)等支持直播的機構和平臺紛紛下水,不斷探尋「雲旅遊」的內涵和外延,一波又一波的推動,越來越多的祖國大好河山,呈現在足不出戶的用戶眼前。用戶基礎越大,其影響力和輻射力也日益彰顯,其中,馬蜂窩日益成為領跑者。
  • 攜程、飛豬、馬蜂窩等OTA平臺針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推出退改...
    藍鯨TMT頻道1月21日訊,攜程、飛豬、去哪兒網、馬蜂窩等OTA平臺針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推出退改保障政策。
  • 旅遊內容生意「狼煙四起」,馬蜂窩靠深耕攻略突出重圍
    疫情之下,對內容的重投入,各大旅遊平臺已經形成了高度「默契」。如若遭遇大C端持續受阻的局面,旅遊內容生意就會顯得別有意味,至少可以演化成生路之一,以支撐在2021年尤其上半年撐下去、活下來。疫情之後的旅遊內容角逐,更是充滿看點。
  • 疫情之後,「雲旅遊」會是偽概念嗎?
    截至3月8日,國內已有至少20個城市、1000多家景區開通線上遊覽服務;OTA們如攜程、飛豬、馬蜂窩等紛紛摩拳擦掌,陸續更新「雲旅遊」服務;新浪微博則在關於「#在家雲旅行」的話題上已有過7.3億次閱讀量,23.6萬次討論量……疫情之下,「雲旅遊」概念再度興起,百度搜索平臺上年初至今已有過千萬條搜索報導,然大夥對
  • 2019在線旅遊評級揭曉:攜程 同程 飛豬 去哪兒 馬蜂窩等「上榜」
    此次因疫情造成的機票、酒店等旅遊產品退改,將造成數億元級別的資金需求。這對於攜程、同程藝龍、飛豬、馬蜂窩等OTA體量較大的平臺來說,尚能從容應對。但對於大多數中小旅行平臺來說,大批量旅遊訂單的退訂與營業缺口或造成較大的資金壓力,此次疫情將不可避免造成眾多中小平臺退場,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
  • 留給馬蜂窩的時間不多了:投資人等不起、內容優勢不再
    攜程、飛豬、去哪兒、藝龍旅行、同程旅遊、途牛旅遊等所有賽道玩家,都經歷了艱難時刻。攜程、去哪兒、飛豬等,而且在UGC還遭遇了來自抖音、小紅書的強大挑戰。   而在最後一輪融資前,馬蜂窩的多年發展,已經讓投資方有所失望。「馬蜂窩投資方,均為全球最主流投資機構。但並不代表,投資方並沒有回報需求。」一位長期關注旅遊業行業的VC投資人士對「極點商業」說。
  • 雙11機票酒店「薅羊毛」攻略:攜程 同程 馬蜂窩 去哪兒 飛豬 途牛…
    現如今,雙11不再是天貓、拼多多、京東等零售電商的節日,也是外賣、在線旅遊等生活服務電商促銷的大好機會。近日,攜程、同程旅行、馬蜂窩、去哪兒、途牛、飛豬的在線旅遊平臺紛紛推出雙11特別活動。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生活服務電商分析師陳禮騰認為,隨著疫情防控常態化,跨省遊開放等多方利好下,國內旅遊迎來了全面振興的好時機,國慶小長假旅遊業也迎來不錯的復甦。
  • 投資人等不起、內容優勢不再、供應鏈難建,馬蜂窩IPO之夢如何繼續?
    2020年新冠疫情黑天鵝襲來之下,旅遊業成為被重創行業之一。攜程、飛豬、去哪兒、藝龍旅行、同程旅遊、途牛旅遊等所有賽道玩家,都經歷了艱難時刻。直到伴隨國內疫情好轉,國慶黃金周的到來,才呈U型趨勢快速復甦,比如OTA頭部玩家攜程,就在最新公布的財報中,淨營業收入達到了55億元,淨利潤16億元,向市場遞交了疫情以來首次盈利成績單,一掃疫情帶來的陰霾。
  • 攜程 同程藝龍 馬蜂窩 去哪兒 飛豬……「不約而同」做了同一件事
    據網經社(100EC.CN)獲悉,針對此次疫情,今天(21日)國內各大在線旅遊平臺(OTA)及在線住宿平臺不約而同推出了相關退改、保障措施,體現了平臺應有的責任與擔當。攜程:,隨時響應國家相關部門要求,為用戶提供必要協助;4、針對此次疫情,同程藝龍和同程旅遊客服中心已第一時間調動全員人力,保障用戶問題能在第一時間得到答覆和解決。
  • 旅遊APP競品分析報告:攜程vs去哪兒旅行vs飛豬出境遊
    調研目的詳細比較攜程,去哪兒,飛豬三款產品的出境遊模塊,分析其優缺點。二、競品選擇1. 競品現狀根據2019年12月30日的千帆指數,攜程,去哪兒旅行與飛豬位列綜合旅遊類APP的前三位。這三款產品在活躍人數,啟動次數,使用時長上領先於別的同類產品,非常具有代表性。
  • 攜程、飛豬廝殺升級 OTA平臺爆發「補貼」大戰
    近日,旅遊行業各OTA平臺紛紛推出補貼政策,繼同程旅行宣布將拿出10億元補貼後,飛豬啟動了百億元補貼計劃,備戰即將到來的「旅遊旺季」。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如何應對並把握旅遊需求的反彈,給OTA平臺帶來了新一輪的挑戰。
  • 馬蜂窩看上的「雲旅遊」,是它的菜嗎
    在這之中,OTA於疫情期間所採取的種種措施,尤其是基於直播、短視頻而生的「雲旅遊」為眾人所關注,並被視為是旅遊業復甦的驅動力。過去的春節假期,趙石可以說是「雲旅遊」的一員。在他的印象中,「雲旅遊」最早可追溯到部分短視頻博主在抖音發起的家中一日遊。簡短的音樂、人造的家中風景,即可構成一個個精彩的短視頻。
  • 攜程 飛豬 同程百億補貼加碼黃金周
    作為疫情後旅遊經濟復甦的「關鍵一戰」,所有人都對2020年國慶黃金周抱以厚望。專家指出,從疫情防控角度看,國慶節到全國各地旅遊沒有特別限制和需要警惕的。國慶有望成為今年首個旅遊高峰,為此,攜程、飛豬、同程旅行等各大在線旅遊平臺紛紛推出補貼政策,備戰「黃金周」。
  • 「飛豬」產品分析報告:分享迭代意見與發展建議
    差異化競爭讓飛豬的市場佔有率持續上升,且飛豬背靠阿里,擁有海量的用戶數據和流量資源,助力旅遊商家和旅遊產業進行數位化變革,更好的服務客戶,讓天下沒有難做的旅遊生意。本報告對飛豬app進行了多方面分析,並結合飛豬的發展戰略提出了新版本的迭代意見,同時以「攜程」app作為競品,分析並提出了飛豬的差異化競爭點以及一些建議。
  • 6月在線旅遊APP月活TOP30 攜程 去哪兒 飛豬 馬蜂窩 同程等居前十
    7月27日,網經社「電數寶」電商大資料庫發布《2020年6月在線旅遊APP用戶活躍TOP30榜》。數據顯示,排名前十中的飛豬、馬蜂窩、同程旅遊、藝龍旅行、百度旅遊月活環比下降。入圍該榜TOP10的依次為:攜程旅行、去哪兒旅行、飛豬旅行、螞蜂窩自由行、途牛旅遊、同程旅遊、藝龍旅行、驢媽媽旅遊、TripAdvisor貓途鷹、百度旅遊。
  • 史上最火黃金周的那些煩心事 同程、馬蜂窩、飛豬做了什麼?
    無論是普通消費者還是知名作家,均出現了在飛豬上體驗不佳的現象,從數據來看則更為直觀。9月,人民網公布了的OTA投訴數據顯示,在線旅遊企業投訴中,飛豬在8月份投訴總量中佔比13.1%,高居第二。銠君就雷女士與王小山的遭遇向飛豬發去採訪函,提出相關問題,截止目前未收到飛豬任何回應。
  • 攜程 飛豬 同程百億補貼首次加碼黃金周
    作為疫情後旅遊經濟復甦的「關鍵一戰」,所有人都對2020年國慶黃金周抱以厚望。專家指出,從疫情防控角度看,國慶節到全國各地旅遊沒有特別限制和需要警惕的。國慶有望成為今年首個旅遊高峰,為此,攜程、飛豬、同程旅行等各大在線旅遊平臺紛紛推出補貼政策,備戰「黃金周」。
  • 飛豬產品分析報告:出行旅遊攻略
    競品分析1.1 產品定位飛豬旅行, 作為阿里旗下的旅行服務平臺對旅遊市場的野心並不小,其產品定位是:為有出行需求的用戶,提供一站式的境內外資源在線預訂服務。1.2 競品選取競品選取了在旅遊市場領域內已做出一些成績的,並與飛豬產品定位較為相似的:攜程、去哪兒、馬蜂窩這三家平臺。
  • 冬天裡的OTA:攜程、飛豬、美團三國殺
    換句話說,攜程的不安全感不只來自疫情。能夠看到,飛豬已開啟旅行商家和達人直播,開始「雲旅行」,並推出了商家扶助計劃;美團推出了「安心出遊節」,和多地旅遊局達成了戰略合作,開啟了旅行預訂;攜程梁建章甚至穿起了古裝,在直播間裡賣起了貨。這仍只是表象。
  • 在線旅遊行業Q3投訴數據:飛豬、美團旅行、馬蜂窩上黑榜 | 聚投訴...
    涉及的商家共計22個,有效投訴量≥5件的商家(按投訴量多少排序)為:智行、飛豬、美團旅行、攜程、去哪兒、高鐵管家、馬蜂窩、樂遊商旅、同程旅遊、鐵友旅行、途牛、藝龍。       由於其中絕大多數投訴反映的都是智行默認搭售加速包的問題,屬於涉嫌欺詐的機制性問題,而智行及其所屬的攜程公司均未予以糾正,僅僅對投訴的用戶予以退費,並無補償,打的仍是精明而無良的算盤,聚投訴對其不予納入紅榜。   (針對智行乃至攜程搶票的上述投訴問題,7月26日,攜程公關回應聚投訴稱:「如果客戶不需要或者需要增加及減少,都可以自主進行操作。」